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张宏伟
[提 要]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掣肘乡村文化振兴的因素依旧凸显,陈规陋习与繁文缛节不同程度存在,封建民间信仰冲击着公序良俗,基层党组织重视程度和引导力度不足造成乡村文化建设短板。因此,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就要继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导作用;就要紧紧依靠群众在移风易俗中的主体力量;就要以清单制推进移风易俗制度化、规范化;就要充分发挥好家训、家教涵养优良家风的功能;就要因地制宜推进传统乡土文化的守正创新。努力营造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于一体的新时代乡村精神风貌,以善治乡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提供内在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困境对策
[作者简介]丁 玲,沈阳农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乡村振兴;张宏伟,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辽宁沈阳 110866)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贡献研究”(LJKR0254);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自治组织建设研究”(WSNQN201901)
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说,“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1]。北宋王安石在《风俗》一文中则指出,“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2]。对于推进乡村治理而言,辨察风尚、匡正民俗和移风易俗既构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实现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要“培育文明鄉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3]。随着移风易俗工作不断走向深入,中央和各地就移风易俗问题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2020年全国首部移风易俗地方性法规《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为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通过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举措加大对乡村不良风气的整治,确保以公序良俗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文化环境[4]。由此可见,较之于以往的乡村文化建设,新时代语境之下的乡村文化建设正处在前所有未有的政策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着阻碍乡村文化振兴的诸多难题和挑战。因此,从多个维度出发继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对于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至关重要。
一、乡村振兴中移风易俗的目标指向
乡风文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总要求之一,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提升村民思想道德水平与文明素养、增进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因此,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理应成为推进乡村移风易俗的重要目标指向。
(一)打造文明乡风
乡村建设之根在于铸魂与强魂,文明乡风则是乡村的灵魂所在,是体现乡村振兴水平和深度的重要标志,更是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富了“口袋”空了“脑袋”,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破除丧葬陋习,树立殡葬新风,推广与保护耕地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殡葬习俗”[5]。由此观之,打造文明乡风是移风易俗的重要目标导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才能为重塑文明乡风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和条件保障。
(二)培育良好家风
家风是家庭或家族成员依托家教在长期接受家规、家训的涵养熏陶中所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家庭文化,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每个家庭成员涵养文化自信的内在要素和源泉。以此观之,家风是构建社会文明的根基,也是塑造民风的条件,影响着社会风气的整体样态。移风易俗的实质和内涵就是要通过辩证地扬弃传统家规、家训中的陈规陋习、繁文缛节及封建落后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在“破”与“立”中涵养优良家风,从而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涵养淳朴民风
民风的要旨集中于民间教化和习俗之上,即民间共同体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是其核心要义,既包括道德正义、自觉、理性、友爱等与社会共同价值理念内核相一致的要素,也包括其他相悖的要素。《管子·八观》中提到,“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所以化其上,而治乱之国可知也”,言中之意就是通过对地方民风的认知和了解,可预测整个社会兴衰治乱的大体趋势。由此可见,民风是社会治理状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为了营造以“淳”“醇”“美”“厚”“朴”等为合理内核的优良民风,必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以全方位的移风易俗消解以“薄”“恶”“陋”“漓”“浮”等为特征的不良民风,以此塑造起农民向往“真善美”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
二、当前移风易俗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一)陈规陋习与繁文缛节不同程度存在
每一种风俗习惯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也有其得以孕育和传播的文化土壤。随着社会结构和环境的变迁,旧观念、旧风俗逐渐被判断、消化和吸收。纵览当下,尽管广大农村地区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的治理已见成效,但仍有一些陈规陋习和繁文缛节根基尚存。
一方面,随着时代进步,村民虽在婚丧嫁娶活动中逐渐意识到“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已不合时宜,但由于缺乏规章制度约束和引导而尚未有效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另一方面,部分乡村地区在祭祀活动中尚未实现移风易俗,各种形形色色的祭祀用品涌入市场,违背了传统祭祀活动初衷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则,背离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除此之外,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一些“陈规”演化成“陋习”。办酒、人情往来等风俗习惯在过去曾发挥过睦邻友好、凝聚人心、互助共赢的正向作用,然而,近年来这种人情风逐渐偏离了初衷。升学宴、谢师宴、买房宴、建房宴等在农村已屡见不鲜,人情礼金也水涨船高,以至有地区流传着“人情大于债,头顶锅子卖”的俗语。这些变了味的“人情歪风”愈演愈烈,不仅给基层群众带来沉重负担,也成为摆在乡村振兴前的一堵“围墙”。
