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现状研究
——以贵州某两所师范学院为例

2022-06-17 02:13张本娟罗圣梅余成斌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幼教意志本科生

张本娟 罗圣梅余成斌

(1张家界爱乐祺儿童成长中心,湖南 张家界 427000;2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幼教职业的认知、态度以及情感等跟其职业认同有着必然的联系,是将来是否从事以及热爱这份职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学者傅宝英认为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是维持幼儿教师情感最持久的源动力,职业认同是选择这份职业的前提[1]。有关研究表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高低与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呈正比关系。职业认同是指认可自己职业的意义和价值,能体验其中的乐趣,并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份职业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包括对职业的性质、内容、个人及社会价值方面的认可,并为达成目标而付出努力的过程[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是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关于幼儿教师的职业认知、意志、情感、价值观等维度的看法,会产生一定的职业期望,并为此做好职业准备的一个动态的、不断认同自己职业的过程。虽然目前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仍有很多人对这份职业存在较大的误解,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内容简单又轻松,仅仅是负责带孩子。这种社会上的偏见,会给幼儿教师的生存及发展带来很大的问题,从而影响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本研究旨在分析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原因,引导大众了解学前教育专业者的内心,并且意识到学前教育本科生的职业认同与学前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从而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关注。

一、研究设计

为进一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帮助其从心底认可幼儿教师职业,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共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课题组选取了贵州某两所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的内容为:收集学生职业认同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志愿等;学生对于职业意志、职业情感、职业准备、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知五个方面的看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及文献法研究两所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情况,共发放的238份问卷中有效回收235份,有效回收率为98.7%。其中女生188人(80.0%),男生47人(20.0%);大一49人(20.9%),大二46人(40.4%),大三49(20.9%),大四91人(38.7%);汉族153人(65.1%),少数民族82人(34.9%);乡镇59人(25.1%),农村136人 (83.0%),城市40人(17.0%)。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来发放问卷,主要参考刘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研究——以c学院为样本》中的调查问卷。内容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和5个能反映职业认同的维度,一共19道题,其中职业认知4题,职业情感4题,职业意志4题,职业价值观3题,职业准备4题;分5级量表评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计1至5分,得分越高职业认同水平越高。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为0.938。

(三)数据处理

回收问卷后,保留有效问卷,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总体情况分析

将两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平均数和理论平均数进行了比较,并参考众数值,分析其职业认同,如表1所示。

表1 各维度与总体得分情况(平均值)(人数=235)

职业认同实际平均值M=3.28,高于理论平均值3;按众数值,众数值与理论平均值一致,都为3。由此得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中等略高。就各维度看,“职业准备”的得分最高(M=3.40),这说明学生有着美好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愿景,并愿意转化为行动指南,“为了积累教学经验,在幼儿园教育实习时十分认真”“学习之余,会去看一些学前教育网站”“会有意识地学习优秀幼儿教师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中等略高,这与张莉2021年对广东省学前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调研结果一致[3]。这与贵州省开展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来,不断提升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推动学前教育内涵发展的措施基本吻合。

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各题得分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各题得分(人数=235)

得分最高题项是16“当幼儿教师能为社会做贡献”,得分最低题项是17“做幼儿教师能使我过上理想的生活”,这说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认为幼教行业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对于幼教行业的认知过低,认为这个行业不能给予幼教职业者相应的回报,不能使其过上理想的生活。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各维度的差异

1.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性别方面的职业认同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在性别上没有存在显著差异(p=0.472>0.05),如表3所示。

表3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性别方面的职业认同

这与近几年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在选择这个专业之前都是对该专业具备一定的思考及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入学后男生与女生在心理及行为上都能接受学前教育这个专业。

2.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职业认同在不同年级中由高到低排名为:大二(M=3.50)、大一(M=3.49)、大三(M=3.41)、大四(M=3.14)。但不存在显著差异(p=0.164>0.05),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

3.不同家庭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

对不同家庭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不同家庭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

?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家庭住址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在总体上没有存在显著差异(p=0.088>0.05)。但在职业意志上存在显著差异(p=0.022<0.05),得分由高到低排名为:城市(M=3.4)、农村(M=3.21)、乡镇(M=2.86)。

4.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志愿选择上的职业认同

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志愿选择上的职业认同进行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志愿选择上的职业认同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职业认同最高,其次是第二志愿的学生,最低的是第三志愿,他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

1.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意志”较为薄弱

职业意志是一种内在动力,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面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是否拥有坚持性和克服困难的动力。强大的职业意志是教师职业认同的保障,有助于自己克服困难及增强信心[4]。通过问卷结果,看到职业意志得分最低(M=3.09),说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意志有待提高。

