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上伟 谢 卫 王梦甲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世界羽坛竞争格局演变及中国队巴黎奥运会备战策略研究
聂上伟 谢 卫 王梦甲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世界羽毛球格局演变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中国羽毛球队2024年巴黎奥运会备战提供对策支持。研究发现:疫情常态化持续后竞技体育将出现又一个“黄金时期”,世界羽坛竞争格局已被打破,中国羽毛球队女子项目实力尚存但根基不厚、男子项目新老交替且后继乏人。面对疫情常态化下的巴黎奥运周期备战阶段,中国羽毛球队应重新审视项目制胜规律、系统总结东京奥运会的成功与教训、思想上树立中国体育文化自信、重视竞争对手情报研判、打造队伍领军人物、引进国际先进训练理念、优化竞技参赛体系、利用抗疫精神激发斗志,以期巴黎奥运会再铸辉煌。
疫情常态化;羽毛球;巴黎奥运会;对策
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使全球瞬间进入了“休克”状态,疫情的爆发是现代奥运会历史中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1]。作为当今世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东京奥运会也被迫延期一年举办。2021年6月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欧盟体育论坛发表在线讲话:“新冠病毒疫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即使我们最终克服了健康危机,我们也将面临深远的社会、金融、经济和政治后果。”当前形势下,随着疫苗注射率的不断提升,新冠疫情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2],使得世界体育开启“重启键”,伴随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2024年巴黎奥运会备战已悄然开启。羽毛球项目向来作为中国奥运军团重点夺金项目,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然而东京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以下简称“国羽”)并未获得五个单项全部满额参赛的目标,且创造了国羽历届奥运会以来男选手参赛人数最少的尴尬纪录。基于此,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最短一届奥运会备战期开启之年,及时梳理与剖析当前世界羽坛竞争格局,充分思考应对之策,对国羽做好巴黎奥运会备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也深刻影响着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核心的国际体育格局的大体走向[3]。也使得世界体育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各国职业联赛“停摆”,各类“大满贯”级别的品牌赛事纷纷取消,东京奥运会、欧洲杯也被迫延期,甚至就连人们日常的跑步健身活动也因“居家令”“禁足令”无法进行[4]。疫情对全球体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疫情常态化后出现了世界大赛“扎堆”举办的现象,例如世界竞技羽毛球运动就度过了最繁忙的一个赛季,史无前例地将世界所有顶级赛事集中在一年举办,包括单项顶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和三大团体顶级赛事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和尤伯杯。由此可见,运动员的巅峰期被无形缩短,高水平运动员巅峰期重合,各单项竞争加剧的同时,竞技体育或将出现又一个“黄金时期”[5]。疫情常态化下各国运动队都在围绕巴黎奥运会“备考”,国羽又将如何制定策略突出重围,是巴黎奥运留给中国军团的一道命题。