(二)封建民间信仰有损于公序良俗
民间信仰源于村民朴素的世界观,是通过与乡土文化元素、地域性风俗习惯的结合而自发产生的图腾崇拜、神灵崇拜、祭祀仪式等俗神信仰现象,它反映的是基于特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宗法和伦理。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民间信仰如“天人合一”“敬畏生命”等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因而可以通过引导和改造使其成为能够表达当前社会问题的合理方式。但是,另外一部分封建的民间信仰则成了落后文化的表征,如试图通过“风水”“占卜”“祈福”“祈雨”等功利性信仰活动来获得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这些封建的民间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现代文明,冲击了公序良俗,影响了村民身心健康和乡村稳定,不利于乡村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展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融入。因此,可以将民间封建信仰视为阻塞乡村地区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掣肘乡村文化振兴的又一障碍。
(三)基层组织重视程度和引导力度不足 《明史·叶伯巨传》中提到,“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正风俗之道,莫先于守令知所务”[6]。由此可见,实现移风正俗的重要路径莫过于以上率下,发挥基层组织尤其是乡村干部的榜样示范和教育引导作用。然而,在当前深入推进和落实移风易俗工作中,乡村基层组织重视程度和引导力度不足、角色缺失、不作为现象一定程度存在着。
首先,基层组织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移风易俗重视不足且存在认知偏差。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认为移风易俗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而对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移风易俗工作不够深入,方式方法简单划一。有些乡村干部在移风易俗上陷入了“发通知—拉横幅—发材料—拍照片—写报道”这样一种形式主义的“怪圈”,浮于表象的工作形式对提升民众对移风易俗的认知、增强抵制不良风俗的自觉性而言收效微弱。与此相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对移风易俗的认知不够全面和客观,体现为对乡村风俗“全盘否定”和“一刀切”。陆象山曾说,“一国之俗,善习长而恶习消,则为治国,反是则为乱”[7]。“矫枉”不可“过正”,如何将陈规陋俗转化为美风淳俗,使之趋向美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是移风易俗实践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不注意辨别和区分风俗的好恶、习惯的利弊而直接“大刀阔斧”不免遭民众抵触。
三、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的对策
风俗习惯是地域性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它内含着深沉的情感需求、交往需要、社会契约以及团体认可等因素,烙上了社会历史的印记。刘安在《淮南子·齐俗训》中提到,“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随着时代发展风俗习惯应该实现“扬长弃短”和“破旧立新”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然而,移风易俗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多维度的示范、引导和教育来推动。
(一)继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导作用
王安石在《慈溪县学记》中曾言,“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朱元璋也曾言,“治道必本于教化,民俗之善恶,教化之得失也”[8],皆强调了教育引导在“化民成俗”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必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移风易俗中的关键性作用。
首先,基层党组织要领导抓好移风易俗工作的落实。基层党组织必须将移风易俗作为一项阶段性重点任务置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保障引领作用,领导村级抓好移风易俗工作。要注重吸收先进党员参与红白事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等配套组织,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移风易俗的各项具体标准、流程和奖惩制度,将喜事新办、文明治丧、厚养薄葬等移风易俗有关要求落实到位。其次,党员干部尤其是第一书记这一“关键少数”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百姓也常言“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因此,党员干部要把带领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和民主评议的重要环节。在办理婚丧嫁娶事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以身作则,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收礼金和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新风。在此基础上,要重点打造移风易俗示范村、示范家庭,树典型、学典型,带动移风易俗工作有序推进。最后,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村民的价值认同。充分利用各县乡电视广播系统、乡镇政务场所、乡村广播站、村务公开栏、文化墙等直接面向农民群众的宣传阵地,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优秀典型。在此基础上将道德教育常态化,以正确价值观念帮助村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紧紧依靠群众在移风易俗中的主体力量
风俗习惯的内生性决定了乡村群众是移风易俗和文明乡风建设的主力军,做好乡村移风易俗和文化振兴工作就必须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依靠村民、发动村民、组织村民;要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发挥村民自治的重要作用,不断促进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能力和水平;要尊重群众意愿,反映群众诉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成为文明乡风的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