2.不同家庭在职业意志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5所示中看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职业意志方面得分由高到低为:城市(M=3.4)、农村(M=3.21)、乡镇(M=2.86),并表现出显著差异(p=0.022<0.05)。职业意志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关于职业意志在不同家庭的学生身上表现出的差异,须要进一步研究。

3.第一志愿学生的职业认同高于非第一志愿的学生

是否是第一志愿录取,从表7所示看出,第一志愿录取与非第一志愿录取学生的职业认同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且在职业准备、职业情感、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职业意志5个维度上也都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同,都是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职业认同更高。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家庭环境影响幼儿教师职业意志

城市学生报考的初衷更多源于热爱。城市的学生在各方面的资源都较为丰富,包括了解专业的途径都较为多样。经过与受访者交谈,了解到城市学生在报考专业时,一般对该专业都了解得比较透彻,并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份职业,所以城市的学生在职业意志上也表现得更加坚定。农村家庭出生的学生更愿意反哺农村,情系教育。一般情况下,农村的学生在家庭背景、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相较城镇的学生都显得更加缺乏。城市及乡镇的学生,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人生选择也相对多元化,教育对其而言是成功的重要途径,但却不是唯一途径。但是就农村学生而言,教育对于帮助其走出大山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教育,农村学生对外面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知识技能得到发展、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是其接受世界与走向世界的桥梁。加之国家近年来对农村教育的多方面支持,使农村学生享受到高考民族加分、教育扶贫资金等优惠政策。对于国家教育,农村的学生更多的是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因此农村的学生更愿意反哺农村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

2.受职业价值观影响,从“很理想很美好”到“职业意志动摇”

受访学生提到“我在接触学前教育专业前,觉得当幼儿园老师应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工作比较单纯,环境也比较轻松,但当我学了学前教育专业后,尤其是通过几次实习见习发现,其实幼教工作一点都不轻松,工作量很大,不仅要教学还要参与保育,关键是幼儿年纪尚小,安全意识薄弱,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再者当前有编制的幼儿教师岗位稀少,而编制以外的教师与编制教师的待遇悬殊大,幼儿教师根本享受不到同工同酬。另外身边很多人还是不太认可学前教育这个行业,认为幼教岗位不需要过多的专业培训,幼儿在园也学不到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我父亲也不赞同其从事幼教职业,其认为发展空间有限,发展前途堪忧,在收到学前教育专业录取通知书时还劝我复读。”可见学前教育学生在入学前的选择动机和对未来职业的理解仅仅是建立在所看到的表象和和自身理解上,可以说这个阶段的认知不是清晰的,尤其是被调剂或者被迫无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当经历了理论学习、见习、实习之后,就会进一步感到曾经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意志。

3.是否第一志愿录取影响职业认同的水平

研究发现,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所填报的第一志愿往往都是做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有着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且发自内心地去接受与喜爱这份职业。而学前教育非第一志愿的学生,对该专业缺乏深入了解,被录取到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时有些学生带有抵触情绪,由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只有个体拥有更加明确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对教育价值的态度越明确,更加注重教育效用,才可以提升和促进个体的学业成绩[5]。非第一志愿的学生由于学习动力不强,所学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导致自我效能感低,相应地职业认同的水平也较低。

四、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支持系统,改善幼儿教师工作环境

1.重视科学宣传,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认同

刘曼在2019年提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与幼儿教师的社会声望成正比关系[6]。社会关于学前教育的态度,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职业认同。国家及社会应该多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大力宣传,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向社会传递学前教育的价值,促进幼儿教师地位的发展。引导大众正确看待幼儿教师这份职业,对幼儿教师的看法逐步从“陪孩子玩的老师”向“教书育人的老师”过渡。进而使幼儿家长对幼儿教师产生信任感与尊重感,了解学前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为了教给孩子理论知识。给予幼儿教师更多肯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幼儿教师的负担。

2.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

薪酬满意度越高,越有利于教师自身职业认同的发展[7]。由国家做出保障,并把学前教育当作义务教育,是提升幼儿教师经济地位与社会声望的根本手段。2021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刘焱教授提出“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幼儿园教育质量,他们的收入水平影响幼儿教师队伍的来源、专业素质和稳定性”[8],呼吁尽快解决无编制幼儿教师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待遇。所以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教师待遇,就业政策向应届毕业生倾斜,保障幼儿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例如:实现“同工同酬”、学前教育阶段义务化、提升教师最低报酬等,使幼儿教师的付出与回报逐渐向正比关系方向过渡,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来说权益得到保障,对其职业认同的提高必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3.成立专门机构,保障幼儿教师权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提到“促进幼儿教师制度改革有积极意义,但一定要想办法保障政策合理落地”。因此希望国家成立专门机构,对相关教育制度的落实执行、幼儿园经费、资质等进行监管,强化督学职能,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优化教育投资,关注农村教育的同时不忽略城市教育的发展,使城市与农村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普惠性,使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国家的重视,并深刻体会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另外,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幼儿园数量的增加,不仅符合社会的需求,还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带来了福利。幼儿园数量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就业岗位的增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也相对减小。使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感受教育带给自己的利益,从而认同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价值,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意志。

