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张其彬,卿德良
摘要:非洲猪瘟首发于20世纪初东非地区,首次报道于1921年肯尼亚,之后传播至欧洲、美洲,2018年8月我国辽宁沈阳沈北发现并确诊首起疫情,随后在我国多地暴发,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是目前养猪业头号杀手。目前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虽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距离疫苗商品化使用还有一段时间。本文就当前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病学;传染源;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高致病性的猪传染性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首发于20世纪初东非地区,首次报道于1921年肯尼亚,该报道显示首次病例可追溯到1909年9月[1],之后传播至欧洲、美洲,2018年8月我国辽宁沈阳沈北发现并确诊首起疫情,随后在我国多地暴发,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是目前养猪业头号杀手。本文就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1 病原
ASFV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通过虫媒传播的DNA病毒,病毒颗粒较大,平均直径约为260nm,有囊膜,呈二十面体,具有五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含有基因组的类核、核心壳层、脂质包膜、二十面體蛋白衣壳、外部包膜[2]。ASFV环境耐受能力强,在冷冻肉中可存活110d,在4℃血样中可存活540d,在56℃灭活需要70min,60℃灭活需要20min。ASFV可耐受较大的pH波动,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pH<3.9或>11.5才能灭活,血清可以增加病毒抵抗能力,如在pH 13.4条件下,可存活7d。但ASFV对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敏感,0.8%氢氧化钠30min、含2.3%有效氯的次氯酸盐溶液30min、0.3%甲醛溶液30min、3%苯酚30min和碘化合物都可以灭活病毒[3]。
ASFV具有双链、线性、无节段的基因组,长度为170~193kb,病毒基因组中间为保守区,两端为互补可变区,末端为部分碱基配对形成的共价闭合的发夹环(包含反向重复序列),包含151~167个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50~200种蛋白[3,4]。此外,ASFV基因组的互补可变区的部分序列非常容易丢失或获得重复序列,导致了不同毒株或同一来源不同培养代次的病毒株的基因组长度的多样性。根据病毒B646L(p72)基因序列可将ASFV分为24个基因型,其中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基因Ⅱ型[3,5]。
2 流行病学特点
2.1 易感动物和宿主
猪的所有变种(家养和野生)都对ASFV敏感,特别是家猪和欧洲野猪高度易感,不同品种、日龄的家猪都易感。非洲野生疣猪、丛林猪和巨型森林猪对ASFV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作为储存宿主[6]。ASFV另一类宿主包括钝蜱属Ornithodoros中的部分蜱种,相关研究表明ASFV可以感染仔猪钝蜱,且可在蜱中经交配水平传播、经卵垂直传播以及经期(跨发育期)传播,并形成ASFV在仔猪钝蜱和非洲疣猪之间传播的林栖循环。目前为止,中国仅发现3种钝蜱:跗突钝蜱、塔氏钝蜱和桦尖钝蜱,仅分布于新疆、西藏、甘肃等地区,是否具有感染ASFV的可能性需进一步关注[5],目前未有三种钝蜱感染ASFV的相关报道。
2.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感染ASFV的猪和钝蜱等均可成为传染源,但发病家猪、隐性感染或康复家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非洲猪瘟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在非洲地区钝蜱可以携带ASFV长达数月乃至数年,经钝蜱叮咬也可传播。此外,也可通过接触被ASFV病毒污染的饲料、饮用水、粪便、猪肉制品、泔水、饲养和运输工具、苍蝇等途径传播,特别接触经被污染的猪肉制品、泔水等传播的疫情呈现长距离、跨区域的特点。
2.3 临床症状
因毒株、猪品种等不同,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从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到慢性和无明显症状变化,呈多样性。最急性感染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发病形式在感染中最常见。急性感染常见症状为食欲不振、皮肤发紫、呼吸困难、高热、呕吐、腹泻、母猪流产等症状,而非洲野生疣猪、丛林猪和巨型森林猪感染后很少或无临床症状[6]。其中幼年非洲疣猪感染ASFV不发病但表现高病毒血症,成年非洲疣猪可终生带毒,一般无病毒血症[5]。
2.4 免疫抑制
ASFV主要的细胞靶点是猪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主要通过内吞作用以及大胞饮作用进入宿主体内。ASFV拥有庞大的基因组,能够编码多个调控宿主天然免疫反应的蛋白,相关研究表明,ASFV强毒株在感染早期能通过抑制干扰素和细胞因子的分泌逃避宿主的天然免疫系统[7];在感染后期,可以观察到被感染细胞的凋亡,并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病毒,从而避免被感染细胞的坏死引起的炎症反应[8],因此ASFV是一种免疫抑制病毒。
2.5 红细胞吸附特性
ASFV病毒可引起红细胞吸附感染细胞和细胞外病毒颗粒,形成玫瑰花环或桑葚现象,并可导致感染细胞坏死,即红细胞吸附特性(Hemadsorption,HAD)[9]。红细胞吸附特性是ASFV的重要特征,但有研究表明自然弱毒株红细胞吸附能力可能减弱甚至丧失[10]。
