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愈加开放。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由此呈现出帮助性、叛逆性、区隔性等新的时代特征,也暴露出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青年亚文化影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泥沙俱下的亚文化内容影响青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圈层间的“沟壑”影响青年之间的沟通交流等等。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以主流文化引导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对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的消极成分及时进行干预,助推不同青年亚文化的“破圈”、促进圈层力量的联结等,推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圈层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4-0-0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复杂的社会结构、变化莫测的利益诉求,使得青年群体在媒介选择、信息传播、思想观念等方面变得愈加开放,青年亚文化也在此背景下变得更加多样化。各式各样的青年亚文化是广大青年在时代中的真实生活写照,对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但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对主流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待青年亚文化,应该保持理性态度,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促进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有效融合,从而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1 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的新特征
青年亚文化就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边缘文化,它是青年群体基于共同的兴趣、价值及利益诉求来表达自我、建构自身意义的文化实践[1]。在互联网时代,青年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方面都出现了变化,因此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也产生了新的特征。
1.1 帮助性
针对形形色色的青年亚文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偏向于消极的一面,但不应该丑化青年亚文化,而是应该从客观的角度深刻了解青年亚文化。自互联网技术兴起以来,“丧文化”“饭圈文化”“佛系青年”等青年亚文化被互联网唤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青年群体追求个性和热爱自由,创造出符合他们性格的亚文化,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获取社会认同、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实现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互补,增强社会文化的多样性。青年在遇到不公、面临挫折、缺少动力时,青年亚文化就成了他们发泄负面消极情绪、释放沉重压力的“回收站”。很多时候,青年亚文化不是为了反抗,而是遵守规则,这只是青年选择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例如,“躺平”“拒接加班”“996”表面是青年对工作的不满,实际表达的是对公司不平等雇佣制度的抗议。“内卷”“卷起来”表面是朋辈之间的恶意竞争,实际是青年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激励,甚至有很多青年在自己的学习课桌或者工作台上,贴上“宁愿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别人”的标语,时刻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努力前行。因此,如果从积极的一面看待青年亚文化,会发现它在青年群体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帮助青年奋发前进的作用。
1.2 叛逆性
叛逆性是每个时期的青年亚文化都会呈现的特征,不同时期的青年群体都会有属于他们时代的叛逆。如早期的“港式大波浪”“歌舞厅迪斯科”,后来的“超级女声”“想唱就唱”,以及现在的网络“恶搞文化”“直播文化”都是当时青年群体表达叛逆心理、追求个性的一种方式。伴随网络技术的發展以及新媒介的延伸,青年能够在宽阔的网络空间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群体和圈子,比如微博超话、绿洲、B站、小红书、抖音等都成为当代青年亚文化的栖身之处。在微博超话中,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年聚集在一起,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多数是以明星和粉丝为主。在超话里,粉丝和明星可以互动沟通。在B站中,网友制作的短视频和鬼畜视频占据榜单的前列,吸引了越来越多喜欢二次元和鬼畜视频青年爱好者的目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主流文化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影响,是对父辈和主流社会约束及规制的反抗,以一种谐谑的方式来反抗社会的精英文化。
1.3 区隔性
不同时期、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青年亚文化,在同一时期也会有不同类型的青年亚文化。形成不同类型青年亚文化圈层的原因有代际差异、审美不同、兴趣爱好多样等[2]。二次元、御宅、饭圈、星座、嘻哈、弹幕、锦鲤、吸猫族等都表明了青年亚文化内部情况的复杂和同一时期情况的复杂。例如周杰伦是80后、90后一代青年群体崇拜的对象,他的《双截棍》《霍元甲》深受青年人的喜爱,表达了青年人的反叛心理;蔡徐坤是00后一代青年群体的偶像。在2019年,周杰伦和蔡徐坤的粉丝群体在微博超话展开了一场“打榜之战”,这次事件深刻地反映了不同世代的青年亚文化之间在审美和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多样化青年亚文化的形成,面对不同类型青年亚文化的隔阂,打破壁垒,实现“破圈”,成为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
