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效果研究

2022-06-14 04:28彭珏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脂蛋白胆固醇血脂

彭珏

溧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溧阳 213300

糖尿病作为老年慢性疾病, 其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糖尿病后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胰岛素释放不足和血糖升高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脂血症[2]。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和血脂的控制尤为重要。 2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指患者在空腹状态及餐后血糖水平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提高, 即使对空腹状态的血糖和总胆固醇含量进行有效控制后, 但患者餐后总胆固醇含量仍会持续升高[3]。 常规治疗糖尿病时,通常采用降血糖药物进行血糖控制,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当患者合并出现血脂异常时, 单独服用降糖药物效果却并不理想[4]。为进一步改善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水平, 该院在常规降糖用药中加入阿托伐他汀降脂药物进行治疗, 分析两药联用在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中的作用[5]。基于此,该院选取2020 年9 月—2021 年9 月收治的148 例2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抽取前来该院治疗的148 例2 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每组74 例。 对照组中男48 例,女26 例;年龄50~73 岁,平均(62.57±5.14)岁;患病时间2~13 年,平均(6.21±2.43)年。 对照组男45 例,女29 例;年龄52~75 岁,平均(62.60±5.21)岁;患病时间1~14 年,平均(6.30±2.35)年。 两组患者在以上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所有入组患者均对该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该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该项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全部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6]: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总胆固醇>5.2 mmol/L,三酰甘油>1.7 mmol/L;②均为原发性2 型糖尿病;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正常;⑤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糖尿病患者;②1 型糖尿病患者;③肾功能衰竭患者;④微血管严重病变患者;⑤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2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时给予二甲双胍。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51289,规格:0.5 g×30 片)。晚餐后整片吞服,1 次/d,2 片/次,最大计量≤2 000 mg/次。 治疗周期为4 周。

研究组患者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133127,规格:10 mg×14 片)。 1 次/d,起始剂量为10 mg/次,4 周为1周期进行用量调整,最大剂量≤80 mg/(次·d)。 连续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①通过抽取患者清晨空腹时静脉血液及餐后2 h 静脉血液, 利用血糖检测仪来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数值与正常血糖水平呈负相关。

②通过抽取患者空腹时静脉血液, 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来检测患者血脂的相关指标。 血脂指标主要包括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中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健康血脂成负相关;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健康血脂成正相关。

③根据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水平, 并进行数据分析。 测试数值与胰岛素功能水平成负相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整体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组别研究组(n=74)对照组(n=74)t 值P 值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餐后2 h 血(mmol/L)治疗前 治疗后12.45±1.75 12.69±1.60 0.871 0.385 7.62±0.32 8.99±0.27 28.148<0.001 10.40±3.29 10.73±3.23 0.616 0.539 8.15±0.50 9.84±2.57 5.553<0.001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8.76±1.73 8.68±1.86 0.271 0.787 8.05±0.24 8.49±0.49 6.937<0.001

2.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更高,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患者上述数值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s),mmol/L]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s),mmol/L]

组别研究组(n=74)对照组(n=74)t 值P 值三酰甘油治疗前 治疗后总胆固醇治疗前 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 治疗后4.25±0.81 4.34±0.76 0.697 0.487 1.41±0.40 3.81±0.50 32.243<0.001 7.15±0.53 7.23±0.71 0.777 0.439 4.14±0.20 6.42±0.48 37.718<0.001 1.17±0.21 1.19±0.23 0.552 0.582 1.95±0.34 1.48±0.22 9.984<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 治疗后3.83±0.78 3.91±0.63 0.686 0.494 2.29±0.55 3.42±0.58 12.161<0.001

2.3 两组患者胰岛素功能水平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胰岛素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胰岛素功能水平对比(±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胰岛素功能水平对比(±s)

组别空腹胰岛素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胰岛素抵抗值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74)对照组(n=74)t 值P 值28.05±0.43 28.11±0.49 0.792 0.430 21.04±0.31 24.21±0.46 49.160<0.001 3.76±0.61 3.74±0.70 0.185 0.853 2.49±0.38 3.10±0.53 8.046<0.001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是2 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现象[7-8]。 2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主要与患者腹型肥胖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因素有关。胰岛素作用不足, 胰岛素抵抗作用下降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水平增加引起血脂异常[9-10]。 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 血脂异常可增加患者大血管或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我国2 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非常高,但对于其治疗与效率以及血糖和血脂达标率却非常低。因此,在对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进行药物选择时,要格外注重其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11]。 二甲双胍作为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药品, 口服后其药效可持续8 h 左右, 在临床上有着较好的控制血糖效果[12-14]。该文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可有效证明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但对于2 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来说,降脂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临床治疗时,所选择的降脂类药物主要包括两种,一种以降低胆固醇为主, 另一种则是以降低三酰甘油为主,而在降低三酰甘油的药物中,又有部分药物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作为人工合成化合物, 既能降低三酰甘油水平, 又能降低总胆固醇水平, 同时还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作用, 在临床治疗高脂血症上有着重要的作用[15-17]。 该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二甲双胍服药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治疗4 周后,研究组患者包括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内的血脂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所升高, 优于未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对照组(P<0.05)。 除此之外,阿托伐他汀还对患者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指数有着直接的作用,在联用阿托伐他汀后, 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功能水平改善程度更好[18]。 该文研究数据与相关研究一致, 可有效证明降脂类药物和降糖类药物联用对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重要性[19-20]。

综上所述, 为有效调节2 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水平, 可将阿托伐他汀和二甲双胍进行联合使用, 其治疗效果更好,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脂蛋白胆固醇血脂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