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亮 宁 波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为了凝聚共识,协同促进教育行业的职业福祉,确保教师、学校领导以及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教职人员”)都能在行使教育权力的过程中获得尊重、认可与安全,2020年12月,澳大利亚教学与校务指导协会(Australian Institute of Teaching and School Leadership,AITSL)在教育部的授权下,与各相关专业部门联合研制并颁布《教职人员侵犯预防国家战略》(TheNationalStrategytoAddresstheAbuseofTeachers,SchoolLeadersandOtherSchoolStaff)(以下简称《战略》),正式启动保护教职人员职场安全的国家行动。《战略》以五大关键领域和国家行动为主体架构,勾勒出针对教师职业的国家行动纲领,并与其现有的实践举措相融互通,借此回应与降低校园生活中对于教职人员的各类侵犯事件,确保教师职业的安全性、适宜性与幸福感。
校园欺凌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众多国家的共同关注与重视。早在20世纪中期,校园欺凌就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教育领域的一个重点治理议题。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各国在对于校园欺凌的治理实践中,焦点主要集中于在校学生,把他们作为关爱、救助、帮扶的重点对象;而作为校园安全共同体的教职人员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涉及与重视,甚至不少国家在反校园欺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把教职人员预设为潜在的“施害者”,与青少年的“受害者”身份形成鲜明的对立与反差。这令教职人员在基本职场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还要处于被严加监管的境地,进一步降低了各类从教人员的职业安全感、幸福感与获得感,最终影响到家校之间的协同共育与联动治理。
对于教职人员而言,他们在工作场所可能遭遇各类与职业有关或由其引发的身心威胁。本文所界定的侵犯行为实施方不包括教职人员之间所发生的冲突以及与劳资关系有关的事项。《战略》将教职人员职场侵犯定义为:教职人员在工作场域所遭受的各类身体或心理上的侵犯或损害,包括来自学生、家长、监护人或其他学校周边社区成员的言语欺凌、骚扰、人身威胁或通过其他人际交往方式所产生的威胁、人身攻击和各类暴力行径。在显性层面,职场侵犯涉及可感知、可察觉的肢体侵犯、电邮恐吓或威胁等;在隐性层面,它涵盖隐性的嘲讽、骚扰、诽谤、谩骂等。侵犯既有可能发生在校内的教室、操场或其他公共空间,也有可能通过网络平台对教职人员产生危害。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个人或团体持续地借助于言语、肢体或社会行为在人际关系层面滥用权力,给从事教育职业的个体或群体受害者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严重伤害。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网页浏览、图片查看、视频传播等方式越来越便捷,通过网络或移动通讯技术对教职人员造成的网络侵犯事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网络侵犯经常与线下侵犯相结合,衍生成为诸如骚扰电话、挂断电话等形式的恶作剧、侮辱性短消息、随意公布私人信息、创建寻仇网站或在社交网络上发起群体排斥行为。
教职人员在校园内外都有可能受到职场侵犯,严重的甚至影响教职人员的身心健康和专业表现。其特征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侵犯的施害者来源广泛,可能来自学生、家长、护育、惯常恶作剧人,也有一些是独立突发事件,这给界定职场侵犯的频度、程度和广度带来了难度。同时,在侵犯事件中,大部分施害者是青少年,对其进行法律追责和定责的难度较大。二是侵犯的形式多样、手段多变,既有肢体、言语上的侵犯,也有以虚拟平台进行网络欺凌、社交围攻,使得职场侵犯表现出广泛的存在性和时空上的延展性。三是受侵犯者自我维权意识与能力不强。部分教职人员甚至认为与职业有关的各类身心攻击是职场生活的一部分,往往视其为“常态”并“默许”。因此,部分教职人员在受到侵犯时往往选择瞒报或隐忍,有的还会担心如果将学生的“出格”行为上报校方,学生的不良表现就可能被视为源自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反而令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受到质疑,影响个人职业发展。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多元文化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选择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也存在于其中小学教育中”[1]92。随着学生来源与家庭成分的日益复杂化,各类教职人员每天都必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并与学校周边的社区成员进行沟通交流,这无疑使得教职人员始终暴露在由不同文化、宗教、语言、信仰所构筑而成的“民族拼盘”中,进一步增加了因社会认知差异所引发的各类潜在职场冲突。而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背景使其教职人员职场侵犯变得更为复杂,也加大了应对与治理这类问题的难度。