2 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空间成为青年亚文化的新阵地,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青年亚文化的泛滥,对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群体产生了一些影响。
2.1 青年亚文化影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应运而生,碎片化、娱乐化、以广大青年的兴趣爱好为主的青年亚文化蓬勃发展。虽然各式各样的青年亚文化在吸引青年群体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其蕴含的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匮乏,甚至有些性质恶劣的青年亚文化会威胁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当代的青年亚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比早期的信息含量要多得多,信息数量之多必然会带来信息内容之杂,一些带有负面信息的和性质恶劣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志薄弱、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青年误入歧途。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含有太多娱乐化、休闲化的信息内容,吸引了青年群体的关注,分散了青年群体的注意力,使他们有较少的精力去理解和关注党的理念,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党的忠诚。同时,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良的言论,可能会使青年群众产生对共产主义信仰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质疑,对青年群体的思想认知产生巨大的冲击,使他们与我国主流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32D49166-EDE8-451F-8B33-264FBA905633
2.2 泥沙俱下的亚文化内容影响青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就是基于青年群体的兴趣爱好和利益诉求而设计制作出来的内容,其内容泥沙俱下,包含很多消极、暴力、恶俗的元素。但是这些丰富多样的内容极易引起青年群体的兴趣,严重的可能在潜移默化中瓦解青年的思想价值防线。例如丧文化、屌丝文化等不具备积极因素的消极精神与消极态度,通过网络会影响青年群体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并且随着圈层运动的扩大,这种消极精神和消极态度会不断扩散。相关部门和单位如果不能对这些消极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管,不能及时解决青年群体暴露出来的思想问题,就会严重影响青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青年群体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不具备判断事物是非对错的能力。青年亚文化中有积极向上的、消极落后的,也存在披着积极向上的“羊皮”、实质却是消极的甚至恶劣的内容。这些复杂的青年亚文化很容易混淆青年群体的目光,致使他们作出错误的判断,轻信与社会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亚文化内容,从而影响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2.3 圈层间的“沟壑”影响青年之间的沟通交流
青年亚文化圈层之间存在“区隔性”,不同文化圈层间有巨大的“壁垒”,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封闭,很少产生交集,圈层中青年的人际交往也仅限于圈层内部,与圈外人员的联系很少,圈内与圈外的感情形成较大的反差,圈层间的沟通交流形成较大的“沟壑”。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青年亚文化圈层之间的兴趣爱好不同,这些青年群体之间很难有共同的话题,沟通起来很难产生共鸣,久而久之就造成不同文化圈层的青年群体不善于与其他青年群体交际,他们只注重深化与自己圈层内成员的情感交流,却很少与其他人进行人际交往,使得不同圈层间的“沟壑”愈加深邃。另一方面,同一文化圈层的不同类别圈层之间的竞争使得“沟壑”越来越深。由于亚文化圈层之间的“区隔性”,形成了不同文化圈层的竞争性。“当一个圈子一旦形成就具有了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成员们的集体认同往往建立在与其他圈子的比较和竞争之上。”[3]例如,“饭圈文化”存在明显的竞争,不同的粉丝圈有自己拥护的偶像,这些粉丝为了维护自家偶像的形象和利益,就会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为偶像“打榜”等等,严重的可能引起圈层之间相互攻击对方偶像,出现网络骂战等不良现象。
3 引导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滋养青年亚文化的生长。青年亚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挖掘和利用好青年亚文化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情感凝聚力,就会对青年群体的成长产生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引导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有以下几个路径:
3.1 以主流文化引导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
