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演奏中的情感表达
——以勃拉姆斯《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

2022-06-18 03:37姚智野
轻音乐 2022年6期
关键词:勃拉姆斯单簧管谱例

郑 弘 姚智野

一、作品艺术背景

(一)时代背景影响创作思想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年出生于汉堡,是一位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虽然他身处浪漫主义思潮鼎盛时期,但勃拉姆斯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发展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即在浪漫派的基础上追寻着古典主义的音乐思路[1]。对于李斯特与瓦格纳提出的“魏玛学派”创作理念,他并不赞同,而是强调了个人情感的表达和标题的重要性。在古典音乐曲式结构的框架基础上,他又大胆地尝试着在内部主题发展、和声调性、节奏重音等方面进行创新,并使作品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最终形成勃拉姆斯的创作风格,即古典与浪漫相结合的音乐风格。

(二)个人经历塑造艺术风格

年少时,勃拉姆斯对爱情非常的渴望,但他对恩师遗孀克拉拉的爱恋更像是一种敬仰,一种遥不可及的期待和理想状态。最后勃拉姆斯选择了离开,用距离把两人的感情拉开,淡化了原本不应该产生的感情。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情感、性格和思想,又使他在创作过程中复杂多变,逐渐形成了古典与浪漫的完美碰撞。

(三)室内乐创作的杰出成就

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在其全部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别于传统形式的弦乐四重奏,善于创新的他在乐器重奏组合上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并在晚年受益于对单簧管音色的喜爱和理解,于1894年创作了杰出作品《降 E大调单簧管奏鸣曲》[2]。他用浪漫的手法赋予了音乐脉搏的跳动,流淌着自然、深刻、真诚的情感,余音绕梁,使听众无不心驰神往。

二、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奏鸣曲》由三个乐章构成,本乐章为降E大调,4/4拍,亲切的快板,尽管结构上采用了非常传统的奏鸣曲式,抒情性很强,但这之中却体现出种种的惆怅、忧虑、和不安。

谱例1:

作品开篇以单簧管为旋律进入主题,与《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不同,此处的氛围给人一种恬静、悠闲的气氛,如破晓前的宁静。但随后勃拉姆斯采用了逐层递进的方式推进音乐发展,犹如是在向听众宣泄自己的情绪。因此,在主题奏响之前,一定要将气吸满,虽然开头的力度标记为p,但是在演奏时也要有着饱满的张力与深沉厚重的音响效果,发挥出极致的浪漫主义情绪。第2小节的降B音是该调性的下属音,这个音在演奏中的音准与音色不易控制,演奏者需要在吹奏时调整口型与气息,以及在基础的指法上使用一些额外的附加键去调整音准与音色。

谱例2:

进入副部以后,与主部旋律形成对比。由降E大调转为降B大调,彰显了勃拉姆斯严谨的古典主义调性特点[3]。此处的情感与开篇相比,从深沉富有忧郁色彩、极为饱满的张力过度到轻柔缥缈,柔美抒情的气氛。仿佛从焦虑不安的情绪中逐渐平静。演奏此处琶音时,尤其需要注意换指动作一定要轻,使旋律听起来犹如平静的湖面上不易察觉的涟漪一般流畅、清新。

谱例3:

随后,勃拉姆斯运用了三连音与十六分音符的交替,音乐情绪急转直下,从高亢激昂的高音声部转向优美沉稳的中低音声部,打造了跌宕起伏的色彩情景与音乐氛围。在演奏该片段时,虽然旋律发展由上至下,情绪由激烈转向平稳,但演奏的速度不能放缓,在谱面上作者只标注力度幅度的变化,后面的副部开始处,速度也没有出现变化标记。因此,保持连接部与副部的速度一致,才能与作曲家的创作原意契合,更加准确地表达音乐情感。

谱例4:

勃拉姆斯虽然是一位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但在作品中他对古典主义音乐精神的保留随处可见。从80小节开始,单簧管声部与钢琴声部三连音与八分音符交替出现,虽然节奏上具有十足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旋律上又采用了分解式和弦进行,这便体现了勃拉姆斯在创作技法上的严谨之处,将古典主义精神融进了浪漫主义风格。在演奏此处时,旋律在单簧管与钢琴声部中犹如对答一样轮流出现,因此一定要调动起自身的听觉能力,在吹奏的同时,仔细聆听钢琴声部的旋律与和声进行。面对三连音时,要使用软吐音去演奏,吐音的颗粒性不能太强,换音时手指的力度尽量柔和,吹奏出的旋律要有张力与流动性,抓住作品中细腻的音乐特点,表达出内心丰富的情感波动。

