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和通
(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建福州 350025)
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支撑教育、教学、教研的文献信息中心,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1]。中学图书馆员必须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促进知识共享与融合。探索中学图书馆员的角色和职业素养目的在于:推动高校改进图书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让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辅助教育主管部门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吸纳优秀人才,为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学图书馆员,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我价值。
近几年,“全国最美校园书屋”“最美基层图书馆”的评选引发学校图书馆空间改造的浪潮。一个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馆舍环境既能吸引读者,又能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图书馆建筑对承重、采光、通风、降噪的要求有别于其他建筑,而中学图书馆在功能区划分上也与其他类型图书馆有所不同。作为管理者和使用者,中学图书馆员应介入新馆设计或旧馆改造的全过程,在“借、阅、藏”一体化的基础上开辟学习研讨空间、青少年创客空间、媒体艺术空间、校史展览区等,对软装方面的家具采购和氛围营造应提出建议,努力将图书馆打造成师生智慧中心、成长中心和活动中心[2]。
文献信息资源是开展阅读活动、弘扬优秀文化的基础。中学图书馆员是馆藏建设的“守门员”,应守好学校信息资源的高地,为图书馆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主要承担以下工作:(1)根据读者需求制定馆藏政策和发展规划,优化馆藏结构,权衡文献的载体类型、语种、复本数量、学科类目及比例、完备程度等,合理采购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2)对现有馆藏进行评估、剔除,保证其合法性、适宜性和可观性,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新成果配置文献信息资源;(3)促成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4)收集本校教育教学成果,整合网络上的学科资源,建设机构知识库。
中学图书馆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3 项与图书馆密切相关。鉴于此,中学图书馆员应:(1)积极开展文献导读、文化讲座、征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人文和科学知识[3];(2)由于互联网信息体量庞大、良莠不齐,中学图书馆员应教授给学生评估、检索、利用信息的方法,培养其批判质疑的精神;(3)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利用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某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其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学图书馆员是学科教师的合作伙伴,主要体现在:(1)协助教师备课,进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参与知识交流;(2)利用科技查新、论文查重、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协助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成果的转化,提高其论文发表质量;(3)助力教师开发出立足国情、地情、校情又兼具国际视野的校本课程和教材;(4)针对教师开设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个人知识管理的课程。
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对馆员的素养要求各有侧重,中学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应当与中学的教育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与中学图书馆的工作任务相适应,主要包含以下8 个方面。
中学图书馆员承担弘扬文化、促进知识交流的使命,应具有主动服务师生的觉悟。中学图书馆员应该主动在校园内营造包容的阅读环境,保障读者平等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权利,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读者的隐私。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还应遵守师德规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4]。
信息素养是中学图书馆员的核心素养,它包括敏锐的信息嗅觉,灵活的信息获取技能,乐于分享和表达的态度,以及用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体现在以下工作中:(1)信息技术的运用,如办公软件、文献集成管理系统、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希沃电脑、电子阅览室管理软件的操作,以及多媒体制作、纸质文献数字化等;(2)信息资源的组织、检索、评估、挖掘,向读者提供信息咨询和信息素养培训;(3)图书馆网站、学校机构库、学科导航等平台的建设;(4)文献数据库的选购与利用。
为了促进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做好参考咨询工作,中学图书馆员需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包括:(1)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2)文献学知识,特别是其下属的目录学、书评学、文献计量学等分支学科的知识;(3)相关学科知识,由于图书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掌握信息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也很重要;(4)与中学图书馆建设规范化有关的行业标准和法规,例如,《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2018版)》《中小学图书馆评估指标》《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图书分类法、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知识产权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国际图联学校图书馆指南(第2 版)》等。
