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辉
【摘要】聋校作文教学是聋校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不仅关系到聋生语言表达的发展,还关系到聋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从紧跟时代步伐、紧贴生活实际、紧扣教材内容三个策略阐述了聋校作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经验做法。
【关键词】聋校;作文教学;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要把立德树人体现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聋校作文教学是聋校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不仅关系到聋生语言表达的发展,还关系到聋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聋校作文教学,应该怎样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又怎么样让耳聋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心声呢?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在聋校作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 三个“要”。
一、要紧跟时代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生活幸福美好。我们聋校的作文教学,也需要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把握好时代的脉搏,与新时代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写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把握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以此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注入活水,使文章始终洋溢出时代的气息。
比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孟晚舟平安回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都会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我们加以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作文中直接或间接采用这些极具时代气息的素材,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时代感至关重要。
二、要紧贴生活实际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与超越。语文习作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生活是一个丰富的在宝藏,对于学生作文来说,它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素材,我们要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不管是丰富多彩的校园学习生活,还是温馨快乐的家庭幸福生活,亦或是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生活,只要留心观察,都会发现许许多多值得去记录、去描写、去赞美的内容。
例如,以前在说起农村的时候,好多人都会表现出嫌弃的神情,觉得农村很贫穷很落后,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活美好。我们学校的学生恰好大部分是来自农村,这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优势,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对于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有切身体会,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指导学生用文字写出家乡的变化、,写出乡村的美丽,写出生活的美好,写出内心感受,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生活变化带来的幸福感,表達出对祖国、对党的热爱之情。
三、要紧扣教材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劳动、传统美德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元素,使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受到熏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同时,在作文教学中,还应该以这些课文中的德育元素为根源,通过课文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的先进事迹来感染学生,然后我们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写作。
如,《邓稼先》这篇课文,邓稼先为了民族的崛起,身先士卒、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说和做》这篇课文,闻一多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壮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这些无不让学生为他们身上的拳拳爱国深情所感动。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优秀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这些优秀人物进行思想碰撞,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作文当中,让自己的情感得到陶冶,得到升华。
教材作为学科教学的载体,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手学习材料,对立德树人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作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寓立德树人教育于作文教学之中,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思想认识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得到陶冶。
总之,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聋校作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和道德情感熏陶,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将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文章合为时而著(详解版).共产党员网.
[2]杲春秋.循“源头活水”让习作“春暖花开”[J].成才之路,2014(29):41.
[3]姜慧敏.浅析信息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速读·上旬,2016(10):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