近年来,由学生和家长对澳大利亚教职人员造成的各类侵犯事件居高不下[2],甚至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一项调查显示,80%的受访教师在访谈开始前的9至12个月中都曾经历过欺凌和骚扰,并且超过半数的教师表示这类行为直接源自学生与家长[3]。而学校领导同样可能遭受上述侵犯。2019年,澳大利亚职业健康、安全、福祉调研报告显示,在2 385名接受访问的学校领导中,有超过84%的受访者反映在过去一年曾受到来自家长或学生的侵犯行为。而在遭受侵犯行为的校长中,有36.8%的人报告说他们直接遭受完全来自学生的暴力威胁,有24.5%的人说这些侵犯源自家长[4]。尽管在调查中发现校长所遭受的职业侵犯主要是言语攻击,但是校长所遭受的身体侵犯个案数正在呈上升趋势,其增幅从2011年的27.3%上升至2019年的42.2%[5]。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相对于3%的国际平均上报率,12%的澳大利亚校长至少每周上报一次教职人员所受到的恐吓事件[6]。
如上所述,日益严峻的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现象已经严重威胁到澳大利亚校园安全建设,对教职人员的职业满意度、幸福感和留任率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影响到了教职人员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ncy),侵蚀着他们的职业自信[5],致使多数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在课程教学和学校管理中感到压抑和不安,甚至表现出行为紧张、身心疲惫,想要远离教学场域、远离师生交流。此外,由于校长所遭受的职场侵犯比例逐年提高,许多具有管理潜力的领导型教师(lead teacher)都无意担任学校领导,令许多学校因无法招募或选拔出有意愿管理学校的教师而出现管理真空现象。而教职人员在校园生活中的“欠佳”表现更容易引起学生、家长乃至特定群体对校园管理和学校教育不满意,使得“施害人”与“受害者”在对立抵触的桎梏中始终无法明晰各自的定位和所应发挥的效能,最终结果是令学生沦为低效教育的真正受害者。
2020年,澳大利亚在颁布《战略》时,就明确国家行动的战略意义在于:以国家政令的形式令国内相关部门进一步重视并采取措施应对教职人员职场安全问题,同时从联邦政府的层面对各级司法部门、州府和领地范围内教职人员的各类保障体系予以国家干预和有效补充,以确保所有教育从业者享有应有的职业保障。该战略充分考虑澳大利亚学校多样性的特殊背景并力求与已有的各类专业标准衔接统一,既注重顶层设计,又鼓励基层探索,形成易于国家、地区和学校之间联动维权的机制化预防模式。它尤其注重与司法等相关部门深度契合,为政策从文本走向实践铺平法治通路。
为了有效促进相关机构共同致力于防止和缓解教职人员职场侵犯,《战略》以循证决策、共担职责、创新驱动、基于优势、国家响应作为指导原则,提出所有学校的教师、领导、校长和校方行政人员都是高度推崇的教学行业成员,他们理应在各自的工作场所享有安全感并受到应有尊重的愿景。它从四个方面设定国家整体工作方向。
一是提质,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战略》明确循证决策在整个国家战略实现中的关键作用,将教育决策与来自外部系统研究中可以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相结合,强调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有用的佐证来指导实践,借此提高教育决策与实践的科学性,实现校园安全治理的“智慧化”场景。
二是赋能,推进政府整体协作。为了便于国家对教职人员权益保护的有效落实,《战略》将教育职能的重心下移到州政府和相关地方机构,推行政府整体行动,强调组织资源的协调、沟通和增效,将国内各部门与学校、社区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共同应对校园安全挑战,确保《战略》实施,赋能国内教育部门发挥整体优势。
三是增值,促进核心要素流动。为了凸显工作实效并与现行的规章举措有效兼容,《战略》充分认可目前各州府和校区已经实行的维护教职人员职场权益的措施,同时与现行的教师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等行业标准相统一,使得各部门之间已经形成的优势与经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并进入专业流通领域,令同质维度上所映射的核心要素在不同层面进行有效对接、转化与增值,最终形成一个质性契合、互为支撑的连续体。
四是培优,打造创新保障体系。《战略》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和专业人员在理解、缓解和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犯方面要有创新与创造性,旨在运用全新的方式解决教职人员职场安全问题,尤其是要基于现实做法与实际落差进行反思与改进,使得对教职人员的职场权益政策符合时代与现实需求。
《战略》聚焦于构建循证数库、维护职业福祉、夯实校区建设、提升职业地位和回应未来挑战五个关键领域[5](见表1),创新应对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方法举措,引领全国利益相关者对教育从业人员职场权益保护的整体行动,打造校园安全协同治理的法制与实践体系。
1.构建循证数库
对教职人员侵犯方式的界定对如何衡量侵犯并建构预防机制与治理方案具有重要作用。确定一个国家范围内统一、连贯的标准能在最大程度上涵盖教职人员面临的各类职场危机。为此,《战略》首先要求在国家层面统一设定衡量方式与数据收集方式,定期收集、分析、阐释和上报各类相关数据,基于证据的支持,建立循证数库;同时,营造积极有序的上报氛围,鼓励教职人员报告被侵害事件并要求主管部门给予他们有效反馈,加强他们对上报制度的信心。通过循证所构筑的形成性追踪、评控、反馈机制可以即时记录各类侵犯事件的全过程,国家可以在实践性反思取向下对各类侵犯事件进行阶段性评价,实现数据驱动治理决策和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定制化服务,进而对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现象进行提前预判、提前预警、提前防控,令任何一起职场侵犯事件所蕴含的各类信息都得以数据化、佐证化和共享化,使得预防与治理在良性循环中相得益彰(见表1)。
表1 《教职人员侵犯预防国家战略》的行动框架
(续表)
2.维护职业福祉
