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艳,王璐,张松松
(金陵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
自中国大运河项目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大运河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从历史学、地理学、旅游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大运河保护与发展进行多元化探究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1]。与此同时,字幕翻译在大运河文化“走出去”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大运河传奇》纪录片属于《国宝档案》栏目,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推出,在国内外大受欢迎,极具观赏性。该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研究视域,从语言、文化和交际3 个维度探究纪录片字幕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冀希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和大运河对外传播工作献上绵薄之力。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起步于2001年,近年来,随着生态语言学的快速发展,生态翻译学研究在国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将“生态学”和“翻译学”进行结合,主要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
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是翻译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借助翻译生态和自然生态特征的同构隐喻,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对翻译生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2]。“适应/选择”学说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就是生命体必须适应自然环境,这是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将这一学说应用到翻译中,便可得出结论,译者在翻译时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且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具体来讲,译者需要实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化。“整合适应选择度” 可用来衡量翻译质量,“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便可称为“最佳翻译”[3]。
纪录片是中国文化的载体,纪录片“走出去”能真实反映中国文化,有利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清中国声音”,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字幕翻译能够使观众更加正确的认识中国文化[4],在纪录片文字呈现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字幕翻译的质量不仅事关观众的理解,更关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字幕翻译具有口语性、简洁性、文化性、即时性等特点[5]。字幕翻译的口语性指影视作品语言以口语为主,因此译者必须尽量简洁易懂,贴近观众生活,准确传达源语含义;简洁性指翻译时译者需要省略不必要的信息,以适应屏幕宽度;文化性指字幕会表现当地的文化生活环境,翻译时译者必须考虑到两国文化的差异,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其适合字幕翻译的生态环境;即时性指字幕需与影视作品的声音和画面相协调,翻译时译者必须在不影响观众阅读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内容的多少。
生态翻译学中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不能直接字面翻译,而是应该根据一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作出适应性选择,以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和语言习惯。
在词汇方面,中、英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中文辞藻华丽,英文朴实简约。此外,词类转换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名词与动词的转换较多:汉语具有动态性,常用动词;而英语具有静态性,名词使用较多。
在句法方面,中文注重“意合”,即从句间较少使用连词和介词,读者通过上下文的连贯,能自行理解词句间的句法和逻辑关系;而英文属于注重“形合”,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会直接外显。特别是在纪录片中,汉语以图片作为辅助表达,呈现出简洁的特点,更加不注意逻辑连接词的使用。
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必须“适应”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生态环境,根据英汉语言在表达逻辑关系和词语选用等方面的差异,做出适当调整,从而实现“语言维的转换”,使目的语观众对纪录片的理解与源语观众产生相似的反映。《大运河传奇》中的翻译实例充分体现了上述特征。
例1:当年三月,运河之上,南浔的队伍千船随扈,御舟逐波。乾隆皇帝凭栏临风,心情大好。
译文:In the third month that year,the Emepror’s fleet is about to reach Hangzhou via the Canal.Seeing the hundreds of boats sailing on the Canal,Qianlong turns spirited.
分析:原文“千船随扈”“御舟逐波”“凭栏临风”等为四字词语,体现出汉语的辞藻华丽的特点,翻译时译者并未按字面意思翻译,而是进行了语言维的调整,用朴实简约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使用合并和调换语序,将“运河之上”与“御舟逐波”翻译为“is about to reach Hangzhou via the Canal”;又将“千船随扈”与“心情大好”调换语序,用非谓语动词作原因状语,外显出两个中文短句间的逻辑关系,使行文更符合英文的逻辑;增译“in”“via”等介词,使译文符合英语“形合”的特点;省略了没有实指意义的“凭栏临风”,减少读者的信息负荷,体现了字幕翻译简洁性的特点。
例2:因为开凿这条人工运河,还诞生了一座城市——扬州。
译文:The digging of this artificial canal even gave birth to a city,namely,Yangzhou.
分析:“开凿”为动词,译文中进行了词类转换,将动词转换为名词,处理为“digging”,符合英语的静态特点,适应了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原文中缺少主语,而在译文中用 “The digging of this artificial canal”作为无灵主语,增强了译文的连贯性,与英文注重“形合”的特点相一致,实现了“语言维度的适应与选择转换”。
生态翻译学中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强调,译者不仅要达到语言维度的对等,还要关注到两国间文化的差异,从文化视角出发,深刻理解两国文化,传递源语信息,使读者获得相似的反应。“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6]因此,翻译时,译者必须要从目的语读者的视角出发,考虑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接受度,恰当利用字幕翻译的特点,以达到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获得合适的译文。
例3:一时间人人都幻想着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译文:Everyone imagined that they could get rich and go to Yangzhou by riding a crane at a time.
