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英超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福建三明 365100
急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人体鼻窦黏膜受病原体侵袭感染引起,具有起病迅速、病症变化迅速等特点。发病早期,患者可见鼻塞、流脓涕、畏寒、精神不振、发热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极易累及颅内、眼眶等组织,引起继发性感染,加重病情,危及生命安全[1]。因此,临床对急性鼻窦炎诊治工作尤为重视,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对降低慢性鼻窦炎发病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鼻腔血管收缩剂等药物治疗急性鼻窦炎,但此类药物的用药不良反应较多,且随着临床患者机体耐药性的增长,治疗效果逐渐下降,不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2]。中医学认为,鼻窦炎患者病位在肺,属于“急鼻渊”范畴,可辨证论治[3]。苍耳子散是鼻渊常用治疗方剂,该文随机选择2020年1—12月该院接收急性鼻窦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急性鼻窦炎患者应用苍耳子散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择该院接收的急性鼻窦炎患者100例,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以数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8~74岁,平均(38.44±6.84)岁;病程2~12周,平均(6.34±1.64)周。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72岁,平均(38.42±6.85)岁;病程2~11周,平均(6.36±1.65)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确诊疾病,诊断标准即存在大量脓性鼻涕,并伴有头昏、头痛、低热、精神不振等症状,鼻腔检查可见黏膜充血、鼻腔肿胀,分泌物过多[4];②观察组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应用原则[5];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与家属均知情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②未完全遵从医嘱用药患者;③合并严重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克拉霉素分散片+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方案治疗。克拉霉素分散片(国药准字H19990375,规格:0.125 g×6片),口服用药,剂量与患者体质量关联,约为7.5 mg/kg,间隔12 h给药1次。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国药准字H20140117,规格:50μg×120喷),1次/d。
观察组采用苍耳子散治疗:方剂组成:川芎12 g、苍耳子10 g、薄荷10 g、川贝母10 g、淡豆豉10 g、菊花10 g、甘草10 g、白芷9 g、辛夷9 g、薄荷6 g、细辛3 g。并随症加减,若患者为肺经风热型,则加用金银花12 g、菊花12 g;若患者为脾胃湿热型,则加用蒲公英30 g、藿香10 g、胆南星9 g;若患者为胆经郁热型,则加用黄芩10 g、栀子10 g、柴胡9 g。1剂/d,取水100 mL煎汁,留汁500 mL,分早晚2次服用。
两组患者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
①该院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患者治疗效果与证候积分[6],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项,痊愈: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幅度>95%;显效:70%<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幅度≤95%;有效:30%<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幅度≤69%;无效: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幅度≤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②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口腔异味、胃肠道不适反应、头痛、过敏反应。
③中医证候积分遵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的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估,得分越高,患者病症越严重。
④以血常规检测方法检测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于治疗前1 d、治疗结束后1 d时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液4 mL,使用AU582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提供),hs-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L-6、IL-10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hs-CRP、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hs-CRP、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index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index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hs-CRP(mg/L) IL-6(pg/mL) IL-10(ng/mL)中医证候积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42.53±4.32 42.55±4.29 0.023 0.982 24.55±2.83 12.55±1.86 25.056<0.001 12.16±4.22 12.18±4.21 0.024 0.981 10.04±2.32 7.21±2.12 6.367<0.001 16.62±4.14 16.64±4.15 0.024 0.980 9.92±2.28 5.24±1.82 11.344<0.001 20.18±2.02 20.15±2.04 0.074 0.941 16.53±1.92 11.84±1.46 13.749<0.001
据临床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急性鼻窦炎患病率约为8%,且受烟草、空气污染、鼻腔疾病等因素影响,该患病率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需引起重视,予以及时、有效的诊治[8-9]。
目前,我国临床急性鼻窦炎患者治疗仍首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鼻腔血管收缩剂等西药药物[10]。通过控制感染,促进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减轻患者炎症,增大鼻腔空间,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但近年来,随着药学的不断发展,已证实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应用易增强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合理用药意识薄弱患者,而且会影响患者后续治疗,降低治疗效果。且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剂还会导致患者鼻腔局部血管壁的缺氧、缺血状况,增加萎缩性鼻炎的发生风险[11-12]。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对急性鼻窦炎诊治历史悠久。中医认为,急性鼻窦炎属于“急鼻渊”[13]范畴,是因人体肾脏、脾脏功能异常,机体处于较为虚弱状态,外邪经口鼻处侵入,阻塞肺经,阻碍血气运行,损伤鼻黏膜而引起的。且病因众多,可依照病因分为实证、虚证两类,实证是指患者发病机制为脏腑失调,虚证是指患者发病机制为脏腑虚弱,不同证型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差异[14]。
现阶段,中医主要采用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急性鼻窦炎治疗[15],大致可分为内治法、外治法两种,内治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自拟方剂等,外治法包括熏鼻法、滴鼻法、鼻腔冲洗法等,还可联合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如针灸、按摩。
该文即选择内治法中的方剂——苍耳子散进行研究。苍耳子散出自《济生方》中的鼻渊治疗名方,由苍耳子、白芷、辛夷等中药材组成,其中苍耳子为君药,具有散风通窍、祛风解表之功效;白芷、辛夷为臣药,具有通窍止痛、宣通鼻窍之功效;薄荷为佐药,可助上三药祛风通窍,又可抑制药物辛躁化热之弊端,还可宣散壅遏之热邪,一药三用;辅以川贝母、淡豆豉、菊花等药,可共奏祛风散邪、宣通鼻窍效果。
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为(12.55±1.86)分、hs-CRP水平为(7.21±2.12)mg/L、IL-6水平为(5.24±1.82)pg/mL、IL-10水平为(11.84±1.46)ng/mL,低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4.55±2.83)分、hs-CRP水平(10.04±2.32)mg/L、IL-6水平 (9.92±2.28)pg/mL、IL-10水平 (16.53±1.92)ng/mL(P<0.05)。由此可见,对急性鼻窦炎患者应用苍耳子散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机体炎症水平,促进其康复。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苍耳散具有抗微生物、抗炎、抗血栓形成、镇痛等多重功效,能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炎症水平,提升治疗效果[16]。而患者机体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长,反而降低了西药药物治疗效果,导致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明显。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6.00%(P<0.05),佐证了苍耳子散治疗的安全性。王瑞艳[17]在研究中对100例急性鼻窦炎患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苍耳子散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常规西药84%,治疗后证候积分(13.41±1.56)分低于常规西药治疗患儿(29.14±1.87)分,治疗后IL-10水平(12.11±0.94)ng/mL、hs-CRP水平(2.21±0.87)pg/L均低于常规西药治疗患儿IL-10水平(16.34±1.08)ng/mL、hs-CRP水平(4.87±1.14)pg/L,与该研究结果大致相同。但需注意,苍耳子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予以重视,可经炮制减毒[18]。
综上所述,对急性鼻窦炎患者应用苍耳子散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促进康复,且用药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