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化白瓷闻名天下,其塑像丰富性、艺术性均令人叹为观止。当中,观音作品又占据了极大的比例,为德化瓷器艺术的典型代表。故而在本文中,笔者将从造型、神韵、细节等方面,系统阐述德化观音塑像的要点。
关键词:德化观音;佛造像
提及中国瓷塑,很难不联想到德化白瓷,其塑像之丰富性、艺术性均令人叹为观止。北京故宮博物院陶瓷馆所展出的德化瓷器作品,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观赏。从古至今,除了烧制日用品外,德化窑在瓷塑上也拥有较高的造诣,其中以观音造像最为普遍,尤其是“明代瓷圣”何朝宗的观音作品,更是将德化瓷塑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审美高度,成为后世艺术家们竞相模仿的典范。故而在本文,笔者将从造型、神韵、细节等方面,系统阐述德化观音塑像的要点。
一、德化佛像瓷塑历史
德化陶瓷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发展历史久远。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便开始生产陶器,在唐代之后,德化的瓷器生产步入 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在德化地区发现从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延续至民国的古窑址有200多处,窑址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大、影响深,在福建省内首屈一指。
宋元时期,随着佛教日益世俗化、中国化,德化出现了许多适应老百姓宗教信仰和审美需求的佛教造像。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德化瓷塑观音,造型十分丰富,有渡海观音、千手观音、持经观音、立云观音、立岩观音、鱼篮观音、滴水观音、趺坐观音、杨柳观音、倚狮观音等。德化的瓷雕艺术家赋予观音更多的世俗美感,如明代“陈伟之印”款的渔篮观音,脚踏鳌鱼背上,手提盛鱼的竹篮。只见她凝神低头,嘴角微微上翘,还略带浅浅的笑意。左手轻轻地提起衣角,似乎担心被水打湿,这些细节都像极了平民女子的姿态。
但关于德化窑瓷塑佛像创作的典型代表,不得不提到何朝宗。考证他的学艺经历可以发现,他早年曾跟随父亲为各大寺院制作各种佛像,包括泥塑、木雕、石刻等多种类型,这样的经历让他对早期多种类型的佛像造型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此前的佛像体量巨大,大多是合作创作的结果。但何朝宗别出心裁地以德化白瓷塑造佛造像,并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的技艺精髓,结合德化瓷土特性,发挥传统雕塑的写意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使佛像造型艺术更加亲近生活,带有了人性的慈悲,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佛教的本土化、世俗化发展。他的作品重视对人物内心的表达,在面部刻画上极具美感。例如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白釉观音坐像,观音双目往下凝视,精致笔挺的鼻子,微微往后收起的嘴角以及那似一抹浅浅的微笑,透露出内心的宁静,显示出超凡绝尘的气质,那种优美的韵律感让人着迷,那安详的面容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千载以来,窑火不断。德化生产的白瓷从古至今素有“中国白”的美誉,优雅、精致、温润、白净。早在18世纪就大量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19世纪传入欧洲,被奉为“中国瓷器之上品”,彼时的欧洲贵族对这种洁白莹润的瓷器爱不释手,引发了长达几百年的欧洲仿制史。德化大量出口陶瓷,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明人陈懋仁在《泉南杂记》中提到德化佛像之类作品较多,在一些沉船和德化古窑址的考古挖掘,或者是世界各地博物馆、私人收藏中都能看见“中国白”的瓷塑,这些文献和实物都可例证德化佛像雕塑在明清之际广为流传,堪称中国白瓷的登峰造极之品。
笔者在众多题材之中,更加偏爱观音、弥勒和古代神像等题材创作,也在行业内获得了一定的赞誉与成绩——《慈颜观音》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慈严观音》《伏虎罗汉》等作品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永久收藏;《坐岩观音》《如意观音》等作品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永久收藏。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笔者经历十余年的艺术探索,熟练掌握了拉坯、塑像、雕刻、烧窑等诸多高难度瓷塑技术,在这期间还大量阅读陶瓷、艺术、宗教类书籍,并多次前往景德镇陶瓷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华侨大学等院校进修、深造。此外,还往清华大学、广州美院等处拜访名师,参观各大博物馆的佛像造型。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笔者逐渐领悟了何朝宗观音造型的精髓,如《水月观音》创作便是吸取了“何派”风格特色,只见观音面容丰满,眉目细长,嘴角略带微笑,神态慈祥温和庄严。其装束极为华丽,肩饰、胸饰都细致精巧,而胸前的璎珞带以穗形饰物串连起来,荷叶则随风飘动,显得华美富丽。
