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一群小发明家

2022-06-13 22:11:18董以良
科教新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泡菜坛生物课科创

董以良

“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征制作解决下水道堵塞的工具……”5月23日下午,宁乡一中紫金中学初一年级73班的生物课热闹非凡。

生物老师王普献提出的“单细胞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畅想”瞬间点燃学生的奇思妙想,大家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并根据交流内容写下实验报告。直至下课铃响,仍有学生在讨论方案应用的可行性。

将书本内容和生活实际穿针引线,让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变得神奇有趣。对于学生而言,王普献的生物课总有让人不想下课的魔力。更难得的是,课余之后,他创办生物社团,带着全班学生走进林间山野、大棚猪圈,通过科创实践将课堂畅想还原成现实作品。

“生物课是一门科学课,要开好每一堂实验课、多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普献解释,家长过高的期待和升学的压力等,让很多中学生心理负担较重,他希望探索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快乐学习,学有所获。

根据这样的教学理念,王普献探究出独特的“激—探—创”教学模式。“课前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兴趣、激活思维;通过精心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联系实际,创新应用环节,由学生利用生物有关的结构与原理进行创新设计,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王普献告诉记者,通过生物教学与科技创新融合指导學生进行发明创造,效果明显。

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课,学生周贞伊对发酵食品生产的原理十分好奇,她从外婆家的泡菜坛找到灵感,发明了一种“会呼吸的泡菜坛子盖”,有效解决了常规泡菜坛产生白沫导致变质的问题。今年4月,这一发明喜获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且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

来紫金中学前,王普献在乡村教育一线扎根23年,这一经验为他开发创新课程提供了丰富灵感。近两年,利用学校重视劳动教育的契机,他在校内开发了蔬菜种植基地、中药种植园、花卉园、蘑菇房等,从丰富的乡土资源寻找教学素材。

“生物要与环境相适应,蘑菇生长最合适的湿度和温度是多少”“种一垅黄瓜,了解栽培的技术和要求”……他的课程从不布置家庭作业,而是让学生深入各个基地参与劳动,在实践中体验和消化知识。通过深度融合,他将生物课延伸到田间地头。

现在,除了是一名生物老师,王普献化身科技辅导员,带领社团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并先后获得6项发明创新奖。实践基地的创建、社团的开展,在校园掀起科创热潮,让众多学生成为“小发明家”。FA9D78CC-5E56-4DBE-A8DF-A6243D635F1E

猜你喜欢
泡菜坛生物课科创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8:58
科创走廊“乘风起”
当代党员(2022年7期)2022-04-14 21:51:05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数码设计(2018年10期)2018-12-29 06:13:41
生物课
泡菜坛
红岩春秋(2016年5期)2016-05-14 06:36:34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人间(2015年8期)2016-01-09 13:12:44
不劝架的原因
大家健康(2015年2期)2015-04-02 11: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