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弘扬与乡村振兴

2022-06-20 15:27徐嘉阳
今古文创 2022年21期
关键词:弘扬乡村振兴传统文化

【摘要】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战略指明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方向、明确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重点。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乡村出现传统文化宣传形式陈旧、传统文化教育欠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的问题,这要求政府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保护传统文化资源载体,加强乡村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宣传,深化传统旅游文化旅游建设,以弘扬传统文化,从文化层面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传统文化;弘扬;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1-012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1.0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如何充分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广泛传播传统文化精神,从文化层面助推乡村振兴,成为热切研究的课题。

一、乡村振兴概念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

乡村具备多种功能,与城镇结合可为人类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乡村兴旺则国家就会兴旺,乡村衰落则国家就会衰落,乡村对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想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谓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层面的建设和公共文化层面的建设,培育文明、良好、淳朴的乡村风貌。这不仅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313想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要重视在乡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代表我国进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势在必行。弘扬传统文化、推動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重大挑战,也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

二、乡村传统文化弘扬现状

乡村是中华文明能够生长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乡村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然而,当今在乡村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却出现一些问题,如宣传形式陈旧、传统文化教育欠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等,导致传统文化在乡村的继承与发扬陷入困境,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宣传形式陈旧

传统文化在乡村的继承与发扬陷入困境,首先是因为其宣传形式陈旧,过于依赖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的问题。

过去乡村传播信息,大多依赖百姓口耳相传;至近现代,宣传形式更新,报刊和电视变成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现今,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以及时代主题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甚至是习惯均出现明显转变。随着科技发展、智能手机出现,使传播信息也不再仅仅依靠报刊和电视等传统媒体。

面对这种转变,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宣传传统文化的要求。随着人们对于新媒体的接受程度大幅提升,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宣传形式也需要随之更新,应避免仅依赖于党政机关报刊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这也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掌握时代脉搏,逆转传统文化的宣传困境。

(二)传统文化教育欠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凝结着无数先辈的智慧与精神,对青少年的培养与指引有着重大作用。学校作为教育主体,更应注重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从而培养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群体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乡村学校位置偏僻,师资力量薄弱,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未能引起重视,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思想时,容易出现效力不大的问题。同时,因学校未充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导致在宣传教育时,未能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且宣传教育缺乏灵活性,无法激发青少年的兴趣。此外,由于学校及老师轻视宣传传统文化,使得校园未营造出利于宣传传统文化的环境,未形成宣传传统文化的机制,校园整体的传统文化气息不够浓郁,甚至更容易影响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导致青少年也跟随学校和老师轻视传统文化,甚至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产生抵制和厌烦。

“少年强则国强”,学校对于传统教育的缺乏,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作用大大削减,导致青少年们无法端正自我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学校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才能推进青少年们理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才能增强青少年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才能帮助青少年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强信念,自觉、自发地为振兴乡村贡献力量。

(三)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民间艺术、民间故事、乡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涵载丰富的精神财富,具备一定正能量,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弘扬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途径。

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往往比城市传统文化资源更为富集,更能够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然而,由于乡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力物力缺乏等种种原因,导致大量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充分,无法充分弘扬传统文化,更加不能从文化层面推动乡村振兴。

为有效弘扬传统文化、更新传统文化宣传形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开发传统文化资源,需政府、社会、学校齐心合力,进而有效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中华文明、振奋民族精神、推动乡村振兴。

三、传统文化弘扬与乡村振兴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表明从文化层面助推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一)保护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载体

要做到在乡村有效弘扬传统文化,政府必须要高度予以重视。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系统、有效的措施,引导人民群众更深层次的了解传统文化。先用政策来指明方向,再用氛围来感染群众,这样除了可以将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律保护范畴,更可以利用相关政策来扶持和引导传统文化发展。对于基层政府而言,除了要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更要对传统文化资源载体进行统筹兼顾,同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传统文化宣传中出现的歪曲史实、恶搞经典等现象加以制止和取缔,从而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针对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迫切需要解决。应加强对于传统文化资源载体的重视程度,在乡村设立传统文化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将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避免出现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的情况。设置专业人才队伍,可以组织现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一次提高基本素质;也可以通过国家号召,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用设置多个人员编制、按时拨发专项经费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支援乡村。同时,还要加强文物古迹、名人故居、传统民居、农业文明遗迹等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利用,从而改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有效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理应由政府牵头负责,将保护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载体的重要性体现在法规条例上,再积极用各种方式对人民群众加以引导。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及保护,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石,只有保护好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载体,我们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才能有物可考、有证可查,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样才能有效地弘扬传统文化,从文化层面助推乡村振兴。

