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立德树人视野中的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及路径选择

2022-06-15 00:44陈立风
兰台内外 2022年14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

摘 要: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应主动转变思路,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本文从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的功能定位,洞悉面临的现实挑战及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作用发挥的实践和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立德树人;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的功能定位

作为典型的传统概念,立德树人是“立育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辩证统一。立德树人视野下,从价值根基、实践追求及价值旨归三个方面明确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

1.价值根基——高校图书馆应成为大学生生命的交互场

人的生命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前提,人的生命是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根基。以人为本,接纳生命的不同发展态势。由此图书馆提供的“紙质及电子资源中蕴含的抽象生命形态,不是孤立无援的存在,而是必然发生立德树人交互影响的实体形态”,高校图书馆应成为大学生生命的交互场,关注生命成长互动性以及创造性,而不仅仅将精力与关注点放在知识增长与提供信息获取、分析、评价等能力的工具与功利层面。立德铸魂,以德为先,“德”不仅仅是专业的信息道德、信息伦理、学术道德等,还应该包括崇尚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个人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是人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立德树人的高校图书馆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规则意识、创新精神。引领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的新任务、新内容,超越了图书馆与大学生生命间的静默关系,进而为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创设一块阵地。

2.实践追求——高校图书馆应成为大学生德才兼备的加油站

“完善和复归人的本质不是看其享受了多少,而是看他的能力是否获得充分发展”。高校图书馆承担着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任,不仅以德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生命交互场的价值,兼顾能力为重,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大学生提供“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社交支持、情感支持”等,通过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大学生能力加油站的作用,这是高校图书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追求。这里的能力不仅仅包括专业方面,如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阅读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还包括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这不仅是未来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也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价值旨归——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幸福塔

“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高校图书馆应该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幸福塔,这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和价值问题。一种思想体系或者价值观只有物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才真正地发挥作用。研究如何发挥它的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可以被称为理论形态的“叙事效果”。让高校图书馆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幸福塔,为读者提供以硬件层面、软件层面以及服务层面为核心的图书馆集成性、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服务。在动态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汇聚多样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多部门共同协作、组织要素变革创新,共同组成智慧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敢于担当,知信行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人的活动、社会关系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普遍的社会交往,逐渐摆脱个体的、地域的、民族的狭隘性,形成全面的社会联系;引导大学生自觉自身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实现个体独特的价值,成为才情与智慧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其幸福奠基。

二、新时代高校图书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临的挑战

高校图书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具有先天资源、空间及教育优势,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进入新时代,当代青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时空变量,高校图书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的进程中,将面临方方面面的新挑战。

1.高校图书馆面临着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无人”挑战

在最近二十多年里, 图书馆学出现了一种脱轨倾向,更多地从技术层面去探讨图书馆学,而渐渐忽略了图书馆学的本质问题,信息技术研究看似热热闹闹, 但很大程度上只是不断引进新名词、新观点,层出不穷的“新”似乎给我们学科带来了一派繁荣景象,致使图书馆在科学技术的丛林中如迷途羔羊,无所适从,表面看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削弱了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实际是图书馆学界长期对自身学科责任的偏离。实践中往往忽视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新变化,弱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动意识,以及他们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多维性与能动性,通常认为成“人”是专业“思政”的事,与图书馆关联不大,对立德树人应有的关注生命成长与人格养成重视不够,或者出现“喊得高调,干得低调,时常还会跑调”的现象。

2.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当代大学生价值失范的挑战

第一,政治价值取向上的淡漠化和功利化。政治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有的学生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切身利益表现特别主动积极。如入党动机,许多95后大学生是出于个人未来就业的需要或者谋求仕途的发展,并非出于信仰共产主义,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的单纯目的”。第二,人生价值取向上的自我化和利己化。参照蔡璐的观点,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沟通被窄化”。第三,审美价值取向上的感性化和庸俗化。“大学生成长过程的情感教育、健康教育和个性尊重往往被忽视, ……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稍逢挫折往往就陷入困惑与迷茫之中。”课堂学习之余,沉迷网络,无法沉潜下来多读书,读好书,致使精神发育欠佳,造成审美价值取向上的感性化和庸俗化。第四,经济价值取向上的物质化和消费化。调查显示,“98%的大学生希望多交一些朋友……而有47%的学生认为应加强自己在社交能力、竞争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的锻炼”。精神世界的缺失往往出现价值取向上的物质化和消费化,来平衡自身与外界的失衡状态。

3.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面临着积极话语体系的挑战

建构积极的话语体系,具有思想创新与实践赋权意义,而当前存在积极话语体系较弱或失语状态,这将削弱了图书馆立德树人的实践功效,图书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的,微观问题的研究固然重要,但宏观层面的思想性问题研究更为重要,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增强积极的话语体系意识,讲好图书馆故事。

三、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

1.加强以“人”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全面转型升级

强化“人”在立德树人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目标地位。面向新时代的“智能+”必须强化“人”在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目标地位来看,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作为立德树人的根基,舍此便不能谈立德树人。“信息技术+生命教育”的目标是自觉塑造人类与信息科技的自由关系,让信息技术不是奴役或替代人,而是成为人身体的延展,帮助人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人与其他万物关系问题,进而在更宽广、更深层次,最大程度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注重调查研究,从敬畏生命的角度,积极回应读者期待。

