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婺州窑之智慧及其巅峰特色

2022-06-14 08:10王法根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釉瓷胎体化妆

王法根

金华市婺城区法根陶瓷坊 浙江金华 321000

金华在亿万年前是恐龙乐园,万年前上山文化时期是世界稻谷种植发源地。春秋时期,姑蔑国迁徙来此。秦皇朝在金衢盆地内设乌伤和太末两个县。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金华,起名东阳。由此可见历史之悠久。

考古研究表明,万年前上山文化时代的红色夹碳陶器大口盆、平底盘、陶钵、罐等,就掺和了草木灰和粗砂粒。聪明的先民将炭化后的稻壳和植物茎叶掺和到制陶原料中,一是烧制中增加黏土烧制的温度均匀性,二是改善黏土成型性能,第三,可由此减少或避免陶坯干燥和烧成过程中开裂的现象。这体现先民的智慧。万年前的婺州大地窑炉之火,烧制出精美的原始陶器。随着时代进步,技艺更新,婺州窑薪火传承,千年不息。

一、婺州窑的瓷器烧制充满婺州人的智慧

婺州窑,地处金衢盆地,发轫于浙江省中部,最早出现于汉代,衰落于元末,延续盛烧1500余年。其窑口大多分布于金华、武义、东阳、义乌等地一带,因唐朝金华一带属古婺州,故称婺州窑。

《直颈瓶》王法根

商代晚期,婺州地区出现瓷器,但仅见豆类器物。西周瓷器品类增多,尊、筒、罐、盘等器物均有发现。瓷器上出现通体弦纹和拼贴双泥饼的装饰。东周出现针点纹、网格纹、禾苗纹以及粘贴“S”形的纹饰,表现力更强,出现了对形式美的追求。汉唐时代,婺州窑在工艺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形成独有的婺州瓷器风格,并兼有实用性、观赏性的特征。人们开始探寻技艺与审美相结合的婺州特色瓷器创作。

汉代婺州窑继承前代传统工艺,又在创新中发展传统工艺,故胎质紧密。因西晋末年,开始应用化妆土,故胎体多见灰白、奶白色,胎釉结合处非常明显,拥有似玉石的品相。瓷釉为大多青色,部分青色中泛黄。婺州窑因釉料中含有锰和铁两种发色元素的作用,形成乳浊釉瓷。胎体的主要制瓷原料是粉砂岩黏土,因含铁量较高,可塑性强,但瓷色不纯,有瓷色淡红、气孔较多的特征。婺州窑化妆土的使用,体现了婺州人的聪明智慧,利用化妆土来改变瓷土釉料的性能,是凝聚着古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二、婺州窑烧制技艺上出现三大巅峰特色

1.三国时期创造釉下褐彩装饰技术

早在的商周时期,人们已发现常见的青釉窑变成蓝釉等瓷釉窑变现象,几千年的不断实践探索,千百次的瓷釉配方试验,人们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终于发明了褐彩工艺。三国两晋时期的婺州窑褐色滴彩工艺大都以点的方式和釉上彩的方式出现,至唐五代时期已启用釉下彩。婺州窑褐斑装饰,是在青色瓷器表面加入深褐色装饰。据说该技艺始于时古代瓷艺人的失误,一不小心将深色釉料散落几点到上好釉的瓷坯上,到烧成时看到单色釉面上有几点洒落的褐色斑点如同梅花绽放,极具装饰魅力。因此人们主动尝试,运用于青瓷装饰。有的类似散落的黑玫瑰,有的犹如贵妇人点画蛾眉。操作时,会选择吸附性能较好的羊毫毛笔,采用在釉中加入少量的米糊,再行刷釉,这样可以改善褐彩涂刷不均的现象。或在器物的腹部装饰二团椭圆形或圆形的褐斑;或用酱褐色釉作底釉,再在底釉上面淋浇乳浊釉,任其自流,发挥窑工想象,淋漓尽致地产生乳白、青、褐、天蓝四色相融,有的线条飘逸流动,其自然形成的奇妙装饰,好似石钟乳倒挂,趣味盎然。

