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联网与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图像与媒介的关联性日益紧密,艺术创作开始介入社会生活及生产的各个领域。作为“十四五”期间“大美育”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艺术传播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通过对丰富的艺术现象与艺术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从传播的视角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社会进步、经济增效和产业优化提供文化动能。
[关键词]艺术传播学 学科发展 专业建设 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西安艺术地理空间的形态与演变”(项目编号:17JK057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的艺术生产”(项目编号:2016J024);陕西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中国传统营建体系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1JP091)。
引 言
随着图像要素与媒介要素关联度的不断紧密,艺术学与传播学融合发展的趋势逐步深入,单一的观看行为在互联网+时代艺术消费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低,而虚拟仿真多元审美体验日益成为视觉文化中心力量。艺术行为与传播行为的相互介入和渗透,使艺术商品化潮流和“总体艺术”创作观念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具备了一定的运行基础,这也契合了当下大美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为高等美术院校探索艺术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动力。
艺术传播学科的发展现状
艺术传播学科在国内专业院校中的起步较晚,2011年中国美术学院曹增节教授创立了第一个艺术传播学博士学位点,并在2013年编写完成了艺术传播学教材,被列入文化部教育司主持编写的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丛书,2014年正式出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从2018年起增设了艺术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负责人为詹琰教授、王浩教授、于润生副教授,其中詹琰教授作为从西安走出去的国内跨学科传播的领军人物,曾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工艺美术大学艺术史专业学习,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传播系教授。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传播学科建设在艺科融合大背景下走在了国内专业院校的前沿。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传播学课程建设始于2014年,在国内与上述学校几乎同时起步,最早由艺术理论与批评教研室开设。笔者作为艺术传播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从2015年年底接受课程策划和讲授任务之后,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在2016年2月正式开课,首批授课对象是美术史论系2013级学生,涵盖美术学、艺术史论、艺术设计学、艺术管理四个专业。2017年4月艺术传播学课程正式列入学校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课程编号为17611215。后来由于教研室调整合并,课程教学主要由美术学教研室负责实施,其后随着专业建设的深入发展,课程教学最终由艺术管理教研室负责实施。除了各专业学生自由选课的系内跨专业课程之外,艺术传播学也正式成为艺术管理教研室大三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为130102T0144315。经过四个学年的授课实践,艺术传播学课程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特点的教学理念。同时,艺术传播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深化之后,形成了全校公共课“艺术概论”的主要教學模块。在研究生课程“美术理论”中也同步设置了“艺术传播理论”教学单元,两者截至目前都已完成四个学年的教学。2020年笔者以艺术管理教研室为依托,申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在艺术教育与管理方向之下,以艺术传播学为硕士研究生培养专题,计划从2022年开始招生,并完成全系列整合教学与研究建制。
