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铝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福建泉州 362000
慢性胃炎和胃溃疡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由不良饮食作息习惯、胃酸过多、消化液浸润、幽门螺杆菌、环境因素等引发,上腹胀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为该病主要临床症状,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恶化后可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进展为胃出血、胃穿孔、胃梗阻,对胃部造成严重损伤[1]。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们逐渐形成不良作息和饮食习惯, 而长时间不规律的作息饮食正是引发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主要原因[2]。 目前, 临床治疗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其治疗周期较长,而长时间服药往往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从而出现倦怠心理,且治疗该病期间需要患者保持规律作息以及健康饮食习惯, 因而治疗难度较大,无法获得良好治疗效果[3]。 临床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进一步巩固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4]。系统护理干预能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身体、心理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在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全面强化药物治疗效果[5]。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便选取该院2020 年 1 月—2021 年 2 月收治的 160 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160 例。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80 例。 研究组男 49 例,女 31 例;年龄 20~43 岁, 平均 (29.17±3.88) 岁; 病程 1~8 年, 平均(4.47±1.28)年。 对照组男 46 例,女 34 例;年龄 22~44 岁, 平均 (29.24±3.94) 岁; 病程 2~7 年, 平均(4.50±1.3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胃炎、胃溃疡相关诊治标准[6];②年龄 20~45 岁者;③无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较为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等病变或精神疾病者;②有恶性肿瘤者; ③依从性较差者; ④对该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⑤同时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
护理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部CT 检查,以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同时询问患者发病疼痛部位、病情发作特点,并做相应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完毕后,开始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介绍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遵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督促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作息习惯,并进行适当运动,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并对各项数据进行记录[6-7]。
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系统干预护理, 其具体方法为:①作息饮食护理。 针对该疾病,调整患者饮食习惯尤为关键。护理人员在询问患者有无饮食禁忌后,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 规定三餐具体时间并嘱咐患者于规定时间内进食,食物不宜过硬,以细软为主,应选择面条、粥等易消化主食,并多食优质蛋白、维生素和低脂、低糖食物,禁食辛辣、油腻、刺激类食物,以减轻胃部负担。在作息时间上,应在午饭后1 h设有午休,并保证患者每日8~10 h 睡眠时间,叮嘱患者按照该院制订的作息表时间作息, 同时禁止患者抽烟、饮酒[8]。②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向患者详细说明治疗方式和预期治疗效果,消除患者忧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治愈信心。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经常探望,改善患者情绪,并了解患者兴趣爱好,尽力满足患者要求, 鼓励患者参与该院组织的娱乐活动,活动中应设置互动交流环节,让患者多与人沟通,保持健康心理状态。可在护理期间为患者播放曲调优美、舒缓的轻音乐,调节放松患者心情[9]。③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护理环境,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病房温度、 湿度, 保证充足光线,注意开窗透气,保持病房内外空气流通,并于固定时间对病房进行清洁工作,令病房地面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 让患者在舒适状态环境下进行护理[10]。 ④运动护理。 适量的运动能有效促进病情恢复, 嘱咐患者多走动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相应运动方案,应以散步、慢跑、广播体操、打太极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强度可由患者身体情况制订,每日运动时间应为 30~45 min[11]。 ⑤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应按照药物说明书为患者详细介绍用药方法, 讲明使用药物能对病情恢复起重要作用,向患者介绍用药禁忌,指导患者规范用药,需做到按时、按量用药,不能自行停药,同时对患者进行监督指导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⑥随访护理。由于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属于慢性、长期疾病,出院后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定期联系患者,提醒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并定期进行检查,叮嘱患者在病情出现反复时及时就诊[12]。
①使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评分,两个量表分值均为100 分, 其中<50 分为无焦虑 (抑郁),50~59 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0~69 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 分为重度焦虑(抑郁)。 ②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量表评估内容包括情感状况、自理能力、社会功能,每项均为10 级计分(1~10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该项水平越高。 ③护理后,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解,使用该院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对护理人员态度、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总分值为120 分,≥100 分为满意,80~100 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④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其中治愈:经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部炎症、溃疡面消失,无恶心呕吐、泛酸、腹泻等临床症状;显效:经胃镜检查,结果证明患者胃部炎症情况显著好转,溃疡面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有效:经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部炎症情况、 溃疡面得到一定控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部炎症情况、溃疡面无变化,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无变化或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⑤护理后1 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 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point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points]
组别SAS护理前 护理后SDS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80)对照组(n=80)t 值P 值66.15±5.31 65.91±5.20 0.289 0.773 47.16±2.95 52.10±3.14 10.256<0.001 70.12±4.10 69.87±4.15 0.383 0.702 46.98±1.15 49.02±1.32 10.422<0.001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情感状况、自理能力、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护理后研究组的情感状况、自理能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QOL 比较 [(),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QOL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oint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QOL 比较 [(),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QOL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oints]
组别研究组(n=80)对照组(n=80)t 值P 值情感状况护理前 护理后自理能力护理前 护理后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4.34±1.21 4.40±1.19 0.316 0.752 7.69±1.46 6.34±1.32 6.135<0.001 5.12±1.06 5.20±1.11 0.466 0.642 8.35±1.16 7.52±1.14 4.565<0.001 3.45±1.34 3.56±1.31 0.525 0.600 7.22±1.45 6.30±1.39 4.097<0.001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n(%)]Table 3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Table 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护理后1 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研究组的复发率为 3.75%(3/80), 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5.00%(12/8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9,P=0.015)。
作为临床消化科的常见疾病, 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有较高发病率,且发病人群年龄趋于年轻化,发病时患者会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13]。 对于该病,临床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缓和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胃部炎症、溃疡情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14]。 然而,患者作息习惯、服药情况、饮食喜好、遵循医嘱情况均为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治疗期间对该病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巩固临床疗效[15]。
目前临床对于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多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该护理模式虽能为患者提供健康饮食和良好护理环境,但其护理过于片面,无法针对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护理。 该病对于护理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近年来,QOL 逐渐成为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其既能判断护理干预效果,又能为患者预后的具体情况提供参考[16]。 系统护理干预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 能对患者进行全面化的精准护理,其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环境、用药、随访、运动、作息饮食进行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因治疗周期长、病情顽固而导致的不良心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强化临床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刘黎黎[17]在相关研究中为研究组患者使用系统护理干预, 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与81.58%,与该研究结果相似,均属于较好指标。 该结果表明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这是因为针对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模式能指导患者定时、定量用药,提高患者依从性以进一步强化药物治疗效果,有效减轻患者胃部炎症,促进胃部溃疡面恢复,对缓和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这是因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疏导, 通过多次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从而令患者积极配合,有利于各项临床工作顺利进行[18]。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 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该护理模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情感状况、自理能力、社会功能水平的恢复与提高, 这是由于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为患者制订个性化运动护理并定期组织娱乐活动。娱乐活动能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且患者在护理期间生活逐渐规律化,饮食科学健康,睡眠时间得到充分保障,胃部负担随之减轻,加速病情康复。 此外,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该结果表明系统护理干预模式能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体验, 这是因为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态度良好并对患者生活、心理等方面细心照料,为患者提供更具人性化、全面化的护理,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患者用药配合度,最终达到良好临床护理效果。预后1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在该护理模式中包含随访护理, 出院后护理人员会继续与患者保持联系,提醒患者用药,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并对患者饮食作息提出相应建议,有效确保患者出院后依旧保持规律饮食作息习惯, 避免病情出现反复。
综上所述, 对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强化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并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和各项临床症状的恢复, 对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此外,该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获得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