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玉,李艳秋
摘 要:目的: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策略,医学检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量的实践教学理念,针对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一系列优化模式,进而改善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适应新时代医学检验的创新型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应用不同的带教方式,对比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总结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理论实践成绩和实践成绩,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成绩无差异。结论:本文通过对目前形势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使其满足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2)05-0084-03
医学检验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临床应用型专业,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目前,我国医学检验的教学模式相对较单一,主要是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重复性的实验理论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因此,教育部将医学检验专业改名为医学检验技术,学习时间由原来的5年更改为4年[1],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为:要熟练掌握医学检验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课外拓展的自然科学知识等,同时要具备检验实践技能和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强调对学生在工作中创新、和自主完成实验能力的培养[2]。
医学检验技术包括较多亚专业:如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以及临床分子检验等[3,4]学科。改革后四年制的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课程时间相对不足[5],按照一年的实践时间计算,分配到每个专业组的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因此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覆盖面不够精准,这样便需要带教老师在平时的理论课程中加入教学模具的使用,教学效果会更好[6]。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势,因此,加大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以及提升带教老师的人才培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7]。本研究项目旨在,对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改革,构建以综合性、以模块化教学体系为主导,结合现代化新兴技术,凸显专业教学特色,以实践技能水平提升为主导,不断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使其具备“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最终达到具备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为目标,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内涵建设具有积极性。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20年3月至7月在我院检验科实习的学生(20人),期间正常轮转。实验组为同期在我院检验科实习的学生(20人),两组学生带教教师、轮转周期及出科考核方式一致。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模式,按照实习大纲要求进行分组轮转
实验组在实习大纲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①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在剔除不实用的实验内容基础上,继续保留基础的操作技能和经典的试验方法,特别增加对实验项目的方法学评价、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原理和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等。
②丰富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教师在日常实践工作中,可以将看到的较为典型的病例进行拍照记录,制作成幻灯片,在实验课前讲解时,先通过幻灯片展示,再让学生自己观察,利用Flash动画软件制作多种教学动画直观展示给学生。
(2)创新试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①做好驗证性实验,训练学生实验前期准备思维,做好验证性实验的实验前准备、操作及经验总结。在实验之前最好做预实验,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②增加实验难度,如综合性实验的操作等,使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例如: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将学生两人分为一组,随机抽选实验样本,利于课外时间查找实验相关资料,自己设定实验步骤,并在7天之内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整体实验思路的确定、实验流程的熟悉、实验结果的记录分析、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难点及解决方法等。
③开展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实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具备自学能力,针对不同课程设立实验兴趣小组,让学生自己设定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加强实习前培训,培养爱岗敬业意识
①在正式进入临床检验各专业组实习之前,首先对学生进行至少1周的岗前培训教育,使学生对该项工作有系统性的了解,熟知他的意义和价值。
②增加生物安全风险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理念,为步入临床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学习人际交往,培养社会沟通能力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利于在日后顺利开展专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安排学生在标本接收窗口、报告单发放窗口、咨询服务窗口等相关场所见习实践。通过亲身体验,结合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辅助课程的学习,强化学生与临床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
2 考核评价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最终考核评价方式和考核内容均一致。
3 统计学方法
对比两组学生实习后的差异,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4 结果
总结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理论实践成绩和实践成绩,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在医学检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学生获取临床专业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与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对于以技术性和试验性为主的医学检验专业来讲,实际是所有的专业理论内容均来自于实践,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新医学背景下,医检验教育的当务之急[8]是使学生要时刻适应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进而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准,培养学生“始终学习”的能力。然而,在我国,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大多以基础课程为主进行单方向设计。除此之外,检验教学还面临着教学仪器陈旧、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资源浪费等问题,此外还存在实验室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实验方法落后,这样便导致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岗位需求。以上这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环境与就业单位之间出现心理落差,以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学生的个人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导致难于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9]。
本研究通过两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增加实验方法学评价、自动分析仪器、实验结果讨论、Flash动画等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在医学检验专业实践中的学习兴趣,促进与带教教师之间的互动。除此之外,增加实践教学的研究和设计性,重视形态检验教学,组织开展知识竞赛环节,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结果显示:理论成绩无差异,而实验组的实践操作成绩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实用检验原理、培养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的思维、提高岗位胜任力及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已成为医学检验教学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使学生明确认识到从学生角色到医生转变过程的重要性,避免由医患沟通和职场中人际交往等因素不畅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和学习态度上的不稳定。同时能够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团队,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操作和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做到能够独立设计实验并完成。
在实践教学改革的整体阶段,引入PDCA质量管理模式,实现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策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处置阶段(Action)四个环节。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与整个实践教学紧密连接起来,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扩展、实践前的岗前培训引导、实习质量控制以及培养与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沟通能力等方面,实现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创新性管理,进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医学检验的创新型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婷,喻荷莲,蒋天伦,等.微课对医学检验本科临床输血学的启示[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9):74-76.
〔2〕全裔,李云秋,蓝秀华,等.新形势下构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 26(04):10-13.
〔3〕金晶,张铮铮,朱永丹.BSLIM教学理念下的翻转教学模式在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43):48-50.
〔4〕应俊,李佩珍,姚蔚,等.基于微课的自动化分析仪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7,6(04):13-14.
〔5〕张本斯,郭宪国,张雷,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 38(05):712-714.
〔6〕冯雪峰.医学检验专业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J].科技展望,2017,27(09):91-95.
〔7〕何玉,杜丹丽,陈晓辉,等.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0,(06):121-122.
〔8〕赵晋英,肖非,刘众齐,等.《微生物学检验》实踐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06):788-789.
〔9〕胡生梅,张家忠,武小樱,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0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