教职人员的职业健康以及身心安全对于预防职场侵犯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战略》从职场安全、预防干预和职场能力三个方面(见表1),构建包容性福祉视角,形成更为整体、更具意义的方法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犯。其实质是将工作重心从事中保护转向事前预防。它通过深入剖析与理解教职人员所面对的日常挑战,主动建立长效预防机制,积极保护教职人员的职业福祉。
3.夯实校区建设
学校要通过提升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力、改变校园环境和氛围、搜集侵犯和反侵犯的客观数据、加强与社区联动、培训教职员工和家长等多层次的方法(见表1),夯实和谐校园建设。《战略》明确指出,积极的学校氛围是由校区内所有成员间的互信与支持关系、共同目标与行为准则以及校区融入所构成的。在学校、家长、学生和社区之间构建并维持积极的伙伴关系能孕育高质量的文化期待。《战略》明确规定了学校领导在学校文化和校园氛围塑造与维持中的主体职责与作用。他们需要为社区与教职人员进行沟通设定清晰的标准与期望,尤其是令家长和社区利益相关者融入学校生活,形成尊重、理解的家校氛围,进而塑造并固化学生对教职人员的态度与行为。
4.提升职业地位
有研究显示,社会对教师的看法与学生的学业成就之间存在重要关联。认为自身受到社会尊重与重视的教师数量越多,他们的学生在PISA中排名就越靠前[7]。因此,社会应深入理解育工作者的价值与作用。通过与家长、监护人和更广泛社区的互动来合理表达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能切实提升教职人员的职业地位,降低职场侵犯事件。《战略》从身份体察、外部影响和职业倡导三个方面(见表1),打造“内生—外塑—协同"的发展路径。它从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与属性切入,明确教师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智力贡献。而教师职业的内生性因素必须得到外部关联主体的客观支持方能得以充分彰显,体现其社会价值和带动效应。两者的协同互进促使教师职业文化和社会认可发生深度变革,使得教师职业成为受社会推崇与认同的价值存在,基于群体互信逐步降低对教职人员的侵犯频率。
5.回应未来挑战
随着教育输出方式的持续变革,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也在持续演变。过去十几年,教学的本质已经发生巨变,随之而改变的是教育者自身的认知以及职场成功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当社会的复杂性不断冲击并改变教职人员的核心功能时,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就是家长更为频繁地向教职人员寻求各类教育学生的专业建议,由此衍生出家长期望教职人员提供课堂教育之外的支持与辅助。有学者将教职人员所提供的这类教育援助定义为一类广泛的隐形课程,它涵盖社会与人的发展、培养跨文化理解、自信与自律[5]。
为了回应家长和学生希望学校教育可以延伸至课堂之外、 校园之外的教育生活与校内空间能衔接一体的个性期待, 《战略》提出教师职业需要更多的内外支持来引领创新, 主张合理运用现代科技, 为教职人员在由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和专业生活交织的网络中合乎伦理地因人施教而提供指导; 同时, 帮助他们在虚拟与真实交替、 复杂与抽象共存的生活中科学地应对网络侵犯, 降低因现代科技引发的网络侵犯(见表1)。
澳大利亚为配合国家政令在现实中发挥效能,最大限度地串联起司法、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战略》中以五项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政策的行动指向,引导各教育部门和机构在国家意志的促动下,切实开展保障教职人员职场权益的专项行动。
1.建立清晰共享的教职人员职场侵犯国家图谱
数据是教育问责机制得以生效的基础[8]。《战略》的实践基础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有一种连贯、统一的数据收集与衡量手段,以便勾勒出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全国图谱,监控其发展趋势,分析不同地区的特定问题,并构建相应的分类问责机制、设定改进目标、制定改进方案。
2.定期召开全国性的各类专题性会议
澳大利亚要求司法、教育部门、专业团体之间必须建立沟通协商机制。为了促进司法辖区和相关部门交流合作构建平台保障,澳大利亚定期召开全国性的各类专题性会议,分享彼此的专业意见与经验,尤其是降低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倡议、举措与手段,为各界及时更新举措和探索新知提供契机。同时,有效监督《战略》实施的相关情况,包括各级部门已经开展的教师职业安全工作、谋划今后的行动方案等。
3.打造教育工作者的“集成化”中心
打造教育工作者的“集成化”中心,将职业福祉纳入工作实践。为了便于教育工作者对自身职场的保护形成共识,切实具备职场维权的能力,澳大利亚要求司法部门、教育部门、专业团体和指导委员会共同筹建“集成化”中心,由司法部门和教育部门选派代表确定中心的工作方向与重点。通过该中心的设立,为教师、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基于循证支持获取职业支持的专业共享平台。
4.开展提升尊重教师职业意识的活动
设计并开展全国性的活动,提升公众尊重教师职业的群体意识。澳大利亚定期开展全国性的公众活动以唤起并强化尊重教师职业及教职人员的群体意识,其所显现的各类意义在积极的共享环境里逐渐转化为公众对教师职业的推崇与尊重。当这类群体意识最终成为社会共识时,教师职业的价值将凝固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表征,吸引社会各界予以支持与呵护,防止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发生。
5.定期审核《战略》的实施情况
为了确保《战略》能满足实践需求,及时对接教育的新变化,澳大利亚提出每五年复核并评价《战略》实施的效力,掌握它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力、作用机制和条件限制,进而确定《战略》中各关键领域的提升方向,确保更好地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发生。
