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就修辞格原则、修辞格构建和修辞格运用三个方面探究修辞格在语文写作中的个性运用。巧妙地掌握不同的程式,灵活地精准运用,既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又可以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充分展示语言魅力。
关键词:修辞格;写作;个性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16-0015-03
引 言
修辞格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是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并为社会所公认、符合类聚系统要求的语言模式。它是修辞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技巧和手段[1]。但修辞格公众性较强,要提升其修辞效果,关键在于个性运用。
一、把握修辞格的三个原则
(一)重点性原则
《汉语修辞格大辞典》收录修辞格达287种之多,而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效果好的修辞格。例如,“比喻”“比拟”“映衬”等常见修辞格的巧妙运用,能体现语境多、创作空间大的特点,修辞效果好[2]。又如,“请问您贵姓”“他是你的主心骨”“我讨厌跟屁虫”等,这里的“贵姓”“主心骨”“跟屁虫”均为“特称”。由此可见,“特称”属于一般性的语言习惯或普通的使用常识,但在写作运用中既有个性又有特色。
(二)归属性原则
含义基本相同的修辞格,出于实用原则,应归属于某一修辞格,以避杂乱。也就是说,同一修辞格的不同类式不必再独立立格。例如,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補喻、倒喻、对喻、否喻、合喻、诘喻、进喻、夸喻、扩喻、连喻、拟喻、拈喻、缩喻、择喻等,都属于比喻格的不同类式,应归属于比喻格,无须分得太细。
(三)功能性原则
修辞格有固定模式,表述方法既有固定模式,又有特定功能,实际运用精巧。固定模式只是修辞格的外壳,而更重要的在于基于特定格式,能提供大的创作空间,达到提高表达效果的功能。如比喻的格式为“本体+喻体”,有了固定模式就能创作出更具体、更形象的比喻句。可见,学习修辞格重点在于掌握功能性强的修辞格,其运用讲究功能性。
二、修辞格探微
(一)基本类型
修辞格构成形式,可分为词语、语句、意境和语篇4大基本类型。词语类指对词语作修辞化变异运用的修辞格,如同异、多饰、藏词等。语句类指对语句作修辞化变异运用的修辞格,如倒装、回文、排比等。意境类指通过意义作修辞化变异运用的修辞格,如比喻、夸张、借代等。语篇类指主要通过情节片段作修辞化变异运用的修辞格,如拟误、牵带、反射等。
(二)成分构成
修辞格有固定模式,如比喻中的“本体项”和“喻体项”,引用中的“映证项”等。修辞格有两种构成形式:一是“A+B”式,由两项构成,即“全引项+断取项”,修辞格多数为“A+B”式;二是“A+A1+A2+……+
AN”式,由多项构成,即“起始项+排列项1+排列项2+……+排列项N”。
(三)结构形式
修辞格的结构可划分为隐显、正反、比照和编列四大基本形式。隐显式指构成项呈隐含与显现结构的修辞格,如藏词之“显残项”与“隐全项”,即一隐一显。正反式指构成项呈正态与反态结构的修辞格,如牵带之“设拟项”与“反驳项”,即一正一反。比照式指构成项呈对比、映衬关系的修辞格,如镶嵌之“原本项”与“镶嵌项”,即在对比中强化了表达。编列式指构成项呈排列关系的修辞格,如类聚“同类项”间的关系,即为排列式叠加。
(四)实现途径
修辞格的运用和修辞效果的产生,主要通过援引、音变、序变、形变和义变5种途径实现。援引指通过援用、引用词句的手段构建修辞形式,如引用。音变指通过谐音、语调等的变化构建修辞形式,如仿拟。序变指通过对词句序位排列的变化构建修辞形式,如排比。形变指通过对词句形体的变异构建修辞形式。义变指通过意义的设置构建修辞形式,如比拟。有的修辞格仅通过一种途径,有的则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修辞运用。
三、例谈修辞格的个性运用
(一)注重新颖运用
要想增强修辞格表达效果,关键在于以修辞格程式为基础,致力于个性化的创新运用,也就是进行语言艺术创新[3]。
例一:赵静此时的心绪,像焕哥下山垅那三亩采摘后的莲池,没头没粒,六神无主。
【解析】本句用比喻修辞格把“心绪”比作“莲池,没头没粒,六神无主”,拿“文本”内容作喻体,新颖、独特、颇具个性。
例二:一声脆响,一抹剧痛,朱如娟的豆荚爆裂,珍珠样的豆粒,在红木铺就的地上打滚。我的目光就势蹲下,一粒粒,小心翼翼地拾起。
【解析】本句用借代和比拟修辞格,将颇具特色的“豆荚”之借代和“目光蹲下”之比拟形成关系,突出“无中生有、无形有形”,修辞效果好。
(二)注重外部装饰
运用修辞格句子讲究外部装饰新颖、妍丽、独特,辅以膜衬、对比、补足、烘托等修辞格,使原本修辞效果好的修辞句的修辞效果越来越好,使原本修辞效果一般甚至平庸的修辞句的修辞效果提升。外饰句子或句群也运用修辞格,就可用好的修辞句去强化另一修辞句,增强修辞效果。
例一:用得着去喟叹人情如纸张张薄吗?我的矮屋是土墙,挺厚的,不必担心被捅破。我的院子围着的是篱笆,稀疏,透气,我并不想拦住太多的什么。
【解析】本句单看“人情如纸张张薄”的比喻,修辞效果平平。后部分用新句子、句群为之映衬,增添了修辞效果。经过外饰——自然“人情如纸张张薄”的比喻,使阅读直击心灵。
例二:黄抵达哈哈哈的笑声比瑜送的香包还重37克。果园情涌。熟透了的柿子一个个都想来个扑通。瑜抒情的手抚摸。柿子嘻嘻,作羞赧状。