前国羽总教练李永波在其文中写道:“奥运会金牌数与历史奖牌的关联正逐步转变为与上一届金牌数的关联。”这就可以从侧面说明一个参赛国家在近两届奥运会中将表现出优势项目的相对稳定性[6]。因此,在新的奥运周期备战中,极有必要对上届奥运会各单项奖牌归属做关联分析,力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东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唯一一届因疫情延期举办的奥运会,且由于配合执行防疫政策,其也是比赛期间唯一没有公众观赛的一届奥运会,充满了稀奇和神秘元素。其中羽毛球资格赛的认证时间就跨度两个阶段:分别为2019年4月29日至2020年3月15日,以及2021年1月4日至2021年6月13日。通过统计发现本届奥运会羽毛球项目没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满额参赛,奥运积分赛成绩最好的是中国队和东道主日本队,都是四项满额,其中中国队的男双和日本队的混双都只有一对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名额人数前三名是:中国14人,日本13人,印度尼西亚11人。然而中国队参赛的14名选手中,男选手一共6位(谌龙、石宇奇、李俊慧、刘雨辰、郑思维、王懿律),这创下了国羽历届奥运会以来男选手参赛人数最少的尴尬纪录。
表1 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项目各单项前八名种子
分析五个单项前八名种子分布情况可以得出(见表1),日本队各单项前八名种子占据8席位,比例高达20%,是所有参赛国家中种子数量最多的代表队,东道主竞技实力可见一斑。中国队占据7个八强席位,占比17.5%,排名第三的印度尼西亚队占据6个席位,占比15%,韩国队占据5个席位,占比12.5%。总体而言,东京奥运会参赛阵容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和韩国这4支队伍呈现较明显的集团优势。
表2 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成绩
从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成绩表得知(见表2),一共由来自8个国家与地区的运动员瓜分5个单项共15枚奖牌,其中5枚金牌分布4个国家与地区,充分体现出奥运赛场龙争虎斗的激烈竞争局面。中国队算是本届奥运会最大赢家,五个单项全部进入决赛,包括混双项目的会师,最终收获2金4银,金牌数与上届持平,总体成绩略优于上届。两枚金牌分别是女单和混双项目,夺金率40%,巧合的是这两枚金牌都是该项目上第一批次种子选手。由此可以判断,本届奥运会中国队第一批次种子选手都具超高夺金率。在新周期备战中,国羽不仅要争夺世界积分,还要力争抢占种子榜首席位。另外三个“外战”项目都以失利告终,外战失利率高达75%,其中男双和女双更是输给比自己排名更低的选手。由此告诫,中国队亟需加强并完善对国外主要竞争对手情报收集与研究,提高奥运赛场关键场次的临场作战能力与夺金成功率。
里约奥运会前夕世界羽联对奥运会参赛资格做了重大调整,主要规定是:每个国家、地区(协会)最多只能派出两名或两对选手参加奥运会各单项比赛,要达到满额参赛,该国家、地区(协会)需要同时满足在奥运积分赛排名截止前,单打有两名选手(及以上)进入排名前十六名,双打有两队选手(及以上)进入排名前八名的条件[7]。为此,参照世界羽联新规定来考量最新排名情况(见表3),剖析解读世界羽坛最新竞争格局,有利于我们知己知彼,在疫情常态化下更有策略性的做好备战工作。
表3 2022年第37周世界羽联排名
2.2.1 男子单打:群雄逐鹿,中国队日渐式微
羽毛球单打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羽毛球竞技水准,在各国家队以及运动员心目中单打项目的奖牌分量最重,竞争也最为激烈[8]。国羽近年来先后涌现出林丹、陈金、谌龙、石宇奇等一批优秀的男子单打人才,连续包揽了2008、2012、2016三届奥运会男单项目金牌。尤其是林丹创造了“双圈全满贯”记录,更是缔造竞技羽毛球运动史诗级“神话”。但是近观当前世界羽坛格局演变,中国队男单项目日渐式微,当前竞技状态如日中天的丹麦名将安塞龙和日本好手桃田贤斗排名前两位,另一名丹麦小将安东森排名第三。国羽33岁老将谌龙目前排名第七,在羽毛球竞技对抗中已失去运动员最佳年龄优势,且去年全运会后已申请世界排名保护。小将石宇奇刚好迈进前十六名的大关,前期大赛中状态跌宕起伏,在比赛中暴露出意志品性问题及赛后发表的不负责任言论行为现已退回省队训练。随着巴黎奥运会周期的到来,国羽男单要想再创辉煌,必须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当前的短板,深入探讨当今男单制胜规律,钻研主要对手的技战术打法,早日寻求破解之道。
2.2.2 男子双打:黑马频出,中国队后继乏人
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一直以来都以攻防转换速度快,打法风格各具特色著称,世界顶尖组合龙争虎斗,比赛结果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备受关注。中国队优秀的“风云组合”“双塔组合”等也曾一度占据排行榜。然而随着老将们的退役和拆对,当前男双后继乏人,目前没有一对组合挤进前八。排位前两名都来自印度尼西亚组合,可见以国球运动著称的印度尼西亚队在男双项目上独树一帜的优势,为奥运备战加上双保险。其中新锐“小黄人”组合吉迪恩/苏卡穆约以球风飘逸、中前场快速多变著称,老将塞蒂亚万/阿山组合经验丰富、球路刁钻,加上稳定的大赛心理素质,堪称羽毛球场上的艺术大师。排名第三的是东京奥运金牌“黑马”组合,中国台北的李洋/王齐麟,凭借后场凶狠的杀球,中前场快速稳健的平抽挡,带给对手极具侵略性与压迫感。紧随其后的是三对日本组合,集团优势明显,给中国年轻组合何济霆/谭强冲击奥运积分带来不小的挑战。