1.家校共育:《战略》实施的动力基础
父母或家庭成员是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成员,而父母与教职人员的和谐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业的提高和社会情感的发展,而且能对教师、父母和社区产生积极的作用。澳大利亚在推行《战略》的过程中,充分结合现有各学区正在开展的家校共育项目和举措。在此基础上,《战略》立足学生和家长两个方面,将基层实践探索与顶层政令设计有机结合,为《战略》实施提供动力基础。首先,澳大利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主动出击,与学生及家庭成员进行充分而有意义的沟通,实现校育入户,让学校教育成为家庭乃至社会教育的有益构成。例如,位于塔斯马尼亚岛的拉特罗布小学采用学生参与提示表,与学生家庭进行系统化的早教沟通,有效地克服了地域对家校互动的阻隔,在家校之间构建透明畅通的联系渠道,使得家长能及时获取子女的学习进阶情况,在缓解家长焦虑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有目的地学习[9]。对于教职人员而言,类似做法让他们深度理解校区所在地域的社会文化背景,主动自觉地探究校园之外主导学生学业表现的各类因素。其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职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形成有效的校园管理策略,促进学生和家长在收获良好的反馈中增进对教职人员的信任与爱戴。其次,在学生中积极开展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项目,如包括动态监管、亲社会技能、自我护理和整体健康在内的管制区项目,帮助他们发展理解、管理、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和对他人的同理心,以此促进他们社会情感的发展,培养他们具有爱心、宽容、同情心的品质。尤其是将家庭成员作为合作伙伴融入形式多样的SEL项目,促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实现正向情感的发展,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增强社交和情感能力,降低抑郁、反社会和欺凌的行为。
2.跨界协作:《战略》实施的专业纽带
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职场安全形势,澳大利亚在推行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国家行动中,重点关注与相关专业团体、机构和联盟之间的协作,将更多的专业力量吸纳到国家战略的实践之中。《战略》通过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帮扶,鼓励各类社会行业机构或学区联盟开展联合实践和专项研究,给予它们合法地位和成长扶持,促使政策实施与专业实践相互促进、协同增效。首先,《战略》鼓励以学区为核心汇聚社会团体力量,联合实施项目化的学区融合活动。以雷德克利夫州立高中为例,该校由校长牵头,由国家慈善机构School Plus提供启动资金,联合社区内具有不同背景的成员和工商业团体,发起名为“倾听、善言、握手”的互尊项目,旨在给予并展示如何建立并表达人际尊重。项目邀请家长作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络人,在社区成员的支持下,在湾区内已经扩展到13所学校共同参与[10]。其意义在于通过招募、教诲、赋能家庭联络员作为“局内人”,在学区与社区之间构建起纵横关联,提高社区对学校的理解与认可,产生集团化联动效应。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家庭成员和社区以倾心聆听、友好沟通、携手共进的方式率先示范,营造尊重青年一代的和谐文化,使年轻人可以在被尊重中习得如何尊重他人,成为勇于创造、尊重他人和积极贡献的社会成员。其次,构建多层级、立体型专业团体,协同解决各类校园安全事宜。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澳大利亚将校园安全治理重心下移,基于区域内专业团体来应对各地复杂的校园安全问题。例如,维多利亚教育与培训部辖区内有2 263个学校,超过100万学生。受其支持的复杂事务支援小组(Complex Matters Support Team,CMST)配备首席咨询师与校长直接对接。在校长发出请求时,首席咨询师即刻与校长对接,提供专业指导与建议(如准备与家长复函、起草通讯稿、设定会晤议程、紧急事态发言提纲等)。然后,团队成员陆续跟进,减轻校长的工作压力与负荷,协助他们有效应对复杂的突发事件、与家长开展有效沟通[11]。澳大利亚首府特区教育局覆盖89所公立学校,涉及4.9万名从早教到中学阶段的学生。其辖区内的职业暴力与复杂案件管理小组(Occupational Violence and Complex Case Management Team,OVCCM)负责校区内的教职人员突发事件[12]。OVCCM由职业健康与安全专家和健康协会人员构成,依托“Riskman"危机上报与管理系统为各类教职人员提供预警与帮助。“Riskman"通过评估矩阵给各类教职人员侵犯事件所涉及的指标数据进行评级和追踪,继而实现前瞻性的预测、警示与干预。一旦系统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发生异动,它都会进行动态跟踪与实时预警,如果危险等级持续提升,就立刻由专业团队进行介入干预。OVCCM的优势在于将所有涉及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关联主体都纳入系统管辖,将数据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干预决策依据,对突发事件予以实时管控和靶向管理。其有效性能切实提高教职人员的信任感与归属感,促使他们及时将个人所遭受的侵犯事件和情况予以上报,形成积极有序的职场上报文化,使教师与学生并置构成校园安全的治理重点。
3.司法介入:《战略》实施的法制保障
