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外宣翻译策略与河南对外形象的传播

2022-06-14 01:20张彩霞郑海霞
新闻爱好者 2022年5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传播力策略

张彩霞 郑海霞

【摘要】外宣是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跨国、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传播活动。外宣翻译是对外宣传的主渠道,逐渐成为对外传播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肩负着构建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对外形象、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任。河南外宣翻译作为外宣翻译的一个分支,肩负着对外讲好河南故事、展示河南特色和优势、传播良好的河南对外形象、增强中原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使命。因此,在讲述河南故事时,外宣译者应充分认识到外宣翻译在河南对外形象传播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考虑翻译受众的创造性叛逆,采取恰当的外宣翻译策略,构建融通中外的翻译文本,提升河南对外形象传播能力,拓展河南的国际知名度。

【关键词】外宣翻译;河南对外形象;传播力;策略

对外传播力决定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外话语体系和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工作会议上强调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和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对外宣传话语作为我国对外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消除他国误解和偏见,提升我国形象的对外传播力,提高我国在国际文化、经济和政治上的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外宣翻译作为我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一种文本模态,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展示国家特色和优势的重大职责和使命,兼具传播和宣传的双重重任。河南对外形象是一个国家对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鲜活的、特色的区域对外形象,国家对外形象就沦为空泛的存在。

讲好河南故事、提升河南对外形象传播的效力,对提高我国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外宣翻译肩负着用外语作为“武器”去完成这一战略性任务的重担。在讲述河南故事的外宣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到翻译受众的创造性叛逆,采取恰当的外宣翻译策略,构建融通中外的翻译文本,提升河南对外形象的传播效力,拓展河南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河南高质量发展。

一、外宣翻译在河南对外形象传播中的战略地位

外宣翻译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去理解,“广义的外宣翻译包罗万象,几乎涵盖所有的对外翻译活动,包括各行各业、各级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有关的翻译活动。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对外的)各种媒体报道、政治文献、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信息资料、公示语等实用文体的翻译”[1]。外宣翻译的性质决定了其翻译的特殊性,即“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和促进交流,提升对外传播力,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2],以便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國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黄友义在“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闭幕式上指出:“中译外首先是一个战略性问题,用外语对外介绍中国,绝不仅仅是纯粹性的、业务性的工作,而是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对外形象的大事,改进和提高我国的中译外水平,自然就是一个战略性的、全国性的任务。”[3]由此可见,外宣翻译肩负着构建和传播国家和区域对外形象的重大使命。

近年来,河南迎来国家支持的大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中原城市群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建设等,从而促进了河南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河南作为内陆开放高地,走向世界才能保持强大竞争力,讲好河南故事,让世界聆听河南的声音,拓宽中原文化走出去的路径业已成为河南融入全球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随着河南经济文化的腾飞,世界也越来越希望听到河南的声音,了解河南文化、地域风俗等。

外宣翻译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宣传的基础性环节,是决定外宣效果的重要因素,河南要以良好的对外形象走向世界就离不开融通中外的外宣翻译话语。河南外宣翻译在推动河南对外形象的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项战略性的、责任重大的任务。

二、外宣翻译受众的创造性叛逆

法国社会学家提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译者根据读者或受众的心理认知结构和语言文化环境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原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过程。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跨文化交流,离开读者或受众,翻译就成了无源之水。读者或受众的再创造更具有叛逆性和创造性,它包括基于个体社会阅历和价值理念的主观性创造性叛逆和基于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环境的客观性创造性叛逆。只有被读者或受众接受,翻译才有存在的价值。阅读翻译文本时,读者或受众会调动其人生经验,依据自己的方式进入创造性叛逆的过程。原本清晰明了的源语文本转换成目的语文本,进入一个新的语言文化环境后,在受众群体中会出现一些误读或变形,从而引起意想不到的受众反应。在源语语言文化环境中蕴含正面意义的词汇,到了目的语社会语境中可能会变成蕴含反面意义的词汇。因此,读者或受众的创造性叛逆应受到译者的高度关注。

外宣翻译作为翻译实践中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它有很强的对外指向性、目的性,宣传推介的针对性。外宣翻译的读者或受众是外国人,译者需要细分受众群体,实施差异化翻译,才能很好地完成外宣翻译的任务。其次,外宣翻译所传播或传递的信息具有突出性、召唤性和简洁性。为了实现特定信息的传播目的,译者应根据受众群体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行为模式,对多样的对外宣传资料进行分类,提取具有关联性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调整,突出传播或传递的内容。译者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认知能力,以受众接受效应为准则,使译文对读者具有心理召唤效力。译者还应使用简洁凝练的文字,确保交际意图的实现。

在翻译过程中,河南外宣译者应根据外宣翻译的独特特征,基于中国对外传播力大幅提升但“西强中弱”世界传播格局仍然存在的局面,利用自身扎实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构建能力。充分考虑受众和受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深入了解翻译受众的社会文化语境、贴近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模式,灵活运用恰当的外宣翻译策略,巧妙而恰当地传递河南外宣信息,避免译文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中水土不服,以期达到河南外宣翻译的目的和效果,提升河南对外形象传播能力,增强河南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三、提升河南对外形象传播力的外宣翻译策略

河南外宣翻译影响和决定着河南对外宣传的成效,是讲好河南故事、传播好河南声音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河南外宣翻译实践中,译者要充分认识到外宣翻译在提升河南对外形象传播力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考虑翻译受众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创造性叛逆,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构建融通中外的跨文化翻译文本,达到传播中原文化、提升河南对外形象传播力的目的。