中学图书馆员需具备优秀的行政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1)对文献信息资源、馆舍、设备、读者、员工、经费等图书馆要素的管理;(2)为图书馆发展协调各方资源,与校内的教研组、处室、学生会及校外的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献和技术供应商进行合作;(3)中学图书馆的馆长需具备领导力,即做出决策并带领团队实现目标的能力。
中学图书馆员的教学活动广泛存在于阅读指导、读者培训以及嵌入式学科教学中。因此,中学图书馆员需做到以下几点:(1)深入了解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知识需求、学习困难,针对不同学段设置课程体系,做好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2)就课程内容而言,中学图书馆员主要传授图书馆利用、信息检索、个人知识管理、研究性学习方法等贴近学习与生活、有利于读者职业发展的内容;(3)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这里归纳美国学校图书馆员协会在《适用于学习者、图书馆员、图书馆的学校图书馆标准》中的相关表述:第一,图书馆员应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主动性,鼓励他们提出基于个人兴趣或课程主题的问题[5];第二,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保持平等、包容、互动、合作;第三,协助读者填补知识空白、延伸拓展相关领域知识,进而创造新知识并分享学习成果,在个人兴趣领域终身学习;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和构建安全的、负责任的、遵守道德和法律的信息行为。
中学图书馆员的审美趣味决定了图书馆的品位和吸引力:(1)一位着装得体、谈吐优雅的图书馆员能给读者呈现出更有亲和力的形象;(2)懂得室内设计的风格流派、色彩搭配、光线利用、绿色环保和装饰艺术,才能与设计师一起创造整体和谐美观的馆舍环境;(3)较高的审美水准可以为文档排版、图书加工、海报设计、网页设计增色不少;(4)审美能力有助于中学图书馆员挑选艺术类和装帧精美的书籍,以作为美学教育的载体。
语言能力不仅包括语音、修辞等技法层面,还包括思辨、应变等心智层面,需长期训练,久久为功。我国的中学图书馆员需掌握汉语和至少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口才、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强大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出色地应对人际沟通、演讲、教学以及文献信息筛选等情境。
中学图书馆员从事科学研究有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势,这一优势有利于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参与学科教师的课题研究、进行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实践研究。但能否取得研究成果还仰赖图书馆员自身的科研素质,包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洞察力、刻苦钻研的意志力和进取心、团队合作的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等。
笔者在参照国际图联《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中文版)、国标《中小学图书馆评估指标》、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管理的核心能力》等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对前述职业素养结构进一步归纳,草拟出适用于我国中学的图书馆员素养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6-8]。该评价体系的实施应遵循三大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地区、学校、岗位的具体情况调整指标和赋分;(2)以人为本原则,师生读者是评价中学图书馆员的主体,用人单位和同行在评价过程中也应占有权重;(3)与时俱进原则,该体系应随着教育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等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图1 中学图书馆员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因各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以及人事招聘中的“教辅人员”定位等原因,部分中学图书馆员被边缘化,例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脱钩、缺乏中级职称、兼任多项行政工作等。为了促进中学图书馆的规范化,提高馆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建议采取以下办法:(1)严格落实达标校评估标准,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保障中学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2)打通中学图书馆员的晋升渠道,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荣誉评比中争取与学科教师同等待遇;(3)设置专项经费,建立覆盖馆长和普通馆员的培训课程体系,加强继续教育,把行业专家请进来授课,让图书馆员走出去参观交流,同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保证参与者切实掌握课程内容;(4)扩大对中学图书馆工作的宣传,提高中学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
打铁还需自身硬,图书馆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养:(1)主动参与教研,积极嵌入课堂,了解师生读者的深层需求,有为才有位;(2)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学会自我调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3)坚持阅读,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确定专攻领域、学习方法和掌握程度,进而形成个人知识体系;(4)与时俱进,了解图书馆学的理论前沿,学习运用新技术、新方法;(5)涵养并提升个人品味,例如,学习音乐、绘画,参观展览、阅读空间等,欣赏美才能创造美;(6)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充分评估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确立合适的、可实现的目标和发展路线,再对目标进行分解,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7)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凝练理论经验,做好科学研究。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中学图书馆面临的读者需求、文献资源及信息技术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学图书馆员应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不断革新知识、理念、技术、方法,嵌入教育教学当中,提供令师生读者满意的服务,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