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西方哲学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是最重要的。中西方哲学形态的反差以及哲学观念的分歧,都是由于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为了寻求中西方哲学交汇的可能性,首先需要弄清两者在思维方式上的区别所在。而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存在一定起源的,更会受各自具体的历史影响,据此对中西方哲学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差异研究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1-006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1.020
一、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
(一)自然条件差异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它是个海洋国家,它文明的中心位于欧洲的地中海地区,是典型的海洋地理环境。那里陆地狭窄又多山,耕地面积很有限,所以很难形成完全自主的农业经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古希腊山谷居多,有着极其丰盛的矿产资源,地势优越,天然的港口非常多,这对古希腊人经营海上贸易有着巨大的天然优势。同时,海洋环境极其恶劣、山风海啸,令古希腊人不得不面对强大的自然力而产生对抗与思考,也就使人们开始涌现出征服自然的野心,随之而来人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对未知事物产生更多思考,也倾向于向此方向发展。然而,形成这样独立、果断的探险精神和行事方式,也就使人们之间的矛盾加深,整个民族对地域的拓展和暴力的行使也就愈加严重,由此形成人们不可磨灭的征服特性。人们的社会活动在商业扩展中得到了很大进步,并由此使古希腊人思维方式向着谨慎和演绎推理思维的方向不断发展。
先秦时期的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认为的“历史的地理基础”提到:“这地方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联系。”90%以上的领域都在被黑格尔誉为“历史的真正舞台”的温带,在古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此产生了。中国人对安居乐业有着深厚的认同感,这种生产生活方式让人们在同一个地方长期发展,而这就使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从那时开始就与西方有着根本的差别。农耕文明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把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出发点立足于人际关系,在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坚忍的特性和广阔的胸怀。依赖土地而生的中国人都较为稳定地在同一个地方生存发展着,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样每一代之间就有了无可替代的血亲关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情感,渐渐地氏族制度便开始形成。人们生活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下,我国古代的哲学思维更多地注重本身的感性体验、实用主义和经验之谈。
以上的环境因素和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中国哲学的根源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经验性和浓烈的主体性价值取向。
(二)哲学关注点差异
在中国哲学发展中,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以主体修养为哲学核心的“仁”学伦理的思想家。总的来说他认为“仁”的伦理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个体之间的爱人,这主要是在于对他人具有同理心和同情心,以对己之心待人;二是以恕待人,就是把对别人的要求付诸于自己,并以此为根据,考虑对别人的要求;三是“修己”“孝悌”“博施济众”,行事之时,先由个人,再到家庭,再向社会,广施大爱。在这个过程中,便是对仁义的贯彻执行和发扬光大。它要人们在自律的同时不要忘了“泛爱众”,报以社会,报以他人,从而做到“博施济众”这一远大目标。孔子为什么提出要以“仁”作为伦理的核心呢?孔子提出“和而不同”,就是要建立这样的社会风气。人们都处在社会的关系之中,个体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之中的,所以孔子认为,要对他人抱有同情和爱惜,勇于为他人作出贡献甚至牺牲,以此达到社会的真正和谐。
在西方哲学史上,与孔子的“仁爱”的方向大致相一致的是苏格拉底,他主张“善”,并在其中贯穿了知识的概念,同时他是西方哲学史上把善作为核心理念的第一人。
一方面,对人的“灵魂”的改善是苏格拉底提出的“善”的重要目的,他努力的方向是心灵上的改善。他在自己对万物的思辨中所得到的“善”,是神圣的,是存在的事物走向最佳狀态的指导力量和最深层的原因。在苏格拉底看来,神的旨意是一切事物的所生所在,并且无须过问是否正确,因为既然存在了,那么就是真理。而人们所经历的所有事情也该自行安排,不需要外力干涉,当然,这一切同样无不是神的旨意。既然如此,那么人最应该做的,或者说最有意义的事,不过是能够不断地了解、改变自己的心和灵魂,以此在灵魂中和行事作为展现出所谓的“善”。这种向研究人事善和心灵善的转移,表示了西方哲学史从自然到人向的转变。
