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首过效应预测因素

2022-06-14 13:25陈正文李沛城刘一之侯凯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栓子导管效能

陈正文,李沛城,刘一之,李 波,袁 晨,侯凯文,陈 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学院介入科,江苏 苏州 21500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可致残障甚至死亡的重大疾病[1];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VT)为有效治疗方法,但用于治疗大血管闭塞性AIS(AIS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 AIS-LVO)后,闭塞血管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mTICI)2b~3级]率仅为7%~30%[2]。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为目前治疗AIS-LVO的标准方法,术后闭塞血管再通率可达90%以上[3-4],但术后90天预后良好率仅约50%[5]。ZAIDAT等[6]于2018年提出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 FPE),指于未行任何补救措施的前提下经单次取栓手术实现AIS闭塞血管完全再通(mTICI 3级);随后多项研究[7-8]证实 FPE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更强。本研究观察可用于预测MT治疗AIS-LVO获得FPE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0月207例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学院接受MT的AIS-LVO患者,男116例,女91例,年龄64~73岁,中位年龄68.0岁;根据获得FPE与否将其分为FPE组(n=66)和非FPE组(n=141):FPE组男33例、女33例,年龄62~72岁、中位年龄67岁;非FPE组男83例、女58例,年龄65~74岁、中位年龄69岁。纳入标准:①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示前循环大血管(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中动脉M2近段)急性闭塞;②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6分;③发病时间至开始MT时间≤6 h,或>6 h且≤24 h并符合DEFUSE3试验纳入标准(脑核心梗死体积<70 ml、缺血组织/核心梗死体积≥1.8且缺血半暗带体积≥15 ml)[9]。排除标准:①术前头颅CT显示脑出血;②术前艾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 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 ASPECTS)<6分;③术前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1分;④术前脑血管造影发现闭塞血管再通(血流恢复至mTICI 2b~3级);⑤术中判断为前循环大血管T型闭塞/串联病变/夹层;⑥临床资料不全或失访。检查前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MT 由2名具有15年以上神经介入工作经验的主任医师完成。首选于局麻下、必要时于全麻下进行操作。

1.2.1 单纯支架取栓 于常规导引导管引导下,将微导丝(Transend-Platinum,Boston Scientific)及微导管(Rebar18/Rebra27,美敦力)置入闭塞段血管腔内,将微导管送入远端非闭塞血管腔内,以碘克沙醇(320 mgI/ml, GE)进行造影,确认其位于血管真腔内;引入Solitaire支架(4 mm×20 mm或6 mm×30 mm,美敦力)并展开后,再次造影观察闭塞段血管内血流是否恢复前向,确认恢复后保持支架打开状态5 min后取出支架,未恢复则取出支架并重复上述步骤。

1.2.2 常规导引导管(conventional guide catheter, CGC)或球囊导引导管(balloon guide catheter, BGC)+颅内支撑导管抽吸联合支架取栓(CGC/BGC联合取栓) 以CGC或BGC引导送入Navein(美敦力)或ACE60(Penumbra)颅内支撑导管,将微导丝(Transend-Platinum,Boston Scientific)及微导管(Rebra18/Rebra27,美敦力)置入闭塞段血管管腔,将微导管送至远端非闭塞血管管腔内,引入Solitaire支架(4 mm×20 mm或6 mm×30 mm,美敦力)至闭塞段血管,展开支架并保持5 min;将颅内支撑导管推送至支架近端,充盈BGC球囊以维持颅内支撑导管及BGC双重负压(BGC联合取栓),或直接维持颅内支撑导管负压(CGC联合取栓);最后取出支架并立即解除BGC球囊充盈状态(BGC联合取栓)。

术后即刻复查DSA,如闭塞血管前向血流恢复至mTICI≥2b级且可维持15 min则结束治疗;若未恢复至mTICI≥2b级,或虽恢复至mTICI≥2b级但无法维持15 min,则行再次取栓术。术后24 h复查头颅CT,观察有无颅内出血;酌情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1.3 评价标准 记录发病至入院后首次接受影像学检查的时间(door to imaging time, DTI)、发病至穿刺股动脉的时间(door to puncture time, DTP)及MT时间。