随着学校教育法治进程的推进,以学校为诉讼主体的校内外关联案件逐渐增多。司法适度介入学校内部治理,有效保障教职人员的基本权益,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社会共识。由于学校的特殊法律地位,使学校在涉及司法权力时兼具“教育行政权”与“学校自治权”的双重属性,这意味着学校在司法审查上涉及行政自主权、司法审查必要性和学校自治权三个方面的权衡。为此,学校对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审查面临着司法介入范围和限度的双重考验。
澳大利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让司法管辖等部门介入国家治理行动,使司法制度成为对学校自治进行调节的一种管理机制。这遵循了法治干预与学校自治相平衡的原则。对教育工作者、学校或学区而言,司法管辖有效介入校园安全治理是国家制度的权威体现和效力基础。澳大利亚鼓励有条件的学区与所在地区司法管辖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将学区内教职人员所遭遇的各类侵犯事件以事件、地点、频次等类别细分后,归类上报司法部门登记入库。同时,由学区法务部门将司法部门的专业反馈进行校内备案,并适时地将部分建议与提示转化为相应的校本制度或管理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向校内外相关人员公布,明确侵犯行为的性质及其所对应的惩处尺度。这就使得原本被动的事后上报逐渐发挥出积极的警示干预作用,对教职人员的职场安全能达成良好的保护效果。
有研究显示,教职人员在防止校园侵犯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主体作用,他们在回应各类侵犯行为中所展现出的自信程度能切实降低同类事件的发生频度[13]。然而,如何有效应对各类校园侵犯,尤其是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所实施的隐性网络侵犯行为,是教职人员必须面对的复杂挑战。为此,教职人员需要借助于系统方式有效识别侵犯的形式及其危害影响。他们更需要专业的职场知识与复合技能处理各类常规以及由现代技术所引发的侵犯行为,成为自身与学生的守护者[14]。
澳大利亚将教职人员预防各类侵犯行为视作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其《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中就围绕营造和维持支持性和安全性的学习环境,对在职教师做出了具体要求。自2018年开始,澳大利亚已有25 000名教师对照国家标准,参与自我评估测试(Self-Assessment Tool,SAT)[13]。根据相关测评反馈,澳大利亚推行自评选课与统一排课相结合的方式,给予教职人员,尤其是一线教师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与培育方案,提高了他们维护校园安全的自信与能力。首先,澳大利亚鼓励各类教师对照《国家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在线SAT测试,帮助教师了解自身专业表现,识别并反思个人不足,形成自我报告。SAT所进行的表现性评价能基于教师的情境反应对他们未来专业学习做出合理规划,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与发展路径。根据研究测试报告内容,教师能从专业能力动态发展中明确自身在学生行为干预等方面的真实图景,进而在完全自主、自愿的情境中选择适配的培训项目与课程,持续建构对干预举措的理解认识、干预资源的创建与使用和干预措施的规划设计。其次,澳大利亚委托教学与校务指导协会(AITSL)等专职教育机构开发各类培训资源,以预测与干预双重目标为导向,帮助教职人员全面掌握管理学生行为的实践技能。例如,AITSL研发的My Induction应用软件提供大量管理课堂行为、进行早期预警干预的案例资源和实用方法,指导教师基于教育数据信息早期诊断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与行为特征,帮助他们快速精准甄别学生潜在或业已出现的问题端倪。该软件同时提供菜单式“题库系统”,供教师模拟操练如何管理学生的扰乱行为、掌握预警干预流程与工具使用等多种实用技能,打通将数据信息转化为操作能力的实践渠道[15]。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6]。要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要条件就是要保障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尤其是他们在施教场所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从澳大利亚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现实经验中发现, 维护教职人员在工作场域的合法权益是营造学校纪律氛围的重要基础。教职人员是校园一切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人力保障与实现基础, 其身心健康能为学校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纪律氛围。在面对日益严峻的教职人员校园侵犯问题时, 澳大利亚一方面加快了防止校园侵犯政策的制定步伐, 健全依法治校的全员机制, 通过国家统一督导、司法介入与联合执法, 将保障学校教职人员职场安全问题上升至国家层面, 并辅以具体、可操作的应对策略, 促使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成为确保教职人员职场侵犯治理的合法性与规范性的制度基石与操作指南;另一方面, 澳大利亚注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重视校园内外相关责任主体在确保校园安全方面的共同责任, 将学生、家长、社区和司法机构都纳入校园侵犯预防和干预的共治格局中, 形成常规的良性合作机制。从澳大利亚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经验可知, 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犯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它既需要在国家制度层面明确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与应尽义务, 让法治成为维护教职人员尊严与权益的坚实保障和刚性力量;又需要营造便于教职人员内外沟通的社会氛围, 使校园安全治理走出话语真空, 让更多校园内外的积极力量可以对话共融, 柔性地将制度的执行效力落实于校园安全治理机制的整体建设之中。此外,教职人员的职场安全也必须建立在适宜有度的学校空间体系内, 令各类有利于教职人员安心施教的促进因素有生长、生发的现实土壤与滋养要素, 真正将国家意志转化为美好现实。为此, 本文从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社会层面的共治氛围和学校层面的空间塑造三个方面对我国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害提出建议。