第二,苏格拉底从“善”的方向中,提出了个体灵魂改造论,同时也提出道德原动力思想,就是人自我灵魂与心灵改造所依赖的根本。苏格拉底认为,人所表现出的一切具象的道德,例如正直、节俭、敏锐、豪放等,都不是美德的本身,全都是单一的、部分的美德。由此他提出——“美德即知识”,这才是统一的、完全的美德。他提出,只有“知识”,才是善的全部原动力,才构成为完整的美德。所以要改善自我,本源的动力是知识。这就要求人们追求、掌握知识,依靠知识和理性作出选择。这种把知识和主体改造及其行为价值判断相联系的认识是有积极意义的。
以上的比较分析说明,尽管孔子之“仁”与苏格拉底之“善”都立足于人的主体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和交汇之处。但孔子对仁爱的主张其目标是和谐,具有鲜明的人文社会性质。而苏格拉底的善偏向注重的是以智慧使我变善,具有一定的科学追求。
(三)历史背景差异
中西方哲学思维出发点的不同及其起决定作用的社会伦理方向的差异,对中西方的文化层次和民族风气的形成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国文化沉淀的大背景是社会人文和人的自我修养,而西方的文化发展则是商业活动、科学文化和人的利益为依靠的。
第一,中西方文化在不断地去除抵抗过程中交流、互动和共同繁荣。西方哲学历史背景及其制约的哲学出发点,决定了西方社会科学文化的内涵比较自由且具有批判性,政治结构和权力运用也比较分散且整个社会具有多元化特征。古代中国的文化曾经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引导出的中国哲学特有的思维性质决定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没能顺利地发展为现代自然科学。而西方哲学经过了一段很长时间对哲学的反思后,面对一些尖端的问题,例如惟科学主义的极端倾向、在西方社会中过度的物质占有扩张和由此引发的人们之间的尖锐的利益冲突、社会矛盾的加深等等,西方哲学家们也开始对中国强烈的人文精神的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功能产生了重视。整个西方哲学思维也有了这样一种倾向,即注重人的存在、人的完满等,也开始注重了社会的和谐共生,为当时的生活寻找了伦理上的依据。而这些正是中国哲学从源头开始所固有的精神主旨。这体现出了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由最开始的巨大的、根本的差异,逐渐走向了互相借鉴的趋势,同时也证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认识、互相成就和互相发展是人类群体解决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二,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差异各有特色而又互相融合。中西方哲学的立足点和哲学观不仅在内涵上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而且分别对自己的民族风格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古代的西方哲学家们由于一定的自然因素,对大自然产生猎奇和敬畏惊叹之心,这使得他们把人和物相对立,形成一种善于观察探索研究的特性,和一种追求改变自然以图利益的霸权特征。而中国古代哲学家则没有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所以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希望人的心灵、行为实现与自然万物和谐一致。在中国哲学源头中,天不单纯是人之外的自然万物,它既含有天道,更含有人道。古人的着眼点虽然是颂天扬道,但落脚点却是治理社会秩序,要求人合天意。所以才形成了中国人和谐和善宽厚的珍贵品格。从社会价值观看,中华民族始终是互帮互助的群体,相较西方民族,更加具有骨子里的团结,更注重和合的社会群体关系,更习惯遵循集体主义,脑子里深深镌刻的是统一思想和奉献牺牲精神,而这些都是与长久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根源上的差异分不开的。
第三,在当今社会,人类群体正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竞争,包括人和自然、和社会、人人之间、人与自我、不同文化之间,由此也产生了不可忽略的一系列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文明危机等等。这些有关于人类群体危急存亡的问题,就需要存在巨大差异的各种文化的互相理解和包容,需要不再自说自话,跳出原有的差异禁锢,在发扬创新中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的价值观。
二、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古代的中西哲学思维
中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但在认识世界的问题中,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主要用直觉思维来认识,而古希腊哲学家则更加偏向理性推理思维。
