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韵茜
我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专业是音乐剧研究与实践,简单来说我的专业方向就是编剧艺术。如果用一个意象来形容在北大学艺术的状态,我想我会用一枝鲜红的玫瑰做比喻,因为那是绚烂、浪漫又温馨的。而说起玫瑰,我脑海里瞬间闪现出了我们学院的一位老师,她总是让我想到鲜红的玫瑰花。
有一个学期选修了艺术学院佟老师的一门课程《舞蹈概论》,对于一个舞蹈界的外行人而言,我心中的“舞蹈印象”无非就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仅此而已。而对于舞蹈是什么我很陌生,甚至有一些距离感。于是,我怀着一颗懵懂的心来到了二教的509教室,在期待与些许迷茫中等待上课铃声响起。
伏案休息的时候,我隐约听到一串轻盈的脚步声,抬起头一位气质非凡的女性出现在我眼前。她穿着一件淡灰色的衬衫,着实朴素,眉眼间透露着温柔的气息,鼻梁直挺,嘴唇微微地泛起笑意。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她的脖颈,虽然没有华丽的衣服首饰做修饰,但是她的脖颈极其挺拔,一股向上的张力格外引人注目。
“同学们好,这学期我负责教授《舞蹈概论》这门课程。”她走到讲台前,甜美又温和的声线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堂课,除了向我们介绍课程总括外,老师还谈到了“舞者”。我后来了解到,她除了是北大的副教授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舞者。我清晰地记得她当时在谈论“舞者”时候的神情,是极其喜悦的。那喜悦透过她的眉眼,化作一种动力伴着午后的斜阳向我们倾洒而来。
“舞者在‘站’什么?是为了实现线条,穿透彼此,他(她)将拥有不必言说的感应,对于自身的生命存活有自己的哲学,我相信舞蹈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她转过身走向黑板,拿起粉笔写下了一句话:Ambitious to be fine (野蛮生长)。
“我们要感受我们身体当中的每一个关节,感受肌肉,甚至要感受灵魂。我们的身体需要被唤醒,在我们的空间中唤醒我们的创造力,我们的希望与爱。所以,Gather(收拢),感受身体的Gather,这种力量会让我们感知到何为舞蹈。”
那一刻,我竟有流泪的冲动,我翻开笔记本,开始记录着她说的话。我着实有一些震惊,在我狭隘的理解里,舞蹈艺术似乎只属于台上的演员,而老师在第一堂课就告诉了我们,舞蹈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渴望自由的灵魂。
晚上在寝室踌躇了一会儿后,我换上运动服去了学校的操场,我开始有意识地感受身体的Gather。缓缓地舒展我的肩膀和四肢,在舒展中感受着自我空间的延伸,之后在收紧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股向上的张力,这种力量感让我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尽力地复苏,源源不断地向天空的某一个点涌去。
后来,我对于这门课愈发地感兴趣,对于老师所提到的拉班舞谱,以及人体动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日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搞文学创作,在接触了《舞蹈概论》课程里面的相关理论之后,我似乎对于剧本创作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记得在描述我的一个小说情节的时候,想起来老师所说的“力效理论”(内心情感的不同效果在身体中呈现出来),我想,如果舞者可以用肢体去表达情感张力,那么剧作者是否可以让文字也具有一种舞蹈的张力呢?带着这个问题,有一次下課,我忍不住走到了讲台前开始与老师进行探讨。
“佟老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拉班理论中的力效理论,我是否可以运用在我的文学创作之中呢?”我略有一些迷茫地望着老师的脸颊。
老师接过我的电脑认真阅读完之后,嘴唇微微地泛出了一阵笑意,她对我说:“艺术理论,有些时候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你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借鉴是值得表扬的。不过,在我简单地看完你的小说片段之后,我发现你着重描写的是场域,而却忽略了整个人物的性格构造,这种张力感并没有完全地释放出来……所以……”
