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教育家办学”已成为时代共识。培养和造就大批教育家,核心在于让他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传承民族精神,展示教育家情怀,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切实推动教育发展回归本源,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高品质学校,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1 世纪初,我国许多省份开展了基于本地文化和区域精神特质的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并探索出独特的培养路径,这些培养活动为“闽派”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提供了借鉴。借鉴国内培养方法,在总结第一期“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育经验的基础上,2017 年,福建省开展了以“凝练办学思想创建优质学校”为主题的第二期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活动。系统分析外省基于本省文化和区域精神特质的培养经验,探索我省基于闽派教育特质的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路径,对提升我省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家型校长的特质也必然和本地文化和区域精神特质相一致。由于各地文化传统差异,加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教育家型校长培育路径也各不相同,但所有的培养都必然表现出与本地域文化和区域精神特质要求一致。2008 年,天津市启动实施了未来教育家启动奠基工程,天津市希望通过津京地区广阔的平台,为优秀校长和教师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启动“励耘计划”,开办首期教育家型校长研修班,北京利用自身丰厚的教育资源,培育中国高端教育人才。[1]因此,国内教育家型校长的培育表现出的与地域文化和的精神特质的一致性,为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育提供了借鉴。
目前国内依据地域精神特质培养教育家型校长的典型案例主要有以下几类:江苏省对苏派教育作了概括性描述,苏州园林的精致、太湖水的灵动、石头城的厚重、南学的清简。[2]江苏省启动“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通过案例分析、课题研究、情境模拟等方式培养精致、灵动、厚重、轻简的极具地域文化特色和精神特质的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广东省从“岭南心学”出发提出粤派教育的文化内涵:自信、自得、力行。广东省在培养地域名校长时一方面强调名师名校长的深度反思和自我感悟,另一方面强化外部支持体系的支撑,所以广东省建立新型名校长培养模式“校长工作室”,以“师带徒”方式培养新一代教育家型校长。[3]这些地方的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路径与地域文化和精神特质的紧密结合,为闽派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必定扎根于闽派教育,而闽派教育是闽地文化的映射和表达。闽派教育的底色是多山滨海,核心精神是包容求变,立足于包容求变精神的闽派教育是在兼容革新中迅速崛起的。古代福建多是迁移贬谪之所,也是多元文化聚集之地,闽派教育经历了古代、近代、现当代的三次大变革。宋代书院崛起,大儒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教育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新学接续举起了闽派教育思想引领、精神示范的时代大旗;现当代,职业教育、华侨教育、苏区红色教育都是闽派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闽派教育爱国重教、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接续始终。
1.闽派教育的山海性格
福建自古多山、滨海。福建主要的山脉以及山脉旁的冲积平原构成了八个主要地理单元,所以福建也称为“八闽”。八闽的划分也因为福建的内水系统相对完整独立,在现代文明改变闽人生存和生活方式之前,这种完整独立的水系对于八闽各地人民相对独立的生存方式与文化特征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滨海是闽地另外一重的地理环境特征,它形成了闽文化中冒险开放的性格特点,造就了福建滨海地区漫长的、集体无意识的出海奋斗史。山海环境造就闽派教育敢拼会赢、多元包容的特质。近代,洋务运动开启了传统农业国家对海洋时代到来的回应,以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林则徐、沈葆桢为首的“晚清新学”兴起,晚清新学带有海洋文明的特点,此时闽派教育表现出知行合一、顺势有为的特质;进入新时代,世界的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增强,福建作为沿海开放前沿,闽派教育表现出思想引领、精神示范的时代特征。
2.闽派教育的迁移特性
两晋以来,福建是中原人口的主要迁徙地,也是中原文明的主要输入地,影响较大的有“衣冠南渡”“吾道南矣”,接续推动闽地文教事业发展。《三山志》记载:“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4]八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建安(今建瓯)、闽东晋安(今福州)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闽南沿海扩散,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北宋时期,以北方关、濂、洛三学影响最大,尤其是二程为代表的洛学。闽人游酢、杨时“程门立雪”,名列“程门四大弟子”,他们归闽时,程颢在送行时说:“吾道南矣!”成为千古佳话。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将儒学发扬光大。中原文化迁移使得闽派教育表现出博古通今、融会贯通的特质。