术后由上述2名医师评价疗效,意见产生分歧时,经协商达成一致。FPE标准[6]:经单次MT实现闭塞血管下游区域血流恢复至mTICI 3级,且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采用NIHSS评价神经功能,共0~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受损越严重。以术后头颅CT平扫发现任意型颅内出血且NIHSS评分上升≥4分为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10]。根据文献[11]方法评价血栓负荷评分(clot burden score, CBS):共10分,颈内动脉床突下段闭塞减1分,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闭塞减2分,大脑中动脉M1近段、远段闭塞各减2分,大脑中动脉M2段两分支闭塞各减1分,大脑前动脉A1段闭塞减1分;依照CBS标准[12]分为≥6分与<6分。术后第90天采用mRS评价预后: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2分为预后不良。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行Mann-WhitneyU检验;以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计数资料。将单因素分析显示P<0.1者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以rms程序包构建列线图模型,并根据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 C-index)判断列线图的预测效能:C-index 0.50~0.70为预测效能较低,0.71~0.90为效能中等,>0.90为效能较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组间患者年龄、NIHSS评分、ASPECTS、CBS、闭塞位置、手术方式、手术时间、sICH率及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2及图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ASPECTS、CBS、闭塞位置及手术方式为MT FPE的独立预测因素,且CGC联合取栓与BGC联合取栓预测FPE的效能无明显差异(OR=0.516,表3)。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图2),其C-index为0.759[95%CI(0.629,0.889)],即预测MT治疗AIS-LVO FPE的效能中等。

表1 MT后获得与未获得FPE的AIS-LVO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MT后获得与未获得FPE的AIS-LVO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图1 AIS-LVO患者,男,64岁,FPE组 A、B.术前头颅平扫CT图示左侧内囊区低密度灶(B,箭),ASPECTS 9分; C.术前DSA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箭),CBS 6分; D.CGC联合取栓术中DSA图,单次取栓后,闭塞段大脑中动脉完全恢复前向血流(箭)

图2 预测MT治疗AIS-LVO患者FPE的列线图 (取栓方式中,0代表单纯支架取栓,1代表CGC联合取栓,2代表BGC联合取栓)

表3 影响AIS-LVO患者MT手术FPE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既往MT研究[13]表明,取栓次数及闭塞血管再灌注程度是AIS-LVO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ZAIDAT等[6]发现,单次取栓可实现AIS闭塞血管完全再通与更好的临床预后相关;但该研究纳入的AIS患者均仅接受单纯支架取栓。以颅内支撑导管辅助支架MT为代表的综合性取栓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本研究纳入接受颅内支撑导管抽吸联合支架取栓的AIS-LVO患者,发现联合取栓较单纯支架取栓更易实现FPE,且CGC联合取栓与BGC联合取栓预测FPE的效能无明显差异,但尚需进一步验证。

VELASCO GONZALEZ等[14]发现AIS患者颈动脉纡曲,可致导管入路困难而增加手术时间、降低BGC取栓效率,使闭塞血管首次术后再通率下降约30%。高血压和高龄均为颈动脉纡曲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患者可因血管重构而增加弹性大动脉病变风险[15],而高龄人群血管壁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减少,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纵向张力降低,引起血管伸长、纡曲[16]。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较小且无高血压的AIS-LVO患者接受MT时更易获得FPE。此外,颈动脉纡曲还可增加栓子逃逸风险;栓子逃逸可发生于取栓全程,而将支架回收入导管时更需提高警惕:经纡曲血管回撤支架时,支架直径可发生变化而致贴壁不良,增加栓子逃逸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取栓较单纯支架取栓更易实现FPE,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颅内支撑导管可减少支架与血管的接触面积,缩短栓子在血管内的拖拽距离,配合颅内支撑导管负压抽吸,可有效降低栓子逃逸风险而增加FPE概率。

此外,本研究发现ASPECTS、CBS及闭塞位置亦为预测MT FPE的独立因素;其中,ASPECTS较高、CBS≥6分及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时较易获得FPE,原因可能在于低CBS患者受累血管多为前循环主要动脉近端血管,且受累的主要动脉较多,侧支血管不丰富;对低CBS患者行MT时,常因支架难以完全包裹血栓而致血管开通困难,且栓子逃逸概率增加,难以实现FPE。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①为回顾性研究;②样本量不足;③未量化评估血管情况对FPE的影响;④既往研究[17]证实血栓成分与FPE相关,但本研究未能取得血栓病理;⑤因接受单纯抽吸取栓患者较少,未将单纯抽吸取栓纳入手术方式进行分析;⑥未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上,AIS-LVO患者年龄、高血压、ASPECTS、CBS、闭塞位置及手术方式可用于预测MT FPE。

猜你喜欢
栓子导管效能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留守儿童栓子
蓝狐
栓子他娘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