(一)编译策略

张美芳认为,“编译本身隐含了改变,即为了适合某些读者或为了译文的目的,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文的内容与形式”[4]。在对外宣传河南旅游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译者应基于对外传播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认知程度,必要时对原文词句进行灵活处理,采用重构、增补、注释、删减等编译方法,以便巧妙恰当地传达原文所传递的信息,实现对外宣传的目的,而不是按照原文的语序结构进行生硬的翻译。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文化背景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译者应基于对外传播受众主观和客观的创造性叛逆,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进行灵活处理。在对外宣传河南文化资源时,译者需要对原文的字词和语序结构进行调整、删减和重组,使译文的句子衔接紧密、逻辑层次清晰,中心信息突出,以实现译文的召唤和感染功能。

(二)语用等效策略

刘萍、沙红芳认为,“语用等效就是用译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原文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语用翻译的目的就是力求把原文的语用用意在译文中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效果”[5]。语用等效翻译策略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某些特色文化表达或特色词汇在目的语语境中的确定含义,使源语和目的语所表达的意图吻合,实现源语和目的语在特殊语境下的语用等效。为了达到语用等效的目的,译者在准确把握原文意图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对原文信息内容、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进行语用综合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对外宣传效果。河南历史文化悠远绵长,对于汉语中一些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词语,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译者如果不仔细推敲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含义,译文就无法传递出原文的信息和真实意图,受众即使能看懂字面意思,也无法理解其深层含义或出现较大的理解偏差。译者在外宣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用语用等效翻译策略,在目的语中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请看下面的例子。

泥泥狗是淮阳农村的农民用手捏制的泥玩具,几乎家家都做,人人都会动手。一进村庄,就可以看到家家的院外、屋内摆放的都是各种泥泥狗。泥泥狗是当地民间泥玩具的总称,可能源于古老的氏族社会的图腾。传说伏羲是人头狗身,“伏”字便是“人”与“犬”两字合成,所以淮阳人用泥泥狗来表达他们对人祖的崇敬。

“Clay puppies”,the handmade clay toys,are so popular in Huiyang that almost each local household is a workshop.As the collective name for all local clay toys,“clay puppies”may have originated from totems of ancient communities of clans.Huaiyang is the native land of Fu Xi,a legendary ancestor who was said to have a human head and a dog body.The Chinese character“Fu”,the combination of two Chinese characters“Ren”and“Quan”,is one of the evidences as some people believe.Clay puppies,therefore,symbolize the honor dedicated by the local people to ancestor Fu Xi.

“泥泥狗”是河南民俗的產物,是典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物,在英语中并无对等的词汇,国内主流的汉英词典对此也无收录。在外宣翻译时,译者如果完全采用音译的方法,译为“Ninigou”或“Ni Ni Gou”,会增加西方读者的文化障碍,让西方人无法理解或产生文化排斥感。如果把它翻译为“muddy dog”,给西方读者的印象不过是“一条浑身是泥的狗”,会让西方受众对中原文化产生误读。汉语原文中还提到了“伏羲”“传说伏羲是人头狗身”,并未对“伏羲””二字背后的典故给出解释,译者如果对此进行机械的硬性翻译,西方读者就无法认识到“伏羲”在中原文化中的地位,可能误以为“伏羲”不过是“人头狗身”的“怪物”,从而造成文化误读。因此,译者在外宣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用语用等效翻译策略,在目的语中以恰当的方式表达。

(三)译释并举策略

外宣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源语文化中一些陌生的或独具特色的词汇,译者如果采用直译策略,会让受众不知所云、理解困难或断章取义、随心理解,这样对外宣传的信息就会被读者误解或曲解,对外宣传的努力就是徒劳。外宣翻译要想取得理想的外宣效果,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翻译受众主观的和客观的创造性叛逆,对于一些专门术语、特色词汇,在翻译时应采用译释并举策略,将一些必要的解释说明、背景知识融入译文之中,清除读者的理解障碍,使传播的信息清晰易懂。当然,外宣翻译中需要译释并举的情形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考虑到外宣翻译受众的特点,凡是外国读者可能不懂、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都要进行解释说明”。[6]

四、结语

外宣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以对外宣传为目的,翻译是手段,宣传是目的。外宣译者需考虑目标受众的主观和客观的创造性叛逆,在关注传播内容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应该把受众利益放在传播活动的首位,无论是信息内容的选择,还是信息产品的制作,都要以受众的根本需要作为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7]作为跨越文化的斡旋者,河南外宣译者在外宣文本翻译时应该解疑释惑、穿针引线,搭建起文化沟通的桥梁。外宣翻译策略的选择、河南对外宣传译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翻译受众认知和对外宣传的效果,进而影响着河南对外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准确的、通俗易懂的、恰当的、符合翻译受众思维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外宣翻译,不仅能准确、客观地传播好河南声音,还能让国外受众知之、好之、乐之。这有助于真实友好地介绍河南、有效地提升河南对外形象传播的能力,促进中原文化“走出去”。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区域形象视域下河南外宣翻译策略研究”(2020-ZZJH-248);“‘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2021-ZZJH-204);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对外传播多模态话语的构建与运用策略研究”(2224004105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健.英语对外报道并非逐字英译[J].上梅科技翻译,2001(4):22—25.

[2]朱云翠.试析外宣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J].高教探索,2011(2):35—38.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8.

[4]张美芳.编译的理论与实践:用功能翻译理论分析编译实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95-98.

[5]刘萍,沙红芳.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中的语用失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3-116.

[6]张健.英语新闻业务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441.

[7]周鸿铎.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126.

(张彩霞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郑海霞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传播力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爱拍摄
《承德日报》:舞好“指挥棒”定好“风向标”提升传播力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