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兆钧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人们对茶文化越来越重视,紫砂壶也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生活器具。宜兴紫砂文化的历史虽说不是非常的悠久,但是却留下了极为油墨重彩的一笔。在泡茶方面,紫砂壶具有很强的透气性,这让茶的香气能够很好地氤氲在茶水之中,让人入口时就能感受到那缕清香在舌尖荡漾,感受茶叶最好的滋味。当然,最令人感叹的还是紫砂艺术的多样性与包容性。紫砂壶的多样性一方面可以体现在紫砂壶器型上,纵使在圆壶和方壶的范畴之中,也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说法;另一方面可以体现在取材上,紫砂壶主题丰富,从自然瓜果到神话故事,体现了紫砂艺人丰富的文化底蕴。而紫砂壶的包容性,体现在其内容的丰富上,紫砂壶并不是一件单纯的艺术品,它通常与中国文化融合,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艺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作品《葫芦》取材自生活中乃至民间传统艺术中极为常见的葫芦元素,在造型上演绎得栩栩如生。葫芦是田园常见的瓜果植物,经常出现在农家的餐桌上。在艺术领域,以葫芦为主题的创作也是相当丰富的。葫芦谐音“福禄”,是中国最早的福文化起源。从葫芦的造型特征来看,它是一种藤蔓类的植物,藤条繁茂,尤其是交织在一起更加显得层层叠叠,因此人们给葫芦赋予了子孙绵延的美好寓意。除此之外,人们还用葫芦来祝福别人吉祥如意,健康长寿。这种将吉祥的寓意赋予到具体的事物上的行为可以称作是移情,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并不少见,比如竹子有“祝福”的含义,南瓜有“多子多孙”的含义,人们将美好寓意注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中,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体现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人们纯粹的情感,在紫砂壶与自然融合之时,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自然元素与文化内涵的邂逅给紫砂壶的主题也进行了升华,让人们在使用或是把玩紫砂壶的时候,能够用心感受到那份文化的浪漫。这其实也是如今人们所追求的,当物质生活能够得到满足,那么精神世界的充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一把与文化交融的紫砂壶,能够给人们带来身体与心灵的启迪。
这件紫砂作品《葫芦》颇有大家风范。线条明快流畅,仿佛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只灵动小巧的葫芦来。这是十分简约的设计,但是却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壶身圆而饱满,壶腹的部分仿佛一只圆滚滚的皮球,格外膨胀。从壶整体的设计上来看,这是一个十分实用的器型,饱满的壶身可以容纳茶叶与水的充分接触,短促的壶嘴出水爽利,便于倾倒,小巧的壶把衔接自然,提拿舒适。创作者考虑到了一切实用性细节,将此壶打造得极为实用。当然除去实用性,此壶也非常美观。从整体来看,创作者将葫芦的造型融入到了整体的形态之中,并且是用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让人虽然不能一眼看出,但是细细打量就能感受到此壶与葫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壶底是一个平面,与圆润的壶腹有强烈的对比,但是也给壶整体增添了几分稳重感。壶盖隆起,嵌盖的设计让壶盖与壶身更是融为一体,更能让人感受到田园瓜果的气息。壶钮是葫芦瓜蒂的仿生,小小一截,生动有趣。整体形态以圆弧为主,简洁而明快,简约而不简单。
在壶身的装饰方面,创作者以陶刻的手法给此壶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如果说素壶给人的感觉是水墨山水画,那陶刻手法的装饰就让这幅山水画变成了有几分色彩的工笔细描,丰富之余,多了几分色彩感。壶身的装饰丝毫不是繁冗多余,一朵素雅的莲花在壶身盛开到了极致,虽说盛开的花朵会有几分的俗气,但是在此壶上丝毫没有几分俗意,反而有一种大雅的禅意。
此壶在泥料选择上也十分的活泼、欢快,有一种喜庆之感。此款泥料是原矿紫泥,棕中带紫,层次丰富,低调而有风味,非常具有田园的气息。紫砂泥的独特性在于烧制后壶的表面可以光滑细腻,但是又可以看见细腻的纹理特征。可谓是粗中有细,细中别有洞天。
结语:作品《葫芦》在题材的选取上有着田园风情,让人在喝茶品茗之余享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田园气息。作品《葫芦》壶在内容表现上十分丰富,除了显而易见的葫芦形态,还有许多的中国元素,展现出中国人民热爱生活的民族特质。紫砂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也是紫砂艺术精彩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