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提问方式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2-06-17 23:35史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立体交叉语文课堂语文

史丽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师生互动提问最为普遍。提问是由教师发起,并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锻炼自己的思维及交流能力。但是,学生个体的接受能力及思考差异性较大,教师教学提问方式的不同,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根据以上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方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直观搜索、线性递进、情景体验、条件设障、立体交叉等提问方式展开探讨,分析每种方式的优缺点及课堂效果。

关键词:提问方式 课堂教学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0.011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模式中,提问是课堂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使用最多的方法,提问首先解决了学生课堂听讲专注力不集中的问题。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及理解水平,同時也能够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不同提问方式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教师应结合新课堂的教育创新理念,以提问的实际要求为出发点,详细阐明课堂教师的提问方式及有效性,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

一、课堂提问的具体要求

1.针对学生差异具体提问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整体的受教育水平,让每个学生能够共同发展。优秀课堂的教师首先一定是一视同仁的,教师提问的对象应是全体上课成员,不要偏爱某一位学生,忽视其他学生,产生一对一提问的弊端,长此以往,其他学生得不到思维上的锻炼,懒于动脑思考。

同理,偏爱提问优秀同学,易激起差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其丧失学习乐趣,造成班级分差过大,两极分化严重。所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基本学习成绩,量体裁衣式的提问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提问面向整体学生,要设置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成绩差的学生应设置简单问题鼓励回答,调动整体同学回答的热情,实现全面进步。

2.启发式提问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好问题应该具备思考性、开放性及鼓励启发性。问题的设计要充满启发性,问题设计的重点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重在思考过程,不能以结果为导向。启发式提问能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出学生的新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导课堂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揭示另一个问题。从而发现语言的规律,探索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3.深入浅出,具备创造性

语文学科的问题具有开放性,不封闭且没有标准答案。这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是完全没有固定答案的,学生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想象及思维空间。假设性的语文问题能为学生提供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平台,由于没有固定答案,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经过深思熟虑和独立思考获得的答案得到教师的肯定,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互动

课堂提问也要有互动,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传统课堂提问的转型,教师教学中的课堂提问需要多方面互动,以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为导向,根据疑问继续深问。美国的教育家布路巴克认为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同时宋代教育者朱熹说过:“有疑者都要无释,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要得到思维上的锻炼,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课堂,新型课堂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后提出自己疑问,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直观搜索式提问

语文教学中的部分问题在教材中能够找到答案。直观搜索式的提问方式是根据教材的相关信息,由教师提出,引导学生阅读课堂教材并从中找寻答案信息的过程。

这种方式提出的问题,其答案通常隐藏在课文中,不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过较低,不会大量耗费学生的课堂时间,教师的问题只需要简单的思考就能明确答案所在的位置。这种提问方式比较简单,常常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能够看到。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能够得到锻炼,经过简单思考就能得到结果。

1.直观性问题

课堂教学活动中,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简洁、清晰并且易于理解。由于问题的多样性,会出现复杂提问的表达。这种复杂的表达往往可以利用直观搜索性提问解决。语文教师课前需要及时备课,明确教学内容、目标及提问的重点,使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在简单阅读文章后快速找到。对于记叙文来说,学生学习记叙文需要掌握六要素、表达情感及描写方式。因此问题的设立要关注这几项考察热点。通过简单提问让学生注意到记叙文的顺序及发展脉络,从而掌握整篇文章。以《亡羊补牢》这一课文为例,可以提问:“主人公不听劝告的原因?”,学生:“主人公认为狼来过不会再来吃羊。”再提问:“羊少了没有?”学生:“由于羊圈还是破损的没有补救,羊又少了”。教师问:“最后羊圈有没有修补成功?”学生:“羊圈修好了,主人公怕羊再丢了”教师问:“你们对这个故事怎么看,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学生答:“自己犯了错要及时改正,不能一直任由错误发展。”针对以上对话可以看出,直接搜索式的提问目的性及答案性都很重要,明确的问题能够直观找到问题的答案。

2.真实性问题

教师课堂教学提出的问题不能天马行空,一定要以教材为依据,提出真实有效的问题,不能脱离教材及现实。直接搜索式的提问具备真实性特点,以人教版语文《羿射九日》为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后羿的形象,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提问学生,要求学生熟读课本,搜索相关语句,找到描写后羿形象的句子,再根据简单的加工思考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适当补充,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及对课文理解。直接搜索式的提问方式以课本为基础,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了答案的混乱,让答案有事实依据,引导学生熟读课本后做出合理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及总结能力。

三、线性递进式提问

线性递进式提问是以教师的提问手法为依托,教师使课堂知识内容以一条更加精细的线路依次进行。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启蒙初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效问题的设立对于课堂教师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渐进性的提问应该按照从难到易,由简入繁的理念,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能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但是运用线性递进式提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重难点