(二)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宣传

面对乡村传统文化宣传形式陈旧的状况,我们必须找寻突破口,而所要求寻的方法,往往就藏在社会改变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兴网络媒体崭露头角,并以极强的宣传能力席卷全国各地。新媒体的诞生,使传统文化的宣传形式出现了更多可能。这也告诉我们,宣传乡村传统文化,除借助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外,更要兼顾利用新媒体。习总书记强调:“要借助新媒体牢牢占据网络舆论的制高点,使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3]这就说明了要想更广泛的弘扬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学会与时俱进,积极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从而宣传传统文化。

首先,如果想要传递正能量的传统文化,可建立官方的主题公众号、网站等等。公众号和网站可以为公众提供最具权威的信息,大众可以从中便捷获取、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也更能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作用,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并且,在筛选公众号和网站的内容时,要注重文字与影音结合,做到图文并茂,使宣传更具有趣味性,也就更加容易使人们接受。其次,在宣传传统文化时,要充分利用各个新媒体平台。不同媒体主打的内容也不同,如抖音注重短视频的内容与形式,微博注重信息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在宣传传统文化时,可利用不同网络平台的主打方向,谨慎投放内容,这样不仅易于引起观看者的兴趣、增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同时还有助于吸纳不同平台的受众,扩大传统文化的宣传范围。最后,在宣传时还要积极利用其他领域工具。除了发布传统文化相关文章,还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制作音乐及影视作品。这不仅可以加强传统文化的欣赏性、艺术性,更能促进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方位理解,使大众在观看时建构起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从而更加提高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新兴网络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与网络互动有机结合,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受众,使得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时代的飞速发展接轨,这样才更能发扬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重要精神力量,才能帮助大众构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将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大众心中。

(三)加强乡村学校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秀内涵不仅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基石,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所需要的文化底蕴。若要在乡村广泛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学校教育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首先,乡村学校应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机制,营造利于宣传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教育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机构,并且委派专门负责人员落实传统文化的宣传;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发行传统文化的相关刊物,以此加强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机制,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更能营造出学习传统文化的優良氛围。其次,需要使传统文化真正的走入课本、走入课堂。学校可以针对教科书进行改动,增加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内容,并且与学生们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同时,教师须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素质,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传统文化教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如通过故事、影片、视频等方式全面展示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传统文化素养。最后,积极组织学生文化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还可以充分挖掘当地乡村的优质传统文化资源,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真正地进入融入学生个人生活,更好地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传统文化是青少年群体的“活教材”。将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其社会责任,更可以全面提升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认同。同时,还有助于改革乡村学校教育,进一步提高乡村学校教育的实践效果,培养更多人才,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四)深化乡村传统文化旅游建设

传统文化旅游是将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产物。它让人们身临其境的去体会历史、感悟历史,使传统文化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想要弘扬传统文化,深化传统旅游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首先,深化乡村传统文化旅游建设,需要先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普查、摸底工作。在充分了解乡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总体规划,才能因地制宜、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从而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完善传统文化旅游体系。如可以将相近类型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联动,进一步揭示其文化关联、丰富其文化内涵,扩大传统文化宣传的辐射范围,从而更好地发掘其现实价值。同时,要通过完善乡村地区道路交通、文化活动场所、环境保护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化和旅游建设,拓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平台,在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发展。最后,积极宣传当地的传统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力量,通过主流新媒体进行线上推广,比如可以与微博进行合作,发布有关话题,进行互动式推广宣传。同时,还可以与学校进行合作,使传统文化走进学校,通过当代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推广,增强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

发展传统文化旅游,可以更新和改善传统文化弘扬的内容及形式,从而增加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爱国主义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更能用文化的力量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总结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应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从文化层面助推乡村振兴。这要求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乡村治理体系,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保护传统文化资源载体,加强乡村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宣传,深化传统文化旅游建设,从而弘扬传统文化,用实际行动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从文化层面助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

作者简介:

徐嘉阳,女,汉族,吉林人,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弘扬乡村振兴传统文化
弘扬百年少年儿童运动的历史经验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