【解析】本句“黄抵达哈哈哈的笑声比瑜送的香包还重37克”的拟实修辞效果不错,后半部分以极富新颖性的比拟句群承接,修辞效果倍增。
(三)注重述构过程
修辞句运用述构方法,可以拓展空间,丰富形象,突出个性,强化表达。述构与外饰一样,可以使原本修辞效果好的修辞句锦上添花,使原本修辞效果一般甚至平庸的修辞句的修辞效果更加出彩。述构过程也运用修辞格,以增强表达效果。
例一:至于别人看到没看到,至于光亮感触到没感触到,至于风丝儿爱抚到没爱抚到,我都无所谓。我只是一粒小小的尘埃,只为我自己的存在而活。
【解析】本句“我只是一粒小小的尘埃”的修辞效果不错,加之前后的述构,增強了修辞效果。
例二:你如果晓得兔死这个定律,你就不会赶尽杀绝,你就一定会留些兔子的残余,哪怕头把也好;或者你就改行,立马改行,在煮狗的水未开之前,你就改行不当狗而当乌龟、蝙蝠、蜗牛什么的。
【解析】本句“兔死”是用了藏词,但效果一般。后部分却用氛围性、特质性、感悟性之述构,增强了修辞效果。
(四)注重序变设置
句子中的词语通过编列结构,把各类词语通过序变途径设置方式组合成一种多列项的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修辞格,以简约的词或词组的形象呈现。典型意象的设置,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序变设置采用的方式有初始项+列项+列加项。首次出现的语言单位——具有浓缩性和张力的名词、名词性词组为初始项。初始项后具有浓缩性和张力的名词、名词性词组为列加项。初始项和列加项至少需要3项。
第一序变设置方式:“名词”序变设置。
例一:石头。书。韵味的女人。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我只要这一硬一软、既硬又软三样。
【解析】本句“石头”为初始项,“书”和“韵味的女人”为列加项。这样,句子就显得极具浓缩性、极具张力。
第二序变设置方式:“词类活用”序变设置。
例二:强情的红。熟透的黄。颇具势利的紫。无缘无故的白。嗲声嗲气的蓝。走进丽的卧室,我就这样活生生叫色彩强奸。
【解析】本句“红、黄、紫、白、蓝”运用了词类活用,将形容词活用成名词,如此构成场景描写,极具浓缩性和张力。
(五)注重仿拟构建
句子中仿照现成的词语、句子,置换或增减部分构成元素,临时造出形式相同或相似的新词语、新句子,或仿照某种腔调、格调等拟词造句构篇体。仿拟适用性极强,尤其适用于幽默、俏皮、戏谑、调侃、讽刺等语境,且每每彰显智慧,以增修辞效果,其构成为“原本项+模仿项”。被模仿的词语、句子、篇体为原本项,基于原本项作模仿后的新的词语、句子、篇体为模仿项。
第一构建模式:由模仿项联想到原本项,自然产生联想。
例一:是谁将河道结扎?梦里的我拿起炸药包一截截拦河堤一个个电站的炸。梦中的上帝哈哈:弥天大德,弥天大德!
【解析】本句“弥天大德”为模仿项,后面隐含的“弥天大罪”为原本项。这样仿拟原本项让我们自然产生联想,显得幽默、风趣。
第二构建模式:把模仿项和原本项摆放在一起,增强修辞效果。
例二:我不会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会将一个鸡蛋切开来放在几个篮子里。
【解析】本句“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为原本项,“将一个鸡蛋切开来放在几个篮子里”为模仿项。说惯了的词,说惯了的话,只要换个说法,结合语境即兴发挥,就会变得新颖、妙趣横生,这样才能显出好的修辞效果。
(六)注重综合运用
修辞格综合运用是在句子、语段里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修辞格。综合运用包含三种形式:一是兼用,即句中兼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修辞格;二是套用,即句中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修辞格;三是连用,即在句中连用多个修辞格。修辞格综合运用,聚合强化,能够提升修辞效果。
例一:子夜突兀。突兀子夜。坐在子夜的门槛上,我正好静思,冥想。
【解析】本句用连用、套用修辞格——“子夜突兀。突兀子夜”,既为序换,又为比拟,“子夜的门槛”为比喻。
例二:7年都过去了,可怨恨还在你心的院子中央茁壮着,你说你能牵得住幸福的手阳光得起来吗?
【解析】本句用连用、兼用修辞格——“怨恨茁壮”“牵住幸福的手”,“幸福的手”为比拟,“心的院子中央”为比喻,“阳光”为借代。
结 语
综上所述,修辞格是修辞运用的特殊方法,有固定程式。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的程式并加以灵活运用,就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同时能创新语言艺术,让语言充分展示个性魅力。
[参考文献]
胡吉成.修辞与言语艺术[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谭学纯,濮侃,沈孟璎.汉语修辞格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尉迟华.新编增广修辞格例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写作词句个性化运用教学探究”(课题编号:2020XB07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鸿(1979.8-),男,福建建瓯人,任教于福建省建瓯市小桥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