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大背景下,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人们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影响尤为明显。网络流行语是现代语言变体的一种新兴形式,娱乐性强、传播范围广,深受现代年轻人的喜爱。“打工人”一词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并受到广泛关注,入选2020年十大流行语。本文将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打工人”一词进行全方位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分析流行原因,预测未来发展态势。
关键词:“打工人”;网络流行语;三个平面理论
互联网大背景下,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流行语作为现代语言变体的新兴形式,发展迅速。聚焦网络流行语研究,具有时代意义。“打工人”一词作为网络流行语正式进入大众视线可追溯到2020年9月网红“抽象带篮子”的一句黑色幽默——“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吊塔,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懶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的生活当回事儿。早安,打工人!”这句诙谐中带有自嘲意味的话语,半是调侃半是激励,引发大众共鸣后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打工人”与“打工者”“上班族”等日常用词意义相近,但在语义上存在细微差异,语言诙谐、蕴含自嘲意味,是“打工人”区别于其他词语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原因之一。
三个平面理论是在众多语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早胡裕树先生提出了语义、语用、语法三种不同语序,其后与张斌先生共同指出虚词和句子成分也有语义、语法和语用之分。借助三个平面理论可以拓宽语法研究的层面,有助于语法研究的系统化与规范化。本文基于语料分析,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打工人”进行全方位研究,从语言内部与外部两个视角分析“打工人”走红的原因。
一、“打工人”的句法分析
着眼于“打工人”一词内部构成方式,可发现其为偏正式结构,动词+名词后缀结构,目的在于表述一类人共同性质或特点。
(一)句法功能分析
1、充当主语
“打工人”自嘲背后也有坚韧与奋斗——北京青年报2020年10月28
2、充当谓语
白天“打工人”晚上回家做作业海口市民热议“家长退群”——人民网海南频道2020年11月02日
3、充当宾语
企业春节“大礼包”温暖留昆“打工人”——昆明日报2021年02月13日
4、充当定语
来看看谁是中国最成功的“打工人”。——中国经济网2021年01月19日
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中华网2020年10月23日
总的来看,“打工人”作为名词性短语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与定语,同时也可充当谓语,这种情况较为特殊。
二、“打工人”的语义分析
(一)基本义
“打工人”一词较早应用于现代汉语,但其意义仅指没有固定职业从而外出打工的人。词根“打工”可总结概括为:受雇于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提供服务从而获取微薄收入,多指在外地打工或从事不稳定的工作。但随着“打工人”成为网络流行词后,“打工”的语义外延扩大化、指称对象多元化,范围不再局限于底层工作人员,例如“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硕士再打工。”词根作为词语主要意义承担者,必然会影响“打工人”这一网络热词语义泛化。“打工人”经历了解构与重构之后,附加了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感。
(二)色彩义
“打工人”本为中性词语,但当其进入具体语境时感情色彩可能会发生变化。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打工人”一词带有[+积极向上]这一义项时感情色彩就转为褒义,如流行语中“最成功的打工人”“勇敢的打工人”“光荣的打工人”,这些语句中的“打工人”毫无例外的都带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勉励意味。
但追溯这一网络流行语走红的原因,是当代青年人试图用自嘲文化的风格消解严肃话语,其内在是对社会压力的不满以及自我情绪的宣泄,“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但却不敢迟到,因为迟到扣钱。早安,打工人。”“朋友们,觉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上好,打工人。”在上述例子中具有[+不满][+自嘲]的义项,其贬义色彩大大增强。本文认为,“打工人”在走红之初贬义色彩较为突出,但随着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泛化以及娱乐化走向使得贬义语义色彩逐渐削弱,具体要结合语境来看。
三、“打工人”的语用分析
语用平面研究主要是分析语言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包括语气、句型和句式,除此之外还强调其他影响表达的因素。而网络语言能够更好的反映当前社会现状和表达个人情绪,“打工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打工人”具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是明显的自嘲意味,这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之下不断增加的负担,青年群体也面临着就业、工作、买房等等现实压力,“自嘲”的内在本质是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宣泄与抵抗,但这种抵抗是消极的、无奈的,因而不得不转为自嘲。另一方面则是自我勉励,正如全国总工会对“打工人”一词作出这样的定义:“打工人被赋予了钢铁般的意志,炙热的情怀,还有诗和远方的期待。”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色彩。正是由于其在表达过程中内涵十分丰富才得以广泛使用,具有一定的语用价值。
四、“打工人”的流行原因分析
(一)内部动因
李宇明指出“词语模”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构成,具有创造新词的功能。“XX人”这一词语模早已存在,并非新兴。当前网络流行语“XX人”是具有固定框架并且可以在“XX”处填充不同词语从而创造新词的词语模,正是由于模标模槽的结构具有能产型,“XX人”这一词语模逐渐流行起来。随着互联网发展,还出现了“干饭人”“尾款人”“工具人”等相似结构词语。
(二)外部动因
互联网的发展为流行语的产生与推广提供了便捷,同时使其娱乐性质加强,在原有意义之上又增添了新的义项。在此之外,人们天性追求新鲜事物,乐于使用新奇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给了“打工人”流行的机会,满足了大众标新立异的心理。
相比具有官方语气的书面语体表达“上班族”一词来说,“打工人”更加普适、亲民,其中的自嘲意味是“上班族”所不具有的。正是通过“打工人”的使用,表达对社会压力的不满以及自我情绪的宣泄,这样的自嘲方式更能引起了青年人群体的共鸣。
结语
网络流行语发展迅速、不断更迭,虽然很难进入基本词汇的范畴,但它们对当前所处时代以及社会心理变化的反映是基本词汇所不具备的。通过三个平面理论对网络流行语“打工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贯穿语言学与社会学角度。“XX人”构式存在一定发展空间,因其创造性较强;但长远来看,也可能会被下一个出现的词语模所取代,正如“XX族”一样。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增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337.
[2]胡附,文炼.句子分析漫谈[J].中国语文,1982(3):161-167.
[3]李宇明.词语模[A].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146-157.
[4]林纲,网络视域下“XX人”词语模的生成与功能嬗变——由年度热词“打工人”等谈起[J].传媒观察,2021,64-69.
[5]赵建军;徐祖熹,流行语“水逆”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9,99-107.
[6]谭景文,情感共鸣与万物皆娱:青年网络自嘲文化的生成逻辑[J].视听,2021,137-139.
作者简介:郑会莹(1998.1—),女,汉族,籍贯:山东淄博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