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思考促进学生表达

2022-06-15 22:05俞丽春
新教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倍数独立思考图形

俞丽春

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教师在革新自身教育理念、深入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要善于“捕捉”和“抛出”对学生有吸引力、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从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思考与表达展开阐述。

一、设计合理问题,让学生敢于表达

有效的数学教学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推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问题教学引领,不是教师要绞尽脑汁为学生设计多而深奥的数学问题,而是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认知情况、课本教学重点的同时,准确把握问题的设计,做到科学合理、难易适度,使学生能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抓住问题要点,善于表达、勇于表达,从中获得思维层次性地发展,并建立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一课中,教师第一次的教学设计是通过三个问题引领学生小组合作。问题一: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图形,有几种画法?你能依次画出吗?(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问题二:为什么不先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而是先学长方形的面积,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问题三:用一个面积公式就能计算其他图形的面积,你相信吗?因问题繁多,指向性不明确,导致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足,不能聚焦教学重点,使课堂教学效率低。经调整把问题结构化后进行改进。问题一: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图形,它可能是什么图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问题二:为什么我们最开始学习的是长方形?问题三:选一个万能公式来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你会选哪个公式?问题由繁到简,由读不懂到读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究,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不仅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把握问题时机,让学生乐于表达

在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教学重难点做好问题设计,还要积极寻找问题切入点,在给学生制造学习“障碍”的同时,使其能够主动去独立思考、乐于表达,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从中提高表达能力。

例如,在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相关内容时,教师边说边作课件演示(如图1):“这是它们的直径,这是它们的周长,请认真观察并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思考片刻后,生1:“直径越长,周长就越长。”生2:“直径越短,周长就越短。”师:“同学们猜想一下,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生:“它们有倍数关系。”师:“如果正如他猜想的倍数关系,那么它俩之间的什么可能不变?”生:“相除所得的商不变。”师:“研究两个量的关系,除了看商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生:“还可能是和不变、差不变、积不变。”师:“他一下提了三个很重要的关系。那这四个猜想当中,你觉得哪个可能性更大更合理呢?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生1:“商不变,最有可能。他们说的是倍数关系,那只有商不变才符合这个关系。”生2:“要么是差不变,要么是商不变,因为直径越长周长就越长,两个都在大,还怎么可能是和不变和积不变呢。”生3:“我觉得差不变,可能性也不大。”教师遵循学生的思维轨迹,借助图形,把问题层层推进,引领学生不断思考、探究,乐于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三、鼓励创新质疑,让学生善于表达

在设计好问题教学引领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疑问,让教师得以认知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与能力。在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罗鸣亮老师的《你知道吗》一课,课前他先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接着通过唤醒学生对2、3、5倍数特征的认识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师:“5的倍数看个位,3的倍数看各个数位,你们会有什么疑问?”教师给足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生1:“为什么3的整除特征与5的不一样?”师:“你们听懂了吗?这是一个好问题呀!掌声送给他。”生2:“3的倍数为什么不看末尾,而要看各个数位上的和。”生3:“如果一個数是15的倍数,那是不是把两种数的整除特征结合在一起。”生4:“9是合数,3是质数,为什么它们的整除特征一样?”生5:“当遇到十几位、二十几位的数时,我们还一个个数位加起来算3的倍数吗?”……师:“真是佩服你们能提出那么多不同的问题。”整个过程,教师立足儿童心理特点,在这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启学生思维,让他们独立思考并质疑,教师把话语权给了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心中所想,提出一个又一个好问题,将思维聚焦到了数学本质上。

四、深化问题探究,让学生精于表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与组内成员积极地交流互动与合作探究中,鼓励同伴交流,精于表达,又可以获得数学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的灵活发展,助力其更高效率的参与数学知识学习,并从中提升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培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聚焦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究学习。问题一:如何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如图2)。问题二:问题一得出的算式可以求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吗(屏幕上出示几组其他组合图形)?请说明理由,有想法后,再小组交流。问题三: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和学过的推导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一样吗?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教师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引领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为了让学生开展个性化思考,合作交流,教师还提出思和说的要求,倾听同伴发言,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对比自己的想法,再提出不同意见。让学生在思考、交流、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敞开“表达之门”,让思维获得层次性的发展,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善于创设教学问题,能够以问题为引导带领学生进行主动、深入思考与表达,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旋律”,也是我们作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从而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良性交往与学习互动中,聚焦问题本质,有理有据地表达想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其可以在主动的数学学习与问题探究当中,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宋晓颖 念育琛)

猜你喜欢
倍数独立思考图形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谈独立思考
分图形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找图形
谈独立思考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