2.2.3 女子单打:后生可畏,中国队渐入佳境
中国队的女子单打成绩一直较为突出,先后涌现出像龚智超、张宁、李雪芮等一批名将,近20年的奥运会上只在里约丢过一枚金牌,多次蝉联奥运会冠军,显示出中国女单的霸主地位。但随着新老队员更迭不畅、人才断档、教练员更换频繁等问题的相继出现,球队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国羽女子整体实力出现了明显下滑[9],加上传统技战术受“男性打法的渗透”,曾一度在国际大赛中屡屡受挫。近两年随着小将陈雨菲、何冰娇等的迅速成长,目前中国女单状态渐入佳境。最新世界羽联排名中,日本队的山口茜和中国台北戴资颖位居前两名,斩获东京奥运女单金牌的国羽小将陈雨菲排名第三,另一名中国小将何冰娇排名第十。但在前十六名中日本和泰国都有3人进入,新周期备战要想继续巩固提升该项目优势,在深入钻研当代女单技战术打法的同时,亟需进一步加强自身人才厚度。
2.2.4 女子双打:独占鳌头,中国队四面楚歌
中国队的女子双打在王晓理/于洋、田卿/赵芸蕾时代创造了辉煌战绩,伴随着伦敦奥运“假球”风波后,中国队的女双一度陷入低谷期。随着韩国外教姜京珍的加入,中国女双项目有了明显复苏迹象。当前国羽陈清晨/贾一凡组合排名第一,是目前五个单项中唯一排名榜首的国羽选手,继东京奥运会后保持骄人战绩,榜首的排名也算实至名归。但韩国有两对组合、日本有三对组合也挤进前八,且排名都较靠前,两国的人才厚度明显大于中国,具有明显的集团优势与较多的冠军点[10]。排名榜首的“独苗”组合不得不面临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当前竞技体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围绕竞技成绩储备后备人才,巩固竞争优势。因此,国羽女双在新奥运周期首要任务当属培育集团优势,强固后备人才根基。
2.2.5 混合双打:卧虎藏龙,中国队势如破竹
混双比赛是五个单项中唯一一个男女同场竞技的项目,讲究的是男女队员默契配合与协调补位。目前世界排名前五中有两对来自中国组合,分别为排名第二的郑思维/黄雅琼组合与排名第四的王懿律/黄东萍组合,可谓是目前五个单项中国羽实力最强的项目,这与长期以来国羽在混双项目积淀下来的竞技文化密不可分。但目前“雅思组合”已拆对,以后的积分肯定会越来越少,更多的希望只能放在王懿律/黄东萍身上。当前排名第一的泰国组合德差波/沙西丽组合,几乎打败过世界排名前十的所有组合,实力不容小觑,紧随其后是东京奥运铜牌组合日本队渡边勇大/东野有纱,以及印尼的帕温·乔丹/梅拉蒂都尚有一定竞争实力。巴黎奥运周期备战在保持原有竞技优势的同时,需快速提升新配对组合的世界积分和排名。
巴黎奥运会作为疫情常态化下开启的第一届奥运会,极有可能成为世界各国展示疫后国家复兴能力的舞台。在系统梳理与剖析当前世界羽坛格局演变的基础上,提出国羽的备战思路与举措:以问题为导向,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全方位对接“巴黎时间、巴黎场地、巴黎标准与巴黎赛制”,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和整合国内资源参与备战,推进协同备战、科技备战、精准备战[11]。
作为全球最顶级赛事的奥运会比拼,应该全方位来考量,不但要注重技术创新、体能保障、心理调节等,还要注重参赛谋略的运用。系统的竞技参赛理论为指导运动员竞技参赛实践保驾护航,有益于为运动员成功参赛提供科学的指导[12]。面对当前世界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潮流,我们需要重视对专项竞赛体系的专门化研究,优化疫情常态化下国羽的竞技参赛体系,为重点运动员量身定制科学的年度参赛计划[13]。可以说,科学的比赛方案与合理的参赛计划已成为受到高度重视的心理准备方式。当今世界顶尖运动员在技战术能力与体能水平储备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心理准备能否充分常常作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14]。新周期的备战,队伍中更多的是年轻小将担当重任,重视小将们的大赛心理准备,有助于备战目标的有效完成。
纵观历史,任何一支能称霸世界羽坛某个时期的强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不论运动员是否新老更替,整个队伍总有一个核心、一个灵魂人物在引领整支队伍,而这个核心灵魂往往就是队伍中最具实力的领军人物[15]。当务之急,国羽在奥运新周期应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全力补齐自身“短板”,通过世界大赛培养和打造队伍内部顶尖级领军人物,提升队伍“作战”士气。另一方面根据不确定性管理理论认为,保持适度的冗余,有助于增强反脆弱性,在疫情常态化下的奥运备战充满不确定性因素,重点夺金项目单纯依靠个别或者少数核心运动员,将面临较大的非对称性风险[16]。为此,在国外集团优势夹缝中求生存之时,唯有苦练内功,有效规避备战风险,夯实自身人才厚度才是明智之举。