对教学重点的理解一直是语文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学中线性递进式提问应该循序渐进引出重点,不能直接讲解重点。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认知思维不高,不能准确理解文章大意。教学的过程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重点,从难到易进行提问,让学生渐渐理解难度更大的文章。以《妈妈》这一课为例,文章的重点是分析作者对妈妈的情感,课堂语文教师应该以作者妈妈的情感为导向,循序递进进行提问,教师:“作者侧面描写了妈妈的品质,他对妈妈有没有感激之情?”学生答:“有感激之情”,教师问:“那妈妈那么辛苦,作为学生我们该如何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学生可以自由回答:“过母亲节,帮助妈妈打扫卫生,认真学习等等方式”。通过以上案例,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循序渐进式的提问原则,针对一条线,由表及里,渐渐深入重点环节,掌握重点知识,从而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及意图,充分理解文章。

2.分清主次邏辑

只有理清楚文章的逻辑性,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定是层层递进的,只有解决了当前的问题才能往后进行教学,一环扣一环。递进式提问的重点是递进,不能直接提问讲解重点。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利用每个问题的引导性,通过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渐渐理解教学重点,有了思考过程的加持,才能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写作意图。在具体利用递进式提问时,应该要抓住重难点,防止学生偏离文章主题,理清文章逻辑。

四、条件设障式提问

学生的启发性也是教师在课堂提问实际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学生的目的是学习,主要利用大脑进行思考,只有不断启发思考才能得到训练,实现自我进步。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利用条件设障的方式进行提问,即让同学在思考理解问题时,增加一些干扰的选项,提升课文的理解难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辨析文章的综合实力。这种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回答者对文章理解,体现了教师的提问水平。综合来看可以从认知矛盾及文本对比两方面进行设障。

1.认知矛盾

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认知能力的强弱。具有认知能力的同学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认知能力相对低一点的同学回答难度较低的问题,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使其达到一定水平。在学习《我的语文教师》时,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在课堂上找一下描写教师的部分,待同学找完后,可以提问:“文章大篇幅写了作者自己经历的事情,为什么文章题目不是《我的经历》呢?”然后引出对照写法。对照的认知矛盾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知识点的理解。通过认知矛盾式的提问,可以教育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这种提问的关键是教师的提问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两者不能相差太多。针对问题,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不仅能够体现出课堂提问的价值,也能整体提高教学水平,使课堂教学难度适中。

2.文本对比

文本对比主要是对不同文本的对比,学生通过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不同,进而理解当前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深刻理解文本主旨。文本对比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所谓的对比可以通过对不同文章相似的部分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性设置问题。例如对比《我的母亲》与《回忆我的母亲》两篇文章中母亲的语言表达、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区别,也可对比《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这两首古诗,熟读两首诗找出异同点,由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将观点写在黑板上。提问以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不仅调动了同学求知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设置障碍式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对比得到答案。但需要注意的是用这种方式需要考虑学生的整体语文认知水平,对于语文水平偏差的班级,学生的答案大概满足要求即可,千万不能打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求知的渴望。还可以设置干扰项,通过排除干扰加深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的理解力大幅提高。

五、立体交叉式提问

立体交叉式的提问能够使教学知识更加丰富彩,教师的提问不要限制在语文这一单一学科中,可以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内容及多表达方式。在教学中增加拓展领域的知识,对学生提升见识及拓展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经过立体交叉式的提问,不仅可以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也同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多学科的理解力。因此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从多个层面进行拓展式提问,加强师生的多领域互动交流,提升课堂的学习讨论效果。立体交叉提问可通过横向及纵向两方位开展。

1.横向立体交叉

横向立体交叉主要目的是利用学科与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提出跨学科的广泛问题,拓宽视野,让学生的回答更加多样化。以《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为例,可利用历史学知识,在黑板上写出汉字“日”的演变过程,从中了解日的含义,通过历史与现在的横向对比,解决一字多义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加强了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也能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立体交叉的提问对于教师备课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理解多个学科的交叉知识。语文知识常常与历史、政治及地理联系紧密。比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教师需要联系当时的恶劣环境,揣摩作者在当时的写作用意。从各方面来看,立体交叉式的提问最大的优势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2.纵向立体交叉

学生积累语文素养不仅需要横向发展,也要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进行纵向发展,所谓纵向发展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对良好阅读习惯,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过程。在提问中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实现孩子的综合发展。在《牧场之国》一文中,教师在讲课之前就可以这样提问:“文章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答:“牧场像城市一样大,牛羊多”,教师问:“这个国家相当于我们的哪一个省的面积?”,学生:“荷兰的面积和我们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差不多”,教师问:“哪个同学可以起来背诵一首和放牧有关的诗?”学生答:“《敕勒歌》”,教师继续提问:“牧场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生答:“牧草”。通过深层次互动交流,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地理知识,深入的提问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此外可以通过对于课文描述场景的想象,感悟作者意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贝《策略引领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活力》,《小学生》2021年第10期。

[2] 金淑荣《玩转互联网让小学语文课堂高效起来》,《数字通信世界》2020年第11期。

[3] 童廷君《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存在问题分析与策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1期。

[4] 王明锋《预设小学语文课堂  促进有效生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

[5] 齐举贵《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文学教育》2021年第2期。

[6] 张宇《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探寻——评〈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语文建设》2020年第22期。

[7] 张雪梅《构建自主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基础教育课程》2015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立体交叉语文课堂语文
山区高速公路异形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基于关联熵与复合物元的城市快速路立体交叉方案评价模型
下穿式立体交叉道路排水防涝设计的若干思考
浅谈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规划与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