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学体育课堂“活”起来

2022-06-14 04:40练文慧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7期
关键词:分组体育教师体育

练文慧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其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日前,笔者所在的教育指导中心及下属的中小学校也在不断探讨和践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意在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主动构建知识框架,掌握课堂知识,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近年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合理构建、巧选内容、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将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更高的优势,使体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笔者个人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小组合作”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施情况。

一、在体育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构建不合理

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传统的分组是按照性别、身高进行排列四列横队的组合,女生站前面2列,男生站后面2列。传统的分组能够快速整理、集合队伍,却造成了人数比较多的问题,再加上小组之间身高和运动能力差异有悬殊,容易产生组内之间学生运动参与度、热情度的不平衡。同时,如果以传统队伍来进行一些比赛活动的话,会导致比赛结果的不公平。

2.过于形式化,不注重锻炼效果和实质性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性,也符合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体育课都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如果一味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忽略学生学习锻炼的效果,忽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运动量是否达标,学生在体育课上则得不到真正的锻炼。那么,这一节体育课的学习模式是需要改进的。

3.分组合作时间有限

由于各小组成员运动能力存在差异性,小组之间完成运动任务的时间也会存在差异。配合性较好的小组可能会在规定时间内或超前完成体育教师布置的任务,达到预期的运动效果。然而,对于一些小组可能才刚进入运动状态,体育教师就得叫停该环节,然后匆匆忙忙进行下一环节,把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一个过场。

4.体育课堂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现在的教育倡导表扬、鼓励式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及时表扬及反馈。在进行小组合作时,体育教师更多的是针对小组整体和小组成果展示的评价,缺乏对小组内个体的过程性评价,忽视对学生的运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创新意识的评价。

二、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

1.构建科学合作小组,防止小组形式化的出现

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科学、合理分组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优化小组组合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并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组,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突破传统的以性别、身高的分组模式,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6-8人为宜;二是参照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分组,确保每组中都有一个小组长能够引领本小组的成员进行学习、合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长领导的作用,笔者及时地与组长进行沟通工作,了解到每小组存在的问题,如果有个别不能进行合作的,进行恰当的调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分组可以更好促进学生之间的发展,也为各小组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如,在进行体育课堂自编操套路时,笔者会采取“灵活小组”的教学模式,按照对自编操套路掌握情况进行临时的搭配,让一些协调性、记忆力比较好的学生与尚未掌握动作、节奏性比较差的学生进行组队,通过“兵带兵”的形式发挥学生的帶头作用,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同时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组长,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但是,在进行啦啦操校队训练时,与“灵活小组”恰恰相反,笔者采取的是固定分组的教学模式。在啦啦操校队中,这些学生都是经过挑选的,而且年龄结构多样化,包涵了1-6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啦啦操训练时,由“老带小”,然后把每年新进队的学生均衡分给每个老成员小组长,让老成员带领新成员去进行练习。这样一来,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锻炼的氛围,也培养了每个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

体育教师应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本校的教学条件,选择并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对于简单的热身运动和放松活动,建议开展全班教学和集体练习。例如,在进行一些体操类的技巧类动作教学时,教师应“一对一”地进行安全保护的教学。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适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从而防止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体育课的学习内容决定了该堂课是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在体育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适宜所有的体育课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针对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这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同时,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与他们的智力经验、知识结构水平相当的,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

2.保证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就必须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只有给足自学、思考、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可以不断地将新旧技能融会贯通,并针对某些技能或者动作进行高效的练习,从而产生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面前进行简单的示范,以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简单的动作表象,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跳得高?各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跑得快就能跳得高;有的学生认为起跳动作的规范性才是跳得高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巧,同时克服害怕的心理,笔者把课堂上的大量时间留下小组合作探究实践,鼓励班上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通过利用小组长的带动作用来帮助小组成员克服困难,让每个学生都勇于尝试并能成功地进行跨越跳高。

总之,教师要根据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学生的特点、组织情况来确定在小组合作的时间。时间不足,造成学生兴趣未尽,讨论问题的深度不够深入;时间过长,则易使学生的讨论和探究的兴致点丧失。小组合作学习时间的把握宜遵循以下几点:

(1)把握合作学习最佳契机,相机而入;

(2)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的问题;

(3)兼顾全盘,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环节时间;

(4)周密思考,预设问题,做好引导、点拨;

(5)将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有机揉合,优势互补。

3.制订奖励机制

我校依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本校的情况,在学校的领导下制订了“争章制度”,每节体育课堂根据学生的纪律、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福建茶章,松柏章”等奖励。然后,每周由相应的教师统计这些奖励章的数量,由负责该项目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奖励。笔者根据体育课堂的特殊性,赋予获奖的学生、小组拥有选择器材的优先权利或者自由活动的权利。这一奖励机制的执行,更能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另外,笔者也将涉及到学生个体的参数,如,听讲专注、听懂指令、反应迅速、练习认真;涉及到小组的参数,如,小组成员的配合、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状况、小组整体的学习效率等指标纳入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做到实际出发,因组施评,体现多元性的评价原则。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同时,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能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能不断促进小组之间的共同进步。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该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并进行及时引导、纠正,加强对学生的合理组织和调控。这样,合作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巧妙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体育课堂真正“合作起来”。

参考文献:

[1]张美红.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大班额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2]吕副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J].神州,2018.

[3]聂小勤.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初探[J].小作家选刊,2016.

[4]吕副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J].神州,2018.

责任编辑  陈小凤

猜你喜欢
分组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