目前各院校使用的艺术传播学教材主要有三种: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曹增节的《艺术传播学——文献计量学方向》。前两种分别为传播学、文学领域的学者撰写,各自从传播学和文艺理论的角度进行阐释,在描述艺术传播行为的时候比较偏向于艺术本体论,艺术与传播两个学科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其中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从符号、媒介、文本、交流、市场等多方面探讨了学科基本原理,脉络清晰,材料丰富,但对文本媒介、传媒媒介的划分还不是特别清晰,未触及深层的理论。曹增节的《艺术传播学——文献计量学方向》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自编教材,理论精深,涵盖面广。不过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其在总体上仍沿袭传播学单元与艺术传播单元两个模块分开阐述的传统,未从根本上解决学科交叉融合的老问题。在两个模块之后又加了文献计量学单元,注重对艺术研究文献进行实证分析,而非阐述艺术媒体的本质与功能,以及不同类型媒体的传播特色、路径与效果,且研究资料的时间是截至2013年,在教学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中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通过改进传播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工作者的作用,既能对国民进行心灵塑形,又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传播学科建设是提升艺术生产力的能量倍增器,原创艺术品及其复制品、衍生品和影像记录等,共同构成了特定的媒介传播网络。而基于艺术市场规律、创意产业规律的商业传播机制,可以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展现国家形象,凝聚人心。此外,我们还应精准调控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匹配度,全面提升媒体审美判断力,推动中国艺术形成高原、高峰,积极探索有效的全球艺术传播模式,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把握好艺术与乡村、艺术与城市的发展关系,实现中国与西方、全球与当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产业、文化与生态相融合的大美之境。艺术传播学科是开展美育教学的重要路径,涉及美学与艺术学、教育与社会学、管理与传播学三大模块,它的建构与完善,能够有效提高审美与艺术信息的传播力度、广度、效度,与“五四”时期提出的美育思想有着一种跨时代的联系,既可以助力“十四五”期间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同时又能有效践行西安美术学院一贯秉承的美术救国、美术兴国、美术强国。
艺术传播学专业建设思路
在艺术传播学视野下,艺术创作不再是单向度的推进,而是受到历史与时代的双重影响,艺术创作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生产。任何艺术品都具有图像和语词二元质素,图像背后所蕴含的叙事逻辑既显现出偶然性、自发性、时效性,同时又有其必然性、自觉性、长效性。我们将“图像—媒介”这对概念引入艺术传播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关于图像本体论的新解释,旨在突破以往再现说、表现说、形式说、符号说、幻象说、体验说、实用说等传统的认知,尝试借助媒介理论理解“图像的生命”及图像与世界及历史的关系。在艺术传播学专业建设中,必须在明确理论观念的基础上确定知识结构。E8CE4F7B-7D57-4E7E-9BA5-89ADBB96B1A6
1.理论观念
文化传播机制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它通过与其中最有活力的艺术部分的结合,在传播行为中引导人们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实现审美化生存,同时促进跨文化交流及跨学科、跨专业、跨门类的融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艺术评论作为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能够充分发挥艺术理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学术与艺术的交融及艺术与经济的互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阐述艺术交流中的运行机制及其传播效能;要动态地梳理和分析艺术传播活动中的各类复杂现象和问题;要从管理学思维的层面对其进行理论研究。这时的艺术管理就成为了一门大学问,这也是我们将艺术传播学最终开设于艺术管理专业中的初衷。艺术管理在艺术教育中属于一种顶层设计,起着指挥全局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价值管理的铜钱模式与创意管理的北斗模式结合起来,重视传统美学与数字智能双重引领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体验、价值共鸣、价值消费、价值重构的全体系、全流程的艺术传播管理等。
由于互联网+的巨大赋能效应,视觉形象的数字化趋势不断加速,传播形态、传播模式、传播媒体、传播渠道、传播平台日益多样化,这不断促使社会产生新的文化需求,智慧城市、媒体城市、数字城市、无线城市正在成为与我们生存的实体城市平行的隐匿城市,数字化艺术形态成为新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媒介与交流平台。信息互联、物体互联、价值互联使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综合感官印象更加直观化、视觉化、立体化,不同类型的图像信息转化合成多维度的艺术空间信息流,引导受众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获取更丰富的特定区域艺术信息,提升人们的整体感官审美体验,进而实现文化结构、文化意识的有效传递。同时,在审美经济学、审美心理学的复合视域下探讨全球化与在地化的融合,能够打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限制,将线性的艺术历史脉络与立体的艺术空间景观结合,以代入式的审美认知体验激发大众的超感官思维,建构起层叠交错、流动回旋的美学时空。