训练理念来源于训练活动实践,是人类对于运动训练认知的理性表达,具有鲜明的时限性[17]。曾经伦敦奥运赛场包揽五金的辉煌时代已慢慢淡去,如今新的训练理念正在重塑羽坛格局。面对当前世界级高水平男单盛产地的丹麦,女子运动员异军突起的日本,男双技术流独树一帜的印度尼西亚,中国队唯有摒弃传统观念束缚,摘下荣誉光环、放低姿态,才可能潜心研究当前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思考。通过学习欧洲男单的长处,借鉴日本女队的顽强,融合印度尼西亚男双的细腻,才可能锤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技术打法,形成富有创见的理论成果。先进训练理念的引进,将有助于丰富国内竞技训练活动的科学再认识,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促进国羽多个项目竞技实力的提档升级。
疫情常态化下开启的第一届巴黎奥运会,中国队的表现结果如何,将取决于备战过程中的利弊相关关系的处理,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备战工作思想先行,新的备战阶段队伍内部必须要狠抓作风,统一思想[18]。绝不姑息和惯坏个别年轻队员在思想上抛锚。同时要充分发扬中国全球抗疫中涌现的“向死而生、绝不放弃”的“抗疫精神”,利用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充分激发国羽的超强斗志,引导和激励奥运队员为国争光、为国奉献,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19]。为疫后重整旗鼓的国羽在思想上树立中国体育文化自信。
学习与创新、继承和发展,是干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盾,也是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我国羽毛球运动长期雄踞世界羽坛高峰,得益于一代代羽毛球人对优良传统的传承和不断改革创新,站在世界羽坛格局发展的新坐标,重新审视项目制胜规律,反思上届奥运决赛纰漏,方可提升夺金成功率。当再次回顾东京奥运决赛,三个“外战”项目失利,两个双打项目败在低排名选手拍下的遗憾事实,与其说对手“爆冷”,不如归结于对国外主要竞争对手信息情报搜集不完善,重视分析程度不到位。借此给新周期备战敲响了警钟:其一,国羽应加快组成自己的巴黎备战智能团,建立国外重点运动员跟踪信息数据库,吸取东京奥运75%的外战失利率的教训,数据信息库不仅包括高排名选手,低排名选手也应引起足够关注;其二,高度重视对国外重点对手信息情报的搜集与研究,密切跟踪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夺金战略、训练参赛计划,为每一块金牌配套精细化夺取方案,为国羽精准参赛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21]。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奥林匹克事业面临的共同挑战。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奥运备战更是充满了诸多变数,对各国运动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做好参赛训练的同时,积极关注疫情发展态势。作为肩负中国军团奥运夺金重任的羽毛球队而言,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备战开启之年,我们应及时梳理当前世界羽坛格局演变,认清国内外各单项形势,客观认识项目制胜规律,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中国队东京奥运会的经验与教训,有效规避备战过程中各种损伤风险,充分利用中国全球抗疫精神激发斗志,夯实队伍自身实力,构建项目人才厚度,力求达到满额参赛目标,确保中国队以最佳竞技状态参加巴黎奥运会,再创辉煌。
[1]王润斌,董国忠.后疫情时期奥运会举办模式的变革方向与中国应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8):19-31.
[2]段鹏.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8):1-8.
[3]孙葆丽,刘佳,徐子齐.新冠疫情背景下奥林匹克运动改革新动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8):1-8.