二、德化佛像瓷塑特征
笔者在学艺过程中,曾多次走访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馆,在伦敦游学时曾见识到两尊标注为“何朝春”款的观音像,其质地温润如玉,釉质晶莹剔透,色彩介于奶白色与猪油白之间,透光度很好。尤其是提篮观音像,典雅细致,素袍清雅,衣纹皱褶线条优美,可从项上莲花珠链与右手所提的鱼篮,可以看出作者雕、刻、堆、贴的瓷艺功夫之精湛。明代德化瓷像的制作技法有模制和捏塑两种,通过这两种技法创作而成的瓷像具有胎体重、内壁厚的特征。自清代以来,德化瓷的胎体逐渐变薄,也就是说,明代瓷塑普遍偏于敦实稳重,清代瓷塑则相对呈现出瘦长飘逸之态。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之后,制作技法多改为注浆,胎体显得更轻和薄。但纵观明清两代的佛像作品,发现明代塑像线条更加简练,造型优美,有律动感,面容表情丰富,衣纹刻划细腻,佛像衣纹多采用国画中的大写意手法制作,整体而言,神形兼备,独具风格神韵。而清代塑像一般来说造型较为僵硬,线条繁琐或显钝拙,与明代作品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故而,笔者在此欲通过案例分析,对人物瓷塑的造型、神韵、细节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当代瓷塑创作有所启发。
1.造型特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何朝宗制德化窑白釉渡海观音像,其胎质较为厚重,色泽洁白,釉面温润莹亮,白中微微带黄。观音的发髻高高盘起,戴着花箍,面部神情娴雅温婉,双目向下俯视,小口鼻直,嘴角微微上翘并露有笑意,整体庄重慈祥。观音身穿长裙,外罩连帽披风,风帽稍微遮着头,衣褶线条非常自然流畅,仿佛是在随风摇曳。胸前佩有珠饰,双手交于腹前,脚下是浪花翻卷海水飞溅的海浪。观音神情自若,飘然于海上。何朝宗特别注重对人物神态的观察和研究,塑造了大量的宗教人物,例如观音、达摩等,他的作品汲取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精华,使之具有气宇轩昂、超凡脱俗的气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另外一件何朝宗所制的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只见观音低首垂目,面部圆满丰盈,神态安然祥和,好像在俯瞰世间众生。其发髻高高束起,头上戴着风帽,身披长巾,胸前佩戴着如意形的璎珞珠。双手隐藏在衣衫之下,一足屈掩,一足半露。其衣纹线条如流水,透过垂坠婉转的衣褶,我们可感受到作者高深的技艺。
受何朝宗影响,笔者在造型方面也曾深入研究,如在笔者的作品《慈严观音》中,观音雕刻细腻,神态安详庄严,慈眉善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观音足下的竹排造型设计,其雕刻和烧制都极难,成品率低。这尊作品属于笔者独创,具有创新性,体现了时代感。通过将德化瓷艺、竹排、观音等元素进行融合再创作,造型上引人注目,传达了慈航普渡的观音文化。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一次武夷山竹排体验,笔者坐在竹排上,沿九曲溪蜿蜒而下,身处江中,忽然有感而发,回家后便创作了《慈严观音》,塑造了观音大士坐在竹排上顺水而下的情景。这个系列的作品,一经推出便斩获两个金奖,并先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永久收藏,评委和藏家们对竹排观音系列作品的构思赞叹不已,这也让笔者感到十分欣慰。
2.艺术神韵
瓷塑创作的过程一定要手到心到,用心刻画的作品才能“活”起来,人们常说,创作时要保持正念,达到心流的状态,将自我的感知融入作品之中。德化观音造型多样,在形象体态上不似魏晋、隋唐佛像石刻的高大阳刚,常见的是呈现出明代仕女画中纤纤女子的温婉清韵、宁静飘逸之姿。
曹植在《洛神赋》中描述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给人的感觉较为温婉,这种审美也影响了明代文人画,画家所画出的美女形象都是颈部修长,肩膀低垂,细腰的外貌特征,鹅蛋脸、细目的容颜。中国国画自古以来提倡“形神兼备、以形写神”,强调意境和精神是中国文人画的特点。如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张灵招仙图》,画中人物柳眉,修颈削肩,仪态稳重端庄,娴静温雅。女子低眉拢着袖子安静伫立,她的饰带微微有些许的上扬。该女子的画法采用“白描”手法,勾描了女子衣纹服饰及神态,线条圆转中带遒劲,具有轻重缓急的不同变化,表现力强。在明清时期的德化观音塑像中,呈现出了与明代画家同样的审美标准,刻画出观音含蓄静美的面容和飘逸优美的体态。如前述明代何朝宗制渡海观音像,修颈削肩,身材修长,上身向前微倾,弯眉细目,凝神静思,樱唇小巧,端庄中流露出温柔,文静中含着娇媚,无论是形象还是神韵,又或者是意境都与国画相似,融合了石刻佛像的庄严静穆,又蕴含着明代仕女的温婉,充分表现观音慈悲救苦、安详宁静的神与形。
明清时期德化瓷塑观音的面部特征是低垂双目、安神凝思,额头与鼻梁齐平,嘴角微微上扬,笑意若隐若现。
3.细部特征
古代画家常说“画人难画手”,一件好的瓷塑人物作品,主要在于人物全身比例的协调及形象塑造的神形兼备与否,除了面部神态,手在整个人物的塑造上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德化窑瓷塑观音非常强调手指手势和造型的表现手法,其手部如同明代仕女图中的纤纤细手,指如削葱根,与国画不同,德化窑观音的手是通过手工捏塑而成,难度很大,精巧纤秀,是德化手艺人的独门绝技。如明代持经观音的纤纤玉手,圆润的手背和微翘的指尖,柔软优美,呈现出一种高贵儒雅的感觉。
