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奕霖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技能水平、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精神面貌[1]。然而,由于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以及种种因素影响,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与新时代大学生“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不匹配,不珍惜劳动成果、不会劳动、不愿劳动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使得新时代高校践行以劳育人模式需要被重新定义,它不仅对劳动教育带来了更多冲击与挑战,也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2]。
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是资助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具有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全面提升劳动技术与能力等以劳育人功能。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仅要做好学生物质保障,更加需要注重受助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引领,由此实现从保障型资助育人向发展型资助育人的转变[3]。勤工助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内社会实践的有效形式,具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功能,对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劳动育人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劳动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能起到劳动育人的作用。通过开展勤工助学践行以劳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自立自强的劳动精神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践行劳动育人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磨砺中奋起。勤工助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劳动教育形式和高校开展资助育人的实践课程,能够深化新形势下大学生对于劳动的认知,升华劳动情感,增强责任意识,更能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精神。
勤工助学与劳动教育相得益彰,一方面,高校勤工助学在岗位需求设置、人员技能选聘与培育、学生劳动素养提升以及学生劳动水平提高等方面需要劳动教育的再发展规律与高校在新形势开展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供有力指导。另一方面,勤工助学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蕴含着“劳动创造价值”的经济资助属性和劳动激励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发展型资助育人属性。
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后,为客观调研新形势下勤工助学践行以劳育人功能的发挥情况,笔者在前期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对于上海E大学开展勤工助学工作践行以劳育人作用发挥的调查问卷”,并以此展开全面调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不同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和措施,结合新形势提升大学生勤工助学践行以劳育人水平。
(一)调研的设计与实施。本次调研面向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匿名填写,共回收有效问卷724份,调查对象涵盖各级大一至大四学生。此外,笔者面谈了18名参加勤工助学工作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学生群体对于校内外勤工助学融入到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访谈内容整理和调研问卷结果分析,从劳动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功能发挥角度出发,挖掘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调研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中大一大二学生有499人,占调查对象的68.92%,理工类学生有627人,占86.60%。男生407名,占调查对象的56.21%;女生317名,占调查对象的43.78%,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人数达到419人,占调查对象的57.87%,而来自城镇的学生人数有305人,占42.13%。由此可见,样本中大一大二人数、理工类学生人数、男生比例和家乡为农村的同学人数比例均较高。
2.调查对象参与勤工助学的情况。本次问卷调查的同学中,各年级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数比例及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占勤工助学学生数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各年级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数比例
从勤工助学学生比例的角度分析,各年级参加勤工助学学生数占参加问卷调查总学生数比例略有差异,但不超过12%,总体比例偏低。分析原因有: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
仍处在对新学习、新生活和新校园周边环境的适应阶段,用于参加勤工助学工作的空余时间偏少;三年级同学大多忙于完成专业课和课程作业,也没有很多课余时间参与勤工助学工作。但二年级同学在经历过一年适应期之后,已基本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校园周边环境,专业课和课程作业的压力也相对较小,故二年级学生更愿意选择参加勤工助学,不仅能够积累社会经验,也能够赚取一些生活费用,帮助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四年级学生由于马上面临毕业、找工作、考取技能证书等各类问题。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占勤工助学学生数数比例的角度分析,四个年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占勤工助学学生总数的比例不超过6%。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上海E大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助学金制度具有一定的正向效果,在制度的保障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能够安心学习,没有过大的生活压力。
3.调查对象的劳动习惯。在对问卷中有关“当前大学生日常劳动习惯”得出数据的汇总分析中发现,72.54%的调查样本认为平时能够做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只有比例为12.74%的调查样本热爱劳动以及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46.65%的调查样本赞同大学生有必要参加体力劳动活动,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够改善环境、疏解压力以及得到满足感,24.98%的同学赞同“劳动创造未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工智能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学生参加劳动的主动意识较为薄弱,而个人的劳动习惯在进入学校乃至社会时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这样的现状。另外,在对调查对象的劳动习惯调查中发现,16.23%的同学打扫个人区域卫生的频率为5~7天,52.14%的同学打扫频率在3~5天,33.18%为每天打扫。
