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志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的独特,不仅是它的人杰地灵、风光旖旎,更是有独一无二的紫砂陶艺。从“始陶异僧”开始,宜兴的先辈们发现了紫砂泥的可塑性,并通过无穷的智慧将其从深山老林中挖掘出来,加以创作,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精美茶具。
从紫砂壶诞生开始,其实用性就得到了验证,然后在漫长岁月的进化中,其艺术性慢慢得以体现。作品只有具备了完美的造型、深邃的文化内涵、丰富充沛的情感,才是一件完美的紫砂作品。为此紫砂艺人一直在努力打造这样的紫砂茶具,并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练就扎实的技术和开拓紫砂泥的不同领域两方面入手,使得紫砂摆脱以往给人单调、无灵气的印象,焕发出熠熠的神采。
现代紫砂作品的造型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化造型艺术,可谓集众美所长,犹如麒麟之美,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对于紫砂艺术的创作,艺人往往夹杂着对“集美思想”的理解和感动后的一种向往美的冲动,于是他们带着创作的欲望对某一物象进行加工和改造,而这种改造就是紫砂艺人对美的理解的一种再现,一种真实的、充满生命崇拜的情感再现。
紫砂看似是简单的泡茶器具,但作为手工艺术的精华浓缩,它反映了人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是关于美的集中再现。因此作品运用清水泥烧制后呈现的温润色泽进行外观色彩的打造,使用“竹”这一文人雅士的心头好来进行细节的修饰,并使用陶刻装饰在壶身上刻绘精美的山水画,以此来达到凸显壶韵的目的。在这样细致的塑造过程中,紫砂壶也仿佛会说话了,它借助壶身中的砂粒、线条、装饰诉说着寄寓其中的美好情感与祝福。
作品《山水提梁》以清水泥纯手工制作,提梁为把,壶刻山水,于艺人勤劳的双手之间,于单双刻刀锐利的刀锋之间,此壶呈现出紫砂器具固有的朴质、拙雅。壶韵掩盖在清水泥棕红的色泽之间,壶味体现在山水大美之中,自是别有一番风流。
这款壶质地非常醇厚,充满复古意味,壶身如圆盘一样,既稳固牢靠,又衬托出提梁的气魄。壶嘴别出心裁地采用了竹节造型,呈三弯流之势。提梁把高挑流畅,三弯嘴出水流畅,壶盖上用心雕琢了一圈圈筋纹,就像水滴在壶面上荡漾开的水波纹一样,缱绻又迷人。壶钮为圆柱体造型,与壶身形状暗中吻合,十分出彩,让整壶的气质瞬间提升。可以说,这一把壶从设计到制作都极为用心,再加上壶身山水陶刻,文气十足。
在所有器型中,提梁壶是一个隐藏的门类,人们不会将它单独分类,但是提梁伴随着紫砂的诞生一直存在着,并流传下来很多经典的器型,如曼生提梁、东坡提梁、吴经提梁等,这些名字都如雷贯耳,在紫砂历史上有着一定的意义,并大大丰富了紫砂的造型。《山水提梁》既可以归类于圆器造型,也属于提梁器一类,并且提梁设计在整壶造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作品虚实结合,别具风格。整个茶壶的空间被割裂成虚实两部分,一半是壶身形成的圆扁的实空间,另一半是提梁组成的高挑的虚空间,两者组合在一起,既有形式上的气韵贯通,又有实用上的理趣。令人称道的是,为了增加整壶的观赏性,提梁与弯嘴并非是由简约流畅的线条构成,而是借助竹的形象进行勾勒设计与制作。
作品使用的泥料清水泥烧制后呈红色,泡养后更加红润朴拙,古穆端庄,文气十足。于是为了加强作品的文气,艺人选用了陶刻这一装饰来增加意境,同时也使得作品更有观赏性。作品《山水提梁》大气匠心,壶面宏阔,非常适合书画镌刻。艺人以双刀刻绘技法,辅以丰富的线条刻画出近树远山、乌瓦农舍,既有江南小桥流水的精致,也有塞北大漠孤烟的磅礴大气。清雅的紫砂壶也因这份锋利而大气的山水陶刻沾上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更具内涵与深意。可以说作品从传统中来又不乏新意,且独树一帜。再加上茶壶本身线条圆融婉转,气韵贯通,厚重沉稳,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美轮美奂。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山水风光旖旎而壮阔,每每见之都让人震撼不已。山水画是画家在博览祖国河山后将大自然的美景融入自己的情感通过艺术手段进行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特点就是有山有水,有诗有情,有境界。陶刻中引入山水画自然也是借助其中的景与情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因此《山水提梁》借助壶身的山水陶刻,将壶与诗书画有机结合在一起,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欣赏完一件紫砂作品,我们会发现紫砂从来都不是一层不变的,相反,它的造型、泥料、装饰、工艺都在与时俱进,其韵律、节奏、内涵、意境也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良性的,是适应社会变化的。对艺人来说,制壶绝不是一项枯燥的工作,相反制壶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这是为外人所不知的趣味世界。艺人不仅要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还要努力去挖掘历史文化背景,作品只有在造型与内涵并重的条件下才能既有美感,又有精神层面的深度。纵观历史长河,凡是能传承下来的艺术品都是造型与内涵共存的,紫砂艺术也不例外。
六百多年前的明朝,紫砂壶是流传于文人阶级的小众雅玩,六百多年过去,紫砂壶成为了寻常百姓家茶桌上的高雅茶具。这种转变是因为茶具知识的普及,也是因为人们对紫砂的了解更加全面、完整。几百年来,紫砂默默滋养着人们的身心,也滋养着文化之河,从而使得中国陶瓷文化随着岁月的变迁更加的温润、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