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军芳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其与实际生活存在密切联系,数学作业具有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作业中,也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融入生活元素,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且在未来生活中合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阶段;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策略分析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下,新课标的提出为各个学科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方向,数学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和应用性,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对作业进行科学设计,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树立生活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决问题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
一、基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原则
基于新课标下,教师在设计数学生活化作业中,需要秉承以下原则:第一,生活化,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充分结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第二,趣味性,小学生年龄较小,兴趣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驱动力,赋予数学作业以趣味性,能够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进而主动完成作业,提升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第三,适量性,随着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落实,减轻小学生学习负担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教师在设计生活化作业中,也要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适当减少作业量,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情况,避免大量的作业诱发学生的抵触和排斥心理,反而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学习。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策略
(一)改进优化作业形式
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具有密切关系,数学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教师在设计作业中,要还原数学学科的本质,对作业形式进行改进和优化,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和眼光解决生活常见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部分内容中,教师可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形式:要求学生统计班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轮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数据统计,然后将数据绘制为扇形统计图。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与同学加强互动沟通,还可以认识到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在遇到关于统计的生活问题后,灵活应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二)提炼教材生活元素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较为简单,并且很多知识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设计生活化作业中,要注重提炼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贴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促使学生体会到作业中蕴含的童趣和童真,也能够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知识点中,其教学重点为直观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可以正确辨别和区分二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以下生活化作业:观察家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体,并且尝试使用纸壳等简易工具,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学生回到家中会对家中物体进行观察,发现魔方、积木方块都是正方体,电冰箱、电视、洗衣机都是长方体,利用废纸、纸壳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生活中好动,手工制作作业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还能够让学生在制作中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对其未来更好的开展数学学习具有较大帮助。
(三)创设具体生活情境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实行,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并且在数学教学中获得广泛应用。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率的方式,其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解决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直观认知,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中,也可以创设具化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这一部分内容中,其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学过加法和乘法,教师在课堂中可先带领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在完成新知传授后,学生基本掌握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要点。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融入生活化元素,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这一部分知识解决生活现实问题:某企业组织员工旅游,企业一共有员工人数45人,每个人的旅游费用是549元,请问企业需要支付旅游费用多少元?通过这一较为常见的生活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四)引导学生生活探究
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教学创新,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设计生活化作业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生活资源进行知识探究,并且在探究中实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注重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数学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还能够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参考,实现班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方向和路线”这一部分内容,其教学重点为根据路线图和平面示意图,正确描述物体的方向和位置,说出其行走的路线。这一内容具有较强的生活实用性,教师在设计作业中,可为学生布置具有开放性的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尝试绘制从学校到家的路程路线图,比一比哪个同学绘制的更好、更准确。在完成作业布置后,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路线图绘制,教师要将绘制準确、具有创新元素的路线图在班级中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评论交流,在学生相互借鉴中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存在密切联系,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中,需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玲.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的有效设计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2):88-88.
[2]杨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有效设计的策略[J].文渊(高中版),2020(6):689.
[3]张声远,李忠英.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有效设计的策略[J].速读(上旬),2018(11):44.