一方面,拓展主流文化的传播渠道,为引导青年亚文化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强大有力的平台。主流媒体是主流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媒体在传递主流文化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一些新兴媒介如抖音、快手、B站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如果将这些新兴媒体加以利用,会对主流文化的传播产生很好的助推作用。例如,在抖音这个充满娱乐的平台中,拥有大量粉丝的李子柒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有了一丝宁静,激发了观众对美丽乡村风景的向往。另一方面,适当地转化和利用青年亚文化,为青年亚文化的正向引导提供力量。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中蕴含着很多积极的成分,与主流文化一致,如果充分利用青年亚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借助主流媒体进行宣传,不仅可以实现对青年亚文化积极成分的认可,更是对主流文化的宣传,有利于给予青年亚文化正确的方向引导,指引青年亚文化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的“次元壁破裂”,从而实现青年亚文化的“主流化”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化”。
3.2 对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的消极成分及时进行干预
一方面,要对性质恶劣的青年亚文化进行抵制。复杂的青年亚文化中既有积极的力量,也有消极的力量,如果对消极的力量没有及时干预或者制止,就可能随着其性质的恶劣变成具有危害性的行为,从而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饭圈文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青少年沉迷于追星,对偶像形成了一种“毫无底线”的爱,哪怕偶像做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仍有部分粉丝对其一味维护,不利于青年粉丝价值观的养成,同时也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要引导消极的青年亚文化朝積极的方向转化。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具有两面性,不能因为其可能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就忽视其潜在的积极作用。在不干预青年群体兴趣爱好的同时,引导青年亚文化从消极的一面转化为积极的一面,对引导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饭圈文化”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但是通过适当的引导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饭圈女孩”的一些行动受到了央视和共青团中央的点名表扬,她们以自己偶像的名义为疫区捐献金钱和物资,并积极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贡献了“饭圈文化”的力量。除了在疫情期间,这些“饭圈女孩”还经常参加扶贫、赈灾、捐助等公益活动[4]。
3.3 助推不同青年亚文化的“破圈”,促进圈层力量的联结
一方面,要融合多元主体的力量,为青年亚文化联结力量提供动力。实现青年亚文化的“破圈”,打破不同圈层之间的壁垒,不仅需要各个亚文化圈层内的核心人物对其他人加以引导,而且还需要依靠社会中不同力量的支持,如网络技术的赋能、网络平台的助力、相关部门的指引、相关政策的引领。只有充分发挥多种力量,才能将不同空间的多重力量聚集起来,从而实现不同青年亚文化的“破圈”,破除不同青年群体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不同青年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推动青年群体之间团结力量的联结。另一方面,要促进不同青年亚文化之间的信任对话,为不同青年群体间的情感流动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不同的青年亚文化圈拥有自己独特的规则和话术,使得不同文化圈层之间出现内部和外部的复杂壁垒。成功的“破圈”需要促进不同青年亚文化圈的相互信任,进行真诚、积极、相互信任的对话,推动圈层间力量的联结。例如,2022年我国疫情又一次反弹,上海疫情突然暴发,许多人不得不居家办公。过去两年多,疫情催生了“直播+健身”这种新业态,明星刘耕宏将周杰伦的《本草纲目》改编为毽子操风靡网络,吸引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积极参与刘耕宏的健身直播,刘耕宏通过“网络直播亚文化”为观众提供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特别是由于网络直播受众以青年群体为主,这一举动有利于青年群体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刘耕宏的这一做法更是得到了一些主流媒体的点名表扬。还有一些中小学老师将刘耕宏的《本草纲目》毽子操改编成适合学生的动作,带领学生跳操,很多00后甚至是10后的学生不认识周杰伦也没有听过他的歌,这种做法促进了90后一代的文化“出圈”。
4 结语
应正确对待互联网时期的青年亚文化,既不能对其过分美化,更不能过度妖魔化,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和分析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对其积极因素进加以应用,对其消极因素及时摒弃,更要善于引导消极因素往积极的一面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各种新兴网络平台,以主流文化引导青年亚文化,促进青年亚文化圈层的“破圈”,充分发挥其力量联结作用。推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突破自身原有价值,促使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有效融合,从而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青年亚文化在未来可以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怡楠,段禹.青年亚文化透视与引导[J].人民论坛,2021(36):123.
[2] 曾一果.后浪:代际更迭与我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转向[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59.
[3] 刘胜枝.值得关注的95后群体文化圈层化、封闭化现象[J].人民论坛,2020(Z2):132.
[4] 曾一果.从“圈地自萌”到“文化出圈”:社交媒介环境下“饭圈”文化的自我突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9):6-13.
作者简介:张梦圆(1996—),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32D49166-EDE8-451F-8B33-264FBA90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