最后一节课上,佟老师总结完人体动力学理论之后,开始进行简单的总结,金色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的靓丽。在说到身体空间的相关理论的时候,她的一段话深深地穿透了我的心扉。
整个沟通过程中我对于舞蹈的力效理论理解得更加深入了,与此同时我对于小说写作也有了更新的认知。我的收获总是来得那样的突然,仿佛无意之间“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一次又一次地“踏破铁鞋无觅处”,竟然在一堂课上“得来全不费功夫”了!我对于这堂课的热爱也是愈发深刻,而对于老师我也是更加地爱戴。
后来,我在课余闲暇的时候会常常“光临”佟老师的办公室,她的办公室里满满当当地堆放着各类艺术理论、美学理论书籍,一排又一排的书籍就像一片汪洋大海。在书籍的旁边她摆放了一个瑜伽舞垫子,书桌上摆放着动力球体模型和拉班的舞谱。她的生活原来如此简单。
“我的生活里,除了跳舞之外,就是看书与教学。我基本每一天都在办公室里读书、写论文。生活有些时候并不需要太复杂,当你知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就会专注于你所热爱的东西,不断地‘画圆’,不断地重复,在重复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提升……”看着她的模样,我突然意识到,青春并不仅限于年龄,更取决于对生活的态度。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我们迎来了期中,又飞快地走向了期末。意犹未尽中,我们迎来了最后一节课。我一直都想有仪式感地送给佟老师一个礼物。而灵感,不是时间的长短决定的,而是由某一瞬间的碰撞所释放出来的。
最后一节课上,佟老师总结完人体动力学理论之后,开始进行简单地总结,金色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的靓丽。在说到身体空间的相关理论的时候,她的一段话深深地穿透了我的心扉。
她说:“女性,一个有着孕育功能的人,她们对于美的认知来源于独立。你们有没有发觉母性力量是有光辉意义的。她们在强大的生长中回归本体,最终回归生命的绚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燕园里的每一朵花在初出绽放之时都在努力地向你表达着自己,它们多勇敢呐!女人生命的绚烂不是靠男人给予的,是自我内在动力的源泉给予的,在独立中欣赏在独立中破茧成蝶。舞者,是我们!”
听完这番话,我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微微在颤抖,我的灵魂仿佛插上了翅膀一般,脑海里不经意地浮现出伊莎多拉·邓肯的舞蹈观——从自然通往自由,而我的颤抖更来源于一种对于生命的感恩与慰藉,它们涌上心头透过阳光倾洒在我身体的每一处角落。
课间的时候,我一个猛子跑出了教学楼,去学校附近的花店买了一束鲜红的玫瑰花,接着抱着这束玫瑰蹬上自行车,来到了佟老师的办公室。我拿出胶带把一支鲜红的玫瑰花贴到了她办公室门上,然后找了一处角落拿出笔在一张小贺卡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平凡世界里,有了一个您,让艺术创作更有动力!谢谢您,点亮了我的‘动力球体’。”
这件事情令我喜悦并知足,我定义为是一种爱的反馈。我用心地感恩佟老师,不仅为她言传身教而感慨,更为她自由的灵魂而点赞。也许大学的意义就在于此,课程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而自身的感悟与成长才是大学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而佟老师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一些晦涩难懂的舞蹈理论,更是如何感知世界、感知生命、感知此刻。
下课之后,我在万分期待中等来了老师的微信。她极其地开心,发了一条语音告诉我说:“谢谢你!这浪漫的表白真的令我很喜悦,我爱这鲜红的玫瑰!”
那一刻,我的眼泪涌了出来,我喜欢这样五彩斑斓的北大生活,我更为这样的师生关系感到欣慰,在平等中交流,在尊重中互相成长。
我拿起本子记录着最后一节课的笔记,“‘死亡快来临,充分利用你的生命吧!’这是选自《世界舞蹈史》的一句话。是啊,在一个不稳定的疫情时代,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充分利用我们的生命努力地过好每一天,在每一分钟里舞蹈,在每一秒钟里感受自由的光辉。在这个阴郁而又充满阳光的日子里,坚定并努力地舞出自己的人生!”
Ambitious to be fine.
責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