当今的艺术系统处于一个消费文化极大发展的语境,从单纯的实体消费到多元的虚拟消费,从流行的符号消费到高端的品质消费,图像消费的内涵和外延随着媒介格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画廊、美术馆、影像、视频、纸媒、杂志、网站、电商等传播平台的相互角力与合作,使艺术评论视角日渐多样化、普泛化、即时化,艺术推介机构和艺术消费者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微妙。这样的现实情势要求人们必须熟悉文化市场经济规律,在众多纷繁芜杂的当代艺术传播案例中,动态地认识艺术流通机制的运行规律,通过互联网+的赋能有效集聚艺术资源,将文化势能转换成社会动能。此外,我们还要密切关注融媒体传播,创造性地审视和重塑媒介,对接商业平台,发挥其经济驱动作用;对接智库平台,发挥其外脑支援作用;对接媒体平台,发挥其人文传播作用,推动传统美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意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知识结构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综合各大专业院校相关课程设置情况,确定了艺术传播学科的核心知识结构,并将其整合为八大单元:导论部分(生产作为艺术传播的起点)、艺术传播行为的产生与发展、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及类型、艺术传播史与艺术媒介变迁、新媒体语境下的艺术传播、艺术传播媒介的相关研究、艺术传播的经济学分析、艺术传播的相关法律问题。其中前四个单元为基础篇,偏重于概念阐述和基础性知识,后四个单元为提高篇,偏重于案例分析和拓展性知识。
所有领域传播现象的起点都是生产,而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塑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也不例外。尤其是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明确了必须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双重实践中,才可能获得对艺术的最终解释。萌芽于17世纪荷兰的艺术商品化潮流,正是现代性起源和早期全球化生产的重要标志。艺术传播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古代的精英阶层主体转变为大众阶层主体,而艺术传播行为的实现则受到传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传播效果这五个主要因素制约。随着“媒介化生存”成为当下社会的现实境况,艺术与媒介的边界日趋模糊,但是各自的概念却逐渐清晰,即媒介区分为艺术的媒介、艺术中的媒介、借助艺术的媒介,艺术则区分为媒介的艺术、媒介中的艺术、借助媒介的艺术。图像传播本身也是一种观念传播,它鲜明地体现了权力、资本、伦理、技术与艺术传播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见性。当代艺术家的能力不再单纯指创造作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艺术与媒介充分融合,并生成最优传播效能的综合素质。而艺术家所面临的艺术自洽与艺术介入的纠缠态,其实正是百年前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艺术为艺术、艺术为人生之理想的对立统一。
新兴艺术类型的不断涌现,使既有的传统艺术形式一方面受到强烈冲击,另一方面也在经历新生。新媒体艺术在跨学科领域里研究审美的问题,远远超越了单一感官本身,但却在更高的维度上返归人类的本真世界,同时这也契合了当代文化主潮。人工智能和媒介技术的极大发展,使得空间尺度不再成为彼此交流的阻隔,交互式屏幕叙事让艺术家、作品、观众可以进行更亲密的交流,静止的完成态实物转变为能动的进行态游戏,而艺术品的形象可以是完全虚拟的,世界可以由各种可能性组成。在想象力消费时代,必须要处理好艺术生产者、消费者与艺术行为的组织者、管理者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种解释不同艺术行业经济现象复杂性的传播学分析路径。而要辨明这种复杂性,就必须考虑到人的复杂性,从法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读艺术现象及其具体问题。从艺术传播学的层面来说,信息资源的公开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优秀的艺术作品理应分享给更多人,但也应尊重和有限度地保护著作权,更加理性地发挥艺术审美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最终实现文化生产领域合理合法的良性发展。
艺术传播学课程改革经验
2016年9月,筆者融艺术传播学课程筹备体会与跨媒介艺术传播知识,撰写了论文《感官联觉机制的历史书写——从古代绘画到当代艺术》,入选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研讨会,之后又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拓展性的研究成果获得西安美术学院学术论著出版资助,2019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同名著作,2020年获得第五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得到全国艺术理论界、教育界专家的肯定和鼓励。笔者还将体现创新教学观念的“艺术史剧场”课程纳入专业建设体系,实现多模块互动的比较教学。笔者又在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专项基金资助下,2018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译著《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与商业》,2018年底上榜全国美术出版联合书单第31期优秀艺术图书。笔者翻译《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与商业》的初衷,就是这本书的着眼点落在经济与市场如何助推17世纪荷兰艺术的商业传播,视角与观点非常新颖,且符合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对笔者的教学理念也有较大启示。E8CE4F7B-7D57-4E7E-9BA5-89ADBB96B1A6