2.西晋时期开始的化妆土技术

化妆土技术是指在瓷器的胎和釉间敷加一种或几种纯度高(含氧化铁等着色元素极少)的粘土制成的薄薄细泥浆,覆盖胎体表面,使胎质的灰暗色或深紫色得到覆盖,使比较粗糙的坯体表面光洁,甚至丰富瓷器装饰的制瓷工艺。施加陶衣工艺是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装饰工艺,人们在胎体表面施加陶衣,后在陶衣上绘制纹饰,然后烧制。化妆土技术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上山文化时期,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大口盆、平底盘、壶、罐、圈足盘等的众多陶器,就有部分陶衣鲜亮,人们施加红衣加以装饰,也有施加乳白衣者。而早在东汉德清窑和三国东吴的丰城洪州窑中,化妆土工艺已成功运用。考古发现,婺州窑西晋时期已大量运用化妆土美化胎体的技术,在瓷胎上釉前采用化妆土装饰的工艺,这时期已经相当成熟。

常见的化妆土使用方式有如下几种:

(1)胎体表面施加化妆土再罩以青、黄、酱黄等颜色釉。早期婺州窑、德清窑均如此施用。

(2)胎体施加化妆土再罩以透明釉。北方窑口大多施透明釉。

(3)胎体施加化妆土后进行划、刻、剔装饰花纹,然后罩釉。刻划花、篦划花、暗划花、深剔花等。

3. 唐代早期开始的乳浊釉创烧

近年来唐早期婺州窑乳浊釉瓷品的大量发现,证明婺州窑乳浊釉早在初唐时已创烧成功,釉面呈天青或月白,釉中很少有釉泡和残留晶像,有玉石质感,晶莹美观。例如金华市区铁店窑址群,其一号窑址烧制乳浊釉瓷为主,亦烧青釉瓷。发现的婺州窑类钧器物残片,确认其为分相釉,但其年代要早于钧窑的分相釉。专家认为,婺州窑乳浊釉风格瓷器的出现比“钧窑”至少早一百年。其釉烧成时出现分相,分相液滴在铁离子着色的影响下,呈现出月白或天青的乳光现象,这有别于越窑、龙泉窑单纯由铁离子着色产生的色调。婺州窑唐代初期创烧乳浊釉,而越窑在唐末五代时期才见乳浊釉,龙泉窑也是在唐末五代时期为钱氏王朝烧制秘色瓷才研制出乳浊釉。

乳浊釉瓷按釉色变化和施釉的工艺,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类:

(1)天蓝、青色、乳白三色交融于透明的青色玻璃釉上,如蓝天飘着白云,轻盈、飘动,釉面装饰感极强。

(2)天蓝、乳白两色交融,釉层上略显兔毫纹状,具有流动感和失透性。釉层开肥厚,玉质感强。

(3)莹润肥厚的淡天蓝色乳浊釉。一般先刷一层酱褐色底釉,然后通施一层乳白色釉,烧制后通体若淡蓝天空,光洁清丽。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式,这里不一一列述。

总之,婺州窑三国时期创造釉下褐彩装饰技术、西晋时期开始的化妆土技术、唐代早期开始的乳浊釉创烧技术都具有首创级别的贡献。是在中国陶瓷烧制历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双系罐》王法根

《朵 朵》王法根

猜你喜欢
釉瓷胎体化妆
一种缺气可继续行驶充气轮胎
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稀线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钴粉包覆的铸造WC颗粒在金刚石锯片中的应用
耀州窑类单色釉瓷艺术的表现瓶颈与突破思考
从黑釉瓷盏看宋代茶文化
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
超细CeO2粉末对铁基合金工具胎体组织性能的影响
给语言“化妆”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
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