3 防控措施
3.1 养殖环节
迄今为止,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仍是目前各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最有效和最节约成本的防控措施。加强生物安全防控要点是:新建规模养殖场应合理选址,并根据常年主风向合理规划布局;对场区实行分区管理,至少划分外勤区、内勤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对进出场及各区域的人员、车辆、物资、饲料加强管控,限制进出,猪只在场区内单向流动,并只走赶猪通道,猪苗和后备猪引种后需要严格隔离并分舍饲养;加强消毒,对进出场的车辆、物资严格消毒,有条件可在入场道路中设置消毒通道,进出人员严格沐浴更衣和隔离,加强饲料、饮水消毒,猪场进出道路、场内生产道路需硬化以便于消毒,对场区道路、赶猪通道、猪舍等纳入常态化消毒,有条件可监测消毒效果;场区注重卫生和防鼠灭蝇,各猪舍需安装纱窗防鸟;做好病死猪只、粪污、疫苗瓶等无害化处理,严禁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无害化处理区域及在该区解剖死亡猪只。
加强预警,开展主动检测与常规监测,是目前最直接的防控措施。各养殖场(户)应加强临床观察,时刻观察猪只异常情况,猪场兽医每天至少巡圈2次,若猪只出现目光呆滞、厌食、猪群扎堆、呕吐、便血、腹泻、皮肤发绀发紫、发烧、母猪流产、皮肤溃烂等症状,应第一时间采样检测,并及时隔离发病猪只。有条件可定期采集猪场重点关注猪只(异常发病和死亡猪只、公猪)、猪舍环境、饮用水样品进行常规监测。
3.2 运输环节
加强生猪产地检疫,强化产地检疫出证管理,推动建立以疫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为基础的动物检疫制度,支持发展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加强生猪调运监管,严格按照分区管控措施,调运猪只严格走指定通道。加强猪只运输车辆备案和运输路线管理,加强运输车辆运前、运后消毒指导和消毒效果监管。加强对于猪肉冷链运输扶持力度,降低运输环节传播疾病风险。
3.3 屠宰环节
严格执行生猪屠宰检疫,督促生猪屠宰企业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非洲猪瘟病原自檢要求,推动屠宰企业配齐配强执业兽医和动物防疫技术人员,提高协助实施检疫能力,及时发现发病或带毒的动物和动物制品,有效控制屠宰环节非洲猪瘟的传播和蔓延。
3.4 猪肉相关产品流通环节
由于ASFV具有囊膜,在鲜肉、冻肉以及熏肉、腊肉、香肠、火腿肠、水饺等猪肉相关产品、泔水等中耐受能力较强,存活时间较长,猪肉相关流通环节容易引起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应加强猪肉相关流通环节运输车辆、人员、物资、市场消毒,加强猪肉相关产品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并切断传播途径。此外,加强泔水收集和无害化处理,避免泔水引起非洲猪瘟传播。
3.5 兽医继续教育
加强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乡村兽医理论知识、技能培训,鼓励各养殖企业、屠宰企业支持兽医和生产一线管理人员参加动物疾病防控知识、生物安全知识培训,鼓励养殖龙头企业、动物诊疗机构等成立动物防疫服务队伍,并强化动物防疫知识理论和操作技术培训,加强各类兽医继续教育,壮大兽医队伍,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强大人力、技术保障。
4 结语
非洲猪瘟是一个古老的传染病,并在我国定植,目前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虽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距离疫苗商品化使用还有一段时间,因此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仍是目前非洲猪瘟防控的要旨,除各养殖场户需加强生物安全综合防控以外,屠宰环节、运输环节、猪肉相关产品流通环节也应加强监管、消毒和抽样检测。
参考文献:
[1] Montgomery E, R. On A Form of Swine Fever Occurring in British East Africa (Kenya Colony)[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athology & Therapeutics, 1921(34):159-191.
[2] 朱利敏,邹兴启,赵启祖.非洲猪瘟病毒多样性[J].病毒学报,2021,37(3):719-725.
[3] 范婷婷.非洲猪瘟病毒结构蛋白的免疫原性探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
[4] 谢春芳,于瑞嵩,董世娟,等.非洲猪瘟病毒的基因特征[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0,40(12):40-47.
[5] 王述超,张守峰,扈荣良.非洲猪瘟流行病学与媒介钝蜱研究进展[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9,26(4):269-276.
[6] 史喜菊,刘环,窦树龙,等.非洲猪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新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20,37(5):63-67.
[7] 洪锦旋,李婷婷,池晓娟,等.非洲猪瘟病毒逃避宿主天然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0(6):721-725.
[8] 屈海龙,戈胜强,张永强,等.非洲猪瘟病毒与天然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21,41(9):1879-1886.
[9] 谢振华.非洲猪瘟病毒EP153R基因表达及缺失病毒的构建[D].湖南农业大学,2020.
[10] 徐龙涛,李营,胡旭,等.非洲猪瘟病毒的演变[J].山东畜牧兽医,2021,42
(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