首先,充分发挥村民在“一约四会”中的作用。“一约四会”是包括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在内的村民自治制度,也是实现乡村移风易俗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村规民约的制定要发动群众参与,在结合本村实际的基础上广集民智、广听民意,制定出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群众利益、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法治体系相统一的乡村集体契约。“四会”的组织和开展要避免基层领导的集权化。“四会”成员构成要注意优化年龄、性别的比例,既要选择年纪较大的老党员,也要鼓励年轻群体参与,促进新旧观念的碰撞融合。同时,“四会”要将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常态化、具体化。比如定期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乡村好人”“孝老尊亲典型”“模范夫妻”“勤劳致富能手”“先进之家”“和谐邻里”评选活动,以群众中的典型引导群众积极破除陈规陋习,培养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其次,分类别组建移风易俗志愿者队伍。志愿者的主要职责有二,即“帮扶”和“宣讲”。“帮扶”主要针对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病人士等弱势群体,按照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时间表“结对子”帮扶,以切实行动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的困难,在全村形成“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圍。“群众宣讲”主要围绕村规民约、养老、婚丧嫁娶、邻里关系等主题,旨在破除乡村不敬不孝、厚葬薄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俗,以点带面革陋习、树新风。最后,发挥“新乡贤”在助力移风易俗中的作用。新乡贤不仅具有传统乡贤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品质,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是乡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在推动移风易俗,构建文明乡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要充分发挥其对新观念、新思想、新技能的传播和协助调解邻里矛盾、引导正确舆论、端正乡村风气的作用,从而促进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三)以清单制推进移风易俗制度化、规范化
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具体干什么”“怎么有序干”“谁负责来干”是摆在广大乡村面前的难题。2021年11月16日,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清单制暨农村移风易俗视频会在京召开,会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了《关于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清单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清单”旨在因地制宜疏通梗阻、明确要求、细化流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方式,为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思路。
首先,权力清单明职责。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编制权力清单旨在规范村级权力的运行流程,即让基层党员干部明确推进移风易俗应该行使哪些权力以及怎样行使权力。权力清单内容要遵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全面、规范,防止通过清单制将部门摊派任务化。要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编制移风易俗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村级事务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要对清单事项、程序调整、落实执行、监督考核、保障措施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推动清单制运行“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编制移风易俗清单事项流程图,明确移风易俗清单名称、运行流程、法规依据,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印发流程图手册、村委会公示等途径,让群众心中有数、按图办事,干部心中有责、照单履职。其次,奖惩清单建制度。移风易俗,贵在建章立制。乡镇级财务部门要建立足额预算保障机制,把移风易俗专项经费纳入年初预算体系,以足额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宣传引导和奖励激励,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编制定期考核奖惩清单,将推进移风易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级党政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奖励考核合格的行政村,对连续考核不合格的行政村予以通报批评。最后,负面清单划红线。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除了突出正面引导之外,要因地制宜划定不得违反的村规民约清单,为村民列出共同遵守执行、不能违反的行为准则。比如,将铺张浪费、人情攀比、不敬不孝、建迷信等旧俗陋习量化,划定“底线”和“红线”,使之成为规范村民行为举止的“新标尺”“紧箍咒”。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评议、量化打分、激励褒奖、约束引导等机制,奖励先进、扣罚后进,达到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效果。
(四)发挥好家训、家教涵养优良家风的功能
家庭家教家风是我国社会治理的精神内核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住乡村家风建设就抓住了乡风建设的“牛鼻子”。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家训家规的价值要旨在于维护家庭和家族的发展秩序与繁衍传承,其实际的教育功能则包括了基本价值观的塑造、道德观的养成以及健全人格和美好品质的培养。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有些家规家训的内容已经过时,要在具体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扬弃,才能有效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正面效用。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扬弃传统家训家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灵魂所在。新时代家风建设既要汲取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丰富营养,又要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方方面面。传统家训家规中积淀着许多诸如爱国传家、耕读传家、忠孝传家、诚信传家、奉献传家、勤俭传家等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这些价值理念是融通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也是支撑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与此同时,更要深刻反省和弥补当前家风建设存在的欠缺之处,坚决革除不良家风里夹杂的愚忠、自私、势利、攀比、拜金、狭隘等糟粕成分,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应用能够反映和传播崇德向善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媒介以强化对家风建设的价值引领,切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风建设中发挥主心骨的价值导向作用。其次,注重家庭建设,发挥好言传身教、劝诫教化的作用。朱熹曾说:“上行下效,捷于影响”[9],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血缘关系所带来的亲切感使得孩子更易于听从父母的言行,正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父母要注重“蒙以养正”之方,在孩子幼年就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孩童自幼养成勤俭节约、孝敬父母、诚信友爱、崇尚科学的美好品质,为推动社会移风易俗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家庭中的中青年群体要以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的行为习惯影响老人,弱化其传统封建思维和陈规陋习。最后,加强对优秀家训、家风文化资源的展示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因此,涵养优秀家风,营造文明乡风不仅需要在家庭内部发力,更要促进不同优良家训、家风相互之间的正向传播和影响。乡村层面可以定期围绕“家风家训家规”中有关和谐、孝道、劝学、向善、勤俭、励志、修养等既能够反映我国传统美德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开展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并依托乡村宣传栏、文化墙等宣传载体,采用格言、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形式进行展示。除此之外,还可在乡村小学开展“讲述优秀家风故事”活动,推进好家风在全村范围的传播,营造崇德向善的乡村氛围。
