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始终是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对老师们来说,在用语文阅读的教育过程中,训练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因此借助文章的孩子们不但能够积累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但是现如今的语文课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的问题必须克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黄金阶段。特别是那些处在认识世界的阶段的小学生。在此阶段,阅读能力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的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阅读的优势,以达到小学语文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一、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最基本的责任。然而,许多教师在教书时,不深入研究,不独立思考,不制定严格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过于依赖教材,只把教材中的内容念出来,如此怎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使他们没有自主思维能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充分理解教材,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科学的设计。
(二)学生因素。虽然“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早已被提出,但在实践中,“坚持不动摇”的考试形式,使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和权威没有改善,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从表面上来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但实际上,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全凭老师讲什么、怎么讲。学生们完全是被教师引导的,没有提问和观点,也没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参与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究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和要求
明确的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根本原理与要求,而任何一项优秀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传统语文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对文本进行解读。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既要做到内容全面,又要做到内容多样。尽管阅读的数量很多,但是阅读的水平却没有相应的提升。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应正确掌握教学目的与要求,合理安排、熟悉教材、掌握教学要领、加强教学情感因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欣赏写作的能力。训练学生阅读,处理,分析信息,并运用参考书进行创意表达。
(二)巧创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中,思考能力的培养与其它学科是不同的。在其它的科目中,通常通过分析、总结、整合概念、定理、公式等来进行综合思考。在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通常是通过语言训练来完成的。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最基础的一种语言。也就是说,语言是通过语言来传播的,而不仅仅是通过语言来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被教授的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通过感知、联想、体验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和接纳中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信,能够更好的参与到阅读中去。在阅读理解中,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并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对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提高语文阅读的兴趣。
(三)深入挖掘文本情感因素,激發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的精髓在于运用语言工具,通过表情来传达,尤其是诗歌、歌曲、小说等文学作品,更是包含了深厚的感情成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兴趣、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就要从文本中发掘感情,以情感打动学生,使他们体会到阅读文本中所表露出的作者的爱憎之情,从而使他们在阅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使他们在阅读中逐渐熟练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技能和文字。包含在文字中的感情经验的过程。例如《妈妈的葡萄》课,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狐妈妈对小狐狸的无私和爱心,教师就给他们出了一个问题,例如:“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哪里来的?这颗葡萄是从哪儿来的?这个“葡萄”是怎么回事?”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想象,让他们体会到“葡萄”所包含的伟大的母爱,在此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促进了他们对语言的学习。
(四)充分利用教材精心设计教法
教材是老师们进行教育的工具和手段,而非其根本目标。如何合理利用教科书,提高教学效果,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对课本进行深度的学习,发掘出有潜力的教学资源。正确、深刻地理解课文是搞好阅读课的必要条件,也是备课的关键。在学习文本时,教师要从普通读者、学生学习和老师三个方面来把握教科书的语言特征和人文意蕴,即从编者的视角来把握教科书的总体结构,以读者的视角去读,以读者的视角去读,以教师的身份去寻找与学生的关系,去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感受,寻找与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在引导同学们阅读《一夜工作》这本书,它描写了周恩来总理的艰苦生活。文章开头,总理在中国首届文联会议上做了讲话,但是,在杂志要发表的时候,总理又要对它进行修订和复审。可见总理的严谨,这篇文章也提到了首相要彻夜阅读桌上厚厚的一叠文件是多么困难。另外,也可以通过对比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句子,感受到总理的简洁。总理办公的地方是当年摄政王曾经居住的那座宅邸,但是里面的陈设却十分简陋,和那些高高的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深夜的总理的“宵夜”则是一杯绿茶,一小碟花生,这一切都表明了首相的朴素。
灵活使用教科书,勇于开拓。教而不研没有深度,研而不用没有效益,也就没有学习的意义。科学编排教学内容,使长篇短篇教学得以实施。有些小学的汉语教材篇幅较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课文的教学,必须掌握课文的要点,合理安排课件,使课文能更好地教好课文,让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语言学习的延展就相当于实际的生活,但是由于与学生的生活脱节,使其显得十分单调。通过引进童话故事、创造矛盾的悬疑、参考有关材料等,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结语
总之,在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构建高效率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已经成为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持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语文阅读课堂,使之早日达到有效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武海英.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教学的探讨[J].软件:教学,2015(06).
[2]吴海波.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的 途 径 与 实 践[J].小 学 生:教 学 实践.2016(02).
[3]王雪峰.小学生阅读的现状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5.
[4]郭艳华.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探究[D].海南师范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