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慢病管理与社区服务“理实一体”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6-15 01:32贺帆刘秋华孙美丽宋玲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1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社区服务社群

贺帆 刘秋华 孙美丽 宋玲珊

[摘           要]  探索慢病管理課程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根据慢病的特点很好地契合社区服务的性质,设计了慢病管理课堂场景外延到社区服务,通过在真实场景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提升社区群众的健康素养。通过对学生和社群设置的一些评价指标,表明这是积极的有益的课堂改革实践,可为慢病管理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  慢病管理;社区服务;“理实一体”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064-03

高等教育是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为使命的,而高等职业教育更加突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针对社会服务,社区服务是一个主要的落脚点。社区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担当,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课堂的延伸,将社区服务和高职教育有机融合,一方面有利于高职教育发挥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职业成就感,加强学生的技能实践,很好地贯彻“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有利于社区群众进一步走进科学,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途径,是多主体共赢的实现。下文就以高职教育慢病管理课程和社区服务结合为例,进行一些探索,以期能为慢病管理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和社区服务结合的先例

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为了全面提升社群的综合素质,将社会服务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从1902年美国第一所社区学院——伊利诺伊州乔利埃特初级学院创立开始,就以“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服务于全体公民”的办学理念为社会服务。美国社区学院扎根于社会、服务于社区,将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到极致,得以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并以社区服务的鲜明特色屹立于世界高等教育系统中。20世纪70年代,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确立,德国开始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拓展到社区服务。“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方法。学生通过参与有组织、有计划的服务学习实践活动,不仅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而且增强了与人合作交流、分析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并培养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国内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社区教育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要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意见》还提出要“主动适应居民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社会、科学生活、安全健康、就业再就业、创新创业、职业技能提升等教育培训活动”。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政策鼓励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社区服务中。

三、社区科普服务的现状

以深圳南山区为例,社区针对社群开展的活动更多集中在文艺生活方面,对于健康素养的教育并不多见,社区中心的资料宣传也是采取被动形式,更多是生病后就医的咨询,对于疾病预防、生活习惯等,社区群众并没有得到持续系统的教育,很多生活方式、养生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附近药店举办的慢病管理活动,存在潜在的商业意图,更多的是向老年人兜售保健品等,功利性比较强。

中国社会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加上老年人本身有很多基础慢性疾病,对健康养生的需求很高。由于和健康养生紧密相关的医药学科有一定的门槛,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需要有长期定期的社区服务队为这类社群提供服务。目前,除了社区周边的药店或者其他潜在赢利的机构不定期地进行服务外,并无专业的公益性质的团队来承担,很多基础慢性病的跟踪以及科普教育服务的延续性不强。

四、慢病管理课程的定位和特点

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没有特效药能完全治愈,需长期甚至终生用药来缓解病情,病情稳定后,仍然需要居家自行服药,很多时候还要求配合医疗保健手段和食物营养配餐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居家患者及其家属的医学、药学、食品、运动等常识提出了比较专业的综合要求。慢病管理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生必修的专业课,这门课程重点涵盖了糖尿病、心脑血管、慢阻肺、骨质疏松、颈椎病等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病种,也涵盖了老年人用药的特点和监护注意事项,重点强调如何对患者进行疾病严重性、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等的指导。实训项目包括如何进行体重指数IBM的测定以及血压、血糖、尿酸测定,如何有效识别脑卒中,如何从药物和非药物途径防控各类慢性疾病等。

五、慢病管理和社区服务结合对教学的促进

(一)社区服务促进学习主体学习模式的变化

根据英国学者瑞吉内德·W瑞万(Reginald W. Re-vans)提出的主动学习概念以及布鲁姆学习能力金字塔(见图1),只有学习主体从“要我学”→“没意思”到“我要学”→“很有趣”转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多的可能。

将慢病管理课程拓展到社区服务中,能促进学习主体学习模式的变化,从被动的、“填鸭式”的灌输到主动整合知识到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从对枯燥的理论体系的识记、理解、应用升级到分析、评估,甚至是创造。

(二)社区服务对于提高慢病管理学习动机的有效性

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最主要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内驱力。如果学生认为某项知识的学习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就不会有学习需求,也就不会产生学习动机。当学生越是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学习是有意义的,是一个主动建构的渐进的过程,越是能够体验到更多学习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尊和积极情绪,越是有助于学生产生较强的内部学习动机。

在慢病管理课程设置中能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价值等相结合,则更能激发他们产生学习动机。社区科普服务对于高职学生深入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而间接引起的对待学习的态度会变得正面而积极。处于社区真实环境下,高职学生在课堂学习到关于慢病管理的理论技能得到应用,由此学生产生知识的价值感和助人的成就感,这也是鲜活的课程思政元素。