4.调查对象对于勤工助学渠道的选择。占比81.43%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在获取校内外勤工助学招聘岗位信息时,多通过微信平台、网站、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网络载体。78.62%的学生选择校内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笔者对于参加勤工助学学生开展了不同年级参加劳动类型的调查,分为校内和校外的几种常见勤工助学类型供学生选择。从调查结果来看,校内勤工助学成为同学们选择勤工助学的首选,原因可能是在校内既能在安全上更有保障,也能减少外出的时间和交通成本。从勤工助学的类型来看,劳务型打工项目如咖啡店、餐馆服务员、外卖送餐等占到全部勤工助学项目的16.98%,说明在参加勤工助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很难将所学的校内专业知识同勤工助学工作有机结合。此外,除了通过劳务型打工的形式外,也有同学选择运用新媒体新技术,通过做微商和网络客服等方式,这类工作可以大大减少通勤的时间和成本,也从侧面体现出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的能力。
(三)大学生勤工助学践行以劳育人突出问题研究。
1.宣传渠道和形式单一。目前高等学校在宣传和发布勤工助学招聘岗位信息时,多采用网络媒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和微信群等方式推送校内招聘信息,信息内容一般包含招聘岗位的名称和工作内容、招聘能力要求以及报名方式等。因招聘发布时间较为集中(多为开学初),且信息较多,往往造成信息堆叠严重,宣传并没有达到最佳效果。调研结果显示,有15.34%的学生选择因“不能及时了解校内勤工助学信息,宣传力度不足”而没有参加。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在勤工助学的宣传方面大多限于发布招聘信息,很少对勤工助学对于劳动育人的成效进行宣传,由此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将参加勤工助学工作仅作为一种获取生活补助的方式,而非作为能够提升和锻炼自我的平台和途径。
2.培训方式和育人途径的实效性欠缺。通过访谈和调研问卷了解到,高等学校在面向校内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多为理论性的工作常识;二是用人部门组织的业务能力培训,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胜任部门工作需要的工作规范或能力,而部分部门更多地将开设勤工助学岗位作为资助育人的手段或者单纯通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缓解工作繁重的问题,没有将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由于劳动教育意识欠缺而导致劳动教育活动表面化。
3.通过劳动获得的成就感不强。从调研结果看,学生最看重参加勤工助学的收获前三名为“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补充生活费”、“提高综合能力”和“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优秀前辈和老师方面”,但在实际参加勤工助学中,往往这三部分获得感没有得到满足。在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补充生活费方面,目前上海E大学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工资标准为12元/小时左右。调研结果表明,46.33%的学生对校内勤工助学工资的合理性表示一般,认为勤工助学工资不能满足学习和生活需要。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主要工作内容更倾向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但仍以较为简单的劳动为主,如图书馆助理、辅导员助理、办公室助理等日常办公辅助,挑战性较低,并且专业知识相关度低。在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优秀前辈和老师方面,大部分岗位负责教师指导内容较少涉及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专业发展等学生更为关注的方面。
(一)营造“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的勤工助学文化氛围。
1.拓展宣传渠道。在网络载体宣传的基础上,在学生宿舍园区、公共教学楼、实验楼、操场等校园内公共空间设置勤工助学文化长廊,展示勤工助学资助育人体系成效和学生劳动成果等。深入挖掘身边人和身边事对学生的积极正向引导作用,举办勤工助学“榜样的力量”先进个人事迹分享会。
2.推广勤工助学公益劳动岗位。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宿舍园区、后勤、图书馆等多个部门,设置志愿奉献校园劳动岗位,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参与图书资源采编和校园美化等校园公益岗位,并根据实际参与情况通过志愿时长认定等形式给予学生认定奖励,形成“我爱劳动、人人劳动”、“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的勤工助学氛围。
(二)搭建体现电力行业特色的勤工助学劳动教育平台。
作为电力行业特色型大学,学校要求学生具有较为综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实践精神。因此,通过充分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大小工匠面对面”活动,将体现和代表爱岗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杰出电力行业人才、电力退休老教师、优秀劳模等人才邀请进大学校园,通过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传-帮-带”活动,提升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大力培养和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使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从了解到感动,从感动到自信,再从自信到精益求精,激发青年大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的进取心、获得感和荣耀感。
(三)构建“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勤工助学劳动与人质量提升体系。从调研问卷结果来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对于提升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等方面有显著帮助作用,因此要深入挖掘勤工助学在践行以劳育人方面的内涵与外延,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精心进行岗位设置,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勤工助学培训体系,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建立勤工助学践行以劳育人个性化、针对性跟踪体系,在“未入岗-入岗初-工作进行时-离岗时”各个阶段,对岗位能力需求、学生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更有个性化、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跟踪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劳动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