谱例5:

在经过单簧管与钢琴声部的呼应对答后,音乐情绪被推向了高潮。如谱例5所示,单簧管与钢琴同时出现f的力度记号,演奏此处时,一定要带着极其饱满的情绪和空前的音响效果,犹如宣泄一般,酣畅淋漓。紧接着,频繁的调性转换使音乐情感又进入了忐忑不安、起伏不定的状态,为即将到来的再现部做铺垫。

谱例6:

再现部的最后,经过一段小篇幅的缩减再现,该乐章进入了尾声。如谱例6所示,Tranquillo(意为安静的,平静的)标记的出现似乎也奠定了尾声的情感基调,抒情性被逐渐淡化了,作者想要演奏者表现的是一种气氛与心理状态。在演奏此处时,音量不能太强,音色要尽量演奏得柔美且富有共鸣,通篇的抒情、宣泄都在最终回归了平静。

二、作品情感价值的挖掘

(一)立足时代背景,探寻创作初心

勃拉姆斯作为德奥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在19世纪下半叶盛行标题化、文学化音乐创作理念大背景下,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信念。将创作扎根于古典音乐的传统,并与德奥城市及民间淳朴的旋律风格相结合,成为古典音乐风格创作最后的生命力。对艺术的执着与坚持,是他创作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理解作品厚重而又坚强的情感的主要依据。

(二)提升演奏技能,拓宽艺术视野

演奏中音乐情感的表达需要建立在娴熟的演奏技巧之上,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分割,演奏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基础和载体,而情感表达是演奏技巧的目的和灵魂。对于学习任何一门乐器而言,演奏技巧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单簧管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饱满的气息、标准的嘴型、正确的指法、稳定的节奏,等等。想要练就扎实的演奏技巧,需要演奏者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下,苦心孤诣地练习与钻研。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奏技巧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演奏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因此,我们在作品中挖掘、提升情感价值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技巧的训练,否则一切将是徒劳。

(三)紧随时代发展,倾听人民心声

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民族文化交流大发展大繁荣,音乐语言多元化,音乐流派愈加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充分了解作曲家及其创作背景,是作品分析的依据和基础,对作品曲式、和声、类型的深入分析,为演奏者更好地诠释作品的内涵奠定基础[4]。了解勃拉姆斯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对于分析他的创作初衷以及作品的风格与特点,都有很大的帮助。演奏者应将对音乐的理解深入到更为宏观的视野中去,也就是当下人们对这一作品的理解和思想诠释,从人民中汲取创新力量,突出作品意境表现和整体配合,在表达对伟大音乐家敬意的同时,实现人民对真善美的情感表达。

结 语

音乐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能够将最细腻、真挚、深刻的情感通过多种体裁形式传递给听众,听众往往可以随着演奏者感受作曲家思想与情感的起伏波动,产生情感共鸣,并深入思考,这也正是音乐情感的魅力所在。单簧管作为西洋木质管弦代表乐器之一,因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受到大家的喜爱。而演奏者需要不断地学习,正确认识单簧管在演奏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及特点,在生活与学习中加强艺术素养,开拓视野,丰富自身的人生阅历,融入自身的情感去诠释作品,充分挖掘单簧管演奏中的艺术价值。

注释:

[1]隋 鑫.自由与孤独,理性与感性——以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为例[J].黄河之声,2016(17):83.

[2]芦 娜.论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古典风格——以《降E大调单簧管奏鸣曲》第二乐章为例[J].西部皮革,2018(24):120.

[3]王 健.对勃拉姆斯《第二号单簧管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一些音乐理解[J].北方音乐,2012(12):30.

[4]薛超文.论小提琴演奏中技巧同音乐表现的关联[J].黄河之声,2019(24):47.

猜你喜欢
勃拉姆斯单簧管谱例
高音单簧管的发展历史及在管弦乐作品中的运用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单簧管的革新对其音乐及学派发展的影响
20世纪末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著名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设计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单簧管浅说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