(三)社区服务对社群健康素养的提升

随着职业教育从象牙塔的课堂走进社区、走进社群,也随着服务的定期开展,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主题在社群中得到广泛传播,引起了社区群体对自身健康的高度关注,很可能会使慢性病早中期的隐蔽性暴露出来,为社区群众及时就医提个醒,也为疾病早期的防控打下基础。

六、社区服务前的调研和设计

(一)基于社区服务对象的设计

在进行社区服务前,需要引导学生对目标社群进行了解和调研。可以和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对辖区内的固定人口进行调查,包括人口结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职业方向等信息。为了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在慢病管理课堂上,结合收集到的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制定健康需求的问卷调查。基于社区服务对象的问卷信息,可对社区服务主题进行设计。主题可包含脑卒中的危害和识别、肥胖和健康、高血压的用药误区、糖尿病的居家管理、高血脂与IBM、痛风和饮食、骨质疏松和有效补钙、吸烟和慢阻肺、哮喘和居家环境、帕金森我们一起来关注、手机党和颈椎病、过劳胖和久坐不动、消化性溃疡和三餐不规律、外卖食品的危害,等等。

(二)社区服务的课堂模拟和实训

对慢病管理涵盖病种的理论要点进行深入学习,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模拟练习,根据调查问卷的信息引导学生模拟社群患者聚焦以及延伸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具体实践测量体重身高比、血压、血糖、尿酸等项目,并且结合蓝墨云班课组织各小组相互查错,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三)增加社区服务手段的多样性

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鼓励他们成立兴趣小组,利用微视频、公众号等形式,将慢病的理论知识或者实训技能以新媒体的形式呈现,既是对线下服务形式的补充,又能有效地将服务范围扩大至除老年群体以外的上班族,比如关于慢性消化性疾病和三餐按时吃饭、颈椎病和久坐关联性等信息的传播。

七、课程与社区服务效果的评价

社区服务效果的评价需采用双对象评价指标,一个是对作为社区受众接受服务和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一个是对学生主体在开展了社区服务后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前者可采用回顾性调查问卷来开展,目前从社区工作站收集到的结果来看,对社区科普教育有了初步的效果,获得社区群众的好评;而后者则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云班课对出勤率、完成任务的活跃程度以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看来,2018级和2019级学生对比,2019级学生在开展社区活动后,课程的出勤率、在云班课完成各项任务的活跃度以及期末测评成绩有了一定提升。

八、慢病管理和社区服务的结合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一)对教师本身能力的要求

由于是带领学生从单纯的课堂走到社会的真实生活中,教学的场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所面对的人群和问题都比纯粹的课堂复杂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理论知识,还要对实践操作的设计考虑得更周全,既要顾及科学性,又要关注学生的能力范围和受众的接受水平。此外,还要求教师在社区活动中具有良好的控场能力和策划能力,对一些突发事件还需要有良好的应急能力,这都是需要在日后长期的服务中不断提升的。

(二)对学生本身能力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可能胜于理论学习的能力。在社区服务中,如何利用理论知識来应对社群提出的不同问题、如何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表达来有效传递正确信息以及如何真正地帮助社群建立整体的健康观念,是高职学生急需提升的地方,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带给了他们不少冲击和挑战,也引发了他们对自身能力局限性的进一步思考。

(三)对于政府和学校方面的支持

课程和社区服务的结合,很大程度需要政府和学校双方更多的支持和资源的投入,比如从政府层面解决一些耗材的资金问题,社区服务站做好服务场地的规划,加大对社群人员的引导;学校方面健全公益活动的保障机制,建立鼓励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制度等。

九、结语

通过将慢病管理课程和社区服务尝试性地结合,确实对活动中的双主体——学生和社群起到积极的作用,是课堂改革实践的新思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慢病管理课堂延伸到社区服务受到一定限制,未能积累足够多的案例,未能引入统计学的模型对社区服务以及学生考评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在未来的课程实施中,会注重数据的进一步积累,最终对建立科学的数据模型做进一步关联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绍明,叶燕兰.美国社区学院社会服务经验对中国高职院校的启示[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18(1):5-7.

[2]汪全胜.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社区服务模式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116-118.

[3]霍巧红.基于“服务-学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1):47-50.

[4]田宪华,张绍波,付伟.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7):144-149.

◎编辑 郑晓燕

①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课题号:2021JKY005);2021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高职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GDGZ21Y069)。

作者简介:贺帆(1983—),女,广东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社区服务社群
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大有可为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Javascript课程“理实一体”教学设计的探讨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新装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如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计工作质量
社群到底怎么玩才能黏住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