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与疗效评价

2022-06-21 14:21:20刘玉国
中外医疗 2022年13期
关键词:肱骨肩关节手法

刘玉国

曹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一病区,山东菏泽 274400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发生的外伤性骨折,高发于儿童,在临床中若处理不及时则可能出现神经损伤、肘外翻、肘内翻、肌挛缩等情况,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2]。针对肱骨髁上骨折临床主要根据骨折不同情况采取外展支架和石膏进行复位固定,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传统手法复位并配合石膏等的固定时间相对较长,且固定不牢靠,患者无法及时进行功能锻炼,术后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中医手法复位主要是将中医治疗与传统复位手法相结合,在X线的直视辅助下进行复位,能获取清晰的骨折解剖结构,有利于达到更好的复位效果[3-4]。为此,该研究随机选择2019年5月—2021年6月诊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80例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诊治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化随机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比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29岁,平均(12.76±1.24)岁;病程1 h~5 d,平均(1.89±0.35)d。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28岁,平均(12.85±1.06)岁;病程1 h~4 d,平均(1.79±0.4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纳入标准:接受临床检查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者;有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精神认知功能正常者;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失者;合并多部位骨折者;合并传染性疾病或严重感染者。

1.2 方法

对比组予以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取仰卧位,半屈曲肘部,顺势进行常规牵引操作,以牵引为基础,缓慢屈曲患者肘部,角度约为70°,随后常规配合夹板进行固定。

研究组予以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对患者实施X线片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明确复位方式,并做好对应器械的准备。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常规局部浸润麻醉,起效后在C臂机X线辅助透视下实施复位操作,握住患者患肢上臂,保证将肘关节弯曲伸直,于患者两个手腕部位放置双手并抓紧,沿着肱骨纵轴方向进行拔伸牵引,以纠正骨折旋转重叠部位。完成矫正后,将手掌置于患者肘前,虎口置于患者远端方面,拇指按住内上髁处,向桡侧推骨折远端,用其余四肢拉回骨折近端,矫正尺偏情况。复位过程中注意幅度和力度,避免骨膜剥脱对骨折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成功复位后,使用石膏固定。同时配合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治疗,外用接骨消肿散,以发挥接骨续筋、活血化瘀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情况,包括治疗后稳定性、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疼痛4项,各项均实施百分制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越好。②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肱骨头坏死、缺血性肌痉挛、血管神经损伤、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③针对骨折愈合,骨折部位外形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者,为治疗显效;骨折愈合,骨折部位功能恢复尚可,骨折复位欠佳者,为治疗有效;骨折未愈合,局部疼痛,且有功能障碍情况,或骨折部位畸形愈合者,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1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研究组(n=40)对比组(n=40)t值P值稳定性治疗前 治疗后活动范围治疗前 治疗后活动能力治疗前 治疗后疼痛治疗前 治疗后70.12±6.34 70.25±6.28 0.092 0.926 91.14±6.07 85.42±7.18 3.847<0.001 65.48±5.81 65.57±5.36 0.072 0.942 88.13±5.49 82.87±6.58 3.882<0.001 69.54±6.13 70.02±6.48 0.340 0.734 91.49±4.13 86.87±6.12 3.957<0.001 68.47±4.53 68.52±4.39 0.050 0.960 89.13±3.24 82.89±5.14 6.495<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比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生活创伤、运动不慎等间接暴力导致的骨折,临床多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分为伸直桡偏型、伸直尺偏型[5-7]。肱骨髁上骨折处理不当则会造成肘内翻畸形等,产生严重的后遗症、神经损伤等,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肱骨髁上骨折的各类治疗方法虽有所提高和改进,明显减少了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缺血性Volkmann肌痉挛,但仍不断发生肘内翻等,治疗时应给予重点关注[8-10]。

临床针对肱骨髁上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固定、外固定等。其中传统手法复位主要以外展支架固定、石膏固定等为主,所需时间相对较长,且固定不牢靠,导致患者较难及时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情况。而切开复位内固定虽能取得较好效果,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会对患者软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对骨端血运循环造成不利影响,会阻碍骨折部位的愈合[11-12]。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手术材料治疗费用高昂,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且术后极易遗留瘢痕,总体疗效往往不甚理想。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具有痛苦小、骨折愈合快、固定效果显著等优点,采取该种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能取得较好疗效,且不需要切开复位,有利于保护患者软组织,不会出现破坏骨血运循环、影响骨愈合等情况[13-14]。且配合中药内服外用能有效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在治疗早期就能协助患者开展各项功能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尽快恢复。且该种治疗措施治疗价格较低,能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患者接受度相对更高。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Neer稳定性评分(91.14±6.07)分、活动范围(88.13±5.49)分、活动能力(91.49±4.13)分、疼痛(89.13±3.24)分均高于对比组(P<0.05)。与郎永等[15]的研究:对肱骨近端骨折实施手法复位患者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90~98分,平均96分,结果相似。说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手法复位在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显著。开展中医手法复位后即可尽早进行屈伸腕关节、握拳等功能锻炼,改善肩关节功能[16-17]。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5.00%)较对比组(20.00%)明显更低(P<0.05)。结果内容与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18-20]。分析原因可能与中医手法复位更有利于掌握骨折最佳复位时机有关,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因此,建议患者在解除夹板后,主动积极地参与肘关节屈伸锻炼活动,避免被动屈伸肘关节,最大限度减少损伤性骨化情况,对肘关节活动功能造成不利影响[21]。且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比组(77.50%)(P<0.05)。与马良等[22]的研究:对肱骨髁上骨折实施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单独固定治疗的80.00%(P<0.05),结果相似。中医手法复位开展的关键在于辅助X线进行复位,能从多角度观察,掌握骨折部位解剖结构,并能实施适宜的幅度和手法力度,并对复位后的康复效果给予充分重视,以保持肌肉力量、减少肌肉萎缩、有效促进肢体血运循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总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肱骨肩关节手法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层递手法
快乐语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42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七步洗手法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