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路径探究

2022-06-18 05:21:41陈亚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有效性小学数学

陈亚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素质化教育的基本目标。尤其是起始课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高的要求,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是增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教学研究能够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综合能力,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

引言: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学习基础的高低,数学不仅仅是小学阶段的必修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就会使数学学习变得简单有趣。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小学生分组合作精神,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课堂主人公的優势,更好的学习数学。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进行有效探究,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和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适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就目前数学教学课堂来看,大多数教师已经跟随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保持教学的改进和改革,但仍旧有部分数学教学课堂仍旧沿袭传统落后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硬性知识的灌输。为了有效改变这种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弊端,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采用新的教学手法,在保证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又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创设情景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熟悉的情景,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把握加深印象,同时也会简化学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巧妙通过固有知识理念和生活常识,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利用熟悉的生活场景,帮助学构建数学学习体系。

例如学生在掌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公斤、吨的定义时以及用相邻单位换算时,因为数学定义比较抽象,学生在掌握起来时存在相当的困难,但老师却可把这些称量单位类比为长度单位米、厘米的概念,就象每一个人都同时拥有身高与体重,但身长的测量需要高度单位,而重量就是需要体重单位也就是克和千克单位来测量的,可以运用联想练习办法,使学生在新学的知识和已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借助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景,理解该知识点的学习,在情境创设中提升数学文化素养,提升自我数学能力把握。

二、注重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因此对学生情感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众所周知,传统数学教学多以课本教材为主,所学知识片面且抽象化,不利于小学生深入理解,限制了其数学学习的范围和深度。为了有效搭建学生的情感桥梁,教师要勇于跳出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改变教与学脱节的教学现状,利用教学内容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表达。教师要抓住现代教育的便捷性,教学方法与情感交流相辅相成,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结合小学生所处年龄,利用其好奇心和求知心来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分数比较相关的知识时,就是可以通过讲故事来引导学生情感,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借助妈妈为家中三个孩子分蛋糕的故事,妈妈将蛋糕平均分成6份,老大得到了1/3的蛋糕,老二得到了2/6的蛋糕,老三得到了1/6的蛋糕,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有的学生根据分得蛋糕的份数来比较谁获得的蛋糕多,而有的学生很快就能察觉到不能单独将分数作为判定蛋糕多少的依据,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比较,让学生在情境创设中自主思考,为学生分数比较的学习留下初印象。就是在后续讲解中,因为学生主动思考参与了问题的探究,对分数比较的知识掌握也较为牢固。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基石,科技的快速发展,让多媒体走进了课堂,便利了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多样化的教学离不开互联网作为支撑。除此之外,为了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实现课堂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学习氛围,使小学数学的学习更富有层次感,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历练了自身的胆识,各取所长,加强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加减法的复习时,要将"10以内的加减法""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等一系列关于加减法运算的知识都串联起来,利用多媒体动画功能进行引导,加减集中复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该模块知识学习的印象,让学生充分掌握加减法的计算规律与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让复习课程变得更加系统,使学生在培养复习习惯过程中注重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

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方向的改变,教师应当抓住小组合作学习打来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升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开设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在组内自身能力的发挥,更是对每个学生协调性、交流沟通能力的考验,通过小组学习全面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关于“图形的旋转、平移和对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分为小组,带领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纸片格子,将三角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进行平移,一位学生说平移或旋转的格数,另一位学生进行操作,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以游戏的形式将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另外关于对称图形的学习,教师可以组织不同小组之间利用镜片来进行学习,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确定其对称轴,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共同促进该模块数学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合作学习,加深知识学习印象。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对未来学生的成长与思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解决数学问题,不仅是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对待生活与困难的态度的提升,将多方位解决问题思想带入到学生成长中,增长学生为人处世的智慧,启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能够游刃有余解决遇到的困难,最大限度开发小学数学教学价值,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志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中外交流,2019,026(019):370-371.

[2]刘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5).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有效性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未来英才(2016年2期)2016-12-26 13:55:23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1:05:25
找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