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玲,金燕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园艺作物与农作物的生产经营及管理均属于农艺学的范畴。2016年10月16日,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从15 个培养领域调整至8 个,而园艺、作物、草业和种业合并成为农艺与种业领域,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1]。不仅契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求。同时,专业学位改革也能更好服务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随着近年来全日制农业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招生比例的逐渐加大,农业类专硕培养在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类专硕教育培养方案和模式的探索应运而生[2]。
园艺专硕是农业类专硕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其可通过科技兴农达到提高园艺作物产量、增加基层农民收入的目的,更是保障园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世界第一园艺大国[3-4]。园艺产业的不断扩大,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提高园艺专硕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改革之路势在必行。
园艺专业包含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学、茶学和药用植物资源工程多个学科。园艺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以园艺植物为对象,涉及园艺产业链各环节,包括园艺植物良种繁育与推广、园艺产业园区及生产基地规划、园艺设施设计与建设、园艺作物生产管理、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营销及园艺植物功能成分研究与利用。园艺作物品质上的不断提升和新品种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深入研究园艺学科是非常必要的,促进此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加快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和任务。而园艺专硕的培养是园艺行业快速发展,园艺研究成果转化所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加强园艺学科专硕培养方案的研究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以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园艺方向专业硕士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在园艺学一级学科背景下,逐步形成了园艺植物种植资源与良种繁育、园艺作物栽培与推广示范、园艺植物功能成分研究与利用、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园艺产业经济与文化共5 个研究方向。多年来,学院在相关研究方向不断充实师资队伍,加强平台建设,在园艺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社会影响力,为全国果蔬花茶和药植等领域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过硬本领的专业技术人才。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园艺专硕的培养质量,通过分析相关农业院校园艺专硕培养模式和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园艺学科发展,与园艺学院师资和科研特色相符,和湖南园艺产业紧密联系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5]。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发家致富,则需要农业专业人才助力[6]。我院园艺专硕培养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为实现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具体要求为:
(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从事特定职业工作的素养和创业精神;具有严谨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园艺领域坚实基础理论、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农业技术推广理论和方法,掌握园艺科学最新成果和应用技术,能够独立承担园艺成果推广、技术指导、生产组织及经验管理任务,具备编制园艺发展规划、开展咨询服务等综合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书刊,能撰写外文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领域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养。
我院园艺专硕的学制由2018 版培养方案的2年改为2021 版培养方案的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我院园艺专硕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等组成,主要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为满足学生科研论文撰写需求,2021 版新的培养方案增补了科技论文写作内容。而园艺综合技能、园艺研究进展和园艺产业经济与文化必修课的开设,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从事园艺生产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了解园艺领域前沿动态,掌握园艺产业文化和经济地位。此外,结合园艺一级学科下的各二级学科特色,增设了与茶学和药用植物工程学相关的选修课程,满足大园艺背景下学科差异的需求。
表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专硕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实践环节是专硕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园艺专硕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充分结合我院科研和人才培养特色,设置了专业实践(科研和社会实践)、学术交流和文献阅读环节,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其中,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必修课,计6 学分。其他实践环节如学术交流计2学分,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计1学分。具体如下:
(1)专业实践。
园艺专硕须到企业或行业进行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训练,并提交不少于5 000 字的实践研究报告。实践训练可以是园艺作物生产实习、园艺作物生产实际问题调研、技术推广示范与服务等。实践训练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时间和形式上采用集中与分段、个人与集体、课堂与课外、校内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专业学位教学实践基地。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研究生专业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质量评价,促使研究生通过评价和反馈来不断提高园艺作物生产理论水平,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由学位点和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对其实践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给予6 学分。
(2)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学术活动须贯穿研究培养全过程。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相关学院或学校组织安排的学术会议或讲座,总次数不少于5 次,其中,作为主讲人交流2 次。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会议,了解该专业的科技前沿。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情况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所在学院备查,考核合格者给予2学分。
(3)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
作为研究生,应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相关领域技术、方法、研究进展的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同时,还应具备阅读中外文文献,并撰写综述报告的能力。这不仅可以为研究生凝练研究方向、探寻研究方法提供信息来源,同时还能为获取本学位须发表相关论文的要求打下基础。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必读书目和不少于50 篇(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的研究文献,并撰写至少1 篇文献综述报告,交所在学院备查,考核合格者给予1 学分。
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高质量研究生至关重要,而有效的培养方式和严格的过程把控是关键。经过不断积累、优化、改革,我院园艺专硕的培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初步成效。
(1)注重校外实践基地平台建设和利用。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通过校—企/校—事业单位合作的模式,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对园艺专硕实施联合培养,双导师制度。经过多年积极探索和实践,本专业领域多团队通过与湘丰茶叶有限公司、东莞国森园林公司、盘龙山庄、湖南省园艺所、湖南省茶叶所等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事业单位有利场地、实验条件、资源和资金,确保研究生校外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同时,研究生导师团队则能够充分发挥本专业的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还能与其他农业类事业单位共享科研平台和实验资源,促进科学研究的良好发展。
(2)落实研究生培养责任,实行导师负责制。我国专硕采取的双导师制度,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辅。校内导师由本校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业教师担任,负责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道德和学风教育,实验室安全培训与日常管理,研究生期间的培养计划,指导论文选题、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工作,校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指导等。校外导师主要协助研究生完成校外专业实践过程中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实践研究,利用校外具有生产一线经验优势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研究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规范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落实过程控制。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实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湖南农业大学为此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2021 版培养方案中,在学制为3年的基础上,规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1 个月内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第3 学期,参加所属学位点组织的学位论文开题,由本学位点硕士导师或高级职称人员5 人以上对研究生开题报告书、开题汇报情况进行评审,确定其是否通过开题并提出修改意见。第4 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检查研究生学习科研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和帮助研究生发现和解决学习科研中存在的问题。第6 学期,在满足本学位获取要求前提下,研究生方可申请毕业答辩。为了提高本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论文评审由原来的学位点送审改为研究生院统一送审,规范人才培养每一环节。
综上,专硕教育所培养的具有复合型和应用型特点的专业创新人才逐渐被社会所认可。为实现现代园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调整园艺专硕培养目标,推进培养方案和模式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刻不容缓。我院园艺专硕的培养充分考虑我校学科建设实际,结合学科特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专硕教育模式。同时,也因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工程庞大,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培养环节中的所有问题,只能通过不断调整并完善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实践制度,才能持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