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许多人为了追求身体健康会选择去健身,健身也逐渐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活动。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体育作为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体魄的重要课程,也应该不断优化其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健身的理念和良好的运动习惯。从终身健身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终身健身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借鑒。
[关 键 词] 终身健身;高校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133-0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一系列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投入各种各样的健身活动中,“终身健身”的理念应运而生。随着新一轮高校改革的深入推动,人们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关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工作认同。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抓住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理念,教给学生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以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投入学习生活中。因此,高校一定要深入分析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探索相关的优化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终身健身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终身健身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锻炼理念,目的就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应该坚持体育锻炼。终身健身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有着明显的差异,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时间,而是要求学生在课外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养成终身健身的理念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从小学开始,体育课程一直都是学生的必学科目,究其原因,主要是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是学习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终身健身的理念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健身的习惯。高校所组织的体育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健身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理念,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终身健身”为指导思想来不断提升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还有在“终身健身”理念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的技巧,顺利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终身健身”理念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改革方向,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在“终身健身”理念影响下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比如对于一些耐力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参加长跑、足球等活动;对于一些个子比较高的学生来说,可以参加篮球、跳高等活动。对于一些柔韧性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参加健美操、体育舞蹈等活动。当学生有了终身健身的意识后,他们便会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活动,不再需要他人的监督。终身健身体育理念不仅仅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参与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体育活动,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终身健身”理念是目前高校体育改革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终身体育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意识。
二、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滞后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一直在不断变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模式滞后。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这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味关注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每一天都在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而不会去考虑学生真正想要学什么。还有一些体育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发动者,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相关的体育动作,这种教学方法体现出体育教学的保守性和局限性,教师也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健身指导的价值,学生对于每一个教学动作只能接受,但是却不知道学习这一动作与终身健身有什么关系,这就使得教师只是将教材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只是了解了一些浅显的体育知识,教师不会带着学生深入研究体育活动的内容,没有办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终身健身的重要价值,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落后
随着新一轮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动,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策略,不仅没有办法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更别谈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习惯。学生的综合发展在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不可能仅仅围绕某一方面来进行教育,高校体育教学也是同样的,体育理论知识也非常重要,但是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在上课的时候只是单纯地给学生示范体育动作,讲解体育动作的要点,学生跟着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练习,大量的模仿练习会让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内容比较单调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大多数是以教材内容为蓝本。高校体育课程标准与中学体育课程标准重复的内容比较多,许多学生在中学时已经学过这部分内容,因此,高校老师再次讲解的时候,许多学生会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学不学都无所谓,这就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还有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以运动技术为主,涉及的健身理论知识比较少,这就很难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意识。还有一些学生被迫选择了与自己兴趣爱好不相符合的体育项目,他们很容易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失望感,但是为了期末考试能够达标,只能被迫参加教师所组织的体育教学活动,这就很难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主动性和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意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终身健身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
所谓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比较稳定的一种教学程序,在终身健身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以“终身健身”理念为基础,将终身健身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师生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虽然在每一个期末都会进行考核,但是整个考核过程并没有那么严格,这就导致许多高校师生都觉得体育课只要随便考考就能过,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树立终身健身的理念,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意识,在具体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传授一些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避免让学生在健身锻炼的过程中受到伤害。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活动,对于跳高活动来说,教师应该让学生从低到高进行练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跳远技能。还有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对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并搜集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健身知识,在上课的时候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这就使得学生对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终身健身理念的指导下,体育健身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爱好,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终身健身打好基础,为日后各项体育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另外,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来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意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比如高校体育教师可以按照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提前摆放需要用到的器材,在正式上课之前,带着学生进行一组热身活动,在热身活动结束后,给学生展示一下体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在以后健身活动中能够正确使用体育器材。
(二)采取全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探究式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提升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具体来说,高校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体育水平来确定探究任务,学生应该根据教师所制定的任务来进行探究,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的技巧。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师还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练习教师传授的体育动作要领等,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存在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健身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终身健身的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终身健身推广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表达自己对这一视频的看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终身健身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重视程度,逐渐树立终身健身的意识,从而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
(三)不断完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计
据调查研究显示,有70%的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注重给学生传授传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动作。随着时代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开始关注一些全新的体育项目,传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动作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流行的体育项目,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终身健身的理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意识,帮助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师还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体育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快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亲身感受和体验终身健身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引入一些团体合作的体育项目,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中找到健身和运动的乐趣,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师不应该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放在体育技能的传授上,还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参与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来安排不同的体育项目,分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得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终身健身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指导作用,教师应该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采取全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不断完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计,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健身活动中,逐渐拥有强健的体魄,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庆文,王昌友.基于终生体育服务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以怀化学院为例[J].体育学刊,2018(4):105-109.
[2]朱军.终身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57-59.
[3]赵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创新策略与发展方向研究:评《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20(2).
[4]闫站站,王燕.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395.
[5]豆祥祥.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2):152-153.
[6]张金.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資讯,2018,16(31):221-222.
[7]李海峰.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9):190.
[8]董峰.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3,5.
◎编辑 张 慧
作者简介:崔书太(1969—),男,汉族,湖北襄阳人,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