古代的中西方哲学思想各有不同:古代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大致有体道、修行、格物、究理等等。老子提出:宇宙的根本是“道”,想要理解“道”,不依靠人的经验感受,更不依靠理性的推理演绎,靠的是人内心的直觉,他认为冥会就可以认识宇宙的真理。老子提出:“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在这里所提到的“玄览”就是一种直觉。后来庄子对老子提出的方法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想要认识“道”有两种方法,第一,“以明”,即用人本身自有的认识能力来认识“道”和自然之理。第二,“见独”,即见到绝对的“道”,实际就是在想象中,在直觉的掌握中达到与“道”融为一体,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古代西方的思维逻辑就与此不同,这些哲学家们更加强调理性推理。阿那克萨戈拉提出,想要真正的获得知识,是万万离不开逻辑的。真理不依赖于直觉和感受,只有通过理性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真理,但是他的理论推理经常通过女神的口中论述出来,并且这种论证实际上是不严谨不完整的,他并没有把它和经验的直观完全区分明白,但他还是通过推理逻辑来进行论证的。阿那克萨戈拉的学生芝诺把这个理论进行了发展,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着很大的影响。而亚里士多德则把整个逻辑体系发展完备,创立完整,他认为逻辑推理分析是探究一切的工具。由此可知,古代西方哲学家与古代中国哲学家不同,他们没有做到像我们那样强调社会伦理的作用。
(二)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大不相同,主要表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不同上。中国哲学主要是辩证思维,而西方哲学主要是逻辑思维。西方哲学在16世纪至18世纪掀起了自然科学之风,有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在各个领域创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成果,这是中国历史上所没有经历过的,自然而然也就无从产生西方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
中国哲学的古代朴素辩证法贯穿了发展的自始至终,主要是从整体、全局和联系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有三个重要的理论:第一是变化论,即世界万物处在不停地变化当中,一切都不是永恒,包括真理与谬误。第二是矛盾论,即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第三是中和论,即奉行中庸,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适度合理性。由此看出,中国人历来都侧重于全局、辩证的逻辑思维,善于从全局、从整体来看问题,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样的思维方式总是把事物综合起来进行把握,有利于事物内外各方面很好的协调和融合。但凡事具有两面性,这种思维的缺乏之处是它很少观察到事物的个性和特殊性,不能把事物分析得十分细致和透彻,尤其是对自然现象。这种思维方式就会使得分析和逻辑能力不够,从而影响科学的发展脚步。
西方的逻辑思维所注重的三个方面恰恰相反,第一是同一性,即认为事物本身是不变的、永恒的,永远是它本身。第二是非矛盾性,即存在的事物的错与对是绝对的,没有矛盾的。第三是排中性,即事物或对或错,没有其他模糊的可能。由此可知,西方的思维方式在分析处理问题时不会从整体来看,而是把事物的每个部分分門别类,对每个部分的性质单独分析。虽然在他们分析事物中也会存在一些大局观,但总体来说对个性和特质的分析还是占了最重要的部分。他把具体事物的细节之处打开分析,十分倾向于从普遍看特殊。而这也最大程度上的使西方的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而这里面的缺点是它习惯于用静止、孤立的思维看待事物,而不常从整体进行总观,所以也就无限地把自然科学的功能夸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价值。
尽管如此,还是要辩证地看待中西方哲学,因为就算二者大不相同,但是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人们长久地认为,二者在起源和根本上就不相同,所以即使存在相似之处,也不可能交汇融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认为二者的思维方式完全相反,由此忽略了它们内在的联系。但不是没有哲学家们致力于对二者的融合,与此同时又迟迟不肯放开二者的本质区别,“两手抓”的同时,使二者的融合变得遥不可及,实则二者的联系是确实存在的。
思维方式之所以是思维,就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在思维过程中存在着逻辑理性和直觉感性。区别就在于二者的大方向不同,中国哲学注重感性和直觉,而西方哲学更加注重逻辑和推理。二者的哲学思维方式虽然各执一端,但两者的基本都是逻辑和直觉、知和悟的相互牵连,所以在对立之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而大多数人对二者融合交汇的探究都是过于执着两者的本质区别,由此就走入了两种极端,或是全盘否定西方的哲学思维,或是盲目接受。实际上二者融合是要基于辩证的考虑之中,既不应该直截了当地服从于感觉和直觉,也不能完全肯定理性逻辑和分析能力,而应该是以中庸平和的态度在这两极之间互相参考,互相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2004.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作者简介:
吴金娜,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