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琳
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兴起,分散了零售客群,不少大型连锁商超客流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商超业态大势已去?答案不尽然。
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华润万家旗下的精品超市Olé,过去三年业绩一直维持增长态势,而且持续稳步扩张。2022年6月,随着福州、海口的新店开业,Olé全国门店总数将达到100家。
Olé风景独好背后,一边是精品商超赛道的人气提升,另一边是主动适应变化的结果。
区别于大卖场形式的传统商超,Olé定位为生活方式品牌,主打中高端客群,以进口商品和国货精品为主。差异化经营,让Olé积累了一批与其他渠道迥异的核心客群,得以在团购、电商迅速发展的当下稳步发展。
这并不意味着Olé安于现状。
多元渠道时代,线下同质化的消费场景,各地偶发的疫情……复杂的内外环境下,零售业迎来深度变革。
从业态创新、全渠道布局到数智化探索,Olé正在主动变革,寻求升级转型。
以18年开100家门店的速度来看,Olé的扩张并不快。这与行业本身的发展节奏和产品特性有关。
2004年,Olé在深圳万象城店开出第一家店时,便是以一个“探路者”的姿态出现。当时高端精品超市在国内还处于空白状态,没有类似的业态可供参考。
为此,当时华润的专项团队前往香港地区深度调研,逐步明确了Olé最初的商品品类:优质进口商品为主,主销红酒区+体验吧,以及精品糖巧、稀有芝士火腿、欧包三大品类。
开出第一家店后,Olé并没有急于扩张,而是着力于打磨可复制的商业模型,直到2008年才开出第二家门店,2010年再进行全国跨区域的扩张。
Olé的主力顾客群平均年龄为35岁左右,64%为女性,整体学历较高,物质条件富足,注重商品品质和购物体验。为了吸引中高端客群,Olé的核心抓手是差异品类、体验空间以及专业服务。
在全国开疆拓土之时,Olé就在门店的视觉设计、品类场景、互动空间等维度不断变化,最新门店的一个改变,是增加空间体验性。
摆脱千篇一律的陈列,Olé将商品和消费体验结合,门店中融合概念厨房、咖啡吧、酒吧、茶吧、西式餐厅、会员课堂等创新业态,分享产品的同时,也强化与顾客互动,增强消费者黏性。
光是线下空間体验,还不足以彻底打动消费者,更核心的在于商品本身。Olé深谙“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聚焦于挖掘全球美食好物,深耕商品的品类领域。
目前Olé门店的2万多个SKU中,70%为进口商品,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诸如水果、西式奶酪、牛肉、红酒、巧克力、母婴辅食,都是其特色品类。
“我们会在常规性品类下,选择更专业、细分领域的商品。”Olé方面向《21CBR》记者解释,比如牛肉品类,大众超市可能只有M4级牛排,Olé可以提供更高端的M11级;榴莲品类,Olé除了提供黑刺榴莲、猫山王榴莲、红苹果榴莲等高档品种,还挖掘了产量稀少的干尧榴莲,满足对品种了解较深的顾客需求。
只是,专业产品存在一定的认知壁垒,市场教育是痛点。Olé方面坦言,门店部分商品,对消费者而言有陌生感,品牌成立以来花了很多心思做消费者沟通工作。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如今Olé的商品结构已从最初3个核心品类,发展为13个专业品类,选品范围涉及欧洲、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等地国家,尤其是国产商品的比重在持续增加。
这既是市场趋势、消费者等影响因素下的选择,也是Olé主动进行商品淘汰和迭代。
一方面是国内小产区品牌和商品品质逐步被消费者认同;另一方面,一些国外生鲜品种的生产逐步实现本地化,相比纯进口商品,本地产商品的价格更有优势。
比如YOOM 养慕鸡尾酒番茄、江苏盱眙的小龙虾、佳沃山地的蓝莓,以及国产酒庄的葡萄酒等,都成了Olé的爆款。
市场消费趋势改变,让实体商超们的到店业务遭受打击,Olé同样受到影响。
不过,Olé线上布局较早,2018年就上线了微信小程序、自营APP和O2O渠道。疫情催生的“宅家消费”,导致“即时性消费”需求增多,加速客群向线上转换,也增强了Olé加速拓展线上业务的决心。
在这个过程中,Olé也对接了华润万家的电商系统,基于其管理中台,进行商品和营销管控,提升后台运营效率。
据透露,Olé线上产品数量约占线下50%左右,侧重于家庭消费和便利性品类,以生活日常补给为主。近年Olé线上渠道销售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目前在总销售中的占比提升至高双位数,其中75%为极速达场景订单。
事实上,Olé做自营渠道不仅为了增加销售,更重要的是与用户沟通。在Olé 的APP中,商品分类栏专门设置了预售专区,用“尝鲜价”的方式,不定期向用户推荐应时应季、优质产地、具备稀缺性的商品,借此拓宽品类,目前预售专区已经成为其自营渠道的主力销售场景。
多年来不断建设全渠道服务体验,给Olé带来了可观增量,也强化了门店的保供能力。
上海防控期间,Olé是重要保供力量之一。在复工复产的大节奏下,如今上海“烟火气”愈发浓郁,Olé部分门店已恢复线上业务,最近门店日均订单量提升近4倍,Olé的全渠道运营体系将进一步提供支撑。
近年中国高收入人群增长,海外高端消费回流,精品超市处于快速发展的风口,不少传统商超也开始将精品化、高端化作为转型升级方向,赛道热度在升温。
未来,Olé计划每年以双位数的速度扩张,重点布局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按照规划,至“十四五”末,Olé的年销售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在门店形态上,Olé继续更迭,新计划包括开辟单品类独立专卖店。在深圳万象城店,咖啡吧、ROYCE’巧克力、精品雪茄等已从门店独立出来,单独开设了品类专卖店,借此强化用户的品牌认同感。
消费升级趋势下,未来精品商超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Olé来说,应对瞬息万变的消费者需求和日益加剧的竞争,除了供应链、全渠道运营能力的支撑,也需要数智化的技术加持。围绕消费者沟通、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Olé已经在探索数智化应用。
Olé是国内最早一批在门店采用自助收银机、电子价签、电子屏等设备的商超,它们的融入,可以为顾客带来更多便利性,同时也能提高门店运营效率、人效水平。
只是,并非所有线下场景都适合数字化,完全标准化的机器也不利于消费者的体验和沟通,需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
不断革新和升级门店数字化设备的同时,Olé也通过一些更为友好的消费者沟通方式做补充,比如在生鲜区域,Olé采用手绘文字、图案的小黑板代替电子屏,为顾客提供品鉴方法和选购指南,营造 “沉浸式”购物氛围。
在门店具体运营层面,过去服务、生产、陈列等标准都由人工管控,现在可以通过摄像头实现数字化实时监管。
数智化也有助于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依托智能化供应链系统,Olé实现了从前端源头采购、中间物流运输,再到门店整个链条的管理和管控,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库存准确性。
接下来Olé会继续在供应链链条的监控和管理、消费者沟通方面加大数智化投入,比如目前正在探索商品标签的细分和管理,以便顾客在线上更好区分产品特征。
无论业态和模式如何更迭变化,对于零售行业而言,把握消费者需求始终是第一位。这位精品超市“先行者”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将是未来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