笔者写作及翻译的动机,就是从教研互动的角度出发,注重以研促教、以教带研,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能够取得一定成效的。在平常的教学调研中笔者还发现:有一些骨干教师专业创作和学术科研水平很高,但不太注重教研相长、研学互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他们专长和能力的更好发挥。在近五年的艺术传播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综合各专业学生的反馈情况并进行了汇总分析,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课程教学案例及经验与反思,站在面向未来的角度全面考量今后的专业教学,逐步摸索出一些课程改革创新经验。
首先,在理论阐述上真正实现艺术学与传播学的交叉融合,避免以往同类教材两部分学科理论分而治之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所导致的知识点零散、体系性较弱、学生接受难度大等问题。同时,关注艺术传播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不断增补最新理论成果和代表性案例,并且在“大美育”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进行动态内容分解和体系重塑,积极打造精品课程。
其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指引下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相关理论系统和实践路径。同时根据中央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部署,在文化外交视野下开展国际艺术传播内容的教学。
最后,充分体现全球性与在地性结合的教学特色,完善“三注重”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即注重传统文化、区域文化的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注重跨文化、跨学科、跨媒介的三跨教学;注重与学校目前在美术学和艺术管理专业开设的“艺术批评”课程形成课程群效应。
在以上课程改革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将原先的基础篇、提高篇两大部分调整为思路更明确清晰的理论篇、应用篇,形成双轮驱动教学新模式。理论篇的四个单元分别是艺术传播的学科属性(艺术学的理论、传播学的思维、管理学的视野)、艺术传播的基本原理(概念与特色、历史与现状、价值与功能)、艺术传播的观念逻辑(形象与符号、图像与文本、要素与类型)、艺术传播的运行过程(编码与解码、流通与消费、鉴赏与批评);应用篇的四个单元分别是艺术传播的实践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艺术传播的组织形态(单一结构、交互结构、多元结构、超维结构)、艺术传播的运营管理(行政管理、商业管理、媒体管理、法务管理)、艺术传播的评价机制(介入效果评价、创意质量评价、辐射力度评价、产出效能评价)。上下篇各四个教学单元,每一单元都有小结、案例分析、思考题、延伸阅读材料四个相互衔接的部分,这样设置也有助于教学过程各阶段效果的细分评价,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行为,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学习。
结 语
2021年6月,笔者根据最新修订的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培养计划,完成了艺术传播学新大纲、教案和教学讲义的编制,力争使新版校本教材与现行其他高校同类教材相比体系更完备,逻辑更清晰,案例更典型,精准反映多级教学目标的各学习模块,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能对学生的校外实践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笔者开设的大二年级的城市美学与创意管理课程及专业选修课跨媒介艺术与大三年级的艺术传播学课程形成了梯度教学、嵌合教学、互补教学的联动效应,为今后的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成良,甘险峰.融媒体语境下“第三媒介时代”媒介形态研究[J].编辑之友,2018(1):50-54.
[2]甘锋,李坤.艺术的媒介之维:论艺术传播研究的媒介环境学范式[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5):105-113.
[3]西沐.艺术传播需要学科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拍卖,2019(7):70-71.
[4]鄢红.“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国文化艺术传播[J].中國民族博览,2020(22):248-250.
[5]杨莽华.国家文化公园历史空间的叙事结构[J].雕塑,2021(2):50-51.
[6]武小川.为什么要去农村:“关中忙罢艺术节”策划解读[J].民艺,2021(3):86-90.
[7]田川流.论艺术传播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实施理念[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1(3):16-24.
[8]曹增节.艺术传播学:文献计量学方向[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
(朱平: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E8CE4F7B-7D57-4E7E-9BA5-89ADBB96B1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