[4]鲍明晓.“新冠疫情”引发的国际政治变动对全球体育的影响与中国体育的应对之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3):1-5.
[5]郝光安.疫情下全球体育未来展望[J].民生周刊,2020(19):68-70.
[6]李永波.论中国羽毛球队可持续发展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1-4.
[7]聂上伟.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项目竞争格局前瞻:基于第21、22届羽毛球世锦赛成绩的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6):73-75.
[8]余建熹.世界羽毛球发展态势及东京奥运会中国男子羽毛球队前景展望:基于第23、24届羽毛球世锦赛成绩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6):79-82.
[9]兰彤,唐东阳,封臣.日本女子羽毛球项目东京奥运周期崛起研究[J].体育学研究,2019,2(3):45-53.
[10]赵芸蕾.中国羽毛球队东京奥运会夺金形势与备战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6):88-94.
[11]彭国强,杨国庆.我国竞技体育重点项目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形势与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12):85-95.
[12]田麦久.论竞技参赛理论的系统构建[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5,23(1):5-7.
[13]徐刚,焦静娅,高凯.世界羽联专项竞赛的体系特征与参赛选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2):106-111.
[14]徐守森,程勇民,李京诚,等.如何实现比赛方案的专项化、个性化和实战化:以中国羽毛球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心理准备为例[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2):168-173.
[15]何俊.里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失利分析及备战东京奥运会对策[J].体育科学,2017,37(4):87-97.
[16]余福海.疫情背景下的东京奥运会备战不确定性管理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7):29-340.
[17]田麦久.先进训练理念的认知与导行:兼论东京奥运会备战与参赛的首选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2):1-5.
[18]朱志根.第32届夏季奥运会延期对我国奥运备战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在应对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系列座谈会上的发言[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7):3-4.
[19]王鼎华.小球大人生:蔡振华执教之道[J].体育文化导刊,2014(4):1-8.
[20]彭国强,杨国庆.世界竞技体育强国重点项目奥运备战举措及对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启示[J].体育科学,2020,40(2):3-14.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World Badminton Competition Pattern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the Prepar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Team for Paris Olympic Games
NIE Shangwei, et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Sichuan, China)
聂上伟(1985—),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谢卫(1966—),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休闲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