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开始后,气象信息的解密提上日程。1953年4月,华北地区遭遇強寒潮,广大农民遭受巨大损失。毛泽东听闻此事,立即在一张便条上写道:“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经过几年的努力,在1956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人们第一次读到了天气预报的信息。
此后,天气信息通过报刊和电波传播至大陆各地,但仍对台湾封锁气象信息。1972年8月14日,周恩来得知,台湾将遭遇一场强台风,当即批示向台湾同胞发布台风警报。正式发布前,周恩来亲自审定了稿件,在稿件的最后加了一句:“祝祖国同胞晚安。”这条充满温暖的台风警报,向台湾同胞送去了来自祖国的关切,拉开了大陆向台湾海峡发布天气预报的序幕。
1980年7月7日,第一期电视《天气预报》与观众见面。随着电视的普及,这种天气预报方式走入了中国人的寻常生活。
“即使胡宗南打进来,我们还可以到别的山沟把会开完”
延安文艺座谈会期间,作家白朗请毛泽东讲战争形势。毛泽东说:“你们大概是听到了南边又有战斗的消息,胡宗南又在制造麻烦。这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我们把他们消灭,二是他们打进来。打进来怎么样呢?也无非是阿房宫(指中办大楼)我们住不成了,那就暂时让给他们,也算是相好一场嘛!如果他们把这些房子破坏了,那也不要紧,我们打回来再造更好的房子……即使胡宗南打进来,我们还可以到别的山沟把会开完。”大家听后笑了起来。
萧军不见毛泽东,毛泽东登门拜访
1938年3月,萧军孤身一人到达延安。他想到五台山打游击,此行只是路过。毛泽东很想见见这位闻名遐迩的鲁迅弟子,特派一名秘书前去问候,并安排见面。岂料萧军毫不领情:“不见了,他挺忙的,我也只住上一两个星期就走。”毛泽东毫不见怪,反倒亲自上门拜访。
丰子恺的难为情
1925年,丰子恺尚未成名,他和已名扬天下的鲁迅几乎同时译完《苦闷的象征》。鲁迅担心自己的译本上市会影响丰子恺的译本销售,便缓期发行。后来丰子恺看到鲁迅的译本,难为情地说:“早知道您在译,我就不会译了。”鲁迅回答:“其实这没什么关系的,在日本,一册书有五六种译本也不算多呢。”后来,丰子恺三次为《阿Q正传》配插图,颇有投桃报李之意。
周令飞参军
鲁迅长孙周令飞中学毕业后参军,“新兵连结束后分配工作,我居然被分配到卫生所。我问为什么,他们说鲁迅原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你要完成祖父未完成的事业”。
愤怒的黄永玉
黄永玉24岁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得知港英总督葛量洪要来参观,气得不行,表示“他是英帝国的代表,他来,我赶他出去”。1992年日本明仁天皇访华,为日本侵华表示谢罪,爱新觉罗·溥杰却轻描淡写地将这比喻为“姑嫂吵架”。黄永玉闻之勃然大怒,奋笔写下“狗杂种溥杰”五个大字,交《文汇报》刊出。
老舍的“老舍”
老舍故居门前挂着两块牌子,右边写着“骆驼祥子博物馆”,左边写着“老舍·老舍”。游客纳闷,为什么要写两个老舍?导游告诉大家:“上边是老舍的名字,下边是指老的宿舍。上下合起来,老舍的老的宿舍,简称老舍的‘老舍’。”
章开沅:荣誉可以终身,待遇应该“退休”
从2011年起,历史学家章开沅不顾华中师范大学的极力挽留,请辞资深教授头衔,历经三年四次请辞终于成功。章开沅患有心血管疾病,体力和精力都难以支撑他继续深入研究,但资深教授头衔终身享受。他觉得不安,只有把机会留给有才干的后来者,心里才踏实。
钱钟书署名
钱钟书曾为一名叫吴庚顺的青年修改论文。论文发表前,吴庚顺执意要在自己的名字前署上钱钟书的名字。钱钟书见无法推托,思索片刻写下笔名:郑辛禹。他笑着解释:“百家姓里,‘郑’在‘吴’之后;天干中,‘辛’在‘庚’之后;而古代尧舜禹中,‘禹’在‘舜’(顺)之后,‘吴庚顺’在前,‘郑辛禹’当然得在后呐,既遂了你的意,我也算不枉你一番好意。”
张善孖画虎戏军阀
张大千之兄张善孖以画虎闻名。抗战期间,某军阀让人送四百块银圆,限张善孖十日画虎,为他的57岁生日祝寿。张善孖知此军阀干过不少杀人谋财的勾当,对抗日也不热心,对他很是厌恶。祝寿当天,张善孖亲签了封条的画被呈上去,该军阀甚是得意,当众打开画卷,却见画面上是一片芦苇,从中露出一个小老虎的屁股,上书“草莽英雄”四个字。该军阀气得要死,下令捉拿张善孖,张善孖早走了。
梅贻琦“看竹”
梅贻琦有着严肃而沉默的形象,让人很难将他与打麻将联想在一起。据其日记,爱打麻将是他的生活趣味之一,不过他多用“手谈”或“看竹”代称。据统计,仅在1956年至1957年,他就“看竹”85次,大约每周一次,其中共赢25次、输46次、平盘14次,前后输了1650元。
钱学森借诗喻部下
钱学森回国后,在国防科技战线从事领导工作。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很严谨;作为领导,他很讲领导艺术。
一次,钱学森与弟子汪成为谈起软件问题。聊着聊着,钱学森突然对汪成为说:“你说得很好,要不你先动笔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于是,汪成为写了一篇文章交给钱学森。第二天,当他到钱学森办公室问看没看时,钱学森笑道:“我给你念首诗吧。‘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念完后,钱学森问:“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汪成为想了想说:“是清代袁枚吧!”说罢赶紧补充:“钱老,您把那篇文章还给我,我修改后再交给您。”钱学森笑问:“明白了?”
过了几天,汪成为将修改后的文章交给钱学森,钱学森仔细看了一遍,说:“这回你是认真的。”
(来源/《文萃报》《党史博览》《文史博览》《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政协报》《再现民国文化风骨:民国那些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