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次仁
摘要:数学作为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关系着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养成以及学科知识积累效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学科都在开展教学改革活动,这种形势下的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模式也面临改革需求,本文简述新课改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引言: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初中数学课程无论是设计还是实施,都要在理念、方式、手段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并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寻找新的教学着力点,利用新的教学工具,探究新方法、新渠道,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學策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1.利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在学生对课程学习有很大积极性的前提下,我们更容易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手段单一,且教学内容也缺乏创新性,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的知识点比较枯燥、困难,但是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较多,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导入工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处处设疑,不断为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和动机,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和物体很熟悉,但对课本上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时必须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随机事件》内容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微课播放动画片《大英雄狄青》,并给学生讲述这位宋朝名将通过抛掷百枚钱币鼓舞士气,最终成功平定邑州的故事。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学生会猜想狄青是如何抛掷钱币取得成功的,从而可以与本节课涉及的随机事件很好地结合起来。
2.创设问题情境,深化知识理解
问题是教学引导的工具、是激活思维的动力、是探究学习的开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基于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悬而未决”的具体场景,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知识。初中数学课堂中应该重视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寻求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落实教学目标。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内容为例,笔者就首先在黑板上绘制了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并将其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问学生:“这个四边形的内角是多少?”显然,学生一致回答:“360°!其次,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同样的方法探究了五边形、六边形 n 边形的内角和。最后,在笔者的进一步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的方式独立地推导多边形的外角。如此,通过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和推导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推导的过程,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3.优化几何教学,形成直观理念
几何直观理念形成后学生才能够养成良好的空间感,能够理解与解决几何问题。几何知识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涉及较多,几何教学要利用直观教学法,简化抽象问题,训练初中生的数学思维,降低几何问题理解难度,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方法,建议具体结合信息技术,选择新型教学设备,比如“几何画板”是Windows环境下的一个动态的数学工具软件。它提供了画点、画线(线段、射线、直线)、画圆(正圆)的工具,以及旋转、平移、缩放、反射等图形变换功能。数学课堂上合理应用几何画板,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很大现实意义,使传统课堂更加生动,促进了教学模式住创新。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知识教学过程为例,就可以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笔者在几何画板上绘制了一个圆形,将圆心标注为O,圆的直径标注为P,还让同学们对这个圆进行“丈量”,通过图形的方式,学生们可以更为直观地对圆进行观察,了解圆的性质,降低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帮助积累数学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分层教学指导,提升教学针对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旨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给不同层次和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精准的教学服务。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学者以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初中数学多样化教学策略中分层教学策略必不可少,以初中数学七年级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内容教学中,首先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优等学生通过几何推理的方法得到等角对等边并解决三步几何说理题,安排中等学生来证明等角对等边并利用相关知识解决两步说理题,最后安排学困生来验证等角对等边并能够正确地区分等角对等边和等边对等角两种概念。可以让班级同学分层次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优等学生能够在推理等角对等边的同时提升几何推理能力,中等生和学困生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动手操作来验证等角对等边,不仅激发起班级学生的探究热情,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体会到验证成功的快乐。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既能够建立和谐的课堂互动关系,同时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结束语:
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在今后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治国.初中数学多样化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6):2.
[2]卞家海.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150.
[3]许汝家.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