德化的观音头饰与服饰的表现手法同样借鉴了明清时期仕女图中的衣纹及发饰,具有典型的文人趣味和浓郁的文人气息,衣纹头饰的刻画不可太多,也不能完全没有,过犹不及,广襟、阔带、大袖。明代仕女图既有简约的衣裙,也有结合中国石刻佛像人物造型的装饰。明清德化窑观音在服饰上延续了明代特有的仕女图服饰风格,衣纹线条流畅疏朗,再现了“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体现出衣料质感的同时更显灵动优雅。发髻的处理多采用明代仕女图中比较简约朴素的形式,发髻则因观音形态的变换而变化。如明代白釉立岩观音,宽松的道袍不同于印度笈多时代体现人体曲线美的佛像石刻,也许是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稍显保守。
三、德化瓷塑的兴盛原因
德化白瓷的观音塑像,瓷质凝结温润,神形兼备,刻画细致精湛,是德化的一张名片。德化的观音瓷塑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风格。深入挖掘其能够长久保持兴盛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宗教影响。佛教在中国有着极为普遍的民众信仰基础,寄托着劳苦大众对于健康平安、富足无忧等生活的向往。在当代,幸福美好生活依旧是普通民众孜孜追求的生活目标,故而宗教文化中的崇拜与信仰得以继续发展,与之相关的佛教艺术也继续扩大与丰富。且德化属于福建地区,福建是沿海省份,省内的居民很多是以捕鱼为生。出海捕鱼,个人安危与所获多寡,都有很大偶然性。因此,渔民多有祭拜神灵、祈福保佑的传统。德化观音塑像中多见渡海观音,有的观音直接被塑造为渔家女子的形象。这类器物,不能不说为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而作。
2.地缘因素。在德化地域内有丰富的瓷土资源,这也为德化白瓷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保障。再加上德化靠近“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交通极为便利,德化白瓷借此得以传播至世界各地,还带回了诸多有别于传统的思想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为德化白瓷传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及滔滔的创意来源。
3.能工巧匠。历史上,德化出现诸多的艺术大师,除何朝宗之外,还有何朝春、张寿山等,他们追随、效仿何朝宗,作品有何朝宗瓷塑风格特点,逐渐将德化观音塑像发展成一门影响深远、独具特色的艺术。在当代,陶瓷产业已经成为德化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可见白瓷艺术在德化地区影响之深、从业人员之广、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批优秀艺术家代表,以瓷讲述中国故事。
宋应星《天工开物》称:“德化窑善烧造瓷仙精巧之人物玩器。”德化观音塑像色调素雅、仪态温婉、庄重恬静、瓷质凝脂,散发着一种耐人寻味的魅力。笔者以此篇文章对德化观音塑像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国家文化自信号召的响应,希望能够对德化白瓷艺术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婧文.从陶瓷观音造像看观音信仰的中国化[J].南方文物,2014(02):125-135.
[2]邵维娜.明中晚期德化观音瓷雕研究[D].复旦大学,2014.
[3]郑成全.浅谈德化窑佛教雕塑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47(Z1):37-38.
作者简介:
郑建冰,1990年9月出生。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陶瓷藝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轻工八闽工匠,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名人,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泉州市技能大师,泉州市金牌工人,泉州市技术能手,泉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德化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
师从中国雕塑家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王则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明良。就读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本科雕塑专业,创办凌越陶瓷研究所。其所创作的当代瓷塑作品和传统佛像瓷塑,获得各级各类展览和赛事多个金奖、最佳传承金奖、最佳创新金奖、银奖、优秀奖等。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福建省美术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省珍品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