1.创新法治实施载体,保障教职人员职场安全
在立法缺失、上报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多数教职人员并不愿意向执法机关上报自身所遭受的侵犯事件。如果社会各界对教职人员所遭遇的各类职场侵犯持漠视态度,只是片面地关注学生的权益或者家长的感受,就会使教职人员无法获取有效的权益保障和司法支持,时常处于高度紧张或消极懈怠的工作状态,而他们的专业表现又直接与所教授的学生学习发生紧密关联[17]。一旦这类关联演变为彼此对立的消极影响,教职人员职场侵犯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与恶性循环就可能成为整个国家无法回避与承受的社会存在。
为此,澳大利亚在《战略》中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教职人员职场安全的法制体系,肩负着平衡校园安全与治理效率、调节校园治理权重分配和优化校园管理资源配置的任务,以实现校园安全防护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统一。面对日益复杂的校园安全形势,只有重新了解校园安全的多重需求、强化共同责任和特定义务承担、创新法治在校园治理中的实施载体,才能将校园安全、治理效能和职场权益同时作为学校纪律氛围的三个价值目标,进一步促进教师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其一,构建法治信任。正确的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必须健全针对教职人员职场权益的专项法规条例,树立规则导向与价值导向系统整合、制度指向与实践指向统筹兼顾的法治理念,促使制度的颁布与执行成为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辩证统一,令教职人员的职场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共识而予以坚决捍卫。其二,加强司法介入。通过司法管辖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行和公允严肃,把循证收集、申诉处理、法治监管和协同支持等机构都列为司法运作的坚实平台,打通申诉上报、应急处置、惩戒执行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使法治的执行力与强制力能切实发挥保障功效。其三,提升专业能级。依法治校推动校园安全法治文明的进步,而法治文明的建设同样倒逼法治改革能级的提升。从澳大利亚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经验可以看出,在保障教职人员职场权益的法治实践过程中应融入更多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以实现宽领域、多视角协同参与国家制度体系的建设,贯通政策落实与专业实践的交替转化,以便教育数据、信息服务、研究评估等各领域代表共同优化教职人员合法权益的基础、体系和成效。
2.实施校本预防政策,形成校区安全联动机制
校本预防政策是国家制度落地见效的链接环节。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人员构成,进一步明确学校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法定义务,强调责任主体下移,通过具体可行的义务内容和归责方案将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层层细化,转化为保障教职人员的各类规则条例,形成具有切实保障力和约束性的干预体系。它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通过政策的威慑效应,将各类潜在侵犯行为尽可能地遏制在萌芽阶段。澳大利亚明文公布教师职业保护条例,保证从业人员在预防教职人员职场侵犯治理制度设计中的话语权,以零容忍的政策惩戒任何危及教职人员的侵犯行为,严肃惩处那些借助于暴力行为伤害教职人员的各类事件,尽早预防各类潜在的职场侵犯行为。其二,以校本政策为牵引,研发校园危机的应对预案,为教职人员跨越角色困境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与资源。具体而言,在侵犯发生前,让教职人员有一个日常习读、操练的渐进计划,不断对照反思他们在现实工作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当侵犯发生时,让教职人员有从容应对的步骤与方法,有效处置问题、化解危险,在侵犯事件中确保个人身心安全。其三,通过校本政策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营造包容、安全的校园环境,以规章的形式促进学生与教职人员和谐共处。对学生而言,校本规章描述出学生被期待的行为,强化包容、沟通、尊重所蕴含的积极价值;对教职人员而言,校本规章明确了各类教职人员在预防职场侵犯行为方面的主体作用和有效作为,划定其“可为”与“能为”的职责边界,避免其产生角色冲突、角色超载、角色模糊等心理压力,推动教职人员自主防治职场侵犯的意识观念转变与心理认同[18]。
