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 徐勇* 曾炜 朱征 汤学妹 曾立翔
[1.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江苏 南京,210094;2.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665;3.南京中鸿润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江苏 南京,210028;4.聚埃麦德(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江苏 苏州,215011]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薄膜是一种兼具芳香族PI和普通聚合物光学薄膜优点的高性能材料,近几年在微电子和高性能显示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1-2]。研究表明,在PI材料中引入含氟基团会显著提高PI薄膜的透光率,且氟含量越高透光率也越高。但含氟基团的引入,会导致PI薄膜的耐热性能显著降低,限制了其应用[3]。特别在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制作工艺中,对CPI加工环节的温度要求超过300℃,因此制备高耐热透明的PI材料极其重要[4-5]。以下采用4,4′-六氟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6FDA)、4,4′-二氨基-2,2′-二甲基-1,1′-联苯(o-TOL)和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经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聚酰胺酸(PAA)溶液,再经流延涂膜、去溶剂和亚胺化等步骤制备了一系列CPI薄膜,探索CPI薄膜耐热性能与透光性的平衡关系,寻找耐热性能和光学性能均优异的CPI材料[6]。
6FDA,TFMB,分析纯,均为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o-TOL,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化学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旋转黏度计,DV-Ⅱ+PRO,上海尼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FTIR-8400S,日本岛津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6100S,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差示扫描量热仪(DSC),DSC25,热重分析仪(TG),TGA55,均为美国TA公司。
表1是样品的配方,其中,n(TFMB)∶n(o-TOL)为TFMB和o-TOL物质的量之比。
表1 样品配方 %
将二酐单体6FDA、二胺单体TFMB 及o-TOL分别在150℃和80℃恒温鼓风干燥箱干燥6 h,按照二酐单体与二胺单体总物质的量之比为1.02∶1.00合成PAA溶液。按照表1配方制备7种PAA溶液。在25℃的氮气氛围下,将TFMB及o-TOL溶解于DMAC中;随后将6FDA分5次加入,每次间隔1 h;最后将反应体系温度从25℃降至6℃,继续反应24 h,制得反应完全的PAA溶液。
将制得的PAA-1~PAA-7溶液分别涂覆于干燥且光滑的玻璃板上,水平放置于真空烘箱中,按照80℃/1.0 h,120℃/1.0 h和150℃/1.0 h去溶剂;待冷却到室温后,再将其置于马弗炉中,按照180 ℃/0.5 h,210 ℃/0.5 h,240 ℃/0.5 h,270℃/0.5 h和300℃/0.5 h进行亚胺化;待冷却至室温,放置于80℃蒸馏水中脱膜,晾干得CPI薄膜,对应的编号分别记为CPI-1~CPI-7,CPI薄膜厚度控制在25μm左右。
FTIR分析:扫描范围3 000~500 cm-1,扫描次数20次。
DSC分析:称取样品3~5 mg,在25 m L/min的氮气氛围下,以20℃/min升温,升温范围50~500℃。
TG分析:称取样品3~5 mg,在20 m L/min的氮气氛围下,以20℃/min升温,升温范围50~800℃。
表2为PAA溶液的表观黏度。由表2可知,与PAA-1相比,引入二胺单体o-TOL后,所得PAA溶液的表观黏度均增加,且o-TOL的加入量越高,PAA溶液的表观黏度越大。
表2 PAA溶液的表观黏度
图1是CPI薄膜的FTIR分析。由图1可知,7种CPI薄膜在1 650 cm-1和1 560 cm-1附近都没有出现PAA的特征峰,说明涂覆的PAA溶液已经转化成了PI;在1 780,1 729,1 380,725 cm-1处分别对应出现了C= O基团的不对称吸收振动、C= O基团的对称振动、亚胺环上的C—N振动以及 C= O完全振动的吸收峰,这4种峰是属于PI的特征吸收峰,这些吸收峰均出现在了FTIR谱图上且十分尖锐,说明了亚胺化程度非常完全。
表3是CPI薄膜的光学性能参数。
表3 CPI薄膜的光学性能参数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o-TOL含量增加,CPI-1~CPI-7的λ0从339 nm增加到了361 nm,λT也从405 nm 增加到了576 nm,而Tλ则从90.17%降到了79.92%,Tmax也从91.53%降到了88.79%。说明随着o-TOL含量增加,CPI薄膜的光学性能降低。这主要是因为随着o-TOL含量增加和TFMB含量降低,PI的刚性结构增加但含氟量降低,有利于分子链中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使得CPI薄膜颜色变深。但是总体上,CPI薄膜透光率仍保持在非常好的范围,Tmax(除CPI-7外)都在90%以上。
2.4.1 CPI薄膜的DSC分析
图2是CPI薄膜的DSC分析。由图2可以看出,CPI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305.96~322.56℃内,总体上均较高。CPI-1~CPI-4的Tg从305.96℃上升到320.02℃;当o-TOL物质的量分数为50%~100%时,CPI-4~CPI-7的Tg基本都保持在320.00℃左右。这是因为前期6FDA含量占优,随着刚性单体o-TOL的引入,使得CPI薄膜的Tg有效增大;但当o-TOL含量超过一定值时,由于o-TOL反应活性低、分子链堆积密度小、相对分子质量低,Tg变化不大,甚至有减小趋势。
2.4.2 CPI薄膜的TG分析
表4是CPI薄膜的TG分析参数。
表4 CPI薄膜的TG分析参数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o-TOL含量增加,CPI薄膜的T5%和T10%总体上逐渐降低。这主要与o-TOL的结构有关,o-TOL分子结构中侧甲基的作用导致其邻位C—N的键长增长,键能减弱,在高温下更易分解,所以热稳定性能变差。但由于PI分子链中特有的酰亚胺环的存在,加入o-TOL后,CPI薄膜的T5%都在490.00℃以上,表明CPI薄膜耐热性能优异。
a) 在含氟的PI中引入刚性单体o-TOL进行共聚会影响CPI薄膜的综合性能,其中CPI薄膜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会变差,但仍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b) 当o-TOL 物质的量分数为50%~100%时,CPI薄膜耐热性能优异,Tg均在320.00℃左右,CPI薄膜的T5%都在490.00℃以上,Tmax基本都在90%以上。CPI薄膜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加工和使用,在柔性显示领域将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