发挥馆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

以馆员队伍建设为中心,積极搭建馆员育人能力发展平台,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政治理论水平及育人能力。用师德师风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馆员的基本遵循和身体力行的准则。加强馆员工作和研究成果在师生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推广应用,同步开展显性、隐性的思政工作。在馆员中树立先进典型,以全身心在线在场的姿态,做好新时代的领路人。

3.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增强大学生的价值感

(1)优化大学生图书馆生活场景的构建。包括空间再造、硬件条件和隐性环境的建设,从精神层面看,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共享、创造的理念,使体验者感到真实、现实,并留下深刻印象,对未来工作实践有所认知。从实践效果看,空间再造、硬件条件、隐性环境建设可实现为学生提供新技术、新设备和应用体验服务,通过学习、实践、分享,体验者可实现技能提升与知识创新,让图书馆成为学生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场所,发挥图书馆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支撑作用,使图书馆成为知识交流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心,真正融入以读者为中心、以智慧技术为支撑、以个性化知识创新服务为标志的智能服务时代。

增强图书馆文化氛围营造。利用馆藏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积极向上的图书馆文化活动,如聊城大学图书馆开展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经典影片展播活动,从3~7月底,每个周六都有,经过集体选片——盗梦空间发布招募令——按时播放——在微信后台发布活动盛况等环节,场场爆满,实现了“第二课堂加分+加强与读者互动+价值引领”的完美结合。立德树人不只是一种显性的目标状态,更是一个隐性的情感建构过程。包括馆员的情怀自觉、馆员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各项工作中融合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以立体、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道德意志,引领学生参与图书馆相关实践活动等。

建设健康清新的图书馆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应顺应大学新生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的信息需求,加强图书馆网络建设,把图书馆网络建设成为吸引学生、引领学生、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知识服务体验。

发扬朋辈榜样教育的作用。挖掘在图书馆育人体系中出现的各种大学生优秀代表,如阅读之星、志愿者之星等,发挥朋辈榜样教育的作用,用朋辈榜样的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助推大学生全面发展,引领、发掘、拓展立德树人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5)积极搭建大学生道德实践平台。动员尽可能多的大学生参加志愿者团队,配备精良的辅导馆员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健全学生组织和得力的骨干队伍,完善服务设施并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把立德树人的大道理与人生发展的小逻辑、家国命运的大情怀与心灵港湾的小家庭耦合,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爱国主义强烈、品德修养良好、个人情感温暖的时代新人。从大学生的生存实践需要出发,同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是对自我发展需要的一种满足,培养学生道德实践能力。

(6)设立立德树人工作的责任机制、评估与激励机制、服务机制。将德行评价与制度规范结合起来,目前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越发完善,有关师德师风的约束和奖惩机制也建立起来,如果仅仅停留在制度上墙阶段而不能按照制度的规范要求来执行,那么各项规章制度就形同虚设。高校图书馆可以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年终考核及“评优、评奖”等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提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各项奖励评估工作中的占比。

4.积极推进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话语体系创新

其功能转向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工作中所面临与生活的疏离性、方法的单一性和强制性。

(1)切实尊重和保障读者权利,包括读者对图书馆的参与权、表达权、知情权、监督权等,为高校图书馆在社会空间的运转创造条件。

(2)培育对话意识,积极推进话语内容、话语交往方式创新。高校图书馆与学校职能部门、大学生及各相关主体主动参与高校图书馆的相关事务,公开阐述各自立场、观点和主张,以获得更多优质图书馆服务。

(3)加强对话协商机制与平台建设,建立具体的对话机制,倡导多样化的对话形式、规范化的讨论流程、严格化的监督体系、科学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以畅通高校图书馆多元参与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对话与表达。

总之,在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的系统实践中,应善于把高校图书馆进行系统化思考,整合为多方联动共振的良好局面,以“融合、联动、借鉴”的包容姿态和创新精神,依托各种方法和多方力量的同频共振,统筹业内、业外、线上、线下与校内、校外,面对新的时空变量不断调整、巩固、提高中获取新成效,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陈秉公.“结构与选择”机制下的人的生命本体——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2014

[2]梁秀霞.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社会支持对新市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信息公平的中介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

[3]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商务印书馆,1984

[4]王晓升.权利、话语与意识形态[J].哲学动态,2012

[5]董同强,马秀峰.创客视角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7

[6]吴建中.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7]董杜斌,王晓霞.微时代“95后”学生政治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

[8]蔡 璐.大学生生命教育属性、困境与应对策略[J].高教学刊,2016

[9]郑 磊.生命关怀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胡 坚.浅谈“熵增原理”与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社交活动[J].社会心理科学,2000

[11]包 鑫.高校图书馆Makerspaces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14

[12]王 宇,胡万德,孙 鹏,刘 哲,卢 全.高校图书馆新功能体验空间建设及思考——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0

[13]吕 颖.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

[14]王 鹏.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卷宗,2019

[15]杨 曼,吴 进.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党建工作路径创新[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

[16]陈 阳.社会支持对高校图书馆馆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兰台世界:中旬,2014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图书馆)

作者简介:陈立风(1973—),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读者服务 、阅读推广、人学。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
分级诊疗背景下发挥老年病医院功能的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物流信息平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