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具有紧密的空间关系,因此,学生的行为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具有强烈的关联性。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耦合关系日益加深。如何在国家框架中确定社会成员的共同“语言”、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公私界限划分,都是跨越多重差异而形成社会的主体性“市民”所涉及的潜在问题。教职人员所受到的职场侵犯往往是社会文化排斥在校园环境中的投射,它主要源自隶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之间在价值观、社会文化心理、思维定式方面的矛盾与抵触。因此,《战略》提出,只有从深层次上理解职场侵犯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之间特定的关联,才能正确理解侵犯产生的根源并给予有效的疏导与化解。
1.促进文化融通,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氛围
要想从源头上避免教职人员职场侵犯事件,让师生、家长、社区成员感受到积极和谐的校内外环境氛围,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和谐、尊重、包容、友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其中,学校层面应承担主体责任,主动在校园文化推广中发挥专业引导作用。一方面,学校应积极改造校园及其周边环境,从感官上引起家庭和社区的共鸣与共情,借助于高品质的物质文化加快校区、社区一体化建设进程。据研究显示,如果学校环境中有涂鸦、田园护理、完善的教室布置等情形,学生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就会更加紧密,心理健康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欺凌行为也会随之减少[19]。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各类家校联谊、社区联席会议、校园主题日宣传等活动形式邀请师生、家长、社区群众、主流媒体等共同参与,为各方畅通交流提供平台,增进情感沟通,并适时推动学校价值文化的普及,争取更多校外利益相关者理解、认同校内教职人员所开展的各类育人活动和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形成良性的舆情氛围与价值导向。
2.优化家校联系,提升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议事效能
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不畅、信息不透明、信息反馈不及时,家庭成员将信息匮乏与滞后的原因归咎于教育工作者,增加了教职人员遭受职场侵犯的风险。因此,及时有效地借助于多种沟通手段,如家校合作手册、在线学习反馈、课堂互动录像、家校沟通热线等方式,使家庭成员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在校情况,合理行使他们的监督权和知情权,尤其是当学生偏离正常行为轨迹时能借助于多方反馈及时锁定问题根源和干预方案,提升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议事效能。
3.深化全员尽责,重视学校抵御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整体能力提升
对于教职人员的职场侵犯行为,既可能针对一线教师、学校领导,也可能涉及其他管理工作人员。除了侵犯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外,其他目击人、旁观者等同样是侵犯事件的参与者。因此,社会各界需全员尽责,全面关注教职人员职场侵犯事件的所有涉及人员,对各类职场侵犯事件采取综合治理的科学手段,打造多方位的干预体系,提升抵御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整体能力,杜绝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按照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场域是位置间建立相互关系的网络,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社会空间。它通常依附于资本的物理场域与意义场域的结合而存在[20]。学校既是师生交互的物理场域,也是维护教职人员职场安全的实体空间,因此,学校应该为教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21]。依托学校所衍生的社会空间对于维护教职人员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基于此,学校应构筑物理空间、意念空间、数字空间与互动空间,这四重空间相互支撑、彼此促进,形成保障教职人员安心施教、专心育人的立体场域。其中,物理空间是物质基础,确保校内教职人员能在现实场域中投身于正常的教学活动;意念空间是导引框架,指引教职人员通过专业行为提升维权意识与能力,为他们从容应对各类职场侵犯做好定向准备;数字空间是数据集成,智慧化地监测与研判校园安全问题,推动校园治理能力提质增效;互动空间构成交互情境,为校内师生间沟通、对话与支持营造持久良性的情感纽带与基础依托。
1.为建设安全的校园提供资源配置保障,打造教职人员可感知与信任的物理空间
正如《战略》指出,降低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基础手段是确保校园成为教职人员可以安心工作的实体空间,诸如在校内的走廊、教室安装监控摄像头,配备全方位的安保系统监测陌生人群,聘任有防护经验的校园护卫以及安装可远程监测危险情况的金属探测仪,等等。这些让教职人员日常可视的人力与设施保障有利于他们形成安全、可信的心理定势,使他们能安心地依赖每天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多元培训课程提升专业技能,构筑教职人员自我防范的意念空间
通过多元化的培训课程或项目,缓解教职人员的知行困惑、弥补其专业知能的不足,构建起教职人员常态自防的意念空间。据研究,50%的校园伤害事件在转变为暴力侵犯之前总会预先出现一定程度的预警信号。学生在对他人做出人身攻击之前可能会表现出脱离社会的活动、学业成绩退步、在作业或绘画中表现出暴力倾向、无法控制自身的愤怒情绪等前兆[22]。此外,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学校日常教学中网络平台的介入比重进一步增加,教师与学生、家长通过各类在线教育软件进行作业布置、在线测评、家校联系、意见反馈的沟通频次增多,也增加了教职人员遭受职场侵犯的风险。为此,提升教职人员网络维权的意识与能力也随之上升至战略层面。
