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古诗作为独特的文学样式,编入教材后就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语文意义上的阅读,二是文学意义上的阅读。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可以以“意象”为切入点,将语文意义上的阅读与文学意义上的阅读相融合,拓展诗歌教学的审美视域,实现古典文化的传承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单首诗教学从意象走向意味,组诗教学从意象主题走向意象话题。
关 键 词 古诗鉴赏教学 意象 意味 主题 话题
引用格式 王芳.从意象切入展开高年级古诗鉴赏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2(17):37-39.
古诗作为独特的文学样式,编入教材后就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语文意义上的阅读,二是文学意义上的阅读。语文意义上的阅读,包涵理解意思、推敲词语、背诵积累等;文学意义上的阅读,包涵揣摩诗歌形象(意象和意境)、品鉴诗歌语言(诗眼和炼字)、体会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可以以“意象”为切入点,将语文意义上的阅读与文学意义上的阅读完美结合[1],拓展诗歌教学的审美视域,实现古典文化的传承价值。
一、单首诗鉴赏教学:从意象走向意味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必定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鲜明生动地突显于眼前,这是诗中的“象”[2]。诗人在“象”中注入自己的主观情意和审美思维,这就是“意”。诗是意象的艺术,引导学生以意象为切入点,鉴赏古诗,探究诗人构思和谋篇的审美心理,从而获得审美愉悦。下面以《春望》为例,谈谈单首诗鉴赏教学的路径和策略。
1.准确捕捉和理解意象
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寻找诗中描写的景物,形成画面或场景;接着联系古诗的语境谈谈景物的特点,将画面或场景变得丰富饱满。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捕捉诗中的“象”(或者说景物)是没有难度的,而准确地理解“意”尤为关键,它决定了古诗鉴赏的文学性特点。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的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杜甫看到了什么(山河、长安城、草木、春天),要传达什么信息(诗人想表现“荒凉”)后提问:你觉得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
生1:我感觉“破”字用得最好。这个“破”字让我联想到城墙破败不堪,老百姓穿的衣服破破烂烂,住的房子也破损了。
生2:我感觉“深”字用得最好。这个“深”字让我想象到杂草丛生的画面,感觉非常荒凉。
生3:我觉得首联中的“破”和“深”这两个字相呼应,描绘的是一幅荒凉的画面。为什么说荒凉呢?因为首联里还有一个“春”字不能忽视。春天应该是树木葱茏、万紫千红的季节,可眼前看到的却是“国破”和“草木深”,我感受到诗人内心非常悲痛。
教师引导学生凝神捕捉“象”,再关注与“象”有关的修饰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象”中之意。诗歌中的意象分为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3]。小学古诗重情趣和哲思,其意象以描述性意象居多。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探究“象”中之意,助其理解古诗。
2.揣摩意象组合的意境
诗的境界是情与景的契合[4]。厚重的诗不仅要关注意象在整首诗中的作用,还要联系相应的时代背景,揣摩诗人选择此意象组合的意旨,从理解性欣赏走向探究性鉴赏。在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由首联中的景物联想到画面,再由画面想象到诗人的心痛之情后,教师出示杜甫在《丽人行》中的描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初步理解诗句意思后教师指出:杜甫在《丽人行》中写了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主写杨贵妃姐妹的娇艳姿色、豪华的宴饮和所得的宠幸。正是因为昔日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才有了今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凄凉景象。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拓展阅读杜甫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由同一个“象”(春)在不同古诗中的意,推测历史变迁的缘由,深度领悟“象”之深意。
3.体会古诗的审美意味
基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诗人在不同时期呈现的审美思潮、艺术风貌、语言风格具有相应的倾向性,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揣摩古诗的审美意味。
教师出示尾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提问: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一个苍老的杜甫,他白发稀疏,连簪子都插不住了),接着出示杜甫的《望岳》,提问:同样是“望”,青年时代的杜甫望到了什么?(诗人望到了雄伟磅礴的泰山,望到了朝气蓬勃的景象)。教师指出:《望岳》中诗人望到的是大气象,《春望》中诗人望到的是哀伤,是什么让诗人变成如此模样?学生思考后交流。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联系旧知,深切地领悟《春望》穿越千年的哀伤。杜甫的一生是厚重的一生,他以诗歌为镜照出时代的盛衰,我们需要用一生去读[5]。
單首诗教学以意象为切入点,从诗走向史再走向人,调动学生已有的读诗经验,贴近诗人的创作经历,在真实的审美体验中习得古诗词文化,这是古诗鉴赏教学的应然目标。
二、组诗鉴赏教学:从意象主题走向意象话题
以主题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诗进行整合教学,可以以意象话题为支架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鉴赏,有效拓展诗歌教学的审美视域。
1.同主题不同意象的整合欣赏
特级教师张学伟以“乡愁”为主题,选择几组古体诗和近代诗进行整合教学,包括余光中的《乡愁》、高适的《除夕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张祜的《宫秋》、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和于右任的《国殇》。首先,他用现代诗解读古诗,用古诗应和现代诗,这是一种创举;其次,从诗歌的内容选择来看,既有盼望祖国统一的大愁,又有宫女听曲思乡的小绪,多层次、多角度地选材,这是一种创意;第三,从意象的选择和组合来看,“乡愁”落在了不同的物上,隐在具体的画面或场景中了[6],这是一种创设;第四,这组诗教学围绕情感表达的话题,生成了炼字、揣摩意象等子话题,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读诗的思维,这是一种创生。如“乡愁组诗”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出示《杂诗三首·其二》,学生读后,教师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想问什么问题?
