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帅
摘 要:新时代高校构建“党史育人”模式有利于巩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成果,有利于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有利于增进青年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高校构建“党史育人”模式,就要把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把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党史教育融入服务保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构建“党史育人”模式,还要建立健全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和服务保障制度。
关键词:新时代;党史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2 — 0037 — 04
当前,全国高校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并且取得了运用党史教育资源推进各项工作的许多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效,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高校以及兄弟院校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深入总结以党史教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并且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高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构建高校“党史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历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革命风骨,是新时代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资源。构建高校“党史育人”培养模式,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客观需要,也是巩固、拓展和深化高校黨史学习教育重要成果的必然要求。构建高校“党史育人”模式对于充分地发挥红色党史资源的潜在教育功能,激励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巩固当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客观需要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各高校普遍开展了请专家讲党史、开设党史讲座、参观红色基地、开展党史研究课题立项、为群众办实事等教育实践,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了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必须看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已经进入到了收尾阶段。如何把人才培养过程中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成果固定下来,就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避免党史学习教育一阵风,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构建“党史育人”模式,把党史学习教育中形成的育人好做法、好举措、好活动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使“党史育人”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高校运用党史教育资源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第二,推动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现实需要
“00”后的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国家飞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和平环境,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到了比较好的素质教育,具有知识基础扎实、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等优点,但是他们缺乏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传统教育、缺乏艰苦奋斗的红色传统教育,部分青年学生具有或多或少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用红色党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传承革命和建设的红色基因,赓续我们党的红色血脉,保证我们党领导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高校青年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就要把党史教育教学融入到思政课、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构建起新时代“党史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校“党史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有利于把运用红色党史资源教育青年学生的要求落到实处,有利于发挥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显著优势,形成立体化的党史育人网络;有利于发挥对青年学生进行红色党史教育的整体合力,增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他们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第三,激励青年学生砥砺奋进,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需要
百年党史中蕴含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和革命故事是新时代青年学生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坚定理想信念的有力武器,是激励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发挥百年党史在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光荣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构建高校“党史育人”模式,把运用党史教育资源育人融入到高校多年来形成的开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中去,以此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故事转化为激励青年学生抵制“佛系” “躺平” “丧文化”的前进动力,鼓舞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构建高校“党史育人”模式有利于让青年学生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过程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继承老一辈共产党人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忠诚果敢、勇毅担当、无私奉献、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增强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自觉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和功勋。
新时代高校构建“党史育人”模式是“三全”育人模式在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精神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是红色党史教育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勤服务、校园文化建设领域的集成和综合。“党史育人”模式的核心是解决新时代“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努力的方向就是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红色党史育人,增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红色党史记忆、坚定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自觉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国战略中来。77110F12-73E4-4457-BB66-044CC8238176
第一,把党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发挥好教书育人作用
高校构建“党史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原理》《概论》《纲要》等课程中恰当地、巧妙地融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故事,对学生开展革命理想、革命传统和革命作风教育。党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把回答好“三个为什么”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故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的哲理、学理和情理,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高校构建“党史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还要把党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中,发挥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课程思政中推进党史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榜样示范、有的放矢的原则,教师要把党史教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中,通过党史教育情境创设、声情并茂地讲述、条分缕析地剖析,在潜移默化中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历史的了解和认同,自觉传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
第二,把党史教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管理育人作用
高校构建“党史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利用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党课、团课、主题团会、班会、年级大会等各种政治学习和政治教育中有机融入党史教育,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红色党史记忆,培养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和拥护。在管理育人过程中开展党史教育,既可以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老师讲授党的光辉历史,也可以邀请新时代的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先进工作者等杰出人士进入校园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干事创业的故事。要通过讲述党的光辉历史和先进事迹,引导青年学生感悟光辉历史和先进事迹背后体现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还要充分利用好党的生日、國庆日等特殊日子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党史教育,如在党的生日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党员宣誓活动,在国庆日举行升国旗仪式、书记或者校长讲话等等,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还要创新党史教育形式,通过红色诗歌朗诵、革命歌曲大赛、经典艺术展演等形式调动青年学生学习红色党史、接受红色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把党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各项服务工作、发挥好服务育人作用