(二)高校培养学生教育情怀,坚定从教意志

1.明确专业特点,优化招生模式

学校在招生时,应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形势,以及明确幼儿教育的性质[9],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征,结合自身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避免报考的盲目性。高校在录取学生时,还会遇到调剂录取的情况。高校本着“专业就近”的原则,尽量选择与考生报考志愿相近的专业,尽量贴近考生的兴趣和需要,利于后期职业认同的培养。

2.合理规划,提高学生的职业意志

第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幼教行业的热爱。学校教育内容应是积极的、正确的,教育过程多结合案例进行,帮助大学生接纳自我、悦纳自我,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10],让学生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保持乐观态度,认为学前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比赛活动,例如:绘画、唱歌、跳舞、手工编织等技能活动,让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动手的乐趣,并体验获胜的优越感,增强其自信心。

第二,合理运用社会资源。适当邀请学前教育专家为该专业学生进行演讲及与之适当交流;与幼儿园共同合作,让在校学生与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及幼儿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从而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增强其职业意志。

第三,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观。职业的不认同绝大程度上是对职业缺点的不认同。首先,学校应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缺点。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将幼教职业与其他职业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对职业特点有一定的认知,明白每份职业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付出是所有职业的基本要求。

3.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学生技能实践

大学阶段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对于学生的职业认同起着重要作用,是职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期。一是学校应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教育。从大一到大四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接受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明确教育对其自身、家族、现在、未来的作用,从而保持对本专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二是科学分布教学内容。重视职业认同教育、师德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理论和实践课程合理分配,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加深对幼教职业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去适应工作。三是改善教学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课程要与幼儿园发生的例子结合进行讲述,使学生更加了解将来的工作内容,体验其中的乐趣。其中教育实习是提高职业认同的途径之一,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切实体验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理论跨入实践的重要途径。所以高校与实习单位保持积极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三)学生自觉树立职业发展意识,主动探索职业认同

1.了解自我,了解职业

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与当前的专业是否是第一志愿录取有直接关系[6]。在填写志愿时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并通过咨询、查阅信息等方式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进行深入的了解,最后再选择填报。为了帮助学生做出更合理的选择,需要家长共同合作,以学生本身的条件为基础,为其提供参考意见。高校在进行专业介绍时也需明确专业特点。

2.学生个人坚定信念,增强职业意志力

在学习与生活中,学生要意识到职业意志力的重要性,并注重自己职业意志的培养。面对困难时不逃避,勇于解决困难;坚持独立思考,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关注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划,阅读学前教育的政策文件和书报、期刊,关注学前教育发展前沿,做紧跟时代步伐的准幼儿教师,拓展视野,充实自我,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前教育,在纵多利益的诱导下坚定自己的选择,增强自己的职业意志。

3.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厚植教育情怀

对于学前教育这个职业,不仅仅是他人存在误解,很多本专业的学生也存在不认可现象。通过问卷了解到很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并不完全赞同学前教育能为社会做贡献,且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与其对学前教育价值的理解有直接关系。所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学生身份,认真去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思考学前教育事业对于自身发展、幼儿发展、家长需求、社会需求等方面的意义。克服“学前教育无用论”的心理,逐步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从心里真正接受学前教育这份行业。

4.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自我反思与调整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职业的社会认可度,所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一是要提升专业能力。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不断提升文化及专业水平。结合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方法,对教育进行反思与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观念。二是要提高专业素养。发自内心地享受教师这份行业,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儿童,做儿童的良师益友;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每一位幼儿;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等。

七、结语

通过调研分析得知,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中等略高,但是在职业意志方面较为薄弱,志愿选择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职业意志维度不同民族和家庭表现出显著差异,终其原因在于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经济地位低、对幼教职业的认知不够、工作压力大、教育政策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是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鉴于此,合理的国家政策、优质的教育方针和学生个人明确的目标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关键。但本文的研究由于时间有限,应在未来研究过程中加大测评框架维度改进,尤其是要基于最新教师职业认同理论研究成果,构建具有更具可操作、可推广的研究框架与思路。

猜你喜欢
幼教意志本科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幼教产业复苏在即,2020年CPE中国幼教展 助企业打好翻身仗
幼教产业的风向标,上海幼教展的五大看点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