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洪君
(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福建 泉州 362211)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如何通过办学特色的战略要求,来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继而彰显学校办学特色?通过中国知网研究发现,国内通过建设校本课程来凸显办学特色的案例,小学的居多,中学尤其是高中的案例相对较少,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升学的压力。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看上去很完美,但是缺乏和其他课程的整合,在应试的压力下其可操作性值得商榷。如何在应试的压力下建设适合高中的校本课程体系,从而凸显办学特色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表达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1]本文以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为例,探讨如何围绕学校育人目标,通过系统和整合的策略来建设与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探索在“回族小聚居,多民族相互交错”的地域环境中培育“民族教育”办学特色的途径,从而努力构建“以校本课程为主要载体和途径培育办学特色的模式”[2]。
(一)地方背景。晋江市陈埭镇位于泉州湾畔,素有福建“乡镇企业一枝花”的美誉,是“晋江经验”重要的发源地,也是福建省回族主要聚居地,有7 个回族村。改革开放40 多年来,陈埭丁氏回族和各族同胞以“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大胆探索,艰苦创业,一大批知名品牌如安踏、特步、361°等应运而生。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就诞生于这片海丝热土,因为当地民营经济发达,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外地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民族构成比较复杂,涉及汉族、回族、畲族等17 个民族学生,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融合,作为当地的一所完全中学,实施民族教育很有必要,也有基础。
(二)办学理念。多年来,学校坚持“平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师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育人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学校是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单位、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也是泉州市唯一一所民族完全中学。
中国的民族教育指中国境内56 个民族通过传承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影响本民族成员身心发展,促进其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教育”,一体化教育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必要手段,核心是培养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多元化教育是传承各民族文化的关键,核心是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异文化尊重态度的培养。中国的民族教育的层次包括多元化教育和一体化教育,主体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客体为所有民族成员,目的是各民族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内容包括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形式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本文的民族教育是指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参与的,对全校学生通过场馆课程、拓展课程、专门课程、社团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等多途径开展的传承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培养尊重各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爱学校、爱家乡、爱中国的民族优秀人才,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的教育活动。
学校根据“民族教育”办学方向,在对国家课程、原有校本课程、传统主题活动、学校文化建设、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整合,构建以拓展课程、专门课程、场馆课程、社团课程、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主的校本课程体系(见表1)。
表1 民族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一)整合学科民族教育素材,打造学科拓展课程。国家课程是实施民族教育的基本途径,教研组认真解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分学科、分层次、有目标、有重点地挖掘教材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素材,制定学科民族教育实施纲要,开展学科拓展课程:政治课是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渠道;语文课适当增加体现民族精神的诗文选读;地理课增加民族分布的格局特点;历史课适当增加民族发展史的内容;音乐课增加民乐、民歌和南音、地方戏曲欣赏的内容;美术课增加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体育课增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
(二)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开发民族教育类专门课程。学校教研室根据“民族教育”课程规划和现有资源,组织教师开发和完善了20 多门民族教育类专门课程,包括民族团结类课程,如《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民族宗教文化类课程,如《〈孟子〉经典诵读》《中华节日面面观》《孝感动天古今谈》《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泉州宗教史迹寻踪》《走近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历史名人》《泉州海丝的见证者——陈埭丁氏祠堂简介》等;民族体育类课程,如《蹴球》《木球》《高脚马》等;民族艺术类课程,如《民族绘画》《剪纸艺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民族乐器古筝》《南音教材》《民族歌曲传唱》等。
(三)整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发民族教育场馆课程。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紧扣“平等·和谐”办学理念,将现代文明气息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进行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建设民族教育场馆课程:打造以民族名人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墙,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建设心理健康中心、禁毒教育基地、生态司法教育基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学生自立自强、自我修炼;塑造民族大团结为主题的民族文化园、民族之家、“一班一民俗”为要求的教室、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场地,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充分利用福建闽台历史渊源的优势以及革命老区、侨乡教育资源,与泉州闽台缘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安踏物流园、陈埭和木文化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作用,开拓校外课堂,深化民族教育。
(四)整合学生社团活动,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学校成立了各种民族教育类学生社团,包括:民族文化类社团,如中华经典诵读社等;民族体育类社团,如蹴球队、木球队等;民族艺术类社团,如民族舞蹈社等。实行社团活动课程化,学校根据学生社团活动的需要,开发和设计相应的以“社团活动”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由教务处设置选修课时间,以实现社团活动的有效管理。
(五)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夯实民族教育类实践课程。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和民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去探索陈埭回族史馆、泉州宗教史迹、民间手工艺、传统节日、泉州古建筑、泉州历史文化名人、民族传统体育等,扩宽民族特色教育视野,增强民族教育的体验,将实践课程落到实处。
(六)整合传统活动项目,丰富民族教育类活动课程。学校对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每年“红五月”中华经典诵写讲、九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班会课、征文、影视观赏、“凤凰花”毕业典礼活动、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以及“民族之星”评选活动等,从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重新整合,纳入民族教育类活动课程。
(一)编写“学校民族教育指导纲要”,制定“民族教育”课程目标。学校确定民族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后,组织编写了《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民族教育指导纲要》,并组织各教研组依据上述纲要编写了各学科实施民族教育的教学纲要,将民族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科、每一节课。每位课程开发者要求制定合理的课程纲要,进行校本课程设计,包括课程背景、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等。
(二)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民族教育常态化开展。一是将民族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使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二是成立了由陈埭民族中学董事会董事长为顾问,校长为组长,书记、副校长等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段长为成员的民族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教职工民族教育学习制度》《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民族教育校本教研制度》等制度,形成校长总负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民族教育各项经费有保障。福建省民宗厅、泉州市民宗局每年都会下拨一定的款项给学校,专门用于民族教育,学校也有充足的资金投入。
(三)构建“民族教育”研训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外派进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加强与高校、研究所、各地市的民族中学建立合作关系,培养一批热心学校“民族教育”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同时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进行培训,确保“民族教育”的全面铺开。二是以省级课题“打造精品校本课程,培育多元办学特色的实践研究”为驱动,推动学校教师不断探索“民族教育”,教师民族教育理念得到提升,并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三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民族教育网络,利用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等组织开展研训活动,共同促进学校“民族教育”发展。
(一)理论框架。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不断建设和完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总结和提炼体系化、精品化的校本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深化和培育“民族教育”等办学特色,构建“以校本课程为主要载体和途径培育办学特色的模式”(见图1)。
图1 以校本课程为主要载体和途径培育“民族教育”办学特色模式[3]
(二)实践成效。1.学生层面:有普及的覆盖群体。学校开发了20 多门专门课程,民族教育覆盖全体师生,全面渗透学校德育、教学等各方面;自确立特色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万名少数民族毕业生,近千名进入双一流高校学习;特色项目如木球等获得各级奖项35 次。2.学校层面:有较高的学校荣誉。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校”“第一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单位”“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多次在省市级教育交流会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3.社会影响:有较大的辐射作用。2014 年以来,省内外近百所大中小学、各类团体,4000 多人次莅临学校交流民族教育经验;学校曾在“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校长论坛”等交流会作为典型代表介绍本校“民族教育”办学经验;另外,《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先后对学校的民族教育进行多次报道,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