分析:原文“腰缠十万贯”中的“贯”属于文化负载词,为中国文化所独有,指旧时用绳索穿过外圆内方的铜钱,每一千文为一贯,为了方便带着,所以串起来缠在腰上。而此处,译者考虑到屏幕大小的限制,并未将其解释出来,而是采用归化译法,译为“get rich”,摆脱源语语言限制,很贴切地将译文融入了英文生态系统,具有和谐美,符合字幕翻译简洁性和文化性的特点,成功地进行了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而后一句“骑鹤上扬州”,比喻一个人十分贪婪,既想驰骋官场,又想发财,还想成仙,此处译者采用了异化译法,古代扬州城就有“鹤城”之说,所以有必要通过翻译,将“鹤”与“扬州”的关系介绍给目的语读者,在保持源文本的风格和特色的同时,也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例4:在高高的马头墙外面是看不出来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译文:Why can’t people see it outside the high Ma Tau Wall?
分析:“马头墙”是中国徽派建筑的特征之一,其墙垣高于两山墙屋面,形状与马头相似,所以被称为“马头墙”。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大运河传奇》英文字幕将“马头墙”直接音译,并配以纪录片画面,充分利用多模态文本的优势,保持目的语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使其更直观、准确的理解“马头墙”的形象。可见,译者通过此方法,利用字幕翻译即时性的特点,实现了“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图1 《大运河传奇》中“马头墙”(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庚申认为,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不仅需要转换语言信息、传递文化内涵,还应该注重交际意图的传达,也就是说,译者需要进行“交际维适应性转换”[7]。译者为将源语作者的交际目的和意图表现出来,就必须对源文本信息进行一定的调整,充分考虑目标语观众的交际要求,促进源文本在新的生态环境中实现一定的沟通和交流目的,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大运河文化遗产。
纪录片《大运河传奇》中,有不少对历史专家的采访,在口语表达中出现语法错误或重复等现象难以避免,译者在翻译成英文时,并没有将被采访者的话语一字不落地转换,而是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注重交际,准确传达出源文本信息,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例5:扬州就是大运河开凿以后,就凸显出它的这样一种,一种交通的优势,就是它处在,正好处在这个长江边。
译文:After the Grand Canal was dug,Yangzhou highlighted its traffic advantages.It happened to be seated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分析:原文中“它的这样一种,一种交通的优势”是典型的口语表述,出现了明显的啰嗦和重复,而在翻译时,译者省略了重复表达,直截了当传递原文信息,十分简洁,便于观众理解。
例6:而且南方的这些要到北方地区,必然要从扬州走。
译文:Moreover,the grain in Southern China must pass Yangzhou to reach Northern China.
分析:原文被采访者在表达“这些”时,出现了明显的停顿,其实想要表达的是“南方的这些粮食”,若不考虑英语生态特征,将其译为 “this must pass Yangzhou”,这样的译文会使观众不知所云,因为在上下文指代并不明显的情况下,这增加了观众理解的难度;而译者从目的语观众的视角出发,准确地把握了原文要传达的交际含义,增译了“grain”,符合译文的生态环境,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信息。
例7 如表1所示。
表1 《大运河传奇》字幕原文-译文-回译分析表
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源文本中的问句属于口头用语,译文考虑到了字幕文本瞬间性的特征,将原文进行切分,把长句译为小短句,通过两个疑问句的形式,加强了疑问的语气,引发观众思考,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目的和意图,实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高质量的译文不仅需要忠实于源文本,或是满足读者的需要,还需要有一定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而所谓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是指译者翻译时,在一定翻译生态环境中,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对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因此,译作需要从多个维度,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选择转换,根据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作出“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创作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文,这样才能适应目的语的生态环境,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从上文的分析可见,《大运河传奇》 的字幕翻译中,首先在语言维上,译者通过合并、词类转换、调换语序等的翻译策略,从微观语言层面对译文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翻译生态环境;其次在文化维上,译者通过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适当利用了多模态文本的特点,较好实现了文化维度的适应性转换;最后,在交际维上,译者通过增译和省略等翻译策略,使译文在新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实现了一定的交际目的,达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大运河传奇》的字幕翻译能够很好地做到多维度适应,是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作。
生态翻译学理论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译者应当从“三维”角度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大运河传奇》作为一部由央视出版的纪录片,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译者运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策略,使译文在翻译生态中实现了“三维”转换,在宣传运河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运河不仅承载了自然美丽风光,更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颗瑰宝,但是国内从翻译学角度对大运河的研究仍有待发展,外语译者应该承担起弘扬大运河等文化遗产外宣的责任,让世界正确认识大运河文化,讲好大运河的故事,使大运河文化带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