作为预防、干预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关键力量与能动主体,学校应对教职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并适时地基于现有管理团队整合升级或从校级领导、行政人员、一线教师中抽调人员组成预警干预团队,让各方人员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外在表现与潜在行为倾向之间的内在关联,并通过集体培训、个案示例、视频教程、讲座研讨等形式帮助教职人员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掌握预警干预流程与防护工具使用技能,明晰各自权责,重点聚焦于日常工作中收集、分析、阐释、共享教育指标数据,预判早期侵犯现象;第二,提高对源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学生的社会文化敏感性,以便对重点人群开展预期干预和重点帮扶;第三,掌握应对危机的操作流程以及与学生、家长开展深度沟通的引导策略,帮助不良行为主体重回正轨。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境中,学校也可以聘任有资质的精神卫生专家到校示教,亲自示范如何帮助处于危险状况的学生渡过危险期。在专业行为的指引下,专家最大限度地保护问题学生的个人隐私,防止部分有潜在暴力倾向的学生被贴上“高危”学生的标签,对他们予以沉浸式的关注与支持,进一步防止侵犯行为的发生。
3.数据赋能校园安全,打造智慧校园监测体系的数字空间
现代技术正在转向采集、存储、运用对特定事件具有直接联系的“可识别”信息。学校将与工作场域有关的信息类型纳入早期预警范畴,并且对教职人员职场安全所涉及的“可识别”信息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囊括“目前”和“将来”可识别的信息。通过定期更新和审查教育数据信息,学校能对教育数据资源、时间成本和财政投入进行成本控制,更有助于教职人员职场安全的全面保护。例如,以学校为基本数据收集单位,运用事件跟踪软件收集各类校园内外侵犯事件的发生地点、频次、动因、涉事团体或涉事人特征等关键信息,将每一个侵犯事件作为独立单元,立档建库后将相关指标数据输入校园预警系统并实时上传到政府大数据网管之中,促使学校、学区及相关司法、教育部门基于数据报告的共享权限进行分析解读和动态跟踪,科学研判校园侵犯事件的发生趋势与危险等级,实现以教育数据为支撑的循环决策。通过系统化的数据,利益相关方可以更为“智慧化”地触及到校园侵犯、网络攻击、药物滥用等需要引起管理者重视的指标维度,便于提前识别、标记高风险事件范围、等级及其关联因素,将事件特征与干预措施相匹配,在危害事件产生前予以监测与管控,做到前瞻预测,实现预警防范、早期干预;在危害事件发生后,将事件的相关信息数据化后予以科学分析和压力测试,让“被剖析”的诊断评估成为所有参与者积极思考和贡献智慧的过程,激励各方以循证探究为导向、以数据挖掘和科学分析为手段,不断剖析教职人员职场侵犯事件背后的问题根源和实质,继而完善防范举措,逐步降低同类侵犯事件的等级与频次。
4.创设教职人员与学生、家长以及社区成员和谐共处的话语互动空间
高质量的校园生活离不开教职人员与学生、家庭、社会等共生主体之间的话语互动和多元理解。因此,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师生沟通为支撑,同时覆盖社区理解的话语互动空间就显得尤为必要。它需要教职人员与各共生主体基于协同育人的理念构建新型的话语互动规则,并让这些规则成为教职人员、学生以及社区成员自身行动和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增强各方利用话语意识构建彼此合意、宽容理解、分享观点、发表意见的互动空间。互动空间的创设过程应是教职人员与共生主体合作创造彼此信任的和谐文化与氛围的过程,让师生的校园生活以及虚拟空间所进行的多元沟通不再是各方利益博弈或矛盾分歧的领域,而是开启和维持寻求创造性地解决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的合作平台。基于此,教职人员的角色甚至立场会发生转变,他们成为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机会与学习成效的专业伙伴,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良好的互动中得到长久保障,也能达到自我实现[23]。
随着世界各国大力实施校园安全治理行动,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纵深推进已经成为缓解家长焦虑、克服教育内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切入口。澳大利亚着眼于教职人员职场安全问题的考虑,以预警与干预双重目标为引领,针对性地解决教职人员的职场困境。从中可以发现,教师的职场安全问题不仅关涉到教师群体的自身利益,而且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整体建设等教育关键议题息息相关,并日益凸显出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为此,需要为教职人员给予政策支持,系统建构与实施职场安全的制度保障体系,为教育数据驱动学校安全管理指明方向;动员社会各界组织协同参与学校安全管理,明确各方期待与亟待解决的公共问题,传播正确的公共信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施教环境;基于战略投入和专业培训,确保学校预警、干预系统有效运作,切实提高教职人员职场侵犯的警示预防、干预指导、危机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只有当教师群体在身心适宜的环境中自主地开展教学与学校管理工作时,他们才能在专业的育人领域体验到教育职业的最大尊严与最高尊重,进而履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本文得到上海师范大学“比较语言学与汉语国际传播”创新团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