生:我想问诗人为什么不问家里人的情况,而单单去问梅花开了没?
师:是啊,诗人按照常理应该先问谁,问什么?
生:应该先问父母的身体是否健康?
师:接着问谁呢?
生:问妻子和孩子的状况。
师:可诗人为什么只写了问梅花呢?(发散思维,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
师:这就是诗人的大手笔,将自己的思念寄托在一朵梅花上。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疑问,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梅花”这个意象中的乡愁意蕴。学生从质疑分析到反省建构,提升了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水平。
同一主题不同意象的组诗学习,以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为切入点,探究不同诗人情感表达的风格和个性,走进其文化心理,激发学生审美鉴赏的兴趣。
2.同意象不同主题的比较鉴赏
小学高年级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同一意象不同主题古诗的对比学习,了解古诗中的经典意象,积累公共文化领域的意象。例如离别诗中的“柳”、思乡诗中的“月”、忧愁诗中的“酒”、言志诗中的“松、竹、梅”,清高孤傲的“渔夫”等[7],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如关于“柳”这个意象的教学,教师出示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诗句后指出:柳树为自然景物,本无所谓情感,但是诗人往往移情于物,物就变得有情思了。这些古诗中“柳”分别寄寓了诗人什么情意?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指出:因为“柳”与“留”谐音,可表达诗人的挽留之意,而且柳树极易成活,也饱含诗人对远行人未来生活的祝愿。
这个教学片段中,“柳”在不同诗人的不同心境下会有不同的意蕴。学生围绕不同主题古诗中同一意象的探究,抓住传统的文化元素,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内涵,探究古人的审美心理。
3.不同意象不同主题的话题探究
不同主题不同意象的古诗整合学习,需要围绕相应的话题遴选诗歌,切不可进行几首诗的拼凑学习。诗歌组合学习的话题设计要基于学生的需要,提升其鉴赏古诗的能力。如古诗中登高佳作颇多,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抒怀排遣情绪。小学高年级学生复习所学的登高诗,可以在比较阅读中生成如下话题:登高望远诗的情感表达,登高望远诗的情与景,古代登高风俗……在此基础上,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话题进行探究。
如教师出示杜甫的《望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后,请学生自由朗读并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相似之处?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生:我们这一组同学都认为这些景物非常大,很有气势。
生:我发现这三首中的景物都具有形态宏伟、气势磅礴的特点。
生:《望岳》表达了诗人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登鹳雀楼》表现了诗人不同凡响的胸襟抱负。
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三首诗表达的情感不一样,为什么选择的景物却有相似的特点呢?
生:我觉得诗人选择天与地这样广阔的背景反衬自己的渺小,突出了孤獨。
生:我觉得诗人通过白云、大海、黄河等景物更能突出心胸的开阔。
生:我觉得诗人通过泰山的高大、雄伟突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师总结:诗人选择的景物和抒发的感情是相互融合的,我们只有努力寻找到情感和景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才能真正明白诗人的匠心,领悟到情景交融的妙处。
这个教学片段中,基于话题“登高诗中景与情的关系”,学生对比不同主题不同意象组诗中“象”的相似点,结合诗人主观表达的“意”,探究古诗情趣与意象的契合点,体会诗人创作的艺术匠心。
组诗整合教学的方式多样,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可以横向整合迁移,也可以纵向整合深化,一定要预设好整合的目的和意义,处理好单首诗教学与组诗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气脉融通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古诗词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曹文轩.语文教学视城下儿童文学阅读的若干关系[J].小学语文,2019(22):10-15.
[2] 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41.
[3][7] 徐旭.小学中高段古诗词中的意象教学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8.
[4] 宗白华.美学与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9-82.
[5] 陈允锋.唐诗美学意味[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33-134.
[6] 张世英.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4-47.
[责任编辑:陈国庆]
*该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文学鉴赏教学样态研究”(D/2020/02/248)、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审美体验与深度学习融合的阅读教学研究”(2019JK13-L37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