历史进入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高速发展时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强,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提供人才基础的要求被提上日程,培养一大批教育家型校长已经成为教育自身的迫切需求。为此,就闽派教育而言,根据闽派教育应有特质,有针对性地培养闽派教育家型校长,是闽派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借鉴国内培养经验,闽派教育家型校长的培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理论积淀:厚植博古通今、融会贯通的深厚学养
纵观几个省的教育家型校长培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进行系统的理论涵养。京派培养采取教育家书院培养的方式,要求每位培养人选至少在院脱产学习一个月。[1]苏派教育借鉴古代苏派教育家的为学方式,积淀深厚学养,对经典能精细咀嚼,出口成章。[5]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校长能够具有底蕴深厚、融会贯通的深厚学养打基础的。
福建名校长培养人选中的大多数是在一线千锤百炼出来的,集体荣誉感强,但对于教育和管理大多数是凭实践经验,缺乏专业系统的学习;培养人选的工作方法大多数靠建构校长个人魅力,缺乏科学精细的顶层设计,导致很多培养人选调离了原岗位,学校容易处于一种无序的工作状态。所以,在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过程中,要更有针对性地对培养人选进行系统的理论涵养,才可以培养他们学识深厚、通古博今的闽派教育家素养,才能融会贯通,完成新时代闽派教育赋予的使命。
2.文化传承:涵养敢拼会赢、多元包容的文化底蕴
粤派教育大胆革新、主动进取、尊重个性、敢拼会赢,兼具进取性与包容性。广东省建立新型名校长培养模式“校长工作室”,以“师带徒”方式培养新一代教育家型校长。在培养过程中,粤派教育特别注重文化传承,尤其是继承粤派教育历史发展中岭南心学传统,以其所倡导的“自得”“静悟”“贵疑”“力行”等修养治学方法进行培养,通过深度反思、自我感悟等方式,传承粤派教育精神的做法值得学习。[3]
历史上的闽派教育在远离中原核心文化的东南一隅,发展出自成一派的“闽学”;在清末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的时候,把科学和民主的进步思想传播到国内来,推动了中国的思想发展和变化。这份勇于革新、主动进取、敢拼会赢、多元包容的精神和粤派教育家有相似之处。所以,闽派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可以向粤派借鉴。在新时代的语境之下,更是要求闽派教育家型校长要有孜孜以求、坚韧不拔的教育担当,追求本源、成就学生的教育情怀,心系社会、反哺家乡的教育理想。所以,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也必须传承闽地文化,尤其是勇于革新、主动进取、爱拼会赢精神的传承。
3.深入研究:践行思想引领、精神示范的时代使命
理论的系统学习是外在的,只有经过被培养人深入研究、内化后才可以成为自己的思想中的一部分,才可以指导自己的实践。粤派在培养教育家型校长时,就采取深化粤派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培育领军人物方式,促进校长的理论学习内化后成为自己的办学思想的培养方式。[6]毋庸置疑,具有独立的办学思想和并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名优校长与教育家型校长的根本区别。拥有办学思想是校长对办学中的基本问题如“学校是什么”“为什么办学校”“怎样办学校”等问题的理性认识、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这是对教育本原问题的追问,是系统的教育哲学建立的过程。培育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就要让培养人选对这些“碎片化”思考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思考、系统梳理,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思想体系,并用高度概括的词语,对其进行简洁明了、符合规律、易于传播、兼顾美感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示校长们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情怀,才可以完成闽派教育家型校长践行思想引领、精神示范的历史重任。
4.实践探索:完成知行合一、顺势有为的方向指引
实践是闽派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根本途径,教育家不是评出来的,也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型校长的教育实践一定是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所以,粤派教育在名校长培养过程中,就接续岭南心学的“力行”文化内涵采取行动改进方式进行培养,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具有粤派标识的学校,形成区域教育品牌和学校内涵特色[3],完成粤派校长培养的实践引领。
对于培养闽派教育家型校长而言,只有以自己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创建一所具有独特气质和风格的优质学校,并取得卓越成就,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自己的办学思想,才能完成知行合一、顺势有为的闽派教育办学方向的指引,才能实现教育家办学。