高校构建“党史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融入到餐饮、住宿、网络、安全保卫等各个方面,让青年学生在接受学校相关部门的服务中得到党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餐饮工作方面,后勤部门要把中国共产党党性和宗旨转化为服务青年学生的实际行动,如为毕业生提供“饺子券”、中秋节为师生提供免费特制的月饼、春节组织留校学生包饺子开联欢会,让青年学生在就餐中感受到党委和学校的关怀与温暖;在就餐环境上要突出带有红色底蕴的标语和宣传画,引导青年学生发扬勤俭节约的革命传统,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做新时代的文明青年。在住宿上,校园房产管理和后勤服务部门要不断改善青年学生的住宿条件,解决青年学生住宿中出现的夏天热、冬天冷、靠窗户宿舍的噪音干扰等各种问题,同时引导青年学生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自己动手美化寝室、改善宿舍环境,创造宜居的学习住宿条件。在网络服务上,高校相关部门要提高网络带宽和速率,加强网络安全监控监管,不断降低网络使用费用,为青年学生便利使用网络创造条件。总之,高校各部门都要结合职能参与到“党史育人”工作中,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材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把党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好文化育人作用
高校构建“党史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充分发掘本校校史、党史中的红色教育资源,用青年学生身边的红色历史、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全国各高校在数十年甚至一百余年的发展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红色育人资源,最重要的是总结凝练红色育人资源,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红色精神、红色故事、红色作品,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材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如东北林业大学深入挖掘建校之初的“北上”精神、“人拉犁”精神、塞罕坝精神,将其凝练为“东林精神”,并且通过校园网、广播站、文化走廊、条幅展板等形式宣传红色精神,有效地激发了青年学生知校爱校、荣校建校、爱党爱国的精神和情怀。在校园文化育人环节,高校还可以通过打造红色文化讲座品牌、优秀校友报告会品牌、高雅艺术进校园品牌等方式,在高校弘扬红色文化、唱响红色主旋律,用红色故事、红色精神启迪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本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论是发掘本校的红色资源,还是利用社会上的红色资源开展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需求、不断提升文化育人的实际效果。
新时代高校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运用红色党史教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就要建立健全“党史育人”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的持久性、稳定性推动高校“党史育人”工作不断走向深入。构建“党史育人”模式相关制度,要坚持加强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制度建设重点放在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党史素养和开展“党史育人”工作能力上,要突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把高校“党史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努力加强运用党史资源育人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度
高校推进“党史育人”的常态化,就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对“党史育人”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度。高校党委要加强对运用党史教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顶层设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定期审查、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组织领导制度,进一步把开设党史教育相关课程、课程思政融入党史教育元素、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党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红色文化等内容主动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工作计划、学生工作计划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不断增强高校运用党史教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高校党委还要抓住“党史育人”工作的“关键少数”、压实二级学院党政主要领导的“党史育人”责任,建立健全“党史育人”工作的责任制度,明确二级学院党委、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师、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努力做到方向明、任务清、责任到人,推动高校“党史育人”在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后勤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中落深、落细和落实。在实施“党史育人”工作中,高校要建立健全定期开展“党史育人”工作的调研制度,深入“党史育人”工作一线总结成绩和经验,并且通过宣传报道、工作示范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对于调研中发现的“党史育人”工作问题,要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有效地改进高校“党史育人”工作。77110F12-73E4-4457-BB66-044CC8238176
第二,坚持构建党史资源融入教育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
高校推进党史教育资源育人工作,要建立健全红色党史课程的相关制度,鼓励高校教师开设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相关选修课程,为青年学生学习红色党史、接受红色教育提供优质课程;要推动党史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的相关制度,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中有效融入党史红色故事、党史宝贵经验、党史人物风范等内容,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彰显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理论魅力、人格魅力和精神魅力。在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利用主题班会、团课、政治学习、党课等途径对青年学生进行红色党史教育的相关制度,鼓励青年学生学党史、知党史、讲党史、爱党史,通过日常政治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扎实开展学习科研工作。高校还要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团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等契机,积极开辟对青年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第二课堂,如清明节组织青年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利用暑假组织青年学生重走长征路、参观红色纪念馆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感悟当今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高尚人格和革命精神,进而不断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
第三,深入完善提升高校教师党史素养的教育培训制度
高校推进“党史育人”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就要建立健全不断提升教师党史素养的教育培训制度。高校要健全新入职教师培训制度,把红色党史、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等内容融入到新入职教师培训中,一方面要讲好本校的红色历史、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增进新入职教师知校、爱校、荣校;另一方面要讲好本地区的红色历史、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增进新入职教师对本地区的了解和热爱。对高校新入职教师开展红色党史教育,最重要的是把对红色党史的理论认知转化为爱岗敬业、积极工作、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进而推动高校“党史育人”工作的开展。高校还要健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把红色党史教育融入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邀请国内外党史研究的专家学者、红色纪念展馆的讲解员进入高校进行党史人物、党的红色历史的宣讲,进而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党史知识、党史素养;高校还可以建立健全教师定期开展红色基地学习考察实践制度,组织高校教师深入到革命圣地延安、西柏坡、井冈山、韶山等地,实地考察革命遗址、参观红色场馆、感受红色文化,进而增进其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坚定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提升高校教师运用红色党史资源育人的能力。
第四,不断健全运用党史资源培育人才的服务保障制度
高校深入推进“党史育人”工作,就要建立健全“党史育人”的资金保障制度、服务保障制度、组织保障制度。运用党史教育资源培育人才需要聘请专家学者授课、外出考察参观、构建红色网络教育平台,这些工作需要学校投入经费予以支持和保障。因此,要把运用党史资源培育人才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学校年度财政预算、保证专款专用,用以解决高校师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党史教育活动经费保障问题。高校要建立健全为高校师生践行党史教育提供服务的保障制度,通过与企业、社会、红色纪念场馆开展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教育实践基地等方式为师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搭建平台;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社会实践工作体系,为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服务、抗疫志愿服务、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提供便利条件,鼓励青年学生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具体行动。高校还要建立健全定期开展党史育人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制度,对“党史育人”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核评估,宣传、表彰“党史育人”工作表现优异的二级组织和个人,对于“党史育人”工作不力的二级组织和个人进行督促指导,形成校内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先进追求卓越的育人氛围。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丁 冬〕77110F12-73E4-4457-BB66-044CC823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