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华
黄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北黄梅 435500
急诊科监护室是医院重症患者集中、病例种类繁多、护理工作量大及危急抢救任务重的临床科室,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应急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能够在危急时刻反应迅速并科学有序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3]。 要求医护人员的工作环节要衔接紧密、安全有效地进行患者抢救工作[4]。但是,目前医院急诊科监护室的护理管理没有明确的管理规范,各医院的管理水平各不相同,导致患者的满意度低、护理质量较差,影响了医院急救工作的有效进行[5]。 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要求急诊科监护室所有人员均参与到患者护理的全过程中去,要求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解决患者的所有护理要求,可以参与到患者治疗的各个环节中,在患者治疗环节中护理人员可以无缝衔接[6]。这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服务质量,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7]。鉴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20 年7月—2021 年7 月急诊科监护室20 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在急诊科监护室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研究选取该院急诊科监护室20 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 名。 观察组护理人员男1 名、女9 名;年龄21~34 岁,平均(25.48±3.34)岁。 对照组护理人员男2 名、女8 名;年龄21~35 岁,平均(26.03±3.98)岁。将该院同期收治的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25 例、女25例;年龄20~69 岁,平均(56.28±5.3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2 例、女28 例;年龄21~68 岁,平均(55.93±6.12)岁。两组护理人员及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包括预科分诊、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引导患者挂号,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观察组采用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建立组织管理模式,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由护士长担任总负责人,设立6 个小组,分别为:
①病室管理组,主要负责管理患者的病房,维持病房的干净整洁,注意房内药品、物品的摆放,负责护理人员的仪表和行为规范的管理。制订相关药品耗材等的管理规范和标准。 记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做好反馈。
②急危危重患者管理组,根据行业标准从基础护理、管路管理、病情观察、风险管理、急救流程梳理、患者转运等涉及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方面,制订合理的护理标准;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③仪器设备组,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各种仪器、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保证每一位护理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仪器,并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消毒、检查等,出现故障时能够自行解决。
④医院感染监测督查组,监护室是感染的高发区,一定要控制监护室内的卫生状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增加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定期进行实操考核,增加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使得护理人员具有严谨、科学的护理理念和思维方式;每天进行室内耐药菌的监测,并记录;每月进行统计分析易引发感染的环节,并做出调整。
⑤护理文书管理组,制订护理文件书写的标准及护士培训措施,严格执行,确保文书的科学性及规范性。
⑥教学与科研组,选择在各自领域表现优异的护士作为培训师,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知识储备,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到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来制订,科学有效地提升急诊监护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并定期进行考核;每周安排一次护理成功案例的分享会,只要表现优异者均有机会分享,从多角度、多方面解析护理成功的经验,增加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及思维能力;每月进行1 次考核,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分析护理人员擅长和有不足的方向, 根据具体内容,擅长的继续保持,不足的持续改正,以保证切身有效地提高护理能力。
①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比较。从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参与质量管理的能力、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主人翁意识4 个指标进行评价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分别赋值1~5 分,得分越高,护理能力越好。
②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比较。采用专用的护理质量调查表,评价两组的护理质量,具体包括制度职责、设施设备、安全管理、专科护理、业务管理、质量管理6个领域,采用Likert 5 分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5 分,总分为28~140 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③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采用该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治疗时核对、保护隐私、护理标识、护理技能等10 个条目进行评价患者的满意度,总分100 分;85~100 分为非常满意;61~84 分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 总满意度=1-不满意率。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士的各项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比较[(±s),分]
?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比较[(±s),分]
?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医疗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疾病护理方式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8]。各大医院多种护理措施的推出,有利于护理医疗服务的发展,护理质量的高低与医疗质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康复与生命安全,与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9]。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急需提高护理质量[10-13]。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是在急诊科监护室建立一个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良性循环,提高护理人员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去,每位护理人员目标应为保障每一例患者的生命安全,充分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自身优势及主观能动性;保障护理工作每一环节的护理质量最佳,各项工作逐渐趋于专业化、均质化;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护理操作技能[15-17]。 有研究表明,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意识,增强护理能力,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8-19]。
该研究应用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于急诊科监护室,具体结果如下: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可以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去,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可以从各个角度、环节进行把控护理质量,发挥护理人员的自身优势及主观能动性,承担各自负责的项目,按时、按量、科学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预后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生命状态及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消极情绪,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应用到急诊科监护室的管理中,可以科学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