根据闽派教育的特质,结合闽派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路径的理论分析,福建省开展了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实际探索。整个培养按照“凝练办学思想,创建优质学校”为主题进行设计,引领培养人选针对办学治校的根本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形成办学思想理论体系,同时凝练办学思想目标指向创建优质学校,以优质学校创建助推办学思想的完善,由此实现从优秀校长向闽派教育家型校长的跨越发展。整个路径包括如下这些环节:
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内涵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有完善的办学思想,这是教育家型校长办学和普通校长办学的本质区别之一。陈玉琨教授指出:要有富于个性化的、鲜明的、稳定的、原创的教育思想。[7]闽派教育家校长培养要按照闽派教育家特质要求进行,要形成一个具有明显“闽派教育家特质”的校长群体,有一批富有闽派教育特色的办学思想生成,就要对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人选进行成长环境、成长历程、文化背景、教育信念的整体诊断。这就决定了培养的起点就是要对培养人选开展个性诊断,即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据闽派教育应有特质,全面分析培养人选的优势特色和薄弱环节,诊断培养人选的教育观点和办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找准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制定以“办学思想凝练”为依托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闽派教育具有博古通今、融会贯通的深厚学养,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就需要系统的理论涵养。随着时代发展,“学养”也被赋予了时代内涵。一位校长要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除了本专业和管理学上的知识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各个学科,汲取博雅智慧和理论素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为凝练办学思想提供理论基础。为此,在培养过程中,我们系统完成了上述理论的精华的学习,还带领校长系统厘清“什么是办学思想”“教育家型校长为什么要有办学思想”“办学思想的结构要素”“办学思想凝练的方法和路径”“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等关键问题,帮助培养人选认识和理解凝练办学思想的意义,学习掌握建构办学思想体系的方法。通过对培养人选进行系统的理论提升,达成厚植理论积淀,“凝练办学思想”的目标。
项目给每位培养人选配备导师。导师带领培养人选以理论研修、课题研究和研究报告撰写为抓手,拓宽教育视野,更新教育理念,对培养人选的办学经验进行系统打磨,使被培养人的理论积淀逐渐丰厚,为凝练办学思想打下基础。
闽派学术品格重要特质之一就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善借外力,融会贯通。闽地山水阻隔,虽然文化表现出共同的特质,比如“敢拼会赢、多元包容”,但各地文化表现还是有一定差异。培养单位将“学习共同体”概念引入闽派名校长培养工程中,组织培养人选到基地学校或培养人选学校,通过调研考察和座谈研讨,以问题为导向,就校长办学思想凝练与践行进行分析诊断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完善校长办学思想。在帮助校长完善办学思想过程中,了解学校发展历史,了解地域文化差异,了解地域文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了解文化传承过程中学校精神的形成。培养人选除了收获群体智慧给予的学校改进方案,还实现培养人选与导师、培养人选之间的联动,引发思维碰撞。这种碰撞基于不同的文化视角,在碰撞思考中,以“敢拼会赢、多元包容”为特殊符号标识的闽地文化传承脉络也逐步清晰。这也使得校长们在优质学校创建中,既探索各自不同却又符合闽派教育特质的教育实践,又能在实践中凸显闽派教育的本土化、时代化、创新化和未来化,形成了宏观相近、微观不同的,具有闽派教育风格的优质学校群落,从而完成闽地文化的传承。
经过以上培养过程,培养人选的办学思想经过定位、构建、优化、实践、成型等阶段进行凝练。培养单位提供“沃土”,以课题立项、论文撰写、专著出版等方式,有效引导培养人选多次论证、打磨自己的办学思想,并最终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再分闽南、闽北、闽东、闽西区域开设培养人选个人办学思想研讨会,促使培养人选将其办学思想进行传播、迁移,在阐述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办学思想。培养单位用专著出版的方式呈现办学思想的凝练成果,把培养人选办学思想系列丛书统一命名为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系列丛书,它凝聚福建省基础教育优秀校长的办学智慧,也展示了闽派名校长独有的情怀和精神,是闽派教育的系统化研究,为闽派教育赋予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范式。
名校长的成长也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认识发展规律。培养单位在培养中后期给培养人选提供巡回讲学、校长论坛、成果展示、送培送教、帮助其建立校长工作室、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在权威报纸上开设系列宣传专栏等方式,宣传推广培养人选办学思想和实践经验。通过对校长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学校办学实践展示,对闽派教育进行了“知行合一、顺势有为”的方向指引。这个过程,也是被培养校长的再认识过程,可以促进校长在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办学思想,更好地为闽派教育发展提供示范,从而完成闽派名校长“思想引领、精神示范”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