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乡村档案治理路径探析

2022-06-15 12:50李双
档案与建设 2022年5期
关键词:乡村治理

李双

摘 要:研究苏南地区乡村档案治理,既促进苏南乡村治理,也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苏南方案。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苏南乡村的档案治理呈现出主体多样化、内容宽泛化、方式扩展化的特征。在此背景下,结合苏南乡村档案治理特征,提升乡村档案治理水平需完善民生档案功能,服务苏南地区新市民;建构特色产业档案,彰显苏南产业新特色;发展数字农业档案,支撑苏南农业新发展。

关键词:苏南乡村;档案治理;乡村治理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档案治理工作。202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档案管理体制,推动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密切配合长效工作机制”。[1]2021年9月,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夯实基层档案工作基础,进一步规范乡村、社区、园区建档工作”。[2]2021年11月,《乡镇档案工作办法》正式发布。各级政府都从规划的高度,提高对乡村档案工作的认识,推出了乡村档案治理的举措。苏南地区的乡村建设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城乡平衡发展的建设典范与实践引领。本文尝试厘清苏南乡村档案治理的内涵与意义,认识认清苏南乡村档案治理所面临的挑战,提出苏南乡村档案治理的路径,为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 苏南乡村档案治理的内涵与意义

1. 乡村档案治理的内涵

乡村档案,即乡镇档案与村级档案的合称,包含乡镇机关在行政工作与服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以及乡村在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发展过程的记录。乡村档案治理是乡村档案部门、乡村社会组织、乡村人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乡村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为基础,合力推动乡村档案事业发展,服务乡村建设行动,以共治理念达成善治目标的活动和过程。[3]它是档案部门有效利用档案资源推动乡村治理的过程,也是乡村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 苏南乡村档案治理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建设探索中涌现出以苏南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档案治理工作作为基層社会治理的抓手,在苏南地区城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苏南乡村档案治理,一是能够维护苏南乡村稳定,健全乡村治理。苏南乡村档案保留着土地资源、山林资源等方面的原始凭证记录,能为核准权属认定、解决居民纠纷、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数据支撑,促进乡镇机关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能够提炼苏南城镇化的特色,为乡村振兴贡献苏南方案。苏南乡村档案真实记录了苏南乡镇机关管理印记,也保存着苏南发展各时期的建设成果,如苏南产业发展情况、传统村落保护、特色小镇建设等特色化档案资源。[4]

二、 苏南乡村档案治理面临的挑战

苏南的“城镇化模式”,主要包括农民市民化、产业特色化与农业智能化三个方面。[5]作为档案治理涉及的主要内容,这三方面的变化给乡村档案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 乡村档案治理主体多样化

苏南城镇化的表现之一即农民市民化。苏南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带来了省际省内人口的大量流动。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20年底,苏南五市以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机械流入人口超过1000万人,并以乡村人口为主力军。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与城市落户限制等问题出现,苏南越来越多的农民趋向于返乡生活。而迁徙距离短、置业成本低的本市城镇成为农村居民的首选之地。农民的大量流动,出现了居住地与户籍地分离、户籍所在地与社保归属地不一致等问题,导致档案形成具有分散性。如社保关系所在的城镇街道社区无法动态掌握农民的确切信息,在遇到农民子女求学等需要异地查档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档案审核。苏南城镇化带来了农民市民化,而农民的流动性使档案治理主体不再局限于档案部门,而是需要社会组织与公民的积极参与,因而乡村档案治理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2. 乡村档案治理内容宽泛化

苏南城镇化的表现之二即产业特色化。尤其是2000年之后,苏南着力于乡镇产业特色化发展。例如,常州市高质量打造“一镇一品”特色品牌,横林镇完成了从无木之乡到“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的成功蜕变;戴溪村建成了以花卉苗木的研发、培育、展示、推广为一体,并提供科普教育与休闲旅游配套服务的一站式园林综合服务站;孟河镇利用丰富的药材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发扬“孟河医派”,使其成为国内珍贵的保留较为完整的中医流派。产业特色化发展模式下,区域化、特色化的产业档案形成。而产业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如农业部门、粮食部门、环保部门、质监部门等;产业档案涉及内容广泛,如农产品相关的有良种培育、产品加工、品牌建设等。这使苏南乡村档案治理内容呈现出宽泛化的特征。如何激活特色产业档案资源、实现多系统产业档案的资源统筹与良性互动,成为苏南乡村档案治理面临的新问题。

3. 乡村档案治理方式扩展化

苏南城镇化的表现之三即农业智能化。农业智能化要求对农产品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全流程、全方位的食品追溯机制,做到绿色农产品源头可查、流向可溯、信息可存。这就对数字农业档案的建立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如何以翔实的档案记录绿色用药的使用规范、准入与退出评估制度,以合理施用农产品有机肥料,管控农产品源头;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如何建立票档一体化的档案账册,涵盖供货商资质证明、监管服务记录等信息,确保农产品流通过程可溯;在农产品监督环节,如何以档案形式构建质量安全评估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受控机制——这些都对探索档案治理新方式提出了要求。

三、 苏南乡村档案治理的路径

为切实解决苏南乡村档案治理存在的新问题,进一步发挥《“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引作用,结合常州乡村档案治理现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乡村档案治理的路径。

1. 完善民生档案功能,服务苏南地区新市民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民生档案的服务功能。尤其是2018年,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上海市“三省一市”开展异地查档、便民服务之后,苏南各地更加致力于档案民生服务建设。[6]从常州市乡村档案建设中,归纳出以下民生档案治理的经验:

一是各级各方通力合作,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常州市金坛区以“民生档案服务民生”专项评比活动为抓手,加强行政村档案建设。2010年起,常州市金坛区档案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确定了在每个镇(街道)树立行政村档案工作典型的方案,并加强辐射功能,以点带面,加以推进。[7]局领导与行政村领导共同商讨建档方案,争创星级行政村。2017年,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常州市金坛区档案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为村级档案工作星级的创建提供了政策支持。区档案局加强对行政村档案工作的抽查与监督,区委区政府将档案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使行政村档案工作得到保障。金坛区先后有7个村被评为金坛区“民生档案服务民生”专项活动先进集体,14个行政村被评为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

二是精准聚焦村民需求,开展档案共建共享。满足群众利用需求是乡村档案治理的核心,也是乡村档案建设的价值所在。苏南乡村民生档案的服务,应结合新市民的利用需求,从市民最需要、最关心的民生档案入手,及时听取市民需求,努力做到“应民生之所呼,应民生之所求,应民生之所需”。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试行村级档案机制,开展民生档案与村、镇共建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方便基层群众就近查阅民生档案。湖塘镇三勤社区工作人员将档案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在处理房产继承权、农民养老金纠纷等时,充分利用原始档案卷宗,维护民众合法权益。经过不断探索,湖塘镇逐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村级档案治理经验。

2. 建构特色产业档案,彰显苏南产业新特色

乡村特色产业档案是村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也是村民脱贫致富的见证。建立乡村特色产业档案,能够实现乡村文化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常州市郑陆镇牟家村建成博物馆、村史馆、农博馆和文体公园“三馆一园”,集宣传展览、文娱体育、旅游休闲于一体,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常州临溪农庄以有机种植为立身之本,以精深加工为延伸,充分利用档案产业开展农教体验和科普活动,建设现代化生态农庄。笔者以常州市城西回民村为例,梳理特色产业档案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

一是挖掘特色文化档案资源,实现产业与文化联动。常州市城西回民村是苏南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形成于元代回民南迁之时,已有700多年历史。一方面,城西回民村加强历史遗迹保护、挖掘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在档案局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回民马灯项目申报并获批为武进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城西回民村以民族特色档案为支撑,加强产业与文化联动。2018年,城西回民村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下属陡门塘村成功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试点名单。在查阅历史档案的基础上,陡门塘村聘请规划方面的专家,深入挖掘民族元素与地域建筑文化特色,对本村的民居、文化中心、河道等进行统一规划与整治,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民族文化开发相结合,并基于生态农业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走出了一条产业文化联动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是建立产业特色专题档案,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农产品产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决策,而产业特色档案则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与依据。农产品的种植历史、市场需求、农业技术等都需要建立全面翔实的档案资料。城西回民村在农产品产业发展中注重依托农产品产业特色档案,打造特色化、品牌化农产品。在武进区档案局与农业局的支持下,城西回民村建立了覆盖品种培育、生产加工、保管运输等多个环节的农产品产业特色档案,指导种植户科学种植、增产提质。回民村的“城湾牌鲜梨”多次被评为“名优农产品”,茶叶多次获省级奖项,梨、桃、葡萄也通过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三品认证,以茶果村而闻名,实现了乡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3. 发展数字农业档案,支撑苏南农业新发展

近年来,苏南积极推进农业“绿色革命”先行先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常州市以数字农业档案为支撑,以绿色智慧农业为主题,助力生态农业发展。从常州市农业发展之路中,归纳出以下经验:

一是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农产品质量追溯是数字农业档案建设的形式之一。近年来,常州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围绕特色农产品制定“一品一策”标准体系,一方面逐渐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监管和数字农业档案建设机制,另一方面扩大使用追溯系统的企业覆盖面,建立与完善食品追溯、监测、诚信“三大体系”,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发展“档案数字化”智慧农业。近年来,常州市多措并举加强档案治理工作,助力数字农业发展。常州市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的物联网监控中心。同时,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建设5G智慧数字农场管理平台,实现对农产品的及时监测、智能控制等,为作物创建翔实的数据资料和电子档案,涵盖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整个环节。新北区坚持以绿色智慧农业为主題,开辟出一条高效环保、富民强村的农业发展道路。而数字技术、档案治理与农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产生更高的效率,实现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的苏南乡村档案,应具有新高度、发挥新作为,为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凭证与参考。乡村档案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推动力,而乡村治理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发挥苏南乡村档案的有效治理作用,有助于系统谋划、有序推动苏南乡村工作,更能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进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相信随着苏南乡村档案治理工作不断完善与发展,其档案能进一步彰显价值,为我国的乡村振兴和乡镇工作提供示范与借鉴。

注释与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1-10-08].https://www.saac.gov.cn/daj/ toutiao/202106/ecca2de5bce44a0eb55c890762868683.shtml.

[2]江苏省“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1-09-10].http://www.dajs.gov.cn/art/2021/9/10/ art_16_57693.html.

[3]许娜,任越.面向乡村建设行动的乡村档案治理体系研究[J].档案与建设,2022(4):44-47.

[4]聂云霞,张婧韵.议农村档案信息价值开发[J].档案与建设,2014(6):26-29+37.

[5]范虹珏,刘祖云.苏南“城镇化模式”下的农民市民化的路径建构[J].社会科学家,2015(11):77-81.

[6]章杨,张林华.长三角地区合作开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障碍及策略[J].浙江档案,2018(12):11-13.

[7]蔡俊.行政村档案工作长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档案与建设,2018(4):82-84.

猜你喜欢
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要想方设法留住精英
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以农民为主体的基层乡村治理实证分析
发达国家乡村治理的不同模式
探析乡村治理主体几个相关问题
乡村精英流失背景下灰色势力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