高承香 刘春花 邱建娟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66300)
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是革兰阳性球菌,寄居于阴道和直肠[1]。当人体阴道微环境发生变化可导致阴道菌群失衡,发生GBS感染[2]。研究表明,GBS感染的孕妇易发生胎膜早破、泌尿系感染和绒毛膜羊膜炎,导致新生儿感染和黄疸[3]。因此,GBS感染会影响分娩结局,产前应对孕妇GBS进行筛查。《预防新生儿早发型B组链球菌病:ACOG委员会共识》推荐孕妇常规在孕36周行GBS筛查,并对阳性者给予抗生素预防,以减灭母体GBS感染,减少新生儿GBS感染,降低早发型GBS疾病的发病率和败血症风险[4-5]。因我国较少开展孕产妇GBS筛查项目,潜在GBS感染若未能及时发现,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因此本研究分析孕晚期女性生殖道GBS筛查、药敏特征和相关耐药基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09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孕晚期女性245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正常妊娠且在本院产前检查;②年龄20~40岁,孕周36~37周;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受损者;②精神疾病;③2周内使用抗生素;④两周内有过性生活。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仪器与试剂GBS培养基为哥伦比亚血琼脂基础培养基、上海玛嘉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ToddHewrtt培养肉汤和绵阳血清培养基,GBS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药敏定量试验采用VITEK2全自动仪(法国生物梅里埃),质控菌株为肺炎链球菌(ACTT49615),DNA提取试剂盒(北京生物工程)。
1.2.2标本采集及培养每组患者采集两根试子,常规消毒后1根涂抹阴道下1/3处,30min内送检。另1根涂沫肛门括约肌上2~3cm处,放入试管GBS增菌肉汤中,温度<35℃,培养后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温度<35℃,培养24~48h,将细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纯培养,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鉴定菌落种类。药敏试验:待测菌落稀释至0.5 McIntosh单位,接种于血清培养基,待菌液干燥后,粘贴抗菌药物纸,间隔12mm,在35℃、5%CO2培养24~48 h,参照MI00-S22[6]判断药敏结果。用纸片扩散法对敏感菌株和中间菌株进行D-抑制区实验。耐药基因检测:采用PCR法检测试验阳性的B组链球菌耐药基因,反应体系体积为25μl,ddH2O 17μl 10×PCR buffer 2.5μl,dNTP 0.5μl,Taq DNA Polymerase 0.25μl,镁离子1.5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模板DNA 1.25μl;5 min95℃预变性30 s,50℃退火1 min,72℃延伸1min 30s,共35次循环,最后一个循环后在72℃保存10 min,4℃保存。
245例年龄(31.6±5.2)岁(20~40岁),孕周(36.6±2.0)周(36~37周)。阴道或直肠分泌物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25例,阳性率为10.2%。
25株GBS菌株对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呋喃妥因敏感性均高,均>85%;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均>30%。见表1。
表1 25株GBS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株(%)]
25株GBS菌株中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的菌株共有17株,依据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和D试验结果,GBS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以cMLSB表型为主(64.7%),其次为M表型(17.7%)、iMLSB表型(11.7%)、L表型(5.9%);17株(100.0%)耐红霉素的GBS菌株全部检出ermB基因;7株(14.2%)检出mefE基因;14株(82.4%)检出mefA基因;2株(11.8%)检出ermTR基因;5株(29.4%)检出linB基因;未检出ermA、ermC、ermM基因。见表2。
表2 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
GBS是临床常见致病菌。妊娠妇女GBS带菌率为10%~30%,且可导致1%~2%新生儿产生早发型GBS感染,从而导致新生儿肺炎、脑膜炎,增加患儿死亡率,且死亡率高达20%~50%[7]。而感染GBS的孕妇易发生胎膜早破,而胎膜早破易导致羊膜腔感染[8]。除此之外,感染GBS的孕妇可发生早产、胎儿发育不良,还可引起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及脑膜炎等,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不仅危害新生儿健康,同时对家庭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负担[9]。因此本研究对围产期孕妇行GBS普筛,进行GBS培养,对GBS定值人群尽早干预,以降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的发病率,改善母婴结局[10]。
本研究结果显示,245例孕晚期女性阴道或直肠分泌物中检出阳性率为10.2%。与国内[11-12]报道相符,说明临床应重视GBS筛查。同时研究发现,25株GBS菌株对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呋喃妥因敏感性均高,与汪洁等[13]报道一致,说明GBS对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敏感性较好,其中青霉素是治疗GBS首选药物,为窄普抗菌药物,但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表明,青霉素存在一定耐药率。同时由于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因此可选用青霉素。而本研究显示,青霉素耐药率为4.0%,考虑其敏感性降低可能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突变有关[14];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考虑与不规范用药有关,不建议临床采用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治疗。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22.5%,但对胎儿关节软骨有一定损害,因此临床应慎用[15]。
目前,GBS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主要有erm基因编码的核糖体甲基化酶和mef基因编码的外排泵蛋白引起。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结果发现,25株GBS菌株中对红霉素耐药或克林霉素耐药的菌株有17株,且GBS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以cMLSB表型为主,其次为M表型、iMLSB表型、L表型,其中红霉素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主要为ermB。相关研究发现,ermB基因单个核苷酸SNP突变会导致23SrRNA甲基化酶功能改变,进而降低抗菌药物浓度[16]。且研究发现,红霉素耐药基因多以基因组合形式出现,其大多数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耐药基因,可能与国内GBS对红霉素高度耐药有关,未检出ermA、ermC、ermM基因,与国外报道研究不符[17],可能与人种差异有关。进一步提示红霉素耐药GBS菌株中同时存在多个耐药基因,临床应当重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临床应对孕晚期妇女行GBS检测,并监测耐药性变化实施针对性干预,以保证产妇及围生儿健康,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病原微生物耐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