(五)因地制宜推进传统乡土文化的守正创新
乡土文化孕育于农耕文明之中,在农耕文明的内部,蕴含着知识、技能、道德、习俗等文化要素,他们自成体系,维护着传统农业社会的有序运行。“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10]。”优秀的乡土文化本身具备了本土化、生活化、自然化等诸多特征,既是风土民情、乡规民约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村民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提升内涵的基础,也是唤起广大村民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在聚民心、教民行、化民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做好乡土文化的挖掘、扬弃、创新和传承对于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构建充满文化气息和文明新风的乡村环境具有长远意义。
首先,将移风易俗融入地方特色乡土文化活动。移风易俗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行为,因此,深入挖掘并利用好诸如戏剧、歌曲、书画、歌舞等地方特色乡土文化载体,促进移风易俗合理融入、生动展现、有效传播是可为之策。比如,福建的新罗区通过组织民间艺人和本土文艺工作者排演当地山歌戏小品节目《移风易俗——党员带头树新风》,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有效引导村民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兰陵县依托柳琴艺术,针对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而精心编排的柳琴小戏《要彩礼》,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河南南阳则依托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组织汉式集体婚礼,再现了迎宾礼、沃盥礼、同牢礼、合卺礼、解缨礼等传统婚礼特征,实现了弘扬传统美德与倡导文明、节俭婚俗的有效融合。其次,做好传统乡土文化新时代文化的“三结合”。传统乡土文化中与乡村生活具有密切关联的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医药、教育等方面,因此,第一,要做好农业生产俗语谚语与现代生产技术的结合。乡土文化衍生于农耕文化,涵盖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所遵循的节气、时令、技艺等要素。然而,农业生产环境与从前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变的更为复杂,与此同时,利用科学技术所能控制的变量也在增加,因此,再纯粹谈论诸如“六月里立秋,颗粒不收”“六月韭,臭死狗”等农谚已然不合时宜。除此之外,应该摒弃传统农业生产中有失科学的观念和方法,积极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第二,要做好地方传统特色医药文化与现代医疗知识的结合。医药事关群众的生命健康,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确存在一些有价值的特色医药文化,但不可否认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尚有生病用“土方”“偏方”而延误病情,甚至危害生命的现象存在。因此,移风易俗就要求广大乡村地区提高对现代医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对传统医药文化采取审慎的态度,摒弃有悖于科学的方式方法。第三,做好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的结合。应该鼓励乡村家庭改变“棍棒底下出孝子”“穷养男、富养女”“树大自然直”等传统教育方式,树立“民主、平等”的现代教育理念,营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家庭教育模式。最后,充分利用农民丰收节推进移风易俗。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11]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因此,移风易俗可以依托农民丰收节这一载体,深入挖掘悠久厚重的农耕文明,坚持农民主体,组织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节庆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以基层角度视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就是村落,在乡土文化中传统习俗因依附性而根深蒂固,这深刻揭示了移风易俗工作的两个突出特征:其一,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需要从乡土文化中找到传统习俗所赖以存活的土壤,实现正本清源;其二,乡土社会的变迁的缓慢性决定了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概而论之,移风易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需要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努力将这项系统性工作做细、做好、做实,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构建乡村文化振兴新面貌、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应劭.风俗通义·原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王安石撰,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卷三二《风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3]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8-03-09(0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進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2-22(03).
[5]《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26.
[6]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陆九渊.象山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湛若水.格物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M].北京:中 华书局,1983.
[10]张孝德.中国乡村文明研究